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而小学语文又是基础当中的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非常重要。创新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方式。既然创新如此重要,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如何创新呢?本文旨在探索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新课改”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而思维又制约着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应把母语教育—语文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并寻找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小学语文不仅是重要的基础学科,还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而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将这种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
1、转变教师角色,当好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其作用之一便是激发学生的思维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教学《翠鸟》,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对描写翠鸟行动敏捷的第三自然段往往理解不透彻,掌握不好。我跳出常规设计,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如下:“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都能找到“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直接描述的词句,于是,我接着提问:“这些是直接描写,谁能找出侧面描写的句子?”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找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等关键性语句,学生茅塞顿开,通过这些句子的衬托,学生充分感受到翠鸟动作的敏捷。然后再反复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仔细品味,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
2、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教学情境中创设认识冲突,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逐步解决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改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促使学生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获取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内化,而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对文章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创新品味。例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阮恒小朋友一开始以为自己会因为献血而死去,对于这一心理的揣摩,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体会阮恒当时的心情。因此,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开放式的活动,有些学生能初步认识到阮恒是因为害怕才这样的,教师继续引导:“为什么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并联系后面的内容:医生问他的时候他又摇头,根据这一句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想到:阮恒不是因为疼才呜咽的,而是因为他以为自己快要死了。接着提出问题:“一开始他是啜泣,然后开始呜咽,最后变成持续不断的哭泣,这其中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为什么他哭得越来-越厉害?既然如此害怕死亡,那他为什么又紧闭眼睛,握紧拳头,竭力制止自己的抽泣声?”这一系列的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真正融入阮恒的情感世界,将自己当成阮恒,从而获得深入的感知与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取长补短中获得新的情感认知。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促使学生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
3、重视学科间的联系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学科,是学习数学、历史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与其它学科的教学联系比较紧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语文学习密不可分,只有这些能力比较强时,学习其它课程才会更容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用语文知识去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当然,其他学科对语文学习也有益处,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补充语文方面的知识。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師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语文与实践联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语文应用无处不在,学生要学以致用,在生活中用课堂上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交流,只有将学习的知识熟练应用于生活中,才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当然,生活中多应用语文进行创作,可以巩固学习的知识,同时还能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4、运用多媒体,改善语文教学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学校得到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客观事物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也可以将一些抽象问题通过形象的图片、视频等展示出来,事物的动静、快慢、大小,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都可以清晰的展示。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课堂活力,生动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去观看、去思考。多媒体技术还使得知识变得立体化,比如在小学一年级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将汉字与图文、音频相结合,可以充分吸引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文章描述的各种美景,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搜索国内顶级教育大家的教学视频,在课堂上通过播放视频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感受教育大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5、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不好的话,必定会影响其它学科的教学。小学语文是后续语文学习的基础,在小学阶段不能将语文学好的话,肯定要影响到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由此可见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其实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过程,是学生学习怎样运用语言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教授学生书本上的内容,单纯的书本知识的记忆没有任何意义,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小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在语文上体现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与应用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起到引导作用,所有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学生能学到多少知识,而是经过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提高多少。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还得靠学生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获取知识,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在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日就能见效的,需要日积月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新课改”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而思维又制约着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应把母语教育—语文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并寻找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小学语文不仅是重要的基础学科,还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而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将这种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
1、转变教师角色,当好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其作用之一便是激发学生的思维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教学《翠鸟》,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对描写翠鸟行动敏捷的第三自然段往往理解不透彻,掌握不好。我跳出常规设计,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如下:“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都能找到“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直接描述的词句,于是,我接着提问:“这些是直接描写,谁能找出侧面描写的句子?”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找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等关键性语句,学生茅塞顿开,通过这些句子的衬托,学生充分感受到翠鸟动作的敏捷。然后再反复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仔细品味,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
2、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教学情境中创设认识冲突,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逐步解决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改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促使学生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获取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内化,而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对文章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创新品味。例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阮恒小朋友一开始以为自己会因为献血而死去,对于这一心理的揣摩,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体会阮恒当时的心情。因此,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开放式的活动,有些学生能初步认识到阮恒是因为害怕才这样的,教师继续引导:“为什么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并联系后面的内容:医生问他的时候他又摇头,根据这一句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想到:阮恒不是因为疼才呜咽的,而是因为他以为自己快要死了。接着提出问题:“一开始他是啜泣,然后开始呜咽,最后变成持续不断的哭泣,这其中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为什么他哭得越来-越厉害?既然如此害怕死亡,那他为什么又紧闭眼睛,握紧拳头,竭力制止自己的抽泣声?”这一系列的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真正融入阮恒的情感世界,将自己当成阮恒,从而获得深入的感知与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取长补短中获得新的情感认知。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促使学生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
3、重视学科间的联系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学科,是学习数学、历史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与其它学科的教学联系比较紧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语文学习密不可分,只有这些能力比较强时,学习其它课程才会更容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用语文知识去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当然,其他学科对语文学习也有益处,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补充语文方面的知识。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師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语文与实践联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语文应用无处不在,学生要学以致用,在生活中用课堂上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交流,只有将学习的知识熟练应用于生活中,才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当然,生活中多应用语文进行创作,可以巩固学习的知识,同时还能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4、运用多媒体,改善语文教学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学校得到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客观事物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也可以将一些抽象问题通过形象的图片、视频等展示出来,事物的动静、快慢、大小,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都可以清晰的展示。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课堂活力,生动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去观看、去思考。多媒体技术还使得知识变得立体化,比如在小学一年级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将汉字与图文、音频相结合,可以充分吸引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文章描述的各种美景,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搜索国内顶级教育大家的教学视频,在课堂上通过播放视频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感受教育大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5、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不好的话,必定会影响其它学科的教学。小学语文是后续语文学习的基础,在小学阶段不能将语文学好的话,肯定要影响到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由此可见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其实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过程,是学生学习怎样运用语言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教授学生书本上的内容,单纯的书本知识的记忆没有任何意义,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小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在语文上体现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与应用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起到引导作用,所有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学生能学到多少知识,而是经过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提高多少。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还得靠学生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获取知识,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在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日就能见效的,需要日积月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