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在传统电视剧领域受众愈发分化、被寄予厚望的重点档期表现不尽如人意、影视制作发行端结构性过剩问题初步凸显等不利条件下,我们欣喜地发现,军旅影视作品却自去年第3季度开始逆势向上,取得了不俗成绩:一方面,主旋律作品探索多元而又富有个性的叙事路径效果初显;另一方面,商业作品也大多经由主流价值的张扬来抒发精神和信仰之美,叫座亦叫好。两相交叠,体现出军旅影视的题材优势和文化自信。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故事影片《勇士》《血战湘江》《大会师》《信仰者》《生死96小时》、电视剧《淬火成钢》《绝命后卫师》、纪录片《震撼世界的长征》《长征》《再说四渡赤水》等作品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再度将这一伟大壮举搬上了银幕和荧屏。《勇士》讲述的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却以军事动作片的表现形式,将惊心动魄、挑战人类极限的战斗展现在云贵川那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的壮美景观中,给人造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形成了颇有新意的战争审美风格。深度挖掘往往是艺术表达的最佳路径,女导演陈力执导的《血战湘江》更是直面惨痛历史,深挖痛感记忆,揭示出红军将士穿越黎明前黑暗的勇气与力量,带给观众深沉饱满的审美体验。
近年的军旅题材影视创作在融合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则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电视剧《三八线》为当下观众提供了观察战争的全新视角。敌我力量的悬殊对比和战事的惊天逆转给创作者带来了巨大的阐释空间,虽以小人物为主,却具备了总揽全局的情怀,作品以坚定的中国立场和鲜明的历史观张扬了崇高的精神和正义的力量。电影《湄公河行动》以黑马之姿出现,最终以11.84亿元票房成为国庆档大赢家。该片剧情精炼、叙事清晰、细节交代完整、节奏快速稳健。在视效上交火和追逐的场面异常劲爆,让人大呼过瘾,在表现上既相当可信,真实性上又有所突破。其整体呈现出大片的酣畅,又很具中国风格、中国气象。
在谍战和传奇等领域,《解密》《麻雀》等剧延续了《红色》《潜行者》中的叙事模式,并放大了新鲜偶像的号召力,《胭脂》更以女特工为第一视角带来新鲜感。而兰晓龙改编自《零号特工》的《好家伙》无疑是更有难度和创新的作品,该剧正邪两个主人公的对位势均力敌,融入了当下创作者对动荡时代的探索与叩问,既突兀考验和恣意嘲弄着人性的卑劣,又以高蹈的理想主义色彩直面内心的冲动与真实,显示出两种理念与信仰之间的纠缠和碰撞,成长与决战,展现出了生动的时代现场和雄浑的家国情怀。投资高达 1.5 亿美元的历史题材玄幻影片《长城》以长城为背景,极大篇幅想象古代战争场景,有着“借船出海”,输出中国文化的强烈企图和格局。然而,客观地看,以牺牲中国传统文化风格、深度为代价获得的向海外 5000 家电影院展示的机会,是否会成功打造一部全球大片,进而带来中国电影自身的渐进式强大,抑或是引发海外资本和文化的反冲锋效应,还有待观察。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以其复杂的叙事线索,强大的演员阵容、精美而又晦涩地展示出了多条主线,其中最重要的是旧时代上海滩黑帮家族与“潜伏”其中日本军人的纠葛和斗争,显示出导演对电影语言的高超驾驭与对电影艺术本体的深刻理解。然而,该片拍摄制作的难度技巧与创作者思想的芜杂斑驳恰成正比,含混而费解的主题亦使其口碑两极分化。因此可以推断,关于该片的话题和争议还将持续发酵,且不论成败,暂不辨优劣,这至少表明:第一,新一代本土导演在作品本身上有大大超越商业语境的野心和预期;第二,部分市场颇为包容“另类”。
近年的军旅题材影视剧,无论是价值追求、时代气息,还是故事风格、形式质地,抑或表演方式、影视语言,以及表现手法、制作手段,都在迅速地走向精美和成熟,然而,数量的多寡不代表荧屏的底蕴,颜值的高低更无法取代艺术的成色。常说受众的审美需求促成了文艺的形式和表达,而观众的审美趣味又何尝不是靠一部一部的优秀作品来滋养和提升的?电视工业蓬勃如美国,其作品水准也是在两方面作用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
首先,行业的爆炸性发展带来了价值标准的紊乱。尘埃未定,资本不眠,创作者的反思沉淀还远不够,就马不卸鞍再出发,最直观的副作用就是产能过剩,作品中的浮躁之气亟待祛除。
其次,剧作缺乏现实观照,现实军旅题材佳作匮乏。现实军旅题材作品的情怀和表达高度同质化,没有形成创作者各自的语言和风格。堆砌颜值和特效,以及其他表意层面的标签,远没有想象中重要,人們看重的是包裹其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对强军进程中军人生活、情感的聚焦。主创们除了身心沉浸部队一线和强军现场、累积真实的体验、带回内心的震撼,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再次,主旋律作品无论是作为一种影视类型、创作模式还是价值标准,都承载了中国市场对革命历史题材较长一个时期的成见和误读。相当一部分主旋律作品重崇高轻人性、重故事轻情节、重情怀轻细节,不讲究叙事策略和难度而直接说理抒情,导致观众陷入严重的审美疲劳,院线的排片量也随之低位徘徊。
而回归创作本体,中国军旅电影已然呈现出恢宏和多元的样貌,在许多向度上都有长足进步。在该领域尽管有《智取威虎山》《百团大战》《战狼》《明月几时有》等取得了不俗票房和良好口碑的影片,但有血性有温度、讲述强军“风花雪月”的军旅电影,尤其是聚焦当代现实的作品,在数量上与20年前相比有所萎缩,与其应有的地位尚不相符。
第一,观察世界影坛,近些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索尔之子》《缄默的迷宫》《小男孩》《暗杀》《开战日》《血战钢锯岭》等影片,要么直接取材于反法西斯战争战场、要么有着浓厚的战争背景或况味,但它们的重点似乎不再是史诗性的全景展现、某种情绪的宣泄,而是更关注个体命运的曲折、民族根性的反思、人类生存的困境、儿童梦境的寓言等。反观中国军旅电影,在表现对象的广度和深耕细作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在文本和叙事层面,以故事和情节性来说,众多影片都有了明显进步。但一些影片重要情节之间的联系往往不够绵密、衔接不够顺畅、人物的内心体验和余韵还有待打通。归根结底,依旧是主创对自己创造的世界信心不足,总结和抽离能力受限,在宏大叙事的战争电影传统裹挟下强行推进,以至于难以将其更好地融化和整合。同时,将此不足一概归为主旋律影片叙事模式的陈旧亦不准确,《太平轮》(下)、《我的战争》等商业巨制的票房遭遇表明:叙事的散漫或羸弱,是明星映衬、宏大场面、精良制作等都难以弥补的。
第三,在电影技术层面,值得肯定的是,众多影片都立场鲜明地回避和克服抗战雷剧中的轻浮表现。然而,有的影片镜头语言不善捕捉细节、渲染氛围、注视微观,场面调度有时过于四平八稳,画面剪辑按部就班等,凡此不足,无法让观众时刻紧绷注意力。同时,优秀主旋律影片的策划推广、宣传发行工作,还无法与当下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语境、“互联网 ”思维,以及资金灵活运作的整体格局接轨。
坚冰和成见须由好作品和好人物来破除,而观众的审美趣味要靠一部部的优秀作品来滋养和提升。情节唯有内蕴深远而又富有张力,才能打开观众的心理空间;人物必须饱尝俗世的无奈和痛苦、力求改变和奋进,才能诗意地营造出军人心灵的深邃和辽阔。东西方的经典主旋律影视作品,勾连或抛出的往往是心理学、社会学等哲学领域的命题,主题上呈现出清晰的、全人类意义上的雄浑和悲怆;而反观我们银幕和荧屏上的作品,如果还停留在对崇高的空喊和伤痕的宣泄,起乎于任务、止乎于抒情,认识深度不能超越大众审美的一般趣味,恐怕在创作出“思想的不自觉者”以及“心灵的呐喊者”后就会遭遇瓶颈,很难有创新突破,更遑论攀上艺术的高峰。
(作者简介:朱寒汛,祖籍江西萍乡,先后就读于武警北京指挥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学学士、文艺学硕士。现任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外军事影视》杂志主编。)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故事影片《勇士》《血战湘江》《大会师》《信仰者》《生死96小时》、电视剧《淬火成钢》《绝命后卫师》、纪录片《震撼世界的长征》《长征》《再说四渡赤水》等作品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再度将这一伟大壮举搬上了银幕和荧屏。《勇士》讲述的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却以军事动作片的表现形式,将惊心动魄、挑战人类极限的战斗展现在云贵川那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的壮美景观中,给人造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形成了颇有新意的战争审美风格。深度挖掘往往是艺术表达的最佳路径,女导演陈力执导的《血战湘江》更是直面惨痛历史,深挖痛感记忆,揭示出红军将士穿越黎明前黑暗的勇气与力量,带给观众深沉饱满的审美体验。
近年的军旅题材影视创作在融合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则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电视剧《三八线》为当下观众提供了观察战争的全新视角。敌我力量的悬殊对比和战事的惊天逆转给创作者带来了巨大的阐释空间,虽以小人物为主,却具备了总揽全局的情怀,作品以坚定的中国立场和鲜明的历史观张扬了崇高的精神和正义的力量。电影《湄公河行动》以黑马之姿出现,最终以11.84亿元票房成为国庆档大赢家。该片剧情精炼、叙事清晰、细节交代完整、节奏快速稳健。在视效上交火和追逐的场面异常劲爆,让人大呼过瘾,在表现上既相当可信,真实性上又有所突破。其整体呈现出大片的酣畅,又很具中国风格、中国气象。
在谍战和传奇等领域,《解密》《麻雀》等剧延续了《红色》《潜行者》中的叙事模式,并放大了新鲜偶像的号召力,《胭脂》更以女特工为第一视角带来新鲜感。而兰晓龙改编自《零号特工》的《好家伙》无疑是更有难度和创新的作品,该剧正邪两个主人公的对位势均力敌,融入了当下创作者对动荡时代的探索与叩问,既突兀考验和恣意嘲弄着人性的卑劣,又以高蹈的理想主义色彩直面内心的冲动与真实,显示出两种理念与信仰之间的纠缠和碰撞,成长与决战,展现出了生动的时代现场和雄浑的家国情怀。投资高达 1.5 亿美元的历史题材玄幻影片《长城》以长城为背景,极大篇幅想象古代战争场景,有着“借船出海”,输出中国文化的强烈企图和格局。然而,客观地看,以牺牲中国传统文化风格、深度为代价获得的向海外 5000 家电影院展示的机会,是否会成功打造一部全球大片,进而带来中国电影自身的渐进式强大,抑或是引发海外资本和文化的反冲锋效应,还有待观察。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以其复杂的叙事线索,强大的演员阵容、精美而又晦涩地展示出了多条主线,其中最重要的是旧时代上海滩黑帮家族与“潜伏”其中日本军人的纠葛和斗争,显示出导演对电影语言的高超驾驭与对电影艺术本体的深刻理解。然而,该片拍摄制作的难度技巧与创作者思想的芜杂斑驳恰成正比,含混而费解的主题亦使其口碑两极分化。因此可以推断,关于该片的话题和争议还将持续发酵,且不论成败,暂不辨优劣,这至少表明:第一,新一代本土导演在作品本身上有大大超越商业语境的野心和预期;第二,部分市场颇为包容“另类”。
近年的军旅题材影视剧,无论是价值追求、时代气息,还是故事风格、形式质地,抑或表演方式、影视语言,以及表现手法、制作手段,都在迅速地走向精美和成熟,然而,数量的多寡不代表荧屏的底蕴,颜值的高低更无法取代艺术的成色。常说受众的审美需求促成了文艺的形式和表达,而观众的审美趣味又何尝不是靠一部一部的优秀作品来滋养和提升的?电视工业蓬勃如美国,其作品水准也是在两方面作用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
首先,行业的爆炸性发展带来了价值标准的紊乱。尘埃未定,资本不眠,创作者的反思沉淀还远不够,就马不卸鞍再出发,最直观的副作用就是产能过剩,作品中的浮躁之气亟待祛除。
其次,剧作缺乏现实观照,现实军旅题材佳作匮乏。现实军旅题材作品的情怀和表达高度同质化,没有形成创作者各自的语言和风格。堆砌颜值和特效,以及其他表意层面的标签,远没有想象中重要,人們看重的是包裹其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对强军进程中军人生活、情感的聚焦。主创们除了身心沉浸部队一线和强军现场、累积真实的体验、带回内心的震撼,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再次,主旋律作品无论是作为一种影视类型、创作模式还是价值标准,都承载了中国市场对革命历史题材较长一个时期的成见和误读。相当一部分主旋律作品重崇高轻人性、重故事轻情节、重情怀轻细节,不讲究叙事策略和难度而直接说理抒情,导致观众陷入严重的审美疲劳,院线的排片量也随之低位徘徊。
而回归创作本体,中国军旅电影已然呈现出恢宏和多元的样貌,在许多向度上都有长足进步。在该领域尽管有《智取威虎山》《百团大战》《战狼》《明月几时有》等取得了不俗票房和良好口碑的影片,但有血性有温度、讲述强军“风花雪月”的军旅电影,尤其是聚焦当代现实的作品,在数量上与20年前相比有所萎缩,与其应有的地位尚不相符。
第一,观察世界影坛,近些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索尔之子》《缄默的迷宫》《小男孩》《暗杀》《开战日》《血战钢锯岭》等影片,要么直接取材于反法西斯战争战场、要么有着浓厚的战争背景或况味,但它们的重点似乎不再是史诗性的全景展现、某种情绪的宣泄,而是更关注个体命运的曲折、民族根性的反思、人类生存的困境、儿童梦境的寓言等。反观中国军旅电影,在表现对象的广度和深耕细作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在文本和叙事层面,以故事和情节性来说,众多影片都有了明显进步。但一些影片重要情节之间的联系往往不够绵密、衔接不够顺畅、人物的内心体验和余韵还有待打通。归根结底,依旧是主创对自己创造的世界信心不足,总结和抽离能力受限,在宏大叙事的战争电影传统裹挟下强行推进,以至于难以将其更好地融化和整合。同时,将此不足一概归为主旋律影片叙事模式的陈旧亦不准确,《太平轮》(下)、《我的战争》等商业巨制的票房遭遇表明:叙事的散漫或羸弱,是明星映衬、宏大场面、精良制作等都难以弥补的。
第三,在电影技术层面,值得肯定的是,众多影片都立场鲜明地回避和克服抗战雷剧中的轻浮表现。然而,有的影片镜头语言不善捕捉细节、渲染氛围、注视微观,场面调度有时过于四平八稳,画面剪辑按部就班等,凡此不足,无法让观众时刻紧绷注意力。同时,优秀主旋律影片的策划推广、宣传发行工作,还无法与当下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语境、“互联网 ”思维,以及资金灵活运作的整体格局接轨。
坚冰和成见须由好作品和好人物来破除,而观众的审美趣味要靠一部部的优秀作品来滋养和提升。情节唯有内蕴深远而又富有张力,才能打开观众的心理空间;人物必须饱尝俗世的无奈和痛苦、力求改变和奋进,才能诗意地营造出军人心灵的深邃和辽阔。东西方的经典主旋律影视作品,勾连或抛出的往往是心理学、社会学等哲学领域的命题,主题上呈现出清晰的、全人类意义上的雄浑和悲怆;而反观我们银幕和荧屏上的作品,如果还停留在对崇高的空喊和伤痕的宣泄,起乎于任务、止乎于抒情,认识深度不能超越大众审美的一般趣味,恐怕在创作出“思想的不自觉者”以及“心灵的呐喊者”后就会遭遇瓶颈,很难有创新突破,更遑论攀上艺术的高峰。
(作者简介:朱寒汛,祖籍江西萍乡,先后就读于武警北京指挥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学学士、文艺学硕士。现任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外军事影视》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