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学生从小学升至中学阶段,英语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初一年级,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进入初二年级后,学生开始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现象很普遍,较少一部分学生则成绩斐然,在学生中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将对此现象作出详细的分析,并据此提出解决分化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学习 分化 策略
一、分析原因
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现象很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地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初一的时候基础没有打好。现在的学生虽然在小学三年级时就开设了英语课,但是刚学时就没学好26个字母更别提音标了。有些学生到了初中后连26个字母都背不出来,不能熟练地读写,就更谈不上根据音标拼读单词了。到了初二后,既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面对课本和作业无从下手,根本就没办法学习,从而英语成绩一塌糊涂。这部分学生往往在学习方面缺乏自觉性,要想将这部分学生转化为优秀学生得下很大的工夫。
2. 课本内容增多,难度加大。新课程标准初二年级上册的教材是初中现行教材中内容最多、语法最难的一册。面对突然增多的词汇,再加上部分学生的意志力薄弱,许多初一时的中等生甚至是中上等的学生都感到对单词的记忆力不从心。由于单词掌握得不够扎实,听课的质量、作业的效果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初一时,这些学生对课本上的每段对话、每篇课文几乎都能背诵,到了初二,能把课文、对话都背会的是少之又少。没有背诵,就缺少了必要的语言输入,其他语言技能的培养和发展都受到了影响。再加上时态的增多,各种时态间的用法分辨不清。这样,许多原来的中等生慢慢地退步,开始进入学困生的队伍当中。
3.教师上课时的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进度太快。相关教育部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由于受到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以及一些学校根据学科成绩给教师排名等多种因素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很多教师课堂上忙讲知识点、做习题,可舍不得花半点时间开展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更不要说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上课时觉得提不起兴趣,也就不喜欢学英语了。
4.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一部分学生学习不是不努力,也不是缺乏学习的热情,而是学习方法的欠缺。比如不根据拼写规则去记单词,而是在死记硬背,以至记单词的效果很差。同时也不会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对错题更不会去分析错因、深刻体会、举一反三。所以,这样的学生学得很苦,成绩反不理想,最终成为学困生。
二、解决策略
结合上述具体原因,为了防止和杜绝分化现象更加严重,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在班级建立互助学习小组。把初一结束时英语成绩最差的部分学生与最好的部分学生“结对”,让他们结对,讨教学习经验。一旦结对,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对成绩差的学生负责,学习上严格要求,督促差的学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如监督记单词、默单词、背课文等。如当天单词听写较差时,可要求他重新听写。
2.教学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要想上一节好课,就要把课备好。然而,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担负起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所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习教育理论,不断地探索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学生,掌握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基础,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备课时,要设计难易不等的问题,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因赶进度而忽略学情,致使部分学生因不能及时掌握知识点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3. 教学手段多样化,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如果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就会感到枯燥,越学越没有意思。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如学唱英文歌曲、开展英语辩论会、讲英文故事比赛,看英文版的电影等等,还要利用初中生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多搞一些竞赛,如单词竞赛、演课本剧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在娱乐中学习,既增加了他们实践英语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又使学生开始喜欢上了英语。这样,教学的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4.注重学习方法的介绍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英语教学中,要强调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在学习上利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优秀成绩的取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决定效果,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成绩的提高。否则,成绩会很不理想。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要“授之以渔”,不能“授之以鱼”。教师不是“教书匠”,不能再“走老路”,要及时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这样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授人以渔,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一定能解决学生英语学习分化的困境,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地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关键词】英语学习 分化 策略
一、分析原因
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现象很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地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初一的时候基础没有打好。现在的学生虽然在小学三年级时就开设了英语课,但是刚学时就没学好26个字母更别提音标了。有些学生到了初中后连26个字母都背不出来,不能熟练地读写,就更谈不上根据音标拼读单词了。到了初二后,既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面对课本和作业无从下手,根本就没办法学习,从而英语成绩一塌糊涂。这部分学生往往在学习方面缺乏自觉性,要想将这部分学生转化为优秀学生得下很大的工夫。
2. 课本内容增多,难度加大。新课程标准初二年级上册的教材是初中现行教材中内容最多、语法最难的一册。面对突然增多的词汇,再加上部分学生的意志力薄弱,许多初一时的中等生甚至是中上等的学生都感到对单词的记忆力不从心。由于单词掌握得不够扎实,听课的质量、作业的效果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初一时,这些学生对课本上的每段对话、每篇课文几乎都能背诵,到了初二,能把课文、对话都背会的是少之又少。没有背诵,就缺少了必要的语言输入,其他语言技能的培养和发展都受到了影响。再加上时态的增多,各种时态间的用法分辨不清。这样,许多原来的中等生慢慢地退步,开始进入学困生的队伍当中。
3.教师上课时的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进度太快。相关教育部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由于受到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以及一些学校根据学科成绩给教师排名等多种因素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很多教师课堂上忙讲知识点、做习题,可舍不得花半点时间开展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更不要说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上课时觉得提不起兴趣,也就不喜欢学英语了。
4.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一部分学生学习不是不努力,也不是缺乏学习的热情,而是学习方法的欠缺。比如不根据拼写规则去记单词,而是在死记硬背,以至记单词的效果很差。同时也不会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对错题更不会去分析错因、深刻体会、举一反三。所以,这样的学生学得很苦,成绩反不理想,最终成为学困生。
二、解决策略
结合上述具体原因,为了防止和杜绝分化现象更加严重,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在班级建立互助学习小组。把初一结束时英语成绩最差的部分学生与最好的部分学生“结对”,让他们结对,讨教学习经验。一旦结对,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对成绩差的学生负责,学习上严格要求,督促差的学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如监督记单词、默单词、背课文等。如当天单词听写较差时,可要求他重新听写。
2.教学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要想上一节好课,就要把课备好。然而,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担负起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所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习教育理论,不断地探索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学生,掌握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基础,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备课时,要设计难易不等的问题,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因赶进度而忽略学情,致使部分学生因不能及时掌握知识点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3. 教学手段多样化,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如果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就会感到枯燥,越学越没有意思。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如学唱英文歌曲、开展英语辩论会、讲英文故事比赛,看英文版的电影等等,还要利用初中生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多搞一些竞赛,如单词竞赛、演课本剧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在娱乐中学习,既增加了他们实践英语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又使学生开始喜欢上了英语。这样,教学的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4.注重学习方法的介绍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英语教学中,要强调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在学习上利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优秀成绩的取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决定效果,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成绩的提高。否则,成绩会很不理想。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要“授之以渔”,不能“授之以鱼”。教师不是“教书匠”,不能再“走老路”,要及时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这样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授人以渔,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一定能解决学生英语学习分化的困境,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地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