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学生感到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难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疲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而缺乏活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激疑,成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如何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实验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强劲内部驱动力。兴趣是求知之源,鲜明生动的实验,可使学生喜爱学习物理。
对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让他们观察生动有趣的实验,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新奇的实验现象常常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使他们兴趣盎然。在初二刚开始上的第一节“引言”中,除了做课本中几个实验外,我又利用了矿泉水瓶增加了几个趣味性实验。一矿泉水瓶底部钻一小孔,向里面倒水,会看到水不断流出。在此我提出问题“如果盖上盖子拧紧,会看到什么现象?”“仍流出来吧?”“不会”“流的慢些”“不知道”—— 多种可能的情况都出来了。“那到底谁的猜测正确呢?我现在就拧紧盖子揭晓答案。”想知道结果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当我拧紧盖子,学生看到现象之后,一部分喜悦,一部分眉头紧锁“怎么会这样?”还有的学生叹道“真神奇!”我又趁热打铁“想知道原因吗?”“想知道”异口同声的回答。“好好学习物理吧,学完大气压强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认真学习大气压强埋下伏笔,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很多学生因为本节引言部分的小实验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实验活动创设情境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设计一些简单、有启发性的实验,让学生围绕某个专题展开实验探究,在实验活动的情境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如:在“压强”的教学中,可让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分别用两把刀进行切萝卜比赛。比赛中故意让男同学用很钝的刀,让女同学用锋利的刀,结果,男同学输给女同学,很不服气地抱怨说,刀太钝,切不动。由于采取的是实验加比赛的方式,学生积极性特别的高,参与性也高,争先恐后地帮助他分析原因。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并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器材的准备上,可以用学生喜欢的橡皮泥、细绳、绸带、钩码。也可以多准备一些,如,再同时提供一个塑料瓶盖,一个装有细沙的牛奶盒,一个小桌子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发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模象直观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模象直观是通过运用实际事物的各种模拟形象进行,包括图片、图像、模型、幻灯、录像录音、电视、电影,其声色并俱,图文并茂,形态可见,能动态地反映出物理现象的发展过程,增强趣味性。如在教学中,我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增强学生对光的反射、折射的发生过程的认识。再如:
可通过纸条的折叠与展开来直观演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在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教学中,通过上图纸条的折叠与展开的直观演示并结合在作图,作图时光束大小应与纸条面积大小一致,演示过程中将纸条覆盖在图上光束上进行,一幅幅、一步步地将成像的原理动态地演示和描述出来,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学生听起课来兴致勃勃,思维活跃,记忆深刻,效果好。
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知识和习惯去解决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也就是以情景来“激其情,奋其志,言其疑,引其思”引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发生冲突或矛盾,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如我在上密度的应用的课程时,我是这样创设情景的,我先出示一条金链,并问该链是不是纯金做的,让学生思考并找出解决方案。此时,有的学生提出用一条真金链与它作对比来看颜色确定,有的说取相同质量的真金链与它比较体积,有的说取相同体积的真金链与它比较质量……在学生纷纷提出方案后,我发问:单看颜色可不可靠?相同质量或相同体积的真金链容不容易找呢?是否有更简便的方法?在学生百思未解时,给予启发:纯金的密度是多大?金链不纯说明其密度值如何?密度的公式如何?能否测出金链的质量和体积?学生在思考中茅塞顿开,愉快之感油然而生,学生的兴趣在问题情景、寻找方法和“高峰体验”中得以激发和强化。
五、培养学生勇于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物理情境的设计,搭好台阶以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如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用实验创设情境: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墙壁上,然后教师再改变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像清晰地成在墙壁上。有了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加上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的猜想也就不再会漫无边际,在课堂上学生的猜想和他说出的猜想依据会不时给教师带来惊喜。
参考文献
[1] 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王长江,李新乡.2008.中学物理学习兴趣发展新探.当代教育论坛
[4] 李新乡,张军朋.2009.物理教学论(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实验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强劲内部驱动力。兴趣是求知之源,鲜明生动的实验,可使学生喜爱学习物理。
对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让他们观察生动有趣的实验,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新奇的实验现象常常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使他们兴趣盎然。在初二刚开始上的第一节“引言”中,除了做课本中几个实验外,我又利用了矿泉水瓶增加了几个趣味性实验。一矿泉水瓶底部钻一小孔,向里面倒水,会看到水不断流出。在此我提出问题“如果盖上盖子拧紧,会看到什么现象?”“仍流出来吧?”“不会”“流的慢些”“不知道”—— 多种可能的情况都出来了。“那到底谁的猜测正确呢?我现在就拧紧盖子揭晓答案。”想知道结果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当我拧紧盖子,学生看到现象之后,一部分喜悦,一部分眉头紧锁“怎么会这样?”还有的学生叹道“真神奇!”我又趁热打铁“想知道原因吗?”“想知道”异口同声的回答。“好好学习物理吧,学完大气压强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认真学习大气压强埋下伏笔,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很多学生因为本节引言部分的小实验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实验活动创设情境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设计一些简单、有启发性的实验,让学生围绕某个专题展开实验探究,在实验活动的情境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如:在“压强”的教学中,可让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分别用两把刀进行切萝卜比赛。比赛中故意让男同学用很钝的刀,让女同学用锋利的刀,结果,男同学输给女同学,很不服气地抱怨说,刀太钝,切不动。由于采取的是实验加比赛的方式,学生积极性特别的高,参与性也高,争先恐后地帮助他分析原因。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并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器材的准备上,可以用学生喜欢的橡皮泥、细绳、绸带、钩码。也可以多准备一些,如,再同时提供一个塑料瓶盖,一个装有细沙的牛奶盒,一个小桌子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发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模象直观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模象直观是通过运用实际事物的各种模拟形象进行,包括图片、图像、模型、幻灯、录像录音、电视、电影,其声色并俱,图文并茂,形态可见,能动态地反映出物理现象的发展过程,增强趣味性。如在教学中,我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增强学生对光的反射、折射的发生过程的认识。再如:
可通过纸条的折叠与展开来直观演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在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教学中,通过上图纸条的折叠与展开的直观演示并结合在作图,作图时光束大小应与纸条面积大小一致,演示过程中将纸条覆盖在图上光束上进行,一幅幅、一步步地将成像的原理动态地演示和描述出来,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学生听起课来兴致勃勃,思维活跃,记忆深刻,效果好。
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知识和习惯去解决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也就是以情景来“激其情,奋其志,言其疑,引其思”引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发生冲突或矛盾,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如我在上密度的应用的课程时,我是这样创设情景的,我先出示一条金链,并问该链是不是纯金做的,让学生思考并找出解决方案。此时,有的学生提出用一条真金链与它作对比来看颜色确定,有的说取相同质量的真金链与它比较体积,有的说取相同体积的真金链与它比较质量……在学生纷纷提出方案后,我发问:单看颜色可不可靠?相同质量或相同体积的真金链容不容易找呢?是否有更简便的方法?在学生百思未解时,给予启发:纯金的密度是多大?金链不纯说明其密度值如何?密度的公式如何?能否测出金链的质量和体积?学生在思考中茅塞顿开,愉快之感油然而生,学生的兴趣在问题情景、寻找方法和“高峰体验”中得以激发和强化。
五、培养学生勇于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物理情境的设计,搭好台阶以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如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用实验创设情境: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墙壁上,然后教师再改变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像清晰地成在墙壁上。有了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加上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的猜想也就不再会漫无边际,在课堂上学生的猜想和他说出的猜想依据会不时给教师带来惊喜。
参考文献
[1] 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王长江,李新乡.2008.中学物理学习兴趣发展新探.当代教育论坛
[4] 李新乡,张军朋.2009.物理教学论(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