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指导课上,到教师要求学生写草稿时,总不忘还要说重复了不知多少遍的一句话:“同学们,作文一定要选有意义的事情写!”教师布置学生写日记或周记,最后也总不忘记这样的“叮咛”:“同学们,记的事情一定要有意义啊!”
“有意义”“有意义”…… 教师的话对学生而言就是“圣旨”,因而学生只要一提起笔,满脑子都是“有意义”。于是乎,学生为了把作文或是日记或是周记写得“有意义”,就只能细细“盘算”起来:写“吃”有意义吗?没意义;写“喝”有意义吗?没意义;写“玩”有意义吗?没意义;写“乐”有意义吗?没意义。于是乎为了“有意义”,学生的作文只能是“五子登科”了:路上捡到皮夹子,红绿灯前扶瞎子,上桥帮人推车子,公交车上让位子,放学后留在教室里擦桌子。这能怪我们的学生吗?我看,只能怪我们的语文教师,因为是他们逼着学生在编故事,在说谎话。
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说:“意义本不是事物中现成的东西,而是人的投入。”孩子喜欢“吃”“喝”“玩”“乐”,他们把如何喜欢的经过记录下来,怎么会没有意义?我想如果一位学生的日记是这样写的:“今天学校食堂的午饭菜是黑木耳炒草鱼块、蒜苗炒肉丝、炒三鲜、空心菜、豆腐咸菜汤,鲜美可口”,你说这篇日记有意义吗?依我看,非常有意义,至少有:一是为学校食堂记录了某一天的菜谱,二是反映了那一天这位学生的食欲很好。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或是日记或是周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坚定地记住:是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因此,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指导、引导学生提笔为“文”——
一、记录昨晚做的梦
人人要睡觉,人人要做梦。不过有的人几乎是一晚一梦,有的人是几晚一梦,小学生同样如此。把梦记录下来,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一是培养了小学生天天动笔的好习惯,二是留下了本来好似一阵风一样就飘散的虚无的“物质”,成为小学生童年里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我校三年级学生周灏记下了这样一个梦——
我带着我的机器人助手——小小,昂首阔步地走进了魔鬼森林。一路上,时不时地从密林深处飞出来几只吸血蝙蝠,嘴里发出诡异的叫声,从我们的头顶快速地掠过,又飞回密林深处,好像是特意出来给我们来个下马威的。两旁的大树隐在黑暗中,闪着荧光的绿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大树间隐隐约约现出血红色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我是超级冒险家,我可不怕你们这些妖魔鬼怪!”我挺了挺胸,骄傲地对小小说。“主人,你是最棒的!”小小朝我竖起了大拇指。说话间,一阵脚步声打断了我和小小的对话,原来是住在森林的山岭巨人,他一边迈着巨大的步子向我们走来,一边恶狠狠地说:“你是哪里冒出来的小鬼?竟敢这么大胆来到我的地盘!”我二话不说,快速拔出我的青龙剑,径直往巨人身上刺去。那巨人身形庞大,行动很是不灵活,手忙脚乱地闪避却还是被我刺了个正着,瞬间化为一堆碎石。就在这时,碎石向天空发出了一束淡紫色的光波,啊,不好!巨人还没有死,他可能在向另一个巨人报警。我的行踪被暴露了,此地不宜久留。
这个梦好似魔幻小说中的一个情节,语言舒展流畅,有很强的可读性。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有如此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与他从二年级开始就记录梦不是没有一点关系的。
二、记录白天的生活
学校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早读、晨会、课堂教学、作业练习、下课游戏、与好友分享美食、食堂午餐、兴趣小组活动、师生交流、出刊黑板报、打扫班级卫生等,均可转换为文字,收藏在自己的记录本里,成为童年生活的“珍宝”。可以设想,当我们的学生长大后,翻开已经泛黄的纸页,读着一行行童年时的记录,一幕幕美好的情景就会像电影一般浮现在眼前,那是一种多美的享受啊!
请看我班学生马景涛记录的班上三位“辣女”的形象——
我们班有三大“辣女”,她们分别是“辣女”之首的副班长魏语杨、景超仪和我的同桌徐员。
魏语杨的必杀技和景超仪一样,能召集队员。上次,徐致韬惹恼了魏语杨,她就召集她“女生兵团”来“揍”他,还顺便把我抓了来。我问她们为什么要“揍”我,我又没惹她们。魏语杨说:“我看你不顺眼。”唉,怎么就不顺眼了,长得那么帅,哼!不顺眼就行了,干吗“揍”我,还这么用力。
排名第二的“辣女”是徐员,她的必杀技是“无敌乱打法”,一会儿来个左勾拳,一会儿来个右勾拳,一会儿又来了个下勾拳,让我招架不住,败下阵来。每次,我都会头痛,腿痛,身体痛,让我像条乖小狗似的。记得有一次,我不当心碰了她一下,他就用力推了我一把,让我和地面来了个亲密的拥抱,不就是碰了她一下吗?用得着吗?不仅是这样,她还把凳子移开,让我的屁股和地面也来了个亲密的拥抱,她真是比魏语杨还厉害啊!唉,我“生不如死”!
天晓得,我会和这么些女生同班啊!如果你遇到她们,一定要躲到离她们十米外的地方,要不,后果自负!
几年的记录,已练就了马景涛同学人物“速写”的本领,寥寥几笔,就把三位女同学写活了。记录真是写好作文的应然之路!后来我把马景涛同学的这篇记录推荐给《第二课堂》,很快在2013年第3期以题为《我班的“辣女”》发表了。
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刘晓东说:“童年留在人生这棵大树最核心处的年轮里,它始终在为人生提供滋养。那些依然拥有童年世界的记忆和印象的人,那些将童年生命留存于生命深处的人,那些不断从童年的生活中挖掘出‘矿藏资源’的人是幸运的。拥有‘童稚’是成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人民教育》,2014年第11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培养小学生记录童年生活的习惯,就是在为他们日后成就善良、丰富、高贵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记录奇思和妙想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他们的心灵还没有遭到尘世功利的侵染。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温暖纯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万有一体的,故他们的想法往往是“异想天开”“不可思议”的。记录这些“原生态”的所思、所想、所为,就是留住了比黄金还要贵重的童年。请看我班一些学生记录的“奇思妙想”——
1.我要发明一只雷电收集器,天打雷了,雷电收集器能把强大的电能收集在里面,这样家里的所有电器就能靠这个雷电收集器供电了。(查雨润)
2.我要培育一种树。这种树它们只吸进雾霾,成为自己最好的养料,同时双倍地呼出氧气。(沈若雪)
3.要是有这样的一所学校有多好啊!每当春暖花开或是秋高气爽的时候,一按按钮,教室的屋顶、墙壁就会自动收拢到一处,这样我们好似在花园里上课了,学习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每当下雨、起风了,一按按钮,教室的屋顶、墙壁又会自动复原到原来的状态。(邵佳琪)
4.现在废旧塑料几乎遍地都是,据说这些塑料埋在土里要长达100年后才能分解,这对地球妈妈的污染是多么严重啊!我想要是能发明一种能快速分解这些废旧塑料的药水有多好啊,我们只要往一堆废旧塑料上喷洒这种药水,这堆废旧塑料马上就会变成泥土,与地球妈妈融为一体。以后我要往这方面研究,说不定在我30岁的时候这项成果被我研究出来了,古人说的“三十而立”嘛!(周思婷)
……
虽然有时他们的想法在我们成人看来未免幼稚可笑,但这是他们童年生命结出的饱满的“果实”啊,我们理应为他们取得的“好收成”鼓与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我想语文教师从上述三方面指导、引导学生记录生活,就几乎达到了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全部要求。小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啊,他们提笔为“文”,这“文”就是他们的生命的物化形态,就是他们的“意义”!有教师可能会问,那教科书“基础训练”上的作文学生还要不要写?我说,当然要写,不过教师用不着一本正经地去指导,只要分解在学生平时的记录里就可以了。?
“有意义”“有意义”…… 教师的话对学生而言就是“圣旨”,因而学生只要一提起笔,满脑子都是“有意义”。于是乎,学生为了把作文或是日记或是周记写得“有意义”,就只能细细“盘算”起来:写“吃”有意义吗?没意义;写“喝”有意义吗?没意义;写“玩”有意义吗?没意义;写“乐”有意义吗?没意义。于是乎为了“有意义”,学生的作文只能是“五子登科”了:路上捡到皮夹子,红绿灯前扶瞎子,上桥帮人推车子,公交车上让位子,放学后留在教室里擦桌子。这能怪我们的学生吗?我看,只能怪我们的语文教师,因为是他们逼着学生在编故事,在说谎话。
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说:“意义本不是事物中现成的东西,而是人的投入。”孩子喜欢“吃”“喝”“玩”“乐”,他们把如何喜欢的经过记录下来,怎么会没有意义?我想如果一位学生的日记是这样写的:“今天学校食堂的午饭菜是黑木耳炒草鱼块、蒜苗炒肉丝、炒三鲜、空心菜、豆腐咸菜汤,鲜美可口”,你说这篇日记有意义吗?依我看,非常有意义,至少有:一是为学校食堂记录了某一天的菜谱,二是反映了那一天这位学生的食欲很好。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或是日记或是周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坚定地记住:是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因此,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指导、引导学生提笔为“文”——
一、记录昨晚做的梦
人人要睡觉,人人要做梦。不过有的人几乎是一晚一梦,有的人是几晚一梦,小学生同样如此。把梦记录下来,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一是培养了小学生天天动笔的好习惯,二是留下了本来好似一阵风一样就飘散的虚无的“物质”,成为小学生童年里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我校三年级学生周灏记下了这样一个梦——
我带着我的机器人助手——小小,昂首阔步地走进了魔鬼森林。一路上,时不时地从密林深处飞出来几只吸血蝙蝠,嘴里发出诡异的叫声,从我们的头顶快速地掠过,又飞回密林深处,好像是特意出来给我们来个下马威的。两旁的大树隐在黑暗中,闪着荧光的绿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大树间隐隐约约现出血红色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我是超级冒险家,我可不怕你们这些妖魔鬼怪!”我挺了挺胸,骄傲地对小小说。“主人,你是最棒的!”小小朝我竖起了大拇指。说话间,一阵脚步声打断了我和小小的对话,原来是住在森林的山岭巨人,他一边迈着巨大的步子向我们走来,一边恶狠狠地说:“你是哪里冒出来的小鬼?竟敢这么大胆来到我的地盘!”我二话不说,快速拔出我的青龙剑,径直往巨人身上刺去。那巨人身形庞大,行动很是不灵活,手忙脚乱地闪避却还是被我刺了个正着,瞬间化为一堆碎石。就在这时,碎石向天空发出了一束淡紫色的光波,啊,不好!巨人还没有死,他可能在向另一个巨人报警。我的行踪被暴露了,此地不宜久留。
这个梦好似魔幻小说中的一个情节,语言舒展流畅,有很强的可读性。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有如此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与他从二年级开始就记录梦不是没有一点关系的。
二、记录白天的生活
学校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早读、晨会、课堂教学、作业练习、下课游戏、与好友分享美食、食堂午餐、兴趣小组活动、师生交流、出刊黑板报、打扫班级卫生等,均可转换为文字,收藏在自己的记录本里,成为童年生活的“珍宝”。可以设想,当我们的学生长大后,翻开已经泛黄的纸页,读着一行行童年时的记录,一幕幕美好的情景就会像电影一般浮现在眼前,那是一种多美的享受啊!
请看我班学生马景涛记录的班上三位“辣女”的形象——
我们班有三大“辣女”,她们分别是“辣女”之首的副班长魏语杨、景超仪和我的同桌徐员。
魏语杨的必杀技和景超仪一样,能召集队员。上次,徐致韬惹恼了魏语杨,她就召集她“女生兵团”来“揍”他,还顺便把我抓了来。我问她们为什么要“揍”我,我又没惹她们。魏语杨说:“我看你不顺眼。”唉,怎么就不顺眼了,长得那么帅,哼!不顺眼就行了,干吗“揍”我,还这么用力。
排名第二的“辣女”是徐员,她的必杀技是“无敌乱打法”,一会儿来个左勾拳,一会儿来个右勾拳,一会儿又来了个下勾拳,让我招架不住,败下阵来。每次,我都会头痛,腿痛,身体痛,让我像条乖小狗似的。记得有一次,我不当心碰了她一下,他就用力推了我一把,让我和地面来了个亲密的拥抱,不就是碰了她一下吗?用得着吗?不仅是这样,她还把凳子移开,让我的屁股和地面也来了个亲密的拥抱,她真是比魏语杨还厉害啊!唉,我“生不如死”!
天晓得,我会和这么些女生同班啊!如果你遇到她们,一定要躲到离她们十米外的地方,要不,后果自负!
几年的记录,已练就了马景涛同学人物“速写”的本领,寥寥几笔,就把三位女同学写活了。记录真是写好作文的应然之路!后来我把马景涛同学的这篇记录推荐给《第二课堂》,很快在2013年第3期以题为《我班的“辣女”》发表了。
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刘晓东说:“童年留在人生这棵大树最核心处的年轮里,它始终在为人生提供滋养。那些依然拥有童年世界的记忆和印象的人,那些将童年生命留存于生命深处的人,那些不断从童年的生活中挖掘出‘矿藏资源’的人是幸运的。拥有‘童稚’是成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人民教育》,2014年第11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培养小学生记录童年生活的习惯,就是在为他们日后成就善良、丰富、高贵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记录奇思和妙想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他们的心灵还没有遭到尘世功利的侵染。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温暖纯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万有一体的,故他们的想法往往是“异想天开”“不可思议”的。记录这些“原生态”的所思、所想、所为,就是留住了比黄金还要贵重的童年。请看我班一些学生记录的“奇思妙想”——
1.我要发明一只雷电收集器,天打雷了,雷电收集器能把强大的电能收集在里面,这样家里的所有电器就能靠这个雷电收集器供电了。(查雨润)
2.我要培育一种树。这种树它们只吸进雾霾,成为自己最好的养料,同时双倍地呼出氧气。(沈若雪)
3.要是有这样的一所学校有多好啊!每当春暖花开或是秋高气爽的时候,一按按钮,教室的屋顶、墙壁就会自动收拢到一处,这样我们好似在花园里上课了,学习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每当下雨、起风了,一按按钮,教室的屋顶、墙壁又会自动复原到原来的状态。(邵佳琪)
4.现在废旧塑料几乎遍地都是,据说这些塑料埋在土里要长达100年后才能分解,这对地球妈妈的污染是多么严重啊!我想要是能发明一种能快速分解这些废旧塑料的药水有多好啊,我们只要往一堆废旧塑料上喷洒这种药水,这堆废旧塑料马上就会变成泥土,与地球妈妈融为一体。以后我要往这方面研究,说不定在我30岁的时候这项成果被我研究出来了,古人说的“三十而立”嘛!(周思婷)
……
虽然有时他们的想法在我们成人看来未免幼稚可笑,但这是他们童年生命结出的饱满的“果实”啊,我们理应为他们取得的“好收成”鼓与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我想语文教师从上述三方面指导、引导学生记录生活,就几乎达到了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全部要求。小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啊,他们提笔为“文”,这“文”就是他们的生命的物化形态,就是他们的“意义”!有教师可能会问,那教科书“基础训练”上的作文学生还要不要写?我说,当然要写,不过教师用不着一本正经地去指导,只要分解在学生平时的记录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