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_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科学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理性思维,拓宽学生眼界的重要基础学科,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积极作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要素的呈现方式,为学生构建探究学习情境、营造交流合作氛围,引导学生实践探索。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科学;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构建了现代化、动态化、开放的课堂,体现了课堂的感染性和丰富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做好教学工作,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1]。
  1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将课外资料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合理选择课外资料,帮助学生开拓眼界,提高科学学科的学习效率。以“养蚕”为例,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一章节的教学重点是蚕宝宝抽丝和养护的环节,但教学中只能呈现蚕宝宝的一部分生活状态,没有足夠的时间让学生观察蚕宝宝的整个生长过程。因此在“给蚕宝宝记日记”的蜕皮环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相应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蚕宝宝如何蜕皮,从哪里蜕皮,蜕皮前后有什么变化,并进行记录,将自己对蚕宝宝蜕皮过程的理解写下来,并在记录时学会分析蚕宝宝蜕皮前后的变化情况[2]。此外,在蚕宝宝吐丝环节的教学中,也可以利用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视频看到蚕宝宝吐丝的过程,了解吐丝时蚕宝宝的状态,丝是从哪个地方出来的。视频可以让学生了解蚕宝宝的生活状态并进行记录,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技术,截取蚕宝宝蜕皮和吐丝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反复观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根据科学学科内容进行合理渗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将耗费时间长、不便于观察的实验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呈现,有效提升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利用多媒体技术转变教学要素呈现方式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转变了教学要素的呈现方式,将静态的内容转换为动态,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要素呈现的形式和内容的选择要贴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并根据课时内容合理制定,避免盲目性,要选择学生容易接受且兴趣较高的内容进行转化,让学生真正融入科学学习[3]。以“骨骼”的教学为例,骨骼的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内部器官,支持运动功能。教师教学时可提供表示“人站立”和“四肢着地”的两张图片,通过图片引导的方式能让学生直观看到人运动过程中骨骼的变化,从而分析骨骼是如何支持运动的。基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播放人运动过程中的3D骨骼图像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在走、跑、跳等不同动作下骨骼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将教材中“小女孩跳绳”的图片转为视频资料,以动态图像的方式直观展示人在跳绳过程中骨骼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在这一章节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骨骼在人身体中的作用,包括骨骼是如何保护内脏器官的、手指骨折的表现是什么。利用视频展示骨折前后骨头的变化,进行一系列的引申,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多媒体技术有效转变了科学要素的呈现方式,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进行指导也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探究学习情境
  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良好的探究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兴趣。基于小学科学的实际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通过动态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探索求知,提升学习动力[4]。以“小车的运动”的教学为例,教材提供了“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并提出了假设。教师在实验中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现实生活中的汽车是如何运动的,探究影响汽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视频由两部分构成:①高速平坦的路面,油门越大速度越快(拉力或者推动力),让学生探究油门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并初步建立起推动力越大速度越快的假设;②相同油门大小下,对比走高速和走崎岖山路的小车速度,让学生初步感知速度与路面的关系。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出小车运动快慢相关因素的假设,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根据实验假设的内容进行实验设计和记录,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探索提供必要的探究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将探索与实验融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情境设计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要合理优化教学情境。
  4   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交流合作氛围
  在科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科学内容以更形象的方式展示,鼓励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并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情况进行持续性演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骨骼和肌肉保健”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广播体操的动作,让学生交流讨论,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不同广播体操中的动作对肌肉、关节的作用。如教师可以提供扩胸运动视频,让学生对视频中的动作进行分析,分析扩胸运动对关节、肌肉等的锻炼效果。学生在讨论中自然会融入前几节的学习内容,大部分学生认为扩胸运动对肩、肘关节的锻炼效果较好,但也有学生提出对头颈也有一定的锻炼效果,学生在讨论时不断扩展思路,能将主要的关节和肌肉内容提炼出来[5]。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讨论将扩胸运动中的骨骼、关节、肌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从而验证讨论结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在学习中学生可以自行交流、讨论、分析、研究;多媒体技术也为学生提供了验证讨论结果的資源,实现了科学教学的有效引导。
  5   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实践探索
  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的实践探索提供必要的帮助,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探索是科学的学科特点,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通过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提供必要指导。以“搭支架”的教学为例,教材提供了如下的实验内容:用细绳或大头针将吸管或小棒做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支架,然后用力往两边拉拽,研究哪种支架不易变形。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强,在搭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支架时遇到了问题,教师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常见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支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根据视频的演示动手制作模型,然后再进行拉拽对比,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6]。此外,多媒体技术在引导学生的实践学习方面还可以提供更多帮助,如在“建桥梁”“造房子”等多个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桥梁模型、房子模型的搭建视频,鼓励学生在课下自主实践并完成对相关模型的设计和制作,为学生的实践探索提供必要帮助。
  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开展教学,有效发挥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动态性优势,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和发展个人能力,实现学生科学学习的有效性,达到知识教学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段唤春,贺玉婷.融合3D打印技术的STEAM教学探究——以“设计制作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桥”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11).
  [2]吴玉梅.让科学因“育人”更精彩——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
  [3]丁素平.《伞面的坡角》同课异构探索——浅析科学探究课、技术探究课、STEM研究课的不同[J].湖北教育(科学课),2020(6).
  [4]孟令红.加强科学课程的小初高一体化设计——日本基础教育科学课程修订的启示[J].基础教育课程,2020(21).
  [5]程斌.概念解构与多纬度探查学生的概念发展——基于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的实践探讨[J].安徽教育科研,2020(20).
  [6]李婷婷.小学物质科学概念教学中图形表征的运用策略——以教科版《科学》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将阅读教学带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在大部分教师的认知里,阅读是一个分析文本材料的过程,其强调对既有信息的理解、分析,与数学教学关系不大。但科学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促使其在阅读中更深刻地掌握有关数学概念。本文针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展开论述,思考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
期刊
【摘 要】微课与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结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微课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翻转课堂则重新梳理了教学流程,两者的结合,能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两者相辅相成,微课能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资源支撑,微课的制作水平决定着翻转课堂的教学水平,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促进着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教学工具和理论,能促进小
期刊
【摘 要】问题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常见教学方式之一。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教师需要注意问题的设置,要对问题的提问时机、难度等有足够的把握,从而使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能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不过,一些教师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的问题比较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其在学生认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力也会获得逐步提升。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有些学生惰性较强,有些学生竞争意识不强,有些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会养成不爱思考、不爱提问的坏习惯,导致学习劲头不足,不利于其数学学习。基于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
期刊
【摘 要】小学课堂组织教学对学生学习由具体思维转向抽象思维至关重要。在小学中段数学课堂组织教学中,教师应加深对课堂组织教学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积极关注学生;加强对课堂组织教学的反思等,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中段;数学课堂;组织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之一,是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1]。如果说小学低段数学教学重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教育的重要责任与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本文以“运算律”为例,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实践策略,以期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律;自主学习;实践探究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向纵深推进,学校持续贯彻落实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不断积累有益的教学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期刊
【摘 要】教育改革的核心便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往往来源于问题。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后,能在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对数学教学而言,提出问题是教学的重点,有学者提出,数学这门课程,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还要难。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最为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此之前必须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能够解决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 
期刊
【摘 要】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立足于过程,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为基础,以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为宗旨,实现发展性评价、差异性评价、优质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仍存在片面化、综合性不强等问题。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评價方式的优化实践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评价  小学数学的学习评价方式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在减轻学生认知负荷的前提下将计算思维的培养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效融合,是当前一线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本文主要基于计算思维的定义,分析常见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以思维可视化工具软件为支撑,探索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以期为高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助力。  【关键词】计算思维;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是培
期刊
【摘 要】将TI图形计算器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笔者将围绕TI图形计算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关键词】TI图形计算器;高中数学;幂函数教学;教学策略  TI图形计算器不仅仅是一种强有力的辅助教学手段,更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T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