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是新课标《生活与哲学》新增内容,该考点渗透在大纲版高考试题中,也频繁出现在新课标高考试题中。从考查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材料题也有所侧重,同学们应该认真把握。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例1 “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禀实(仓禀:仓库)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的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 )
A. 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
B. 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须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 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
解析 “民生厚”“仓禀实”“衣食足”属物质资料生产范畴,“德正”“知礼节”“知荣辱”是意识形态范畴,这两句强调的都是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选C项。
例2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是社会性质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②④肢有误,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不是改变社会性质,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故选A项。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例3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 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 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解析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经济基础范畴,故B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但材料未体现,C、D两项错误。
三、常见误区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并列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所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仅遵循它自身的运动规律,而且服从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2. 社会基本矛盾在任何社会的表现和解决都是相同的。
社会基本矛盾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都是通过实践解决的。但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式不同。具体表现为:在阶级社会中这一矛盾是对抗的,通过阶级斗争去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的,通过改革来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练习】
1.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指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 )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C.社会是物质的
D.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2. 2010年12月2日,为进一步做好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国务院成立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公共机构节能极其重要,对社会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意义。这表明( )
A. 生产关系的状况决定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的设立
B.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D.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们( )
①制约和影响了其他社会矛盾 ②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 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只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 2011年2月10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作重要讲话。他强调,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支持力度,抓好政策落实,努力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参考答案】
1. B (解析 加快水利建设的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是适应生产力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D两项与题意无关)
2. C (解析 国务院成立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就是使上层建筑——国家机构适合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故C正确。A、B、D表述都是错误的)
3. A (解析 这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不仅仅是阶级社会,因此排除④,答案为A)
4. ①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②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③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解决好吃穿住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例1 “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禀实(仓禀:仓库)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的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 )
A. 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
B. 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须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 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
解析 “民生厚”“仓禀实”“衣食足”属物质资料生产范畴,“德正”“知礼节”“知荣辱”是意识形态范畴,这两句强调的都是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选C项。
例2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是社会性质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②④肢有误,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不是改变社会性质,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故选A项。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例3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 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 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解析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经济基础范畴,故B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但材料未体现,C、D两项错误。
三、常见误区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并列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所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仅遵循它自身的运动规律,而且服从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2. 社会基本矛盾在任何社会的表现和解决都是相同的。
社会基本矛盾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都是通过实践解决的。但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式不同。具体表现为:在阶级社会中这一矛盾是对抗的,通过阶级斗争去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的,通过改革来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练习】
1.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指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 )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C.社会是物质的
D.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2. 2010年12月2日,为进一步做好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国务院成立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公共机构节能极其重要,对社会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意义。这表明( )
A. 生产关系的状况决定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的设立
B.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D.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们( )
①制约和影响了其他社会矛盾 ②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 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只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 2011年2月10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作重要讲话。他强调,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支持力度,抓好政策落实,努力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参考答案】
1. B (解析 加快水利建设的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是适应生产力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D两项与题意无关)
2. C (解析 国务院成立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就是使上层建筑——国家机构适合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故C正确。A、B、D表述都是错误的)
3. A (解析 这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不仅仅是阶级社会,因此排除④,答案为A)
4. ①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②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③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解决好吃穿住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