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信息技术课程发生了巨大变化,“任务型”教学法正在逐步取代“演练型”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自主内驱力完成课程目标。
“理任务”是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明白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达到的目标,以及自己要承担的职责。学生在“理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理任务”的重点在任务上,教师应将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设计的任务中,这样才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驱动学生主动去了解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体。
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具体阐述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理任务”,以及在此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一、分析任务,理清目的
分析任务是完成任务目标所必要的步骤。每一节课前,教师都要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然后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方法,必要时辅助一些教学资源。教师在进行任务分析时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通过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设定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环节的顺序。
二、完成任务,理出方法
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任务设计。任务的难易程度决定了任务完成的方式。以下结合两种方法进行任务的设计:
(一)分层设计理任务
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应该预设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探究的教学任务,这样才能让整个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
比如在上《画组合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就可通过巧妙架设任务分层的“阶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该课主要设计了三个任务:一是把基本图形定义过程;二是画最下面一排四个正方形;三是完成城堡的制作。教师创设“城堡设计师”这一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将教学任务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与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处理方式,任务难度的设计应该是递进式的。把基本图形定义过程,也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在logo中定义基本图形,这也是本节课的基础任务。画最下面四个正方形,也就是要求学生学会logo中基本图形组合的方法,且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拼接,使之学会“跳一跳,摘果子”。在学生顺利完成任务一、任务二之后,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展示出富有创意的城堡作品。
(二)引进“小老师”辅助理任务
在教学《画多边形》一课时,整个课堂教学分为认识多边形、欣赏多边形图片、使用多边形工具、绘画多边形、设计图形五个环节。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智力的差异,导致操作技能水平不一,对多边形图形的认识程度有浅有深,参差不齐。这个时候,通过安排学习水平较高的同学来当“小老师”,实行“强弱搭配”“以好带弱”,能够使一些接受能力较差以及动手较弱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自己设计多边形的水平;动手能力一般的学生能够不断突破自己,不断创新,提高组合图形的水平;而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能够“更上一层楼”,创作出贴近生活、创意十足的作品。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实现自我价值。
学生们在这种“互学互助、取长补短”的教学模式下,自始至终都在愉快地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丰富、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习动机是人的一种内部动机,它能够激励学习者主动地去学习。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但往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将“理任务”应用于小學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任务,作为主导者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创新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的不同,会出现少部分同学不能完成任务,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对这些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和帮助。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出现了更多、更新、更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理任务”教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很好地适应了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理任务”中能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分析、完成任务,促进自主学习,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理任务”是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明白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达到的目标,以及自己要承担的职责。学生在“理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理任务”的重点在任务上,教师应将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设计的任务中,这样才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驱动学生主动去了解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体。
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具体阐述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理任务”,以及在此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一、分析任务,理清目的
分析任务是完成任务目标所必要的步骤。每一节课前,教师都要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然后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方法,必要时辅助一些教学资源。教师在进行任务分析时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通过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设定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环节的顺序。
二、完成任务,理出方法
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任务设计。任务的难易程度决定了任务完成的方式。以下结合两种方法进行任务的设计:
(一)分层设计理任务
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应该预设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探究的教学任务,这样才能让整个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
比如在上《画组合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就可通过巧妙架设任务分层的“阶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该课主要设计了三个任务:一是把基本图形定义过程;二是画最下面一排四个正方形;三是完成城堡的制作。教师创设“城堡设计师”这一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将教学任务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与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处理方式,任务难度的设计应该是递进式的。把基本图形定义过程,也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在logo中定义基本图形,这也是本节课的基础任务。画最下面四个正方形,也就是要求学生学会logo中基本图形组合的方法,且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拼接,使之学会“跳一跳,摘果子”。在学生顺利完成任务一、任务二之后,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展示出富有创意的城堡作品。
(二)引进“小老师”辅助理任务
在教学《画多边形》一课时,整个课堂教学分为认识多边形、欣赏多边形图片、使用多边形工具、绘画多边形、设计图形五个环节。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智力的差异,导致操作技能水平不一,对多边形图形的认识程度有浅有深,参差不齐。这个时候,通过安排学习水平较高的同学来当“小老师”,实行“强弱搭配”“以好带弱”,能够使一些接受能力较差以及动手较弱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自己设计多边形的水平;动手能力一般的学生能够不断突破自己,不断创新,提高组合图形的水平;而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能够“更上一层楼”,创作出贴近生活、创意十足的作品。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实现自我价值。
学生们在这种“互学互助、取长补短”的教学模式下,自始至终都在愉快地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丰富、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习动机是人的一种内部动机,它能够激励学习者主动地去学习。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但往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将“理任务”应用于小學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任务,作为主导者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创新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的不同,会出现少部分同学不能完成任务,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对这些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和帮助。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出现了更多、更新、更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理任务”教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很好地适应了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理任务”中能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分析、完成任务,促进自主学习,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