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定势思维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也叫做思维定势,或心向,就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某种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的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它可以使人們按照一种固定不变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某种状态去影响或决定同类的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和专注性。
关键词:思维定势;现代医学;影响因素;误诊
一、思维定势对处理医患关系的不利与局限性
在临床工作中,接触和积累多种病情的相关经验后,当遇到同类或相似的疾病时,不自觉地重复以前曾多次感知过的刺激模式,使思路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容易使医生在遇到病人时,把思路局限于熟悉的狭小范围内,阻碍诊断思维的开拓,重复经验形成思维定势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陌生的未接触过的疾病视而不见,导致误诊的发生,误诊的原因在于笃信一些经典理论,学说和诊断原则,作为理论来说属于知识框架,理论不能一成不变,只有理论,实践,实际相结合。
二、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矛盾
加强医患关系沟通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医疗为中心,转化为患者为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不重视医患沟通例如:病人的知情权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患者所需的医疗费用没有明确详细告知病人家属及其监护人,导致患者不理解,从而引发纠纷,导致投诉事件发生。
2、医生普通话水平测试不达标,言语障碍,导致吐字不清楚,患者不理解,有可能会过早诊断或错误诊断,使病情得不到稳定治疗。
3、少数医生医德底下,对病人不负责,敷衍了事,采取冷暴力,发生贪污收红包、回扣,因此导致患者认为医生医德底下,不信任,沟通非常困难。
4、每个人性格和思维模式不一样,与医生思维模式不同,存在患者不接受医生的思维模式,耽误病情,病情恶化,患者不能尽快得到治疗,不利于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三、造成误诊的原因
1、在临床的工作中,医生接触的病情和相关经验后,遇到同类病情时,不自觉的重复曾感知过的刺激模式,使思维处于准备状态,极大的局限了诊断思维的开拓。
2、部分医生笃信经典医学理论,崇拜学术观点,忽略了隐性的疾病,理论为实践做指导,实践为理论提供新的感知来源。
3、过度依赖仪器提供的数值,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科技发展飞速,医疗器械不断更新,功能更加全面和便捷,仪器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辅助人类更加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质,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不同,导致所得出的结论不同,仪器的诊断几率不是绝对的,仪器只具有相对性。
4、主观臆断造成的误诊,思维的倾向性是主观主义在诊断过程中,思维方法上的反应,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从自己的愿望或某种偏见出发,在面对病人不从实际出发,以愿望或偏见出发,只看局部,不看整体,不去通过现象注重表面。持有主观臆断的医生往往把表象
四、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任危机。
1、在社会整体公信力下降,诚信缺失的大背景下,医方与患方在具体交流中所遭遇的种种不快很容易被转化为信任问题。患者来说就医成本增加,职业高风险性和低劳动报酬对比,医务人员的价值得不到体现,造成心理上的失衡。从患者的角度看,一方面,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期待过高,无法客观看待医疗服务效果。另一方面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
2、多维度探讨医患关系构建,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也是医患双方共同战胜疾病的场所医患之间理应有战友般,亲人般的关系,近年来我院共受理的内容,数量及性质来看,可以说目前医患关系紧张,作为体质内的医务人员来说应该有深刻认识,
3、部分医生道德缺失,医生本该治病救人,然而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部分医生丢掉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把患者的生命置之度外,经常实施过度医疗,收受药品回扣等,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让患者受到伤害,拒绝不道德的行为,为良好的医患关系创造更好的平台。
五、对于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对策
1、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目前卫生工作中,群众的高医疗卫生需求同现有卫生医疗服务供应不匹配,从而引发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政府完善医疗保障,切实覆盖医保和统一的报销模式。
2、完善医疗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服务环境,严格执行医院规章制度,督察医疗卫生质量,减少误诊和医疗差错的发生,有利于医患双方充分的,有效的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
3、加强对医德医风的建设,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医生是解除病人痛苦的职业,要体贴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医生要和患者取得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冷静分析,妥善处理。
结论
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维护好,发展好,患者的根本利益,作为医院的出发的和落脚点,政府应该发挥宏观协调能力,加大对医疗服务的支持,作为救死扶伤的为己任的医疗工作者,要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医疗行业的服务要做到位,牢固树立以“患者至上”为理念的目标,踏踏实实做好医务工作,一切为病人着想。
参考文献:
[1] 时维武.如何加强医患关系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6.13.169.
[2] 郭永松.医学社会学—健康价值与社会文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3] 王兴龙.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1998:37—48).
[4] 徐德武等.浅析医患沟通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4(5):11—13.
关键词:思维定势;现代医学;影响因素;误诊
一、思维定势对处理医患关系的不利与局限性
在临床工作中,接触和积累多种病情的相关经验后,当遇到同类或相似的疾病时,不自觉地重复以前曾多次感知过的刺激模式,使思路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容易使医生在遇到病人时,把思路局限于熟悉的狭小范围内,阻碍诊断思维的开拓,重复经验形成思维定势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陌生的未接触过的疾病视而不见,导致误诊的发生,误诊的原因在于笃信一些经典理论,学说和诊断原则,作为理论来说属于知识框架,理论不能一成不变,只有理论,实践,实际相结合。
二、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矛盾
加强医患关系沟通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医疗为中心,转化为患者为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不重视医患沟通例如:病人的知情权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患者所需的医疗费用没有明确详细告知病人家属及其监护人,导致患者不理解,从而引发纠纷,导致投诉事件发生。
2、医生普通话水平测试不达标,言语障碍,导致吐字不清楚,患者不理解,有可能会过早诊断或错误诊断,使病情得不到稳定治疗。
3、少数医生医德底下,对病人不负责,敷衍了事,采取冷暴力,发生贪污收红包、回扣,因此导致患者认为医生医德底下,不信任,沟通非常困难。
4、每个人性格和思维模式不一样,与医生思维模式不同,存在患者不接受医生的思维模式,耽误病情,病情恶化,患者不能尽快得到治疗,不利于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三、造成误诊的原因
1、在临床的工作中,医生接触的病情和相关经验后,遇到同类病情时,不自觉的重复曾感知过的刺激模式,使思维处于准备状态,极大的局限了诊断思维的开拓。
2、部分医生笃信经典医学理论,崇拜学术观点,忽略了隐性的疾病,理论为实践做指导,实践为理论提供新的感知来源。
3、过度依赖仪器提供的数值,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科技发展飞速,医疗器械不断更新,功能更加全面和便捷,仪器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辅助人类更加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质,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不同,导致所得出的结论不同,仪器的诊断几率不是绝对的,仪器只具有相对性。
4、主观臆断造成的误诊,思维的倾向性是主观主义在诊断过程中,思维方法上的反应,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从自己的愿望或某种偏见出发,在面对病人不从实际出发,以愿望或偏见出发,只看局部,不看整体,不去通过现象注重表面。持有主观臆断的医生往往把表象
四、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任危机。
1、在社会整体公信力下降,诚信缺失的大背景下,医方与患方在具体交流中所遭遇的种种不快很容易被转化为信任问题。患者来说就医成本增加,职业高风险性和低劳动报酬对比,医务人员的价值得不到体现,造成心理上的失衡。从患者的角度看,一方面,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期待过高,无法客观看待医疗服务效果。另一方面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
2、多维度探讨医患关系构建,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也是医患双方共同战胜疾病的场所医患之间理应有战友般,亲人般的关系,近年来我院共受理的内容,数量及性质来看,可以说目前医患关系紧张,作为体质内的医务人员来说应该有深刻认识,
3、部分医生道德缺失,医生本该治病救人,然而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部分医生丢掉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把患者的生命置之度外,经常实施过度医疗,收受药品回扣等,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让患者受到伤害,拒绝不道德的行为,为良好的医患关系创造更好的平台。
五、对于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对策
1、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目前卫生工作中,群众的高医疗卫生需求同现有卫生医疗服务供应不匹配,从而引发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政府完善医疗保障,切实覆盖医保和统一的报销模式。
2、完善医疗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服务环境,严格执行医院规章制度,督察医疗卫生质量,减少误诊和医疗差错的发生,有利于医患双方充分的,有效的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
3、加强对医德医风的建设,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医生是解除病人痛苦的职业,要体贴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医生要和患者取得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冷静分析,妥善处理。
结论
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维护好,发展好,患者的根本利益,作为医院的出发的和落脚点,政府应该发挥宏观协调能力,加大对医疗服务的支持,作为救死扶伤的为己任的医疗工作者,要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医疗行业的服务要做到位,牢固树立以“患者至上”为理念的目标,踏踏实实做好医务工作,一切为病人着想。
参考文献:
[1] 时维武.如何加强医患关系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6.13.169.
[2] 郭永松.医学社会学—健康价值与社会文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3] 王兴龙.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1998:37—48).
[4] 徐德武等.浅析医患沟通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4(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