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早恋一直是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怎样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将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有爱心、宽容心,并理解和尊重学生,才能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促进学生进入了健康成长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早恋 健康 尊重理解 爱心 朋友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2-01
学生的早恋,一直是家长和老师关注的话题,特别是高年级的小学生,更让家长和老师焦急。他们一般十一、二岁,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成人感”,在心理上表现“封闭闭性”,他们经常把自己的“秘密”隐藏起来,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不愿意吐露,而且自尊心很强,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我曾教过一名男生,在面临着小学毕业考试时,还因一名女生争风吃醋而打架。当时我非常生气,正是紧张复习的阶段,还要去处理这样的事情。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质问打架的原因,但是他一声不吭。我更生气了,真想把他赶出办公室,但静下心来想:平时他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学生,为什么打架呢?是不是有什么难言字之隐?于是我把他带到没有人的车棚里,心平气和地询问,他沉默了几分钟后,终于说出了打架的原因。当我了解事情经过后,并没有责骂他,而是让他先回教室上课。在学生的面前我也装着若无其事。放学了,我偷偷地把他和那位女生留下来,像朋友聊天那样来开导他们,并且利用自己的亲的身经历和现今的社会生活状态让他们了解小小年纪谈恋爱带来的危害,让他们懂得了现在的任务是学习。经过我耐心的教育,他们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把原来的那种想法转变为同学关系,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他们甩掉了所有的包袱,天真无邪地在校园里学习。在当年小学毕业考试中,他们俩都取得了优越的成绩。
从上面的这个事例不难看出一个道理,为学生隐瞒秘密也是打开他们心灵窗户的一种方式,更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地理解和尊重他们,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学生呢?笔者认为:
一、有爱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正如苏霍姆林县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细心,谁就能成功。”在教书育人中,教师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的阳光雨露,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和真心,让他们的自卑与矛盾融化在爱中。
二、对学生要有宽容心
教育常常需要宽容,也常需要等待,既需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也要有“袖手无言味更长”的含蓄。作为教师要有一种深层的民主思想,对每个学生都加以赏识、信赖、接纳与期待。在学生遭遇失败或犯错误时给予力量,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无忧无虑的空间,一个温暖的相互接纳和包容的和谐场所,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能够从中获得生命成长的动力。
三、批评学生要得当
学会批评也是一种艺术。在教学工作中,总会遇到学生违反纪律的事,而教师在教育时主要表现为批评。当若批评不当,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促使学生加倍违犯纪律。因此,批评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四、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教师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们心里的大金矿。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的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也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丑恶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灵美!”何况是我们的学生,再说怎么调皮的学生也有他们的闪光点。
五、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过去,我们常讲“师道尊严”,而今素质教育正渗透于课堂,我们老师应公平处事,使班级有一种民主的氛围。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
成长中的学生内心世界充满细致微妙的内容,有些事不敢告诉老师,不想说给父母听,但能与他们的朋友交流沟通。的确,我们一部分教师总是端着“师道尊严”的旧架子,对学生动辄训人,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敬畏而拉开心理上的距离。我们如能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给人以应有的宽容与信任,是能成为学生的朋友的。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了某种打击后,出于自尊都不愿随便说出自己的苦衷,这些坏心情郁结于心,带到班级里就表现为郁郁寡欢,心事重重,有时急躁易怒,行动怪异。此时我们应主动想方设法化解他的烦恼,用恰当的方式鼓励他、诱导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在爱护他,帮助他,他会渐渐说出自己的心事来,这时我们应该认真倾听,解决他思想上的疙瘩。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要更做到民主,温和热情,乐学生所乐。教师了解了学生,熟悉了学生,更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理解了、熟悉了老师,在教育中更能配合老师的工作。从而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打下基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凝聚力就会增强。
综上所述,理解学生与尊重学生是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关键。只有在理解与尊重学生的原则基础上,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本身的教学水平并开展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将教学正确的理念与思想灌输于学生的成长思想中,从而避免学生的肓目求知,也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行为,促进和引导学生进入了健康成长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 《教育心理[2]《中国教育报》
【关键词】早恋 健康 尊重理解 爱心 朋友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2-01
学生的早恋,一直是家长和老师关注的话题,特别是高年级的小学生,更让家长和老师焦急。他们一般十一、二岁,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成人感”,在心理上表现“封闭闭性”,他们经常把自己的“秘密”隐藏起来,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不愿意吐露,而且自尊心很强,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我曾教过一名男生,在面临着小学毕业考试时,还因一名女生争风吃醋而打架。当时我非常生气,正是紧张复习的阶段,还要去处理这样的事情。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质问打架的原因,但是他一声不吭。我更生气了,真想把他赶出办公室,但静下心来想:平时他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学生,为什么打架呢?是不是有什么难言字之隐?于是我把他带到没有人的车棚里,心平气和地询问,他沉默了几分钟后,终于说出了打架的原因。当我了解事情经过后,并没有责骂他,而是让他先回教室上课。在学生的面前我也装着若无其事。放学了,我偷偷地把他和那位女生留下来,像朋友聊天那样来开导他们,并且利用自己的亲的身经历和现今的社会生活状态让他们了解小小年纪谈恋爱带来的危害,让他们懂得了现在的任务是学习。经过我耐心的教育,他们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把原来的那种想法转变为同学关系,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他们甩掉了所有的包袱,天真无邪地在校园里学习。在当年小学毕业考试中,他们俩都取得了优越的成绩。
从上面的这个事例不难看出一个道理,为学生隐瞒秘密也是打开他们心灵窗户的一种方式,更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地理解和尊重他们,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学生呢?笔者认为:
一、有爱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正如苏霍姆林县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细心,谁就能成功。”在教书育人中,教师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的阳光雨露,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和真心,让他们的自卑与矛盾融化在爱中。
二、对学生要有宽容心
教育常常需要宽容,也常需要等待,既需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也要有“袖手无言味更长”的含蓄。作为教师要有一种深层的民主思想,对每个学生都加以赏识、信赖、接纳与期待。在学生遭遇失败或犯错误时给予力量,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无忧无虑的空间,一个温暖的相互接纳和包容的和谐场所,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能够从中获得生命成长的动力。
三、批评学生要得当
学会批评也是一种艺术。在教学工作中,总会遇到学生违反纪律的事,而教师在教育时主要表现为批评。当若批评不当,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促使学生加倍违犯纪律。因此,批评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四、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教师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们心里的大金矿。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的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也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丑恶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灵美!”何况是我们的学生,再说怎么调皮的学生也有他们的闪光点。
五、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过去,我们常讲“师道尊严”,而今素质教育正渗透于课堂,我们老师应公平处事,使班级有一种民主的氛围。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
成长中的学生内心世界充满细致微妙的内容,有些事不敢告诉老师,不想说给父母听,但能与他们的朋友交流沟通。的确,我们一部分教师总是端着“师道尊严”的旧架子,对学生动辄训人,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敬畏而拉开心理上的距离。我们如能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给人以应有的宽容与信任,是能成为学生的朋友的。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了某种打击后,出于自尊都不愿随便说出自己的苦衷,这些坏心情郁结于心,带到班级里就表现为郁郁寡欢,心事重重,有时急躁易怒,行动怪异。此时我们应主动想方设法化解他的烦恼,用恰当的方式鼓励他、诱导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在爱护他,帮助他,他会渐渐说出自己的心事来,这时我们应该认真倾听,解决他思想上的疙瘩。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要更做到民主,温和热情,乐学生所乐。教师了解了学生,熟悉了学生,更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理解了、熟悉了老师,在教育中更能配合老师的工作。从而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打下基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凝聚力就会增强。
综上所述,理解学生与尊重学生是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关键。只有在理解与尊重学生的原则基础上,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本身的教学水平并开展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将教学正确的理念与思想灌输于学生的成长思想中,从而避免学生的肓目求知,也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行为,促进和引导学生进入了健康成长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 《教育心理[2]《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