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坚守者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uh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弗的作品充斥着张力,震撼人心,往往主题晦涩,其表现形式主要源自于艺术家采用丰富的象征性符号和历史神话题材,使用材料根据画面内容的定义来选取。基弗善于运用材料来隐喻和讽喻,艺术题材更多的是关注德国纳粹时期恐怖的历史,希望用绘画来重新界定整个德国的历史文化。基弗是一位有良知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更多带有时代的烙印,隐含着一种饱含痛苦的历史使命感,使人沉思。
  关键词:材料;基弗;符号图像;隐喻
  安塞姆·基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战后废墟中成长起来的,作为有良知的艺术家甚至还被称为“德国罪行考古学家”。基弗的作品不是个人的情感抒发,而是引发整个时代的人的思想共鸣,其将各种媒介作为画面中的元素来寓意历史,希望通过作品来重新审视整个德国的历史。他的作品尺寸巨大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之感、一种“混乱”的错觉,使观者犹如在“废墟”中徘徊、深思,细细体会艺术家带来的思想与深刻的人文关怀,所以基弗堪称一位“德国罪行考古学家”。
  一、材料的精神性
  (一)材料选取的多样性
  我们可以看到,基弗的每一张作品,无论是肌理感,还是材料的选取都符合艺术家自己内心情感抒发,同时更好地阐释了主题。他的作品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精神性和强烈的物质感著称。其艺术作品风格面貌结合了抽象和具象的手法,但内容上往往呈现出一种隐喻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让欣赏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在创作材料方面,基弗所选材料区别于传统的架上绘画,而采用一种综合材料混合使用,有的直接来自于自然之中,如泥土、沙子、稻草等有的是工业材料,如沥青、铅、玻璃、水泥等,还有来自文化精神方面的,如照片、文字等,除此之外还有感光的底片、麻布、烟头、芭蕾舞蹈鞋、乳胶、虫胶、木炭、罂粟等。
  (二)铅材在画面的呈现
  精神性与历史感是基弗作品中主要的追求,他根据作品暗含的精神性而去选取题材。铅材的使用在基弗的作品中隐含著一种象征性且具有特殊精神意义。因为铅在空气中氧化之后表面失去光泽,隐藏着一种忧郁、阴暗、神秘的力量。它不是将黑暗从光明中抽离出来,而是重新吸收黑暗,使内在光明的成分在自然之中得到了再生,重新升华获得属于基弗自己的精神力量。铅材在基弗的艺术创作当中反复出现,画面呈现出多种形式的视觉效果,不同的画面内容呈现不同的精神意义,不过这种材料精神意义恰恰与画面题材内容和想要表达的精神高度相统一。在创作中根据画面的肌理或者形式的需求铅材被分为多种形式加以使用,如铅块、铅皮、铅制模型、铅溶液等。这些形态各异的铅材根据画面需要有时是单一的材料表现,但多数时候是与其它材料媒介之间的共有的特性交织,搭配使用,营造特殊的视觉效果和精神追求。
  (三)铅材丝状、线条状以及液态的不同表现
  艺术家为了寻求画面内容的形式和象征意义对铅材进行捶压与熔化等操作,与其它材料综合使用。铅的熔点比较低,所以艺术家很容易把固体的铅块放在熔炉里面进行加热熔化获得液体的铅,液体的铅是以流体的形态进行利用。流体铅外形不固定,很难进行塑造,但是最大的价值在于根据艺术家所想可以进行泼洒,制造出偶然的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丝状的铅材在作品中,根据画面题材的需要在形式上起到了线的作用。铅丝既锋利又柔软,既刚硬又绵长,与用画笔画出来的痕迹线相比有特殊的视觉效果,在形式上满足了画面中点线面的需求。除了有平面的线性效果外,更具有三维空间的实体效果,这就是材料带来的不同表现形式。正如作品《巨蛇》,这幅作品有“大毒蛇”“阴险”之意。根据铅丝的特点制造出粗细不同、长短不均的视觉效果,这样不仅能丰富画面而且还具有肌理感。细的铅丝与粗的蛇身都是长条形的,这在形式上形成某种统一感,并且通过色调控制、技法的统一、气氛的营造,使作品中的物质媒介在艺术语言上得到某种整合。如在艺术品《哲人花园》中基弗把条状的铅材与丝状的铅材结合使用,使画面中金属材料与题材寓意以及视觉效果都做到和谐统一。在色彩上与主体色彩黑色和金黄色形成了强烈对比,铅材本身所隐藏的精神寓意与画面下方代表阴郁的黑暗之神与蛇在精神上形成一种呼应,这是因为铅材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失去了金属特有的光泽,这种阴暗的视觉效果与艺术家想要表达沉重的历史感的主题完全契机。铅这种材料的运用也造就了基弗作品风格的形成。
  二、材料和图像之间转换
  基弗的绘画特点就是运用材料去表达图像,甚至可以说图像是用材料的升华而去传达。艺术家对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不是一个盲目的过程,而是与艺术家的精神领域、文化特点、审美取向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偶然呈现的效果实则是必然发展的结果。如在《格兰》的艺术作品,创作灵感来源著名剧作家瓦格纳的歌剧《指环》,这幅作品的形式就是构成T字形,画面在烧焦的背景和熊熊燃烧的火堆上呈现出一架僵硬的马匹的骨架。这幅作品看似一块墓碑的设计,明显地显示出死亡的主题,典型地表现了基弗的艺术风格。作者在材料上选取运用了木刻、绘画、以及材料拼接和雕塑,通过材料运用来传达艺术家重新思考战争带来的罪恶之感。在《容器的破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铅、铁、铜线。这是一件15000磅的铅制书放在一个16英尺高的钢铁书架上,这个书架立在一堆玻璃碎片中央,被腐蚀过的铜线串在一起,基弗在作品顶端那个半圆的玻璃(象征着天堂的穹顶)上写着“天神”,然后在每一层书架前方和两边刻上不同的名字,并刻意隐藏三层书架(隐射三个支柱)——上面写着仁慈、审判、温和。这个玻璃的破碎,暗指破损的天穹,同时让人想起1938年“水晶之夜”那一夜纳粹砸坏了境内所有犹太人的商店和橱柜,也暗示着即将要发生的举世瞩目的事件。再看到《(带翼的)卫兰德之歌》运用了油彩、乳胶、稻草等材料,画面内容创作灵感来源于日耳曼天神的故事。《爱达经》最后的部分讲述了“诸神的黄昏”,在这里,故事中天神们由于贪婪和狡诈,最终走向死亡。瑞典的国王俘获了技艺最好的铁匠——卫兰德,不让他走而弄瘸了他的双腿,然后把他囚禁在一座小岛上,为宫廷铸造宝物。作为报复,卫兰德强暴了国王的女儿,又杀害了国王的两个儿子并把他们的头颅做成饮酒杯赠送国王,最后他为自己做了一双翅膀逃走了。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图像和材料之间的转换不单单是画面视觉效果,而图像与材料是相辅相成而互相推进的。比如基弗认为铅材暗含着忧郁、阴暗、神秘的能量,它不是将黑暗从光明中抽离开来,而是重新去吸收黑暗。还有稻草,稻草可以腐烂,腐烂就意味着重生、循环往复生命的轮回,这就上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来传达深刻寓意。
  三、时代意义的精神性
  艺术作品的时代精神性不单单是指一幅作品内在形式的优秀变化。它更多的是建立在当今时代人共同的思想观念上,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意境代表当下人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这需要艺术家的对所处时代对历史正确的思考。这样传达出来的艺术品,无论是题材还是材料赋予寓意,表达出来的东西会被更多人接受,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矫揉造作。伟大的艺术家绝非偶然通过几幅优秀作品的呈现,而是艺术家的思想、情怀、技术,材料媒介的高度统一,不仅仅是关注个人的情感抒发,而是站在整个人类精神上进行阐述。艺术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小小的分支,也是更能拉近与观者距离的一种无言诗、一种无声的对话,产生共鸣,给整个时代的一种思考、一种有力的回响。基弗不可厚非是当今著名的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作为一个虔诚的没有政治野心的艺术家,他真正做到了从不用艺术去哗众取宠,不阿谀奉承地为政治服务。也不同于当今当代艺术家作品矫揉造作的空洞、无力的自我无病呻吟,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多带有时代的烙印、一种历史的使命感、一种与当代人直接对话的共鸣感。
  总之基弗的所运用的图像、材料的隐晦之意是他的思想价值观念的体现。作为有良知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多不是个人的情感抒发,而是引起整个时代的人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曹建兵.废墟中的沉思:基弗作品图像符号探析[J].大众文艺,2010,(9).
  [2]费恩伯格.艺术史:1940年至今[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莫兰迪是20世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其油画作品以灰色调著称于世,作品风格典雅沉静;陈正帅近年创作的油画也是以灰色调为主,其绘画风格不仅和莫兰迪有相似之处,而且更有其对灰色的理解。文章从致敬莫兰迪的视角来解读陈正帅油画的灰色美。  关键词:莫兰迪;高级灰;灰色美;陈正帅  一、莫兰迪油画的灰色美  莫兰迪的色彩,被专业人士称之为高级灰色调,其画面的色彩不是光鲜亮丽,而是被一种平和舒缓
期刊
作者单位:   云南藝术学院美术学院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发达国家在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而削减了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从美学角度讲,传统的严谨单调的艺术风格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依然有传统性、封闭性等多重因素的限制。通过对中国当代艺术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整理,以符合现代人对艺术的审美观作为切入点从而进行有效的探讨,突破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新局限。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当代艺术;现代性;主体性;艺术
期刊
摘 要:宋代是中国“写实”绘画的巅峰时代,但又开“写意”绘画之先河,其中最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的画家当梁楷莫属。他的减笔人物画对于同时代以及后世绘画在技法材料运用、视觉语言创造、意识形态发展的意义均是开创性的。梁楷的水墨人物画艺术在追求形似的大环境下异军突起,从形似到神似的过渡使人耳目一新,为停滞不前的宋代绘画增添几分活力,并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为后代所标榜。  关键词:写意思维;梁楷;减笔
期刊
《诗经·郑风》中有首诗叫《出其东门》,我一直以为这是为洪丰仓写的。许多年前,洪丰仓站在他的家乡东门,恍惚看到新郑东门的景物在烟雨霏霏中腾挪飞转到了这里。尽管郑国的东门被溱洧河水环绕,而他的家乡临颍杜曲镇在颍河岸边,但一点也不妨碍它们交融在他的想象里。杜曲是个手工业特别发达的地方。它的北边是繁城,三国时期是许昌的南郊,曹丕就是在这里接过汉献帝的传国玉玺的。这里盛产牛肉和阴郁,当你偶然路过这里,一边吃
期刊
摘 要:写意花鸟画派系众多,从南到北有岭南画派、海上画派、京津画派等等。各画派承接本画派的风格创作写意花鸟画,这就叫做“传承性”。在高校教学中,写意花鸟画教学选择什么样的派系、什么样的范本去学习,首先要看授课教师的师承关系与其所属的画派类别,其次要看授课教师所属画派的学术地位与社会成就,这都直接关系到学生作品格调的高与低。写意花鸟画的教学是花鸟画教学的难点,如何通过“传承性”教好写意花鸟画这门课程
期刊
摘 要:以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为代表的文化学者,立足于中西文化产生碰撞和交流的背景,思考着中国画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为中国画寻找出路和良方。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担忧中国画的衰落,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衰弱的纠结,源自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遭到弃绝的焦虑。  关键词: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中国画;衰败  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日益严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代
期刊
摘 要:《马拉之死》是雅克·路易·大卫所创作的经典油画作品,描述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激进派领导人保尔·马拉被刺杀的场景。身为当时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家代表人物的大卫同时也是一名政治家,他接到国会的任务,拿起画笔为马拉画像,要让敌人在马拉被刺杀的场景发抖。因此《马拉之死》是一幅背负着政治使命而诞生的作品,也有不少评论家认为它是政治阴谋的产物。文章将结合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心理简要分析这幅世界名画的创作初衷
期刊
许建康,1965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砀山县,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文学学士,1992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艺委会委员,江苏省文化产业学会艺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大展,先后获国家级铜奖1项、优秀奖3项,省级银奖2项
期刊
摘 要:从时间维度纵观毕加索的一生艺术修为,他不断从同时代艺术流派、艺术家的探讨中学习其艺术思想、表现技法,在此基础上思考自我的艺术风格,这些具象表现在其早期学院式绘画教育、蓝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文章在此基础上以图像学的图像与语言、言说的自我与被视的观者等相关艺术理论对毕加索几个时期自画像艺术风格、表现技法及其内在语言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图像学;毕加索;自画像  敏锐的艺术感觉、积极活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