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法法典化是近代以来中国政府与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如何使我国的民法典成为新世纪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法国民法典》的研析,仍能获得更多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民商法 民法典 启示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292-01
一、中国民商法现状综述
中国民商法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清末法制变革前的中国民商法,二是清末法制变革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民商法,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民商法。从中国民商法的现状来看,民商法立法与理论的发展是相当快的,不仅制定了大量的民商事法律、法规,而且及时的修订了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民商事法律,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还出台了若干司法解释。
但不能否认的是,现行民商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首先从民商法体系上看,最大的缺陷便是至今没有制定民法典。其次从民商法内容上看,现行民商法的规定过于简单,内容不健全;许多民商事法律、法规是由行政部门负责起草的,从而造成立法之间的很多不协调;且现行民商法的规定不科学之处也有很多,等等。因此,建立一部体系科学、完整,内容健全、缜密的民法典,都将是中国目前和今后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法国民法典概况
(一)《法国民法典》思想内容解析
1.《法国民法典》规定了近代民族国家法律的几个基本原则,奠定了近代法律的基石。《法国民法典》前面有一部分标题为《前编·法律的公布、生效以及一般适用》,有6个条文。可以概况为四个原则:法律统一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立法与司法分离的原则,公私法相互独立的原则。这四个原则实际上不只是民法的问题,而且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切法律的基本原则。
2.一切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法国大革命“解放”了在封建制度下被压迫、被奴役的一切人,把所有法国人置于同等的地位,承认所有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这就是《民法典》第8条内容。从此以后,这一条已成为任何一个国家民法的最根本的原则。
3.《法国民法典》奠定了近代民法中财产法的基础,即所有权绝对和契约自由。封建的财产制度和封建性的财产权利则被清除的干干净净。在财产法方面,《法国民法典》既继承了罗马法的一些优良的制度和规定,又贯彻了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一些思想主张。
4.《法国民法典》在家庭法和继承法方面的成就,有先进的方面,也有落后的方面。如将婚姻世俗化,也否定了在结婚方面的家父的绝对权力;但却也保留了一些男女不平等的规定,保留了不自由的离婚制度等。但是与革命前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法比起来,它仍旧对“旧制度”作了极大的变革。
5.《法国民法典》树立了近代法中的个人责任原则。封建法中,由于封建领主制与家长制的关系,民事责任與民事行为是分开的。有时,行为人不是责任人,而非行为人却要对他人的行为负责。而《法国民法典》则承认每个成年人都有平等的能力和自主的意思,当然也就承认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法国民法典的内容、体例和特点
《法国民法典》的教科书式的体例有独到之处。《法国民法典》分为三编,共有2283条。法典前6条为总则,规定法律的公布、效力及其适用。第一编是“人”;第二编是“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变更”;第三编是“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例如其中第二编第一章“财产分类”、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关于契约的“通则”,就可以当作财产和契约的教科书来读而得到应有的知识。
法国民法典的内容具有明显的革命性和反封建性,在体例安排上则继承了罗马法的传统,在文字上,法国民法典也更为通俗易懂。据说拿破仑在制定法典之初就提出要让法典成为法国人人能懂、人人必备、仅次于圣经的书。这是后世制定法典的人所应注意的。
三、《法国民法典》对我国民法典制定的有益启示
《法国民法典》是第一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和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民法典。作为影响及于全世界的一部大法典,至今我们仍能从它那里得到启示。
首先,通过学习《法国民法典》的思想内容,在我国的民法典制定过程中,我们要秉持法国民法典制定的时代精神,乘风破浪,立足我国的国情和时代背景,及时而适时的出台我国的民法典,弥补我国民法典缺失的漏洞,将广泛而庞杂的民事权利一一加以确认,实现法律的权威,完善法制建设。领会其中的法理和哲理,对其内容的先进性和局限性进行重新把握和审视。
其次,通过研究《法国民法典》的立法技术,在编制体例上,我们既要学习其方便性、实用性的价值目标,又要注重其对于民众权利的重视和保护;在具体法律条文上,对于其极具突破性的条款内容,要深入了解和剖析,对于其法律条文所呈现的概括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要进行严谨的审视;在具体的语言技术上,对于其法律条文的通俗易懂、优美流畅更是为我们所值得借鉴的地方。
再次,立足《法国民法典》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因素,冷静思考我国民法典制定的现实条件。研究一部优秀的法典不能只从法典本身来入手,其诞生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只有探析其诞生的社会现实因素,并分析我国自身的现实条件因素,才能更为理智的明确我们的优与缺,让我国民法典的制定道路向着更为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
最后,一部法典的制定是一个覆盖方方面面的复杂过程,既要追求体例健全完善、内容健康包罗万象、语言严谨易懂等法典本身的所体现的特征要求,而且要使其思想精神应时代需要,与本国法制体系健康融合互动。而学习外国的优秀法典终将为自身而服务。所以,制定我国的民法典,更要带着一种批判与学习的态度,不顾此失彼,全方位的去深入了解和研究《法国民法典》这部大陆法系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房绍坤.民商法问题研究与适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谢怀栻.外国民商法精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林嘉.外国民商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关键词民商法 民法典 启示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292-01
一、中国民商法现状综述
中国民商法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清末法制变革前的中国民商法,二是清末法制变革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民商法,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民商法。从中国民商法的现状来看,民商法立法与理论的发展是相当快的,不仅制定了大量的民商事法律、法规,而且及时的修订了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民商事法律,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还出台了若干司法解释。
但不能否认的是,现行民商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首先从民商法体系上看,最大的缺陷便是至今没有制定民法典。其次从民商法内容上看,现行民商法的规定过于简单,内容不健全;许多民商事法律、法规是由行政部门负责起草的,从而造成立法之间的很多不协调;且现行民商法的规定不科学之处也有很多,等等。因此,建立一部体系科学、完整,内容健全、缜密的民法典,都将是中国目前和今后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法国民法典概况
(一)《法国民法典》思想内容解析
1.《法国民法典》规定了近代民族国家法律的几个基本原则,奠定了近代法律的基石。《法国民法典》前面有一部分标题为《前编·法律的公布、生效以及一般适用》,有6个条文。可以概况为四个原则:法律统一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立法与司法分离的原则,公私法相互独立的原则。这四个原则实际上不只是民法的问题,而且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切法律的基本原则。
2.一切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法国大革命“解放”了在封建制度下被压迫、被奴役的一切人,把所有法国人置于同等的地位,承认所有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这就是《民法典》第8条内容。从此以后,这一条已成为任何一个国家民法的最根本的原则。
3.《法国民法典》奠定了近代民法中财产法的基础,即所有权绝对和契约自由。封建的财产制度和封建性的财产权利则被清除的干干净净。在财产法方面,《法国民法典》既继承了罗马法的一些优良的制度和规定,又贯彻了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一些思想主张。
4.《法国民法典》在家庭法和继承法方面的成就,有先进的方面,也有落后的方面。如将婚姻世俗化,也否定了在结婚方面的家父的绝对权力;但却也保留了一些男女不平等的规定,保留了不自由的离婚制度等。但是与革命前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法比起来,它仍旧对“旧制度”作了极大的变革。
5.《法国民法典》树立了近代法中的个人责任原则。封建法中,由于封建领主制与家长制的关系,民事责任與民事行为是分开的。有时,行为人不是责任人,而非行为人却要对他人的行为负责。而《法国民法典》则承认每个成年人都有平等的能力和自主的意思,当然也就承认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法国民法典的内容、体例和特点
《法国民法典》的教科书式的体例有独到之处。《法国民法典》分为三编,共有2283条。法典前6条为总则,规定法律的公布、效力及其适用。第一编是“人”;第二编是“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变更”;第三编是“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例如其中第二编第一章“财产分类”、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关于契约的“通则”,就可以当作财产和契约的教科书来读而得到应有的知识。
法国民法典的内容具有明显的革命性和反封建性,在体例安排上则继承了罗马法的传统,在文字上,法国民法典也更为通俗易懂。据说拿破仑在制定法典之初就提出要让法典成为法国人人能懂、人人必备、仅次于圣经的书。这是后世制定法典的人所应注意的。
三、《法国民法典》对我国民法典制定的有益启示
《法国民法典》是第一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和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民法典。作为影响及于全世界的一部大法典,至今我们仍能从它那里得到启示。
首先,通过学习《法国民法典》的思想内容,在我国的民法典制定过程中,我们要秉持法国民法典制定的时代精神,乘风破浪,立足我国的国情和时代背景,及时而适时的出台我国的民法典,弥补我国民法典缺失的漏洞,将广泛而庞杂的民事权利一一加以确认,实现法律的权威,完善法制建设。领会其中的法理和哲理,对其内容的先进性和局限性进行重新把握和审视。
其次,通过研究《法国民法典》的立法技术,在编制体例上,我们既要学习其方便性、实用性的价值目标,又要注重其对于民众权利的重视和保护;在具体法律条文上,对于其极具突破性的条款内容,要深入了解和剖析,对于其法律条文所呈现的概括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要进行严谨的审视;在具体的语言技术上,对于其法律条文的通俗易懂、优美流畅更是为我们所值得借鉴的地方。
再次,立足《法国民法典》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因素,冷静思考我国民法典制定的现实条件。研究一部优秀的法典不能只从法典本身来入手,其诞生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只有探析其诞生的社会现实因素,并分析我国自身的现实条件因素,才能更为理智的明确我们的优与缺,让我国民法典的制定道路向着更为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
最后,一部法典的制定是一个覆盖方方面面的复杂过程,既要追求体例健全完善、内容健康包罗万象、语言严谨易懂等法典本身的所体现的特征要求,而且要使其思想精神应时代需要,与本国法制体系健康融合互动。而学习外国的优秀法典终将为自身而服务。所以,制定我国的民法典,更要带着一种批判与学习的态度,不顾此失彼,全方位的去深入了解和研究《法国民法典》这部大陆法系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房绍坤.民商法问题研究与适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谢怀栻.外国民商法精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林嘉.外国民商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