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弗的作品充斥着张力,震撼人心,往往主题晦涩,其表现形式主要源自于艺术家采用丰富的象征性符号和历史神话题材,使用材料根据画面内容的定义来选取。基弗善于运用材料来隐喻和讽喻,艺术题材更多的是关注德国纳粹时期恐怖的历史,希望用绘画来重新界定整个德国的历史文化。基弗是一位有良知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更多带有时代的烙印,隐含着一种饱含痛苦的历史使命感,使人沉思。
关键词:材料;基弗;符号图像;隐喻
安塞姆·基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战后废墟中成长起来的,作为有良知的艺术家甚至还被称为“德国罪行考古学家”。基弗的作品不是个人的情感抒发,而是引发整个时代的人的思想共鸣,其将各种媒介作为画面中的元素来寓意历史,希望通过作品来重新审视整个德国的历史。他的作品尺寸巨大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之感、一种“混乱”的错觉,使观者犹如在“废墟”中徘徊、深思,细细体会艺术家带来的思想与深刻的人文关怀,所以基弗堪称一位“德国罪行考古学家”。
一、材料的精神性
(一)材料选取的多样性
我们可以看到,基弗的每一张作品,无论是肌理感,还是材料的选取都符合艺术家自己内心情感抒发,同时更好地阐释了主题。他的作品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精神性和强烈的物质感著称。其艺术作品风格面貌结合了抽象和具象的手法,但内容上往往呈现出一种隐喻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让欣赏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在创作材料方面,基弗所选材料区别于传统的架上绘画,而采用一种综合材料混合使用,有的直接来自于自然之中,如泥土、沙子、稻草等有的是工业材料,如沥青、铅、玻璃、水泥等,还有来自文化精神方面的,如照片、文字等,除此之外还有感光的底片、麻布、烟头、芭蕾舞蹈鞋、乳胶、虫胶、木炭、罂粟等。
(二)铅材在画面的呈现
精神性与历史感是基弗作品中主要的追求,他根据作品暗含的精神性而去选取题材。铅材的使用在基弗的作品中隐含著一种象征性且具有特殊精神意义。因为铅在空气中氧化之后表面失去光泽,隐藏着一种忧郁、阴暗、神秘的力量。它不是将黑暗从光明中抽离出来,而是重新吸收黑暗,使内在光明的成分在自然之中得到了再生,重新升华获得属于基弗自己的精神力量。铅材在基弗的艺术创作当中反复出现,画面呈现出多种形式的视觉效果,不同的画面内容呈现不同的精神意义,不过这种材料精神意义恰恰与画面题材内容和想要表达的精神高度相统一。在创作中根据画面的肌理或者形式的需求铅材被分为多种形式加以使用,如铅块、铅皮、铅制模型、铅溶液等。这些形态各异的铅材根据画面需要有时是单一的材料表现,但多数时候是与其它材料媒介之间的共有的特性交织,搭配使用,营造特殊的视觉效果和精神追求。
(三)铅材丝状、线条状以及液态的不同表现
艺术家为了寻求画面内容的形式和象征意义对铅材进行捶压与熔化等操作,与其它材料综合使用。铅的熔点比较低,所以艺术家很容易把固体的铅块放在熔炉里面进行加热熔化获得液体的铅,液体的铅是以流体的形态进行利用。流体铅外形不固定,很难进行塑造,但是最大的价值在于根据艺术家所想可以进行泼洒,制造出偶然的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丝状的铅材在作品中,根据画面题材的需要在形式上起到了线的作用。铅丝既锋利又柔软,既刚硬又绵长,与用画笔画出来的痕迹线相比有特殊的视觉效果,在形式上满足了画面中点线面的需求。除了有平面的线性效果外,更具有三维空间的实体效果,这就是材料带来的不同表现形式。正如作品《巨蛇》,这幅作品有“大毒蛇”“阴险”之意。根据铅丝的特点制造出粗细不同、长短不均的视觉效果,这样不仅能丰富画面而且还具有肌理感。细的铅丝与粗的蛇身都是长条形的,这在形式上形成某种统一感,并且通过色调控制、技法的统一、气氛的营造,使作品中的物质媒介在艺术语言上得到某种整合。如在艺术品《哲人花园》中基弗把条状的铅材与丝状的铅材结合使用,使画面中金属材料与题材寓意以及视觉效果都做到和谐统一。在色彩上与主体色彩黑色和金黄色形成了强烈对比,铅材本身所隐藏的精神寓意与画面下方代表阴郁的黑暗之神与蛇在精神上形成一种呼应,这是因为铅材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失去了金属特有的光泽,这种阴暗的视觉效果与艺术家想要表达沉重的历史感的主题完全契机。铅这种材料的运用也造就了基弗作品风格的形成。
二、材料和图像之间转换
基弗的绘画特点就是运用材料去表达图像,甚至可以说图像是用材料的升华而去传达。艺术家对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不是一个盲目的过程,而是与艺术家的精神领域、文化特点、审美取向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偶然呈现的效果实则是必然发展的结果。如在《格兰》的艺术作品,创作灵感来源著名剧作家瓦格纳的歌剧《指环》,这幅作品的形式就是构成T字形,画面在烧焦的背景和熊熊燃烧的火堆上呈现出一架僵硬的马匹的骨架。这幅作品看似一块墓碑的设计,明显地显示出死亡的主题,典型地表现了基弗的艺术风格。作者在材料上选取运用了木刻、绘画、以及材料拼接和雕塑,通过材料运用来传达艺术家重新思考战争带来的罪恶之感。在《容器的破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铅、铁、铜线。这是一件15000磅的铅制书放在一个16英尺高的钢铁书架上,这个书架立在一堆玻璃碎片中央,被腐蚀过的铜线串在一起,基弗在作品顶端那个半圆的玻璃(象征着天堂的穹顶)上写着“天神”,然后在每一层书架前方和两边刻上不同的名字,并刻意隐藏三层书架(隐射三个支柱)——上面写着仁慈、审判、温和。这个玻璃的破碎,暗指破损的天穹,同时让人想起1938年“水晶之夜”那一夜纳粹砸坏了境内所有犹太人的商店和橱柜,也暗示着即将要发生的举世瞩目的事件。再看到《(带翼的)卫兰德之歌》运用了油彩、乳胶、稻草等材料,画面内容创作灵感来源于日耳曼天神的故事。《爱达经》最后的部分讲述了“诸神的黄昏”,在这里,故事中天神们由于贪婪和狡诈,最终走向死亡。瑞典的国王俘获了技艺最好的铁匠——卫兰德,不让他走而弄瘸了他的双腿,然后把他囚禁在一座小岛上,为宫廷铸造宝物。作为报复,卫兰德强暴了国王的女儿,又杀害了国王的两个儿子并把他们的头颅做成饮酒杯赠送国王,最后他为自己做了一双翅膀逃走了。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图像和材料之间的转换不单单是画面视觉效果,而图像与材料是相辅相成而互相推进的。比如基弗认为铅材暗含着忧郁、阴暗、神秘的能量,它不是将黑暗从光明中抽离开来,而是重新去吸收黑暗。还有稻草,稻草可以腐烂,腐烂就意味着重生、循环往复生命的轮回,这就上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来传达深刻寓意。
三、时代意义的精神性
艺术作品的时代精神性不单单是指一幅作品内在形式的优秀变化。它更多的是建立在当今时代人共同的思想观念上,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意境代表当下人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这需要艺术家的对所处时代对历史正确的思考。这样传达出来的艺术品,无论是题材还是材料赋予寓意,表达出来的东西会被更多人接受,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矫揉造作。伟大的艺术家绝非偶然通过几幅优秀作品的呈现,而是艺术家的思想、情怀、技术,材料媒介的高度统一,不仅仅是关注个人的情感抒发,而是站在整个人类精神上进行阐述。艺术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小小的分支,也是更能拉近与观者距离的一种无言诗、一种无声的对话,产生共鸣,给整个时代的一种思考、一种有力的回响。基弗不可厚非是当今著名的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作为一个虔诚的没有政治野心的艺术家,他真正做到了从不用艺术去哗众取宠,不阿谀奉承地为政治服务。也不同于当今当代艺术家作品矫揉造作的空洞、无力的自我无病呻吟,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多带有时代的烙印、一种历史的使命感、一种与当代人直接对话的共鸣感。
总之基弗的所运用的图像、材料的隐晦之意是他的思想价值观念的体现。作为有良知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多不是个人的情感抒发,而是引起整个时代的人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曹建兵.废墟中的沉思:基弗作品图像符号探析[J].大众文艺,2010,(9).
[2]费恩伯格.艺术史:1940年至今[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
关键词:材料;基弗;符号图像;隐喻
安塞姆·基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战后废墟中成长起来的,作为有良知的艺术家甚至还被称为“德国罪行考古学家”。基弗的作品不是个人的情感抒发,而是引发整个时代的人的思想共鸣,其将各种媒介作为画面中的元素来寓意历史,希望通过作品来重新审视整个德国的历史。他的作品尺寸巨大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之感、一种“混乱”的错觉,使观者犹如在“废墟”中徘徊、深思,细细体会艺术家带来的思想与深刻的人文关怀,所以基弗堪称一位“德国罪行考古学家”。
一、材料的精神性
(一)材料选取的多样性
我们可以看到,基弗的每一张作品,无论是肌理感,还是材料的选取都符合艺术家自己内心情感抒发,同时更好地阐释了主题。他的作品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精神性和强烈的物质感著称。其艺术作品风格面貌结合了抽象和具象的手法,但内容上往往呈现出一种隐喻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让欣赏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在创作材料方面,基弗所选材料区别于传统的架上绘画,而采用一种综合材料混合使用,有的直接来自于自然之中,如泥土、沙子、稻草等有的是工业材料,如沥青、铅、玻璃、水泥等,还有来自文化精神方面的,如照片、文字等,除此之外还有感光的底片、麻布、烟头、芭蕾舞蹈鞋、乳胶、虫胶、木炭、罂粟等。
(二)铅材在画面的呈现
精神性与历史感是基弗作品中主要的追求,他根据作品暗含的精神性而去选取题材。铅材的使用在基弗的作品中隐含著一种象征性且具有特殊精神意义。因为铅在空气中氧化之后表面失去光泽,隐藏着一种忧郁、阴暗、神秘的力量。它不是将黑暗从光明中抽离出来,而是重新吸收黑暗,使内在光明的成分在自然之中得到了再生,重新升华获得属于基弗自己的精神力量。铅材在基弗的艺术创作当中反复出现,画面呈现出多种形式的视觉效果,不同的画面内容呈现不同的精神意义,不过这种材料精神意义恰恰与画面题材内容和想要表达的精神高度相统一。在创作中根据画面的肌理或者形式的需求铅材被分为多种形式加以使用,如铅块、铅皮、铅制模型、铅溶液等。这些形态各异的铅材根据画面需要有时是单一的材料表现,但多数时候是与其它材料媒介之间的共有的特性交织,搭配使用,营造特殊的视觉效果和精神追求。
(三)铅材丝状、线条状以及液态的不同表现
艺术家为了寻求画面内容的形式和象征意义对铅材进行捶压与熔化等操作,与其它材料综合使用。铅的熔点比较低,所以艺术家很容易把固体的铅块放在熔炉里面进行加热熔化获得液体的铅,液体的铅是以流体的形态进行利用。流体铅外形不固定,很难进行塑造,但是最大的价值在于根据艺术家所想可以进行泼洒,制造出偶然的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丝状的铅材在作品中,根据画面题材的需要在形式上起到了线的作用。铅丝既锋利又柔软,既刚硬又绵长,与用画笔画出来的痕迹线相比有特殊的视觉效果,在形式上满足了画面中点线面的需求。除了有平面的线性效果外,更具有三维空间的实体效果,这就是材料带来的不同表现形式。正如作品《巨蛇》,这幅作品有“大毒蛇”“阴险”之意。根据铅丝的特点制造出粗细不同、长短不均的视觉效果,这样不仅能丰富画面而且还具有肌理感。细的铅丝与粗的蛇身都是长条形的,这在形式上形成某种统一感,并且通过色调控制、技法的统一、气氛的营造,使作品中的物质媒介在艺术语言上得到某种整合。如在艺术品《哲人花园》中基弗把条状的铅材与丝状的铅材结合使用,使画面中金属材料与题材寓意以及视觉效果都做到和谐统一。在色彩上与主体色彩黑色和金黄色形成了强烈对比,铅材本身所隐藏的精神寓意与画面下方代表阴郁的黑暗之神与蛇在精神上形成一种呼应,这是因为铅材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失去了金属特有的光泽,这种阴暗的视觉效果与艺术家想要表达沉重的历史感的主题完全契机。铅这种材料的运用也造就了基弗作品风格的形成。
二、材料和图像之间转换
基弗的绘画特点就是运用材料去表达图像,甚至可以说图像是用材料的升华而去传达。艺术家对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不是一个盲目的过程,而是与艺术家的精神领域、文化特点、审美取向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偶然呈现的效果实则是必然发展的结果。如在《格兰》的艺术作品,创作灵感来源著名剧作家瓦格纳的歌剧《指环》,这幅作品的形式就是构成T字形,画面在烧焦的背景和熊熊燃烧的火堆上呈现出一架僵硬的马匹的骨架。这幅作品看似一块墓碑的设计,明显地显示出死亡的主题,典型地表现了基弗的艺术风格。作者在材料上选取运用了木刻、绘画、以及材料拼接和雕塑,通过材料运用来传达艺术家重新思考战争带来的罪恶之感。在《容器的破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铅、铁、铜线。这是一件15000磅的铅制书放在一个16英尺高的钢铁书架上,这个书架立在一堆玻璃碎片中央,被腐蚀过的铜线串在一起,基弗在作品顶端那个半圆的玻璃(象征着天堂的穹顶)上写着“天神”,然后在每一层书架前方和两边刻上不同的名字,并刻意隐藏三层书架(隐射三个支柱)——上面写着仁慈、审判、温和。这个玻璃的破碎,暗指破损的天穹,同时让人想起1938年“水晶之夜”那一夜纳粹砸坏了境内所有犹太人的商店和橱柜,也暗示着即将要发生的举世瞩目的事件。再看到《(带翼的)卫兰德之歌》运用了油彩、乳胶、稻草等材料,画面内容创作灵感来源于日耳曼天神的故事。《爱达经》最后的部分讲述了“诸神的黄昏”,在这里,故事中天神们由于贪婪和狡诈,最终走向死亡。瑞典的国王俘获了技艺最好的铁匠——卫兰德,不让他走而弄瘸了他的双腿,然后把他囚禁在一座小岛上,为宫廷铸造宝物。作为报复,卫兰德强暴了国王的女儿,又杀害了国王的两个儿子并把他们的头颅做成饮酒杯赠送国王,最后他为自己做了一双翅膀逃走了。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图像和材料之间的转换不单单是画面视觉效果,而图像与材料是相辅相成而互相推进的。比如基弗认为铅材暗含着忧郁、阴暗、神秘的能量,它不是将黑暗从光明中抽离开来,而是重新去吸收黑暗。还有稻草,稻草可以腐烂,腐烂就意味着重生、循环往复生命的轮回,这就上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来传达深刻寓意。
三、时代意义的精神性
艺术作品的时代精神性不单单是指一幅作品内在形式的优秀变化。它更多的是建立在当今时代人共同的思想观念上,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意境代表当下人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这需要艺术家的对所处时代对历史正确的思考。这样传达出来的艺术品,无论是题材还是材料赋予寓意,表达出来的东西会被更多人接受,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矫揉造作。伟大的艺术家绝非偶然通过几幅优秀作品的呈现,而是艺术家的思想、情怀、技术,材料媒介的高度统一,不仅仅是关注个人的情感抒发,而是站在整个人类精神上进行阐述。艺术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小小的分支,也是更能拉近与观者距离的一种无言诗、一种无声的对话,产生共鸣,给整个时代的一种思考、一种有力的回响。基弗不可厚非是当今著名的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作为一个虔诚的没有政治野心的艺术家,他真正做到了从不用艺术去哗众取宠,不阿谀奉承地为政治服务。也不同于当今当代艺术家作品矫揉造作的空洞、无力的自我无病呻吟,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多带有时代的烙印、一种历史的使命感、一种与当代人直接对话的共鸣感。
总之基弗的所运用的图像、材料的隐晦之意是他的思想价值观念的体现。作为有良知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多不是个人的情感抒发,而是引起整个时代的人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曹建兵.废墟中的沉思:基弗作品图像符号探析[J].大众文艺,2010,(9).
[2]费恩伯格.艺术史:1940年至今[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