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说理文也就是议论文。它是小学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文体。我们要重视这种文体的教学,利用文体教给学生文体知识,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比较和朗读中加深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说理文;文体知识;教学目标;朗读训练
说理文也就是议论文,它是小学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文体。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安排了数量不多的说理文,目的是给学生初步了解这种文体提供例子,为将来升入中学,学习议论文打下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为数不多的范例,教给学生学习说理文的方法。下面举例谈谈。
一、利用文本教给学生文体知识
小学阶段学生以记叙文的学习为主,学生平时接触的大多是记叙文。对于说理文,学生在四年级之前没有接触过。因此,在学习第一篇说理文时,教师就要渗透文体的知识,让学生明确这种文体和其他文体,如记叙文是不同的。了解这种文体的行文方式方法,学习这种文体知识。同时,在后续的说理文学习中要多次强化,使这种文体知识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如,教学《说勤奋》一课,先带着学生一起审题,教师板书课题后问学生:“课题中的‘说’是什么意思?”学生知道“说”就是“说说”“论说”的意思。教师再追问:“作者想说的是什么?你以前见过带说的课文题目没有?”学生回答说:“作者是围绕‘勤奋’来说的,以前没见过这样的课题。”这时,教师就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说理文,是议论文的一种。说理文是用来说明道理的。说理文一般有论点,即说明的道理;有论据,即说明道理的根据是什么;有论证,即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告诉学生,学生会不知所以然。接着,教师就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具体理解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
课文想说明什么道理呢?学生通过读课文,从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中知道,作者想说的是:古今中外,所有成功者靠的都是勤奋。只有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作者所表达的论点。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写了司马迁的故事,写了童第周的故事,这就是论据。作者是怎样论证的呢?第一段先提出观点,第二、三段举例说明,第四段再次强化论点。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说理文的特点就会有大体的理解。
二、根据文体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不同的文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教学时不分文体,采取一样的方式方法,势必影响教学效率。比如,把说理文教成记叙文,直接后果是,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还不知道什么是说理文,这样中学时学习议论文就会感到很吃力。所以,阅读教学要关注文体,要根据文体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课文先由太极洞内的奇观说起,然后摆出自己的观点,接着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正面的例子,又举了雨水的反面例子论证观点,最后,再次强化观点。高年级的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不是难事。说理文对于观点的提出更是直白、好懂。教学时无需在这方面下功夫。说理文理解的难点在作者是怎样说理的,即课文是怎样写的,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这些事例?每个事例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明确了这些点,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就要把过去的“理解内容”转到“理解表达”上,为学生初步运用课文的写法打下基础。
三、在不同文体的比较中加深认识
不同文体在行文布局、遣词造句、写作方法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一篇文章总会打下文体的烙印,用带着那种文体的语言熏陶学生。在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不同文体文章的理解,教師要引导学生把不同文体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在求同存异中加深学生对文体知识、特点的有效把握。
再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在学习第三段的几个人物故事时,先让学生理解每个人物都写了什么。学生通过阅读很容易知道三个故事都是写了人物立下的志向,通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取得了成功。接着,再让学生思考:三个故事在叙述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记叙文,比如《李时珍夜宿古寺》等。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就会发现说理文的语言很简洁,不像记叙文说得那么具体,抒情性也不强,就像在和人谈话一样。比较阅读,让学生辨识了文体,加深了印象。
四、说理文教学也要重视读的训练
说理文教学虽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是怎样说理的。但是,毕竟是语文的学习,语文的学习就要用语文的手段,不要把说理文上成理性的分析课,该分析的分析,该朗读的朗读,该品析词句的品析,该积累语言的积累。说理文也要上出理趣、情趣。
如《谈礼貌》一文,作者分别举了《说岳全传》上牛皋问路的故事,公交车上女青年和小学生的故事,周总理理发的故事。三个故事中都有人物语言,而且由于人物的身份不同,其说话的语气也是不一样的。牛皋是粗鲁的,岳飞、女青年和小学生是礼貌的,周总理是安慰别人的。不同的人物身份、不同的语言,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说话语气后,就要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通过朗读,一方面学生更能理解文章要说明的道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习说理文的情趣,在朗读中学生的语感也会得到增强。
说理文是小学阶段一种不可忽视的文体,它肩负着为将来学习议论文打基础的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说理文的教学,让这种文体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周乐.说理文:为发展学生的说理智慧而教[J].辽宁教育,2015(19).
[2]许岚.探寻说理文的核心教学价值:以《谈礼貌》为例谈说理文的教学内容与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5(25).
[3]金立义.说理文的教学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5(32).
[4]秦美华.把握好“度”,让说理文教学更高效[J].小学教学参考,2015(31).
关键词:说理文;文体知识;教学目标;朗读训练
说理文也就是议论文,它是小学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文体。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安排了数量不多的说理文,目的是给学生初步了解这种文体提供例子,为将来升入中学,学习议论文打下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为数不多的范例,教给学生学习说理文的方法。下面举例谈谈。
一、利用文本教给学生文体知识
小学阶段学生以记叙文的学习为主,学生平时接触的大多是记叙文。对于说理文,学生在四年级之前没有接触过。因此,在学习第一篇说理文时,教师就要渗透文体的知识,让学生明确这种文体和其他文体,如记叙文是不同的。了解这种文体的行文方式方法,学习这种文体知识。同时,在后续的说理文学习中要多次强化,使这种文体知识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如,教学《说勤奋》一课,先带着学生一起审题,教师板书课题后问学生:“课题中的‘说’是什么意思?”学生知道“说”就是“说说”“论说”的意思。教师再追问:“作者想说的是什么?你以前见过带说的课文题目没有?”学生回答说:“作者是围绕‘勤奋’来说的,以前没见过这样的课题。”这时,教师就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说理文,是议论文的一种。说理文是用来说明道理的。说理文一般有论点,即说明的道理;有论据,即说明道理的根据是什么;有论证,即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告诉学生,学生会不知所以然。接着,教师就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具体理解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
课文想说明什么道理呢?学生通过读课文,从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中知道,作者想说的是:古今中外,所有成功者靠的都是勤奋。只有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作者所表达的论点。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写了司马迁的故事,写了童第周的故事,这就是论据。作者是怎样论证的呢?第一段先提出观点,第二、三段举例说明,第四段再次强化论点。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说理文的特点就会有大体的理解。
二、根据文体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不同的文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教学时不分文体,采取一样的方式方法,势必影响教学效率。比如,把说理文教成记叙文,直接后果是,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还不知道什么是说理文,这样中学时学习议论文就会感到很吃力。所以,阅读教学要关注文体,要根据文体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课文先由太极洞内的奇观说起,然后摆出自己的观点,接着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正面的例子,又举了雨水的反面例子论证观点,最后,再次强化观点。高年级的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不是难事。说理文对于观点的提出更是直白、好懂。教学时无需在这方面下功夫。说理文理解的难点在作者是怎样说理的,即课文是怎样写的,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这些事例?每个事例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明确了这些点,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就要把过去的“理解内容”转到“理解表达”上,为学生初步运用课文的写法打下基础。
三、在不同文体的比较中加深认识
不同文体在行文布局、遣词造句、写作方法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一篇文章总会打下文体的烙印,用带着那种文体的语言熏陶学生。在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不同文体文章的理解,教師要引导学生把不同文体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在求同存异中加深学生对文体知识、特点的有效把握。
再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在学习第三段的几个人物故事时,先让学生理解每个人物都写了什么。学生通过阅读很容易知道三个故事都是写了人物立下的志向,通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取得了成功。接着,再让学生思考:三个故事在叙述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记叙文,比如《李时珍夜宿古寺》等。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就会发现说理文的语言很简洁,不像记叙文说得那么具体,抒情性也不强,就像在和人谈话一样。比较阅读,让学生辨识了文体,加深了印象。
四、说理文教学也要重视读的训练
说理文教学虽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是怎样说理的。但是,毕竟是语文的学习,语文的学习就要用语文的手段,不要把说理文上成理性的分析课,该分析的分析,该朗读的朗读,该品析词句的品析,该积累语言的积累。说理文也要上出理趣、情趣。
如《谈礼貌》一文,作者分别举了《说岳全传》上牛皋问路的故事,公交车上女青年和小学生的故事,周总理理发的故事。三个故事中都有人物语言,而且由于人物的身份不同,其说话的语气也是不一样的。牛皋是粗鲁的,岳飞、女青年和小学生是礼貌的,周总理是安慰别人的。不同的人物身份、不同的语言,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说话语气后,就要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通过朗读,一方面学生更能理解文章要说明的道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习说理文的情趣,在朗读中学生的语感也会得到增强。
说理文是小学阶段一种不可忽视的文体,它肩负着为将来学习议论文打基础的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说理文的教学,让这种文体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周乐.说理文:为发展学生的说理智慧而教[J].辽宁教育,2015(19).
[2]许岚.探寻说理文的核心教学价值:以《谈礼貌》为例谈说理文的教学内容与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5(25).
[3]金立义.说理文的教学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5(32).
[4]秦美华.把握好“度”,让说理文教学更高效[J].小学教学参考,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