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后的你,会在哪里生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回答出来吗?
回答不出来是正常的,因为这个时代充斥着太多的不确定。
大概10年前,我们强调的还是规划、生涯、人生梦想,流行的说法是“要做好长期规划,再一步步去实现”。
这种思潮基于一种共识:大环境基本稳定,可观察、可预测。但现在已全然不同。
今天,哪怕再伟大的企业或个人,也不敢说“我能看到10年后的未来”。我们强调的,是演化、适应、转型。
前几天,看到一个访谈节目,说腾讯做战略规划从来只做未来3年的。为什么?因为3年后的未来,没有人能看得出来。
个体也一样。前阵子,看了几个招聘平台的报告,其中都提到:2017年,1990年到1995年出生的职场人士的平均跳槽间隔时间,已经缩短到不足一年。
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是“不确定”,而职场人应该具备的最关键的能力是“适应”。
逆向思维:思考“我不做什么”
很多时候,当面对种种机会和可能性,我们会陷入困惑,难以做出抉择。这时,不妨反过来思考:在所有这些可能性中,哪些是可以排除的?
10多年前,我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很高,所以关注的是“如何获得我想要的东西”。但现在,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能够得到的机会,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筛选”——如何通过排除无用的东西,来实现高度的专注和聚焦。
我有一个习惯,平时在阅读、学习和交流时,每当遇到一种新的产品或商业模式,都会把它记下来。然后,我会定期对这些信息进行检视,把不符合品牌定位的、不符合我的价值观的,直接删掉,不再考虑它们。剩下的那些,进入备选池。之后我会继续关注跟它们相关的信息,做一些小小的尝试和探索,再思考如何优化提升。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我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聚焦,不会被“月流水几百万”“年流水几个亿”之类的声音扰乱思绪,白白耗费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对未来尚不明晰,不妨试着这样做:
1.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我的原则是什么?兴趣点在哪里?什么样的事情是我一定不会去做的?
2.列一张清单,收集各种机会和可能性,再根据“1”中的评价体系进行筛选。
3.建立一套过滤系统,只关注“2”中剩下的东西,不再为删掉的东西耗费精力。
底层思维:关注“不变的东西”
曾经和一位朋友聊天,说到他年轻时学摄影的经历:他那时极其痴迷摄影,自学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包括各种胶片的性质、如何手动计算进光量、暗房洗片技术、不同相机的特点……
后来呢?数码时代来临,这些知识基本没用了,一切交给微处理器。
好在他有一项能力是数码相机无法替代的:构图的敏感度。这是需要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才能得到的宝贵技能。
许多技术、技能都有可能被替代和淘汰,但那些底层的东西,那些将技术、技能整合,使它们产生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才是长久不变的。
关注不变的东西,你的竞争力才会更持久。
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任何时代,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对于个人来说都是无穷的,信息、知识不对等的现象也总是存在。金字塔形态恒定不变,任何一個个体都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向上攀升,以获得更高层级的地位。所以,我不用费力去关注“风口”和“趋势”,我只要聚焦“知识”,致力于抹除知识不对称的沟壑就行了。
再细化,我需要关注的是诸如心智、思维、学习、时间管理等知识领域和相关的“软技能”,原因非常简单:无论工具如何高度发展,你都需要思考;时间总是有限的,所以你需要利用好时间;知识总量总是庞大的,所以你需要提高学习效率——这些都是“不变的东西”。
确定了方向,其他的,就只是手段和方式而已。
所以,不妨试着去思考在你从事的行业里,在你的整个“可能域”——即由能力、兴趣、心智认知等维度构成的范围里面,有哪些东西是不会被替代的?有哪些东西是一直需要的?有哪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然后,有意识地朝着这些方向努力,并围绕它们建立起你的竞争优势。
概率思维:拥抱可能性
《反脆弱》一书中讲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杠铃策略”:假设你有100万,那么,不妨把90%放在银行,买保本产品;10%用来投资高风险的标的。
这样,你的损失最大也就是10%,但你的收益可能会非常大。
当然,这不是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我想说的是,有时候,追求100%的确定和可控,未必是最好的方式,留出一定的空间,制造规则和环境,让改变自然而然地发生,或许更有价值。
管理学中有相应的理论:很多时候,一家企业的竞争力不是源自日常运营,而是源于创新。如何实现创新呢?最好的方法不是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去推动,而是创造一个环境,给员工一定的自由和灵活度,让各种想法碰撞,让创新自然诞生。
也就是说,保持90%的“可控性”,将其用在确定的日常项目和运营上;留出10%的空间给“可能性”,让它自然萌芽、生长。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谷歌的“20%时间”——日常工作之外,你有20%的自由时间可以去想各种各样的点子,并验证它们,你甚至可以发起和加入各种团队,开发产品原型。这一度是谷歌引以为豪的工作模式,也催生出了Gmail这样的划时代产品。
作为个体,我们不妨这样思考:除了常规路径,有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是可以尝试着投身进去,去探索和实践的?可能是加入一个圈子,可能是研究一个新兴产业,可能是投资一个副业,可能是学习某项技能……
无论如何,拥有一些“额外”的东西,拥抱可能性,这样,才能在变革到来时,从中获益。
晶体思维:可复用的方法论
过去我们强调“经验”,但现在,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方法论”。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经验关注的是“怎么做”,是一整套执行和操作的模式。但方法论聚焦的是“怎么想”,是关于思维的体系,它的内在构架是逻辑、流程和视角。
所以,我们要留出时间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复盘,不断地归纳、升华,把它们变成方法论。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经验往往是跟情境绑定的,难以复用,而方法论是可复用的。面对一个新项目和新挑战,方法论能够帮助你理清思路和逻辑,指导你想清楚“做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模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模型的机制、原理和背后的思维模式,这些才是真正可复用、能够不断产出价值的源泉。 这就是你的知识晶体,也是一整套可复用的工具箱。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将其细分为两个维度的能力。
第一个维度是向内,将经验和操作方法内化、构筑起来,这包括梳理元认知、记录、复盘、总结归纳。比如去思考:我是如何思考、执行任务的?有哪些可以优化的地方?它们可以如何整合?
第二个维度是向外,即不断地拓展这个方法论的外延,吸取新信息、新方法,对其进行迭代,不断升级。比如去思考:我可以创造什么场景去试验它?我可以如何优化它,以涵盖更多的可能性?如果它和另一样东西结合起来,会怎么样?
不确定的洪流席卷而来,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没有人能完全规避它的冲击。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迭代思维的操作系统、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这是你在不确定的时代中,对抗冲击和风险的最好武器。
(摘自《读者(原创版)》)
回答不出来是正常的,因为这个时代充斥着太多的不确定。
大概10年前,我们强调的还是规划、生涯、人生梦想,流行的说法是“要做好长期规划,再一步步去实现”。
这种思潮基于一种共识:大环境基本稳定,可观察、可预测。但现在已全然不同。
今天,哪怕再伟大的企业或个人,也不敢说“我能看到10年后的未来”。我们强调的,是演化、适应、转型。
前几天,看到一个访谈节目,说腾讯做战略规划从来只做未来3年的。为什么?因为3年后的未来,没有人能看得出来。
个体也一样。前阵子,看了几个招聘平台的报告,其中都提到:2017年,1990年到1995年出生的职场人士的平均跳槽间隔时间,已经缩短到不足一年。
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是“不确定”,而职场人应该具备的最关键的能力是“适应”。
逆向思维:思考“我不做什么”
很多时候,当面对种种机会和可能性,我们会陷入困惑,难以做出抉择。这时,不妨反过来思考:在所有这些可能性中,哪些是可以排除的?
10多年前,我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很高,所以关注的是“如何获得我想要的东西”。但现在,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能够得到的机会,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筛选”——如何通过排除无用的东西,来实现高度的专注和聚焦。
我有一个习惯,平时在阅读、学习和交流时,每当遇到一种新的产品或商业模式,都会把它记下来。然后,我会定期对这些信息进行检视,把不符合品牌定位的、不符合我的价值观的,直接删掉,不再考虑它们。剩下的那些,进入备选池。之后我会继续关注跟它们相关的信息,做一些小小的尝试和探索,再思考如何优化提升。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我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聚焦,不会被“月流水几百万”“年流水几个亿”之类的声音扰乱思绪,白白耗费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对未来尚不明晰,不妨试着这样做:
1.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我的原则是什么?兴趣点在哪里?什么样的事情是我一定不会去做的?
2.列一张清单,收集各种机会和可能性,再根据“1”中的评价体系进行筛选。
3.建立一套过滤系统,只关注“2”中剩下的东西,不再为删掉的东西耗费精力。
底层思维:关注“不变的东西”
曾经和一位朋友聊天,说到他年轻时学摄影的经历:他那时极其痴迷摄影,自学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包括各种胶片的性质、如何手动计算进光量、暗房洗片技术、不同相机的特点……
后来呢?数码时代来临,这些知识基本没用了,一切交给微处理器。
好在他有一项能力是数码相机无法替代的:构图的敏感度。这是需要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才能得到的宝贵技能。
许多技术、技能都有可能被替代和淘汰,但那些底层的东西,那些将技术、技能整合,使它们产生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才是长久不变的。
关注不变的东西,你的竞争力才会更持久。
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任何时代,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对于个人来说都是无穷的,信息、知识不对等的现象也总是存在。金字塔形态恒定不变,任何一個个体都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向上攀升,以获得更高层级的地位。所以,我不用费力去关注“风口”和“趋势”,我只要聚焦“知识”,致力于抹除知识不对称的沟壑就行了。
再细化,我需要关注的是诸如心智、思维、学习、时间管理等知识领域和相关的“软技能”,原因非常简单:无论工具如何高度发展,你都需要思考;时间总是有限的,所以你需要利用好时间;知识总量总是庞大的,所以你需要提高学习效率——这些都是“不变的东西”。
确定了方向,其他的,就只是手段和方式而已。
所以,不妨试着去思考在你从事的行业里,在你的整个“可能域”——即由能力、兴趣、心智认知等维度构成的范围里面,有哪些东西是不会被替代的?有哪些东西是一直需要的?有哪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然后,有意识地朝着这些方向努力,并围绕它们建立起你的竞争优势。
概率思维:拥抱可能性
《反脆弱》一书中讲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杠铃策略”:假设你有100万,那么,不妨把90%放在银行,买保本产品;10%用来投资高风险的标的。
这样,你的损失最大也就是10%,但你的收益可能会非常大。
当然,这不是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我想说的是,有时候,追求100%的确定和可控,未必是最好的方式,留出一定的空间,制造规则和环境,让改变自然而然地发生,或许更有价值。
管理学中有相应的理论:很多时候,一家企业的竞争力不是源自日常运营,而是源于创新。如何实现创新呢?最好的方法不是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去推动,而是创造一个环境,给员工一定的自由和灵活度,让各种想法碰撞,让创新自然诞生。
也就是说,保持90%的“可控性”,将其用在确定的日常项目和运营上;留出10%的空间给“可能性”,让它自然萌芽、生长。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谷歌的“20%时间”——日常工作之外,你有20%的自由时间可以去想各种各样的点子,并验证它们,你甚至可以发起和加入各种团队,开发产品原型。这一度是谷歌引以为豪的工作模式,也催生出了Gmail这样的划时代产品。
作为个体,我们不妨这样思考:除了常规路径,有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是可以尝试着投身进去,去探索和实践的?可能是加入一个圈子,可能是研究一个新兴产业,可能是投资一个副业,可能是学习某项技能……
无论如何,拥有一些“额外”的东西,拥抱可能性,这样,才能在变革到来时,从中获益。
晶体思维:可复用的方法论
过去我们强调“经验”,但现在,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方法论”。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经验关注的是“怎么做”,是一整套执行和操作的模式。但方法论聚焦的是“怎么想”,是关于思维的体系,它的内在构架是逻辑、流程和视角。
所以,我们要留出时间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复盘,不断地归纳、升华,把它们变成方法论。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经验往往是跟情境绑定的,难以复用,而方法论是可复用的。面对一个新项目和新挑战,方法论能够帮助你理清思路和逻辑,指导你想清楚“做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模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模型的机制、原理和背后的思维模式,这些才是真正可复用、能够不断产出价值的源泉。 这就是你的知识晶体,也是一整套可复用的工具箱。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将其细分为两个维度的能力。
第一个维度是向内,将经验和操作方法内化、构筑起来,这包括梳理元认知、记录、复盘、总结归纳。比如去思考:我是如何思考、执行任务的?有哪些可以优化的地方?它们可以如何整合?
第二个维度是向外,即不断地拓展这个方法论的外延,吸取新信息、新方法,对其进行迭代,不断升级。比如去思考:我可以创造什么场景去试验它?我可以如何优化它,以涵盖更多的可能性?如果它和另一样东西结合起来,会怎么样?
不确定的洪流席卷而来,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没有人能完全规避它的冲击。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迭代思维的操作系统、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这是你在不确定的时代中,对抗冲击和风险的最好武器。
(摘自《读者(原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