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和高考制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愈发显得紧迫和重要。如何开发建设一系列适应学生主动生长的课程是学校面临的首要任务。崇真中学在崇真文化引领下,以“和谐、自由、幸福、生长”为学校的价值追求,顶层设计学校课程,尤其在探索实施学校德育课程化的校本研究上作出了许多创新性举措,积极探索知与行的统一,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明显。
关键词:崇真文化 德育课程 校本研究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是一所有着百余年办学历史的苏南名校。学校以“学以至理,行以至诚”为校训,以“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崇真人”为历史使命。学校深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同滋养了特色鲜明的崇真文化。在崇真文化的引领下,学校以做“真“教育、培育“真”人为核心,在体验认知、价值取向、人格追求上,极力引导学生追崇真理,尊尚真诚。崇真文化奠定了学校德育课程的整体基调、共同愿景和培养方向。
一.崇真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主题,并特别强调,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崇真中学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改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在已经积累的德育经验和形成特色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寻求以实施德育课程化校本研究为抓手的德育创新与突破,确立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功能,构建一系列德育课程结构,在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背景下进行了一次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全新尝试。
学校围绕“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崇真人”的育人目标,顶层设计课程框架,将学校课程划分为“人文与生活”、“科学与技术”、“社会与实践”、“艺术与鉴赏”、“体育与健康”、“崇真文化与传统”六大课程领域。并重点将其中的“社会与实践”、“崇真文化与传统”构建为崇真德育校本课程的重要部分,形成体系完备,内容丰富,规范有致的崇真德育校本课程。
二.崇真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1.注重学校文化渗透,主题活动品牌化推进
崇真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学校的文化建设一直走在苏州市乃至江苏省的前列。2013年学校易地新建时,就着意传承和彰显崇真文化来构建新校校园景观,让物质景观成为崇真文化的载体,成为他人无法复制的“唯我”景点。同时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文化育人。如学校根据老照片,临湖仿建楼高38米的钟楼,钟楼内存放着历届校友名册;仿建了1953年学校的老校门,虽岁有变迁,而风物尤存,让校友们触景感怀,惊诧不已;学校还仿建了老校时期的“博厚亭”、“悠远亭”,亭柱有一楹联“校者教也,语大语小用其中;学习之己千己百进吾往”,该联为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撰写;学校玉兰大道专门设置了一面文化墙,上面布置了晚清状元、教育家张謇在1925年为崇真学堂题写“敬爱”书法作品。渊远的历史,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藉此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都以崇真文化为指引。经过十年的打磨,学校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节律、操作规范,既具系统性、又具开放性的德育主题活动。比如以“敬爱”为主题的“敬师爱生”活动;以“爱我崇真”为主题的“美时美刻”活动;校庆日的校史参观与“书香崇真”活动。以及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成人仪式、毕业典礼、文化艺术节、运动会开幕式、崇真讲堂、假日修行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凸现了厚重的崇真文化底蕴。
在各项活动品牌化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课程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实施,并加上科学评价标准,对各项活动赋以学分。以上开展的主题活动,构成学校崇真德育校本课程的特色内容。
2.注重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班会活动规范化开展
除了常规性的开设的国家课程中思想政治课之外,学校德育工作者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实践、学习与思考,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与实践,采摘来自德育实践的第一手资料,编写了校本德育课程《崇真行》三册,按“养成教育”、“人格教育”和“成人教育”三个系列,分高一、高二、高三三册编印。我们认为:德育是一门学问,作为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作为艺术,其价值在于创新;作为课程,其价值在于践行。《崇真行》从宏观上看,由三个篇章组成,分别是追崇真理篇、尊尚真诚篇和争做真人篇。这些既遵循了我校 “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崇真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又和“学以至理,行以至诚”的校训相契合。从微观上看,全书共46章,涉及学习习惯、人际交往、法制、安全、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方面,每个章节又分为认识篇和活动篇。既注重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吻合,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崇真行》作为我校高中三年班会课教材已全面使用,是我校“崇真德育”课程的主要必修内容。
3.注重素养与特长发展,学生社团课程丰富多彩
新课程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最基础和重要的含义之一是全体学生的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设置在满足学生基本素养发展的同时,要满足学生的个性的、有特长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需要能提供尽可能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以满足其不同的发展需求。
学校以30个社团为依托,将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纳入到学校德育课程范畴,按照课程开发建设标准规范操作,充分发挥社团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在社团活动的计划安排、培养目标、活动过程、评价方法等面都做到科学规划和尽量完善。学校课程中心对社团的建立、注册、活动开展和评价相应实施三级管理,每个社团的指导教师由学校教师或校外专业人员担任,学校要求非毕业班学生每人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的活动,两年内按时参加社团活动并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学生每次记入相应学分。社员的评价由指导教师和社长共同完成。每年的12月30日,学校都会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社团嘉年华”演出,各社团将一年来的建设成果充分展示出来。学校有舞蹈社团、美境社团被为苏州市优秀十佳社团。同时,学校将校内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社区社会实践活动、香港游学、青少年实践基拓展活动等纳入德育课程体系,作为学校“崇真德育”课程的有机组成,这些都使“崇真德育”课程不断丰富,增强了德育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并使德育课程因多样性而呈现出生机和活力。 4.注重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
学校充分利用地处全国首家内河港型保税区的地理优势,不断促进德育课程校本地方特色的建设。学校充分利用区内高新企业所拥有的博士人才优势,依托张家港市侨联、张家港市留学生协会、张家港市领军人才联谊会三个组织强大的人力资源,开设“博士讲堂”公益授课活动。每学年分二期邀请博士到校讲座。第一期有九位博士参加授课。内容涉及生物技术、绿色能源、激光工程、绿色建材、电磁传感、3D打印等国际国内前沿科技领域。这一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了解当今前沿科技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在涵养追求卓越的人生价值观,确立人生规划与发展自主意识等方面也大为受益。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博士讲堂”创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形式。学校还充分利用社区、企业、来校实习的大学生等各类主体资源,开设社区讲堂、总裁讲堂、大学生讲堂等更多形式和内容的课程。学校将继续拓展社区德育课程,将社区援助、党团讲堂、教育基地游学等纳入课程体系。
三.学校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收获与思考
德育课程化中的校本德育课程,既涵盖了学校德育实施的主要内容,又明确了学校实施德育的方式与途径。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有效思考,科学规划、缜密安排、悉心评估,使德育目标在德育课程中得以实现。随着德育研究有效性的增强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品味显现提升,成效凸显,学生素养明显提高。
学校的志愿活动、社团活动、博士讲堂、假日修行等课程建设活动被中新网、江苏新闻网、张家港市报、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多家国家、省市媒体的报道。 2011年12月,学校成果申报江苏省陶研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崇“真”德育主题活动构建的实践研究》,依托课题开展德育课程研究并顺利结题。近三年来,在科技、制作、体艺、学科等竞赛中共有595人次获奖,其中省级获奖46人次,地市级获奖169人次。学校心理社团、绿色环保社团、桥牌社团、舞蹈社团等共获5个省级奖项、7个苏州市奖项、16个张家港市奖项。
教育即影响。学校德育就是向着某个目标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力。一所有内涵、有特色的学校就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个性的课程。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需要在学校文化影响下整合利用各方资源,并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立足课程,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所学校能提供多样化的校本德育课程,这不仅是推动学校走向多样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彰显学校文化个性人才培养的应然诉求。
参考文献
[1]刘轶梅,丁日杰.关于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视角:德育生活化[J].教育探索,2006(4).
[2]王进法.追求知行合一的校本德育课程[J].江苏教育,2015(9).
[3]曹国庆.崇真文化引领下优化师生行为的校本行动[J].江苏教育,2015(9).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崇真中学)
关键词:崇真文化 德育课程 校本研究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是一所有着百余年办学历史的苏南名校。学校以“学以至理,行以至诚”为校训,以“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崇真人”为历史使命。学校深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同滋养了特色鲜明的崇真文化。在崇真文化的引领下,学校以做“真“教育、培育“真”人为核心,在体验认知、价值取向、人格追求上,极力引导学生追崇真理,尊尚真诚。崇真文化奠定了学校德育课程的整体基调、共同愿景和培养方向。
一.崇真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主题,并特别强调,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崇真中学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改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在已经积累的德育经验和形成特色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寻求以实施德育课程化校本研究为抓手的德育创新与突破,确立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功能,构建一系列德育课程结构,在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背景下进行了一次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全新尝试。
学校围绕“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崇真人”的育人目标,顶层设计课程框架,将学校课程划分为“人文与生活”、“科学与技术”、“社会与实践”、“艺术与鉴赏”、“体育与健康”、“崇真文化与传统”六大课程领域。并重点将其中的“社会与实践”、“崇真文化与传统”构建为崇真德育校本课程的重要部分,形成体系完备,内容丰富,规范有致的崇真德育校本课程。
二.崇真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1.注重学校文化渗透,主题活动品牌化推进
崇真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学校的文化建设一直走在苏州市乃至江苏省的前列。2013年学校易地新建时,就着意传承和彰显崇真文化来构建新校校园景观,让物质景观成为崇真文化的载体,成为他人无法复制的“唯我”景点。同时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文化育人。如学校根据老照片,临湖仿建楼高38米的钟楼,钟楼内存放着历届校友名册;仿建了1953年学校的老校门,虽岁有变迁,而风物尤存,让校友们触景感怀,惊诧不已;学校还仿建了老校时期的“博厚亭”、“悠远亭”,亭柱有一楹联“校者教也,语大语小用其中;学习之己千己百进吾往”,该联为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撰写;学校玉兰大道专门设置了一面文化墙,上面布置了晚清状元、教育家张謇在1925年为崇真学堂题写“敬爱”书法作品。渊远的历史,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藉此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都以崇真文化为指引。经过十年的打磨,学校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节律、操作规范,既具系统性、又具开放性的德育主题活动。比如以“敬爱”为主题的“敬师爱生”活动;以“爱我崇真”为主题的“美时美刻”活动;校庆日的校史参观与“书香崇真”活动。以及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成人仪式、毕业典礼、文化艺术节、运动会开幕式、崇真讲堂、假日修行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凸现了厚重的崇真文化底蕴。
在各项活动品牌化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课程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实施,并加上科学评价标准,对各项活动赋以学分。以上开展的主题活动,构成学校崇真德育校本课程的特色内容。
2.注重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班会活动规范化开展
除了常规性的开设的国家课程中思想政治课之外,学校德育工作者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实践、学习与思考,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与实践,采摘来自德育实践的第一手资料,编写了校本德育课程《崇真行》三册,按“养成教育”、“人格教育”和“成人教育”三个系列,分高一、高二、高三三册编印。我们认为:德育是一门学问,作为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作为艺术,其价值在于创新;作为课程,其价值在于践行。《崇真行》从宏观上看,由三个篇章组成,分别是追崇真理篇、尊尚真诚篇和争做真人篇。这些既遵循了我校 “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崇真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又和“学以至理,行以至诚”的校训相契合。从微观上看,全书共46章,涉及学习习惯、人际交往、法制、安全、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方面,每个章节又分为认识篇和活动篇。既注重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吻合,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崇真行》作为我校高中三年班会课教材已全面使用,是我校“崇真德育”课程的主要必修内容。
3.注重素养与特长发展,学生社团课程丰富多彩
新课程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最基础和重要的含义之一是全体学生的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设置在满足学生基本素养发展的同时,要满足学生的个性的、有特长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需要能提供尽可能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以满足其不同的发展需求。
学校以30个社团为依托,将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纳入到学校德育课程范畴,按照课程开发建设标准规范操作,充分发挥社团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在社团活动的计划安排、培养目标、活动过程、评价方法等面都做到科学规划和尽量完善。学校课程中心对社团的建立、注册、活动开展和评价相应实施三级管理,每个社团的指导教师由学校教师或校外专业人员担任,学校要求非毕业班学生每人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的活动,两年内按时参加社团活动并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学生每次记入相应学分。社员的评价由指导教师和社长共同完成。每年的12月30日,学校都会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社团嘉年华”演出,各社团将一年来的建设成果充分展示出来。学校有舞蹈社团、美境社团被为苏州市优秀十佳社团。同时,学校将校内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社区社会实践活动、香港游学、青少年实践基拓展活动等纳入德育课程体系,作为学校“崇真德育”课程的有机组成,这些都使“崇真德育”课程不断丰富,增强了德育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并使德育课程因多样性而呈现出生机和活力。 4.注重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
学校充分利用地处全国首家内河港型保税区的地理优势,不断促进德育课程校本地方特色的建设。学校充分利用区内高新企业所拥有的博士人才优势,依托张家港市侨联、张家港市留学生协会、张家港市领军人才联谊会三个组织强大的人力资源,开设“博士讲堂”公益授课活动。每学年分二期邀请博士到校讲座。第一期有九位博士参加授课。内容涉及生物技术、绿色能源、激光工程、绿色建材、电磁传感、3D打印等国际国内前沿科技领域。这一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了解当今前沿科技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在涵养追求卓越的人生价值观,确立人生规划与发展自主意识等方面也大为受益。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博士讲堂”创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形式。学校还充分利用社区、企业、来校实习的大学生等各类主体资源,开设社区讲堂、总裁讲堂、大学生讲堂等更多形式和内容的课程。学校将继续拓展社区德育课程,将社区援助、党团讲堂、教育基地游学等纳入课程体系。
三.学校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收获与思考
德育课程化中的校本德育课程,既涵盖了学校德育实施的主要内容,又明确了学校实施德育的方式与途径。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有效思考,科学规划、缜密安排、悉心评估,使德育目标在德育课程中得以实现。随着德育研究有效性的增强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品味显现提升,成效凸显,学生素养明显提高。
学校的志愿活动、社团活动、博士讲堂、假日修行等课程建设活动被中新网、江苏新闻网、张家港市报、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多家国家、省市媒体的报道。 2011年12月,学校成果申报江苏省陶研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崇“真”德育主题活动构建的实践研究》,依托课题开展德育课程研究并顺利结题。近三年来,在科技、制作、体艺、学科等竞赛中共有595人次获奖,其中省级获奖46人次,地市级获奖169人次。学校心理社团、绿色环保社团、桥牌社团、舞蹈社团等共获5个省级奖项、7个苏州市奖项、16个张家港市奖项。
教育即影响。学校德育就是向着某个目标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力。一所有内涵、有特色的学校就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个性的课程。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需要在学校文化影响下整合利用各方资源,并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立足课程,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所学校能提供多样化的校本德育课程,这不仅是推动学校走向多样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彰显学校文化个性人才培养的应然诉求。
参考文献
[1]刘轶梅,丁日杰.关于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视角:德育生活化[J].教育探索,2006(4).
[2]王进法.追求知行合一的校本德育课程[J].江苏教育,2015(9).
[3]曹国庆.崇真文化引领下优化师生行为的校本行动[J].江苏教育,2015(9).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崇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