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争之所以能够展开,关键在于指挥。那么,战争具体是怎样指挥的呢?跨入近代以后,战争的指挥靠的是有线电和无线电,但是在“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古代呢?我们先来看《管子》中一段对于战争指挥的记载“一曰鼓,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進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制兵也,所以偃兵也。此之谓三官,有三令,而兵法治也。”
《管子》这段记载,大意是:战争的指挥,有三个东西,一是鼓,鼓的作用是指挥士兵攻击,進攻等。二是金,即锣、钲一类的乐器,其作用是指挥士兵休息、撤退等。三是旗帜,其作用是指挥士兵行动、动作等。这三个东西,便是战争中的神器了。
先说第一个:鼓。鼓是我国的传统打击乐器,早在商周时期,鼓在战争中的作用就已经确定了,史书中的记载很多,最著名的一个故事就是孙武治兵了。吴王阖庐很欣赏孙武,请他练兵给自己看。孙武很开心,一激动就下请求吴王阖庐拨美女给自己治理。吴王很大方,就把后宫三千佳丽中的一百八十人交给孙武。孙武对美女们说:“你们分得清左右吧?”美女们都笑,回答说:“又不是傻子,自然分得清。”孙武说:“那很好,等下我敲第一通鼓,你们就要全部向右转。”美女们还是笑,咯吱咯吱,花枝乱颤地说:“是。”孙武便请人拾出了刑具,并三令五申地宣读了纪律。然后亲自去敲了一声鼓,美女们见这个怪叔叔这么认真,更加觉得好玩了,笑得直打跌,没有一个向右转的。孙武便长叹说:“纪律不明确,命令解释得不清楚,这是主帅的责任。但既然已经再三明确了指挥的鼓声,你们却全部不去遵守,那就是你们的罪过了。”说完,便把两个笑得最厉害的美人押上刑场,要杀头。
吴王一看急了,这两个美女可是心肝宝贝,连忙上前劝阻说:“孙将军威武!寡人已经知道将军很会练兵了。请不要杀了这两位美人,没了她们,我吃饭都没有味道了。”孙武说:“您既然刚才已经授命于我,那这就是战场,战场上,我做主,我一定要杀。”孙武果真杀了美女,然后再回头对剩下的美女们说:“再来一次,我的鼓声一响,你们全部向右转。”这一次鼓声一响,美女们再也没有一个敢笑,齐刷刷地向右转了。孙武对吴王说:“第一步已经完成了,请大王您检阅。”吴王虽然心中不快,但还是非常佩服孙武的胆识和才能,以后的岁月中,还是重用了孙武。
第二个是金,古人所说的金,不是我们今天说的金子,而是铜,特指的是加了锡的铜锡合金青铜。一般在古代战争中来说,鼓声是指挥士兵進攻,金声则是指挥士兵撤退。成语鸣金收兵,便是这个来历。不过宋朝之后,随着火器的出现,金便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炮,这个炮,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炮,而是号炮,只是利用其巨大的声响作为战争中指挥的信号使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最常见的描述便是“只听得一声炮响,杀出一支人马”,这里所写的便是号炮了。
最后来说旗,旗帜是古代战争中最为重要的指挥工具,比金鼓都要重要。我国最原始的旗帜是茅草,明白了这个,也就可以想明白为什么表示位于队伍的前列要称做“名列前茅”了。茅草用了一段时间后,实在不给力,古人们便更换成动物的尾巴,如《尚书》中记载的,武王伐纣时,军队就是举着白色的,系着动物尾巴的旗帜。春秋战国之后,旗帜开始用纺织品代替,正式成形。各色旗帜也越分越细,而后新兵入伍,第一天的训练便是认识和熟悉各种旗帜。古人称为“教旗”。古代所有伟大的将领练兵,无论是李广还是卫青,韩信还是岳飞,他们都要走过“教旗”这一步,因为这是最基础的,最为必需的。
而且在古代战争中,“帅旗”是最为重要的道具,帅旗在古代又称为牙旗,掌管牙旗的士兵必须是全军最威猛的,比如说曹操牙旗的掌管者便是著名的“猛将兄”典韦。《三国志》中典韦的外貌描述是“形貌魁梧,臂力大过人”。牙旗对于军队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旗在军在,旗倒军亡”。《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便有关于帅旗争夺战的经典记载;汉将军韩信领兵与陈余的赵军交战,开战后,韩信精选两千精锐士兵,每人拿着一杆象征着汉军的红色军旗,从山路迂回到陈余和赵歇率领的赵军的背后,然后自己故意摔掉帅旗,将大部队后撤。赵军见韩信帅旗倒地,军队后撤,以为汉军已经哗变,帅旗都倒了,军队自然已经垮了,便一窝蜂地向前冲,要去抓几个将领,争夺帅旗,回来领赏。赵军于是大乱,这时,韩信先前派出的两千精锐已经在赵军身后部署完毕,开始举着象征着汉军的红色旗帜从背后发起冲锋。赵军见身后突然漫山遍野的汉军杀了过来,更是乱作一团,自己的帅旗也断了。赵军帅旗一断,军队便如溃堤的洪水一样,乱上加乱,四处抱头乱窜,结果韩信大胜,还生擒了主将赵歇。在这个著名的战例中,韩信便是巧妙地运用了诱敌深入,迂回攻击,易旗夺旗的高超的战争指挥能力。
由此可见,在古代的战争中,鼓、金、旗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旗帜,明白了这一点,以后再去读古典诗词、小说中“旌旗如林”、“旌旗蔽日”等描述,就会理解这其实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夸张了。
编辑/杨明珠
《管子》这段记载,大意是:战争的指挥,有三个东西,一是鼓,鼓的作用是指挥士兵攻击,進攻等。二是金,即锣、钲一类的乐器,其作用是指挥士兵休息、撤退等。三是旗帜,其作用是指挥士兵行动、动作等。这三个东西,便是战争中的神器了。
先说第一个:鼓。鼓是我国的传统打击乐器,早在商周时期,鼓在战争中的作用就已经确定了,史书中的记载很多,最著名的一个故事就是孙武治兵了。吴王阖庐很欣赏孙武,请他练兵给自己看。孙武很开心,一激动就下请求吴王阖庐拨美女给自己治理。吴王很大方,就把后宫三千佳丽中的一百八十人交给孙武。孙武对美女们说:“你们分得清左右吧?”美女们都笑,回答说:“又不是傻子,自然分得清。”孙武说:“那很好,等下我敲第一通鼓,你们就要全部向右转。”美女们还是笑,咯吱咯吱,花枝乱颤地说:“是。”孙武便请人拾出了刑具,并三令五申地宣读了纪律。然后亲自去敲了一声鼓,美女们见这个怪叔叔这么认真,更加觉得好玩了,笑得直打跌,没有一个向右转的。孙武便长叹说:“纪律不明确,命令解释得不清楚,这是主帅的责任。但既然已经再三明确了指挥的鼓声,你们却全部不去遵守,那就是你们的罪过了。”说完,便把两个笑得最厉害的美人押上刑场,要杀头。
吴王一看急了,这两个美女可是心肝宝贝,连忙上前劝阻说:“孙将军威武!寡人已经知道将军很会练兵了。请不要杀了这两位美人,没了她们,我吃饭都没有味道了。”孙武说:“您既然刚才已经授命于我,那这就是战场,战场上,我做主,我一定要杀。”孙武果真杀了美女,然后再回头对剩下的美女们说:“再来一次,我的鼓声一响,你们全部向右转。”这一次鼓声一响,美女们再也没有一个敢笑,齐刷刷地向右转了。孙武对吴王说:“第一步已经完成了,请大王您检阅。”吴王虽然心中不快,但还是非常佩服孙武的胆识和才能,以后的岁月中,还是重用了孙武。
第二个是金,古人所说的金,不是我们今天说的金子,而是铜,特指的是加了锡的铜锡合金青铜。一般在古代战争中来说,鼓声是指挥士兵進攻,金声则是指挥士兵撤退。成语鸣金收兵,便是这个来历。不过宋朝之后,随着火器的出现,金便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炮,这个炮,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炮,而是号炮,只是利用其巨大的声响作为战争中指挥的信号使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最常见的描述便是“只听得一声炮响,杀出一支人马”,这里所写的便是号炮了。
最后来说旗,旗帜是古代战争中最为重要的指挥工具,比金鼓都要重要。我国最原始的旗帜是茅草,明白了这个,也就可以想明白为什么表示位于队伍的前列要称做“名列前茅”了。茅草用了一段时间后,实在不给力,古人们便更换成动物的尾巴,如《尚书》中记载的,武王伐纣时,军队就是举着白色的,系着动物尾巴的旗帜。春秋战国之后,旗帜开始用纺织品代替,正式成形。各色旗帜也越分越细,而后新兵入伍,第一天的训练便是认识和熟悉各种旗帜。古人称为“教旗”。古代所有伟大的将领练兵,无论是李广还是卫青,韩信还是岳飞,他们都要走过“教旗”这一步,因为这是最基础的,最为必需的。
而且在古代战争中,“帅旗”是最为重要的道具,帅旗在古代又称为牙旗,掌管牙旗的士兵必须是全军最威猛的,比如说曹操牙旗的掌管者便是著名的“猛将兄”典韦。《三国志》中典韦的外貌描述是“形貌魁梧,臂力大过人”。牙旗对于军队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旗在军在,旗倒军亡”。《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便有关于帅旗争夺战的经典记载;汉将军韩信领兵与陈余的赵军交战,开战后,韩信精选两千精锐士兵,每人拿着一杆象征着汉军的红色军旗,从山路迂回到陈余和赵歇率领的赵军的背后,然后自己故意摔掉帅旗,将大部队后撤。赵军见韩信帅旗倒地,军队后撤,以为汉军已经哗变,帅旗都倒了,军队自然已经垮了,便一窝蜂地向前冲,要去抓几个将领,争夺帅旗,回来领赏。赵军于是大乱,这时,韩信先前派出的两千精锐已经在赵军身后部署完毕,开始举着象征着汉军的红色旗帜从背后发起冲锋。赵军见身后突然漫山遍野的汉军杀了过来,更是乱作一团,自己的帅旗也断了。赵军帅旗一断,军队便如溃堤的洪水一样,乱上加乱,四处抱头乱窜,结果韩信大胜,还生擒了主将赵歇。在这个著名的战例中,韩信便是巧妙地运用了诱敌深入,迂回攻击,易旗夺旗的高超的战争指挥能力。
由此可见,在古代的战争中,鼓、金、旗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旗帜,明白了这一点,以后再去读古典诗词、小说中“旌旗如林”、“旌旗蔽日”等描述,就会理解这其实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夸张了。
编辑/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