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制度改革。然而,信息化投资的“黑洞”现象,使得如何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成功率成为目前管理学者和企业家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并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提出了符合企业实际生产运营状况的解决方案。以期给企业改进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项目管理 信息化 中小企业 路径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2015年5月8号,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1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以实现从现在的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2015年7月4号,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旨在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进行深度融合,优化生产要素,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一系列文件的相继出台也正说明了我国企业在当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诸如制造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服务型产业弱,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异常突出。各个行业的各项业务都想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企业的信息化话建设更是不会例外。当前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渐深入人心,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信息技术条件在不断完善,许多中大型的重点企业已经实现信息共享,在“第一市场”将产品设计成本、物料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降到最低。截止到2015年,我国约有7000多万家的中小企业,成为我国经济体中最富有活力的群体,但是调查研究显示,在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上,我国的企业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相比于国内大型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和员工索质的限制,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使用环境较差、信息资源获取的意识不强、信息闭塞。而对文件、数据库与电子邮件数据快速的增长,中小企业显得无所适从,更谈不上有计划、系统地掌握有效信息资源。
二、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难点
1.信息化项目的目标很难被量化。信息化项目有明确的目标,但目标的量化工作容易被忽视,造成任务边界也较为模糊。例如想要通过信息化项目把效率提升多少、流程的优化程度接近多少、将人力以及时间的成本降低多少等都没有量化的目标,到最后项目验收阶段,因为没有明确的验收指标,要么导致项目迟迟不能通过验收,要么就会草草了事,通过信息化没有真正的解决企业的难题。
2.需求不断改变。随着系统分析和系统实施的进行,企业对系统理解的不断深入,需求也会不断被激发,并逐渐明确,导致项目的进度、费用等计划不断更改,同时也会导致程序、界面以及其相关的文档经常需要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又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很可能在过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才会发现。而且由于项目在启动前的目标没有量化,项目各方对项目目标理解的偏差,业务部门对系统的期望没有得到项目量化目标的限制,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业务部门对系统应该解决哪些问题的理解也有偏差,由此也会造成需求会不断变更。
3.信息系统后期维护不力。由于中小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系统的开发商疲于应付不断增长的新项目需求,对已交付使用的信息系统后期维护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使一些系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影响使用,降低效率,甚至导致系统废弃。
三、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的关键点
1.重视项目进度管理。信息化项目实施往往历时较长,在项目刚开始、项目组成员常有一种错觉,认为时间还很充足。所以必须制定明确的里程碑和短期实施目标,在项目启动时就让所有成员明确各个阶段的里程碑和目标,以及进度安排、资源分配。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保证和控制各里程碑的完成时间和质量,在关键环节设置质量控制检测点,杜绝在通过质量检测之前,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因为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里程碑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程,通过全面的质量控制,可以减少影响整个实施进度和质量的问题,降低实施费用,快速实现项目目标。
2.重视成本管理。在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成本估算时,在没有明确系统需求前迅速做出,医院信息化建设负责人员和开发公司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困难低估等原因造成成本估算和预算偏低,而影响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开发,因此,为了在预算限制内完成项目,必须进行严格的成本估算。在项目进入执行阶段后,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是成本控制,主要是监测成本执行情况,确保仅当通知项目干系人经核准、影响成本的项目变更可以修改项目成本。
3.重视沟通管理。沟通管理是在项目遇到各类困难或突发状况时,推进项目的有效方法。项目沟通管理的具体形式不定,方法多样,常见的主要形式包括人员沟通、会议、讲演、报告等。项目负责人定期召集各子项目负责人以会议的形式进行汇报,及时了解子项目进展,而把握项目总体进度。在遇到问题或瓶颈时,及时沟通讨论解决方案,扩大沟通范围,通过广泛的沟通,达成解决问题,优化处理方案的共识,从而推进项目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四、项目管理中应避免的问题
1.项目范围定义不明确。项目范围定义不明确将直接导致项目无法满足预期成效,甚至项目无法验收成功。范围定义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客户需求、工作描述、交付物、验收标准以及工作分解结构五个角度来衡量一个项目,从而定义范围。项目范围管理规定了项目的实施范围和程度,也是检验项目成功与否的最有力标准。
2.风险评估走过场。风险评估是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制定项目计划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以多种形式收集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整合分析这些风险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于每一个识别的风险,需要罗列明潜在的结果,尽可能采取措施避免风险情况的发生。当然,在每个项目的开始阶段,不可能识别项目中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但是随着项目的不断进行和深化,项目团队要不断详细地识别风险,更新相关信息,对新的风险作出更准确的评估。风险评估是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不可过于随意。项目管理者应重视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以免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突发不可预期的问题,进而影响项目进度。
3.项目团队管理不规范。团队是一组个体成员为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协作工作,团队工作就是团队成员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项目团队工作是否有效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一个团队在经历形成、震荡、正规最终到表现,整个过程都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过程中会面对很对管理不规范的现象,比如目标不明确、角色和职责不明确、项目结构不健全、缺乏工作投入、缺乏沟通、领导不力、项目成员的流动性大等,更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作为一个团队的一员,应该积极的承担好自己的工作和职责,遇到问题应多交流沟通,而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注重团队的建设,尊重团队的差异。
五、结语
项目管理就是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并控制資源来完成项目目标,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迅速,形形色色的企业环境和各个行业的不同,很难有一套通用的理论和技巧,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新的需求面前,也给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明确目标,深化管理理念,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任晓蕊,邓明卓.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09):63-67.
[2]刘衍青.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困惑与对策[J].信息通信,2013,(05):145-146.
[3]叶铁伟.项目管理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06.
[4]孙荣霞.中外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05):48-50.
关键词:项目管理 信息化 中小企业 路径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2015年5月8号,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1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以实现从现在的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2015年7月4号,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旨在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进行深度融合,优化生产要素,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一系列文件的相继出台也正说明了我国企业在当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诸如制造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服务型产业弱,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异常突出。各个行业的各项业务都想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企业的信息化话建设更是不会例外。当前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渐深入人心,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信息技术条件在不断完善,许多中大型的重点企业已经实现信息共享,在“第一市场”将产品设计成本、物料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降到最低。截止到2015年,我国约有7000多万家的中小企业,成为我国经济体中最富有活力的群体,但是调查研究显示,在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上,我国的企业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相比于国内大型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和员工索质的限制,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使用环境较差、信息资源获取的意识不强、信息闭塞。而对文件、数据库与电子邮件数据快速的增长,中小企业显得无所适从,更谈不上有计划、系统地掌握有效信息资源。
二、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难点
1.信息化项目的目标很难被量化。信息化项目有明确的目标,但目标的量化工作容易被忽视,造成任务边界也较为模糊。例如想要通过信息化项目把效率提升多少、流程的优化程度接近多少、将人力以及时间的成本降低多少等都没有量化的目标,到最后项目验收阶段,因为没有明确的验收指标,要么导致项目迟迟不能通过验收,要么就会草草了事,通过信息化没有真正的解决企业的难题。
2.需求不断改变。随着系统分析和系统实施的进行,企业对系统理解的不断深入,需求也会不断被激发,并逐渐明确,导致项目的进度、费用等计划不断更改,同时也会导致程序、界面以及其相关的文档经常需要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又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很可能在过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才会发现。而且由于项目在启动前的目标没有量化,项目各方对项目目标理解的偏差,业务部门对系统的期望没有得到项目量化目标的限制,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业务部门对系统应该解决哪些问题的理解也有偏差,由此也会造成需求会不断变更。
3.信息系统后期维护不力。由于中小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系统的开发商疲于应付不断增长的新项目需求,对已交付使用的信息系统后期维护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使一些系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影响使用,降低效率,甚至导致系统废弃。
三、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的关键点
1.重视项目进度管理。信息化项目实施往往历时较长,在项目刚开始、项目组成员常有一种错觉,认为时间还很充足。所以必须制定明确的里程碑和短期实施目标,在项目启动时就让所有成员明确各个阶段的里程碑和目标,以及进度安排、资源分配。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保证和控制各里程碑的完成时间和质量,在关键环节设置质量控制检测点,杜绝在通过质量检测之前,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因为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里程碑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程,通过全面的质量控制,可以减少影响整个实施进度和质量的问题,降低实施费用,快速实现项目目标。
2.重视成本管理。在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成本估算时,在没有明确系统需求前迅速做出,医院信息化建设负责人员和开发公司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困难低估等原因造成成本估算和预算偏低,而影响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开发,因此,为了在预算限制内完成项目,必须进行严格的成本估算。在项目进入执行阶段后,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是成本控制,主要是监测成本执行情况,确保仅当通知项目干系人经核准、影响成本的项目变更可以修改项目成本。
3.重视沟通管理。沟通管理是在项目遇到各类困难或突发状况时,推进项目的有效方法。项目沟通管理的具体形式不定,方法多样,常见的主要形式包括人员沟通、会议、讲演、报告等。项目负责人定期召集各子项目负责人以会议的形式进行汇报,及时了解子项目进展,而把握项目总体进度。在遇到问题或瓶颈时,及时沟通讨论解决方案,扩大沟通范围,通过广泛的沟通,达成解决问题,优化处理方案的共识,从而推进项目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四、项目管理中应避免的问题
1.项目范围定义不明确。项目范围定义不明确将直接导致项目无法满足预期成效,甚至项目无法验收成功。范围定义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客户需求、工作描述、交付物、验收标准以及工作分解结构五个角度来衡量一个项目,从而定义范围。项目范围管理规定了项目的实施范围和程度,也是检验项目成功与否的最有力标准。
2.风险评估走过场。风险评估是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制定项目计划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以多种形式收集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整合分析这些风险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于每一个识别的风险,需要罗列明潜在的结果,尽可能采取措施避免风险情况的发生。当然,在每个项目的开始阶段,不可能识别项目中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但是随着项目的不断进行和深化,项目团队要不断详细地识别风险,更新相关信息,对新的风险作出更准确的评估。风险评估是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不可过于随意。项目管理者应重视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以免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突发不可预期的问题,进而影响项目进度。
3.项目团队管理不规范。团队是一组个体成员为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协作工作,团队工作就是团队成员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项目团队工作是否有效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一个团队在经历形成、震荡、正规最终到表现,整个过程都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过程中会面对很对管理不规范的现象,比如目标不明确、角色和职责不明确、项目结构不健全、缺乏工作投入、缺乏沟通、领导不力、项目成员的流动性大等,更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作为一个团队的一员,应该积极的承担好自己的工作和职责,遇到问题应多交流沟通,而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注重团队的建设,尊重团队的差异。
五、结语
项目管理就是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并控制資源来完成项目目标,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迅速,形形色色的企业环境和各个行业的不同,很难有一套通用的理论和技巧,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新的需求面前,也给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明确目标,深化管理理念,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任晓蕊,邓明卓.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09):63-67.
[2]刘衍青.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困惑与对策[J].信息通信,2013,(05):145-146.
[3]叶铁伟.项目管理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06.
[4]孙荣霞.中外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0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