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读挽歌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nuq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大时读楚辞《国殇》《招魂》,知道了人们对死者的祭奠和怀念由来已久,而某些专门为之创作的诗文被当作中国文学的经典。后来读王羲之《兰亭集序》,提到古人云“生死亦大矣”,可见生死之事,早已超出祭奠和怀念的范畴。
  前些天与S老师谈天,被问及国外祭奠先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学作品,不知怎地想到英国18世纪中叶诗人托马斯·格雷的《乡村墓园挽歌》(以下简称《挽歌》)—生死事大,原是人类共同的情感。
  窗外春雨连绵,远处有鸟语若干。重读《挽歌》,打动我的首先是它的优美诗句。我曾接触过几个中文译本,比较喜欢的是王佐良的和陈浩东、毕晓直的。试将原诗开首四句的中英文对照如下:
  格雷的英文原著:
  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
  The lowing herd wind slowly o’er the lea,
  The ploughman homeward plods his weary way,
  And leaves the world to darkness, and to me.
  王佐良的汉译五言:
  白昼将残尽,晚钟促落晖。
  黄犊鸣草原,逶迤缓缓归。
  田夫荷锄走,赴家意沉昏。
  玄冥盈天地,孤影立乾坤。
  陈浩东、毕晓直的汉译七言:
  宵禁钟鸣送日归,草地牛哞缓迂回;
  耕夫拖沓回家路,独对空野夜幕垂。
  格雷的挽歌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开始。在短短四行诗里,白天与夜晚的缓缓交替,象征岁月在乡村风景里缓缓行进。天地永恒的存与在,人生须臾的存与永远的不在,都在画面和声音中。初看无,细看有,深看让人感慨。此处引用的两个汉译,借用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各有千秋—虽然从诗歌的不可翻译性来说,原诗的韵味多少有所损失。五言体画面生动传神,意境表达大致贴切。七言体则更为苍茫,渲染暮色和情绪,格式与原诗似乎更为契合。
  每个时代都有为之定义的诗人。托马斯·格雷(1716-1771)是定义18世纪中期英国的诗人。而定义他一生的,则是各种不幸和亲朋早逝,特别是《挽歌》。1749年期间,格雷一连串目睹了周边一些人的死亡,这让格雷无法继续专心治学,转而沉浸在对死亡的种种思索中。他思考生命是否轮回,死后是否会有人记得他。1750年春天,他将目光投向了众人的生死。
  格雷在伊顿公学的好友理查德·韦斯特于1742年英年早逝,格雷悲痛不已,陆续写下一些悲悼诗句。此际,这些诗句再次浮现在他心头。6月初,格雷搬到一处乡村居所,附近有一处教堂墓园。8年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终于形成文字,在《挽歌》中找到寄托。9天之后,他将诗作寄给了伦敦的朋友,共同缅怀。朋友将这首长诗在伦敦文艺圈散布,引发热捧。
  为了防止某杂志未经同意刊印,格雷在1751年2月15日自行出版《挽歌》。《挽歌》出版之后,风行不绝,十几年时间里在英国不断再版,并先后被翻译成拉丁文、意大利文、俄文、希腊文和西班牙文等,受到欧洲文学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成名之后,格雷的其他诗作也得以出版。格雷并不认为《挽歌》是他最好的作品,但他的其他诗作现在大多已覆盖尘埃,唯有《挽歌》依然熠熠闪光。
  《挽歌》之所以熠熠闪光,有几个原因。首先,内容独特。格雷并非有史以来第一个将墓地写入诗歌的人,但他很可能是第一个在诗里咏叹与己无关的死者与生者,而且是生死无名的普通灵魂。如此的题材处理、人文精神和立意深度让他的诗卓尔不群。其次,格式新颖。全诗128行,采用abab 韵律的四行抑扬格。在此之前,只有17世纪的弥尔顿用这种格式写过一些诗。从体裁说,英国中古时期的史诗《贝奥武甫》用头韵体,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用双韵体,马洛善写无韵诗,莎士比亚擅长十四行诗。格雷将这种少见的格式发扬光大,每小节四行,易于表达感情的起落,适合咏叹。因此,《挽歌》扩大了挽歌体的表现方式。再次,改变面貌。格雷的浪漫、伤感和抒情,改变了新古典主义诗歌整体严肃的面貌。他对语言的使用,对乡村的情感和描述,给当时和后来的诗人作出了独特和开创性的示范。
  《挽歌》问世后,以墓地为题材写作的诗人陆续引发文学界关注,他们以“墓园诗人”的名义进入文学史。以我浅见,格雷的《挽歌》对英国诗歌的贡献似乎类似于中国谢灵运对山水诗的贡献。在诗歌写作技巧、风格和内容方面不同程度受格雷影响和启发的英国诗人,包括华兹华斯、雪莱、丁尼生、布朗宁、哈代等。雪莱在少年读书时曾经将格雷的《挽歌》翻译成拉丁文并造访了诗中描述的墓园。成人之后,雪莱再次造访墓园并写诗纪念。《挽歌》也极大影响了哈代的诗歌创作。哈代能全文背诵《挽歌》,并以其中诗句“远离尘嚣”来命名他的第四部小说。还有艾略特,他后期最重要的作品《四重奏》是以《挽歌》的形象和词语为蓝本的。
  今天,依然有诗人以墓园为题材写悲欢、写生死、写得失、写有无、写静谧和喧嚣等等,这些诗歌虽非主流,但显示了格雷连续不止的影响力。学者一直致力于发现《挽歌》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为什么是文学作品中的瑰宝。这些研究和分析从未停止过。有人认为,在英国诗歌中,很少有其他的诗歌能与《挽歌》相媲美;甚至认为,它很可能是英国最受喜爱、最享盛名的诗。
  格雷思索和咏叹众人的生死,让世界记住了他。格雷1771年去世后安葬在他母亲的墓边,长眠于使他闻名于世的乡村墓园。其墓至今还在。格雷去世7年后,他的纪念碑进入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其他文献
江南五月,春色正浓。  在温州,朔门四营堂巷如同隔世的桃花源,清雅、幽静。南戏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里。在它周围,高楼林立,不远处的百里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从这个春天开始,每逢周末,华灯初上之时,从南戏博物馆古色古香的庭院里,就会飘出悠扬的笛声和喧闹的锣鼓声,“南戏印象”系列剧目在这里上演。  一卷幽帘之下,流转着八百年的南戏  提到南戏,人们总会想起陆游的那“身后是非谁管得,满城争唱蔡中郎”诗句,想
期刊
病残画家汪玉婷是“最美衢州人”之一。她被人传扬的故事,一是许多年来始终以一支画笔抗击病魔,创下医学和生命奇迹,二是她拍卖了艰难创作的大部分作品,把全部所得捐给了贫困大学生。  2015年初、隆冬的一天,龙游丹青女社的画家专程去看望汪玉婷。双方通过亲身经历真诚交流,一致认为,只有抛却功名利禄、庸俗世故,方能获得艺术创作的真谛。  一次特殊的艺术交流  业余时间研修美术的女画家,是怀着钦佩的心情走进开
期刊
晚清李辅燿是长期在浙江任职的地方官员,其日记记录了历史与文化,承载着我们国家社会的苦难和挣扎前进的无数信息。百余年后,这宝贵的史料永久留在浙江。  2014年深冬的一天,李辅燿史料捐赠仪式暨《李辅燿日记》首发式在浙江大学举行。这是一场非常有文化意义的活动。李辅燿之孙李崧峻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仪式。回忆起祖辈与浙江的种种因缘,李崧峻有感而发,为我们讲述了一段难忘的历史。  建海塘,成就黄金时期  李辅
期刊
新年前夕,香港“二战”退役军人会传来消息:抗战中曾获舟山市东极渔民救援的英军士兵佐敦病故。十年前佐敦先生一行曾专程来东极感恩,笔者当时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工作,自始至终组织和参与了这项活动。  十年前的2005年8月18日上午,东海洋面风平浪静。一艘渔轮载着一群特殊客人,驶向中国舟山群岛最东端的小岛—东极岛。87岁高龄的英国二战老兵查尔·R·佐敦先生倚在船舱窗口,远眺大海和出没的海鸥,旁边陪伴着的是
期刊
2015年4月24日,是中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2010年6月13日,95岁高龄的华先生在北京逝世,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以及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和有关省市的文化宣传部门发去唁电,或往家设灵堂献上花篮、花圈,慰问家属。  根据华先生生前遗嘱和家属意愿,丧事一切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但如雪片般飞来的唁电表达出亲朋好友和艺术界同行的无限哀悼之情。为此
期刊
武林衣秀
期刊
在晚清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进程中,音乐被视为西学体系的一部分,相对于传统音乐教育而言呈现出截然的断裂。1898年,康有为以德国学制为例,在《请开学校折》中,向光绪皇帝建议,仿效德、日,开设“算术、舆地、物理、歌乐”等课程。20世纪初,留日学生曾志忞、沈心工和李叔同等人倡导与推广“学堂乐歌”,成为近现代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的发端。  长期执教于杭州师范学校,被誉为“音乐妈妈”的南派二胡名家、音乐教育家
期刊
夕归
期刊
年年茶相似,岁岁香不同。今年杭州的茶香中夹杂着一股特别的清香—新出版不久的《杭州茶文化发展史》的翰墨书香。  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为《杭州茶文化发展史》作序,称赞该书“是中华茶文化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他表示,该书的出版发行,必将对中华茶人包括对浙江、杭州的茶人践行以茶为媒、茶和天下的精神操守和价值追求,对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实现再创世界茶叶辉
期刊
收藏人—彼得·塔姆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收藏。笔者曾为职业海员,20年间到过84个国家,对国际航海界的收藏留下最深印象的有两处,一处是中国大连贝壳博物馆,另一处是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  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是在德国人彼得·塔姆收藏的基础上创办。彼得·塔姆出生于汉堡,一生没有从事过航海,但他却以另外的方式与航海紧紧联系在一起。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1934年塔姆六岁时,母亲送给他一只船模,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