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新课标;作文教学;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31—01
笔者从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几个方法可以用来改进作文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
大量阅读优秀读物,是语文素养提高的一种基本途径。许多大学者、大作家青少年时代的阅读经历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前不久,笔者对学生做过一次调查,76%的学生认为其语文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课外。但真正的阅读决不是率性而为,它应是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一个再创造过程,这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学生在不断的对比、借鉴中汲取写作养分,促成灵感的生成,完成“积累—消化—提高”的知识技能转化过程,有助于知识积累、思想认识、语言表达以及审美取向的全面提高,是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语言和思维品质的最佳途径。显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把阅读同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结合起来,不能一味被阅读材料牵着走,要把自己的认识、感悟、独立见解融合在阅读中。教师不应无视周围的文化现象,不应脱离社会文化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现阶段社会环境较为宽松,价值观念多元化,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文化现象,这其中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对于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适时而有效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加强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思维品质深刻性、创造性、独立性的培养。所谓思维的“深刻性”,就是指在思维过程当中要善于抓住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必然性;所谓“创造性”,就是指通过对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分解与组合后产生某种新颖、独特且有社会价值的成果,从而避免写作中的公式化、一般化。在作文的构思、取材角度、记叙描写、思想见解、语言运用上得到有效提高;所谓“独立性”,是指思维过程中能独立地发现问题、独立地分析问题。对于写作来说,就是要能独立思考,对事物有个人感受、看法和思想见解。在创作的思维品质当中,独立性是创造性的前提。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注意从以下三方面做起:一是注意丰富学生的知识,这是培养写作思维能力的根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文章都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我们应牢记鲁迅先生的教诲:“要拿来”。要学会从名篇名句、中外名著以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拿来”,用创新的眼光“占有、挑选”,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内化为自己的个性素质,从而为写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写作思维水平。二是要注意学生的语言修养,多阅读多练笔,这是培养写作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三是要注意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信念、性格等等,这是培养写作思维能力的保证。调查表明:意志薄弱者的思维常有悲观沮丧、执拗任性和盲从被动等毛病,在作文教学和整个语文教学当中,可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使他们非智力因素的消极面得到克服,积极面得到培养和发展。这样,发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作文水平就有了很好的保证。
三、重视学生积极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语文教育也是一门塑造人的艺术,作文其实就是做人,在写作教学中渗透人生观、审美观教育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任何文字,要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字。”(小仲马语)最纯熟的技巧也不能掩盖一个创作者意识的错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渗透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人、大写的人。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31—01
笔者从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几个方法可以用来改进作文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
大量阅读优秀读物,是语文素养提高的一种基本途径。许多大学者、大作家青少年时代的阅读经历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前不久,笔者对学生做过一次调查,76%的学生认为其语文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课外。但真正的阅读决不是率性而为,它应是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一个再创造过程,这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学生在不断的对比、借鉴中汲取写作养分,促成灵感的生成,完成“积累—消化—提高”的知识技能转化过程,有助于知识积累、思想认识、语言表达以及审美取向的全面提高,是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语言和思维品质的最佳途径。显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把阅读同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结合起来,不能一味被阅读材料牵着走,要把自己的认识、感悟、独立见解融合在阅读中。教师不应无视周围的文化现象,不应脱离社会文化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现阶段社会环境较为宽松,价值观念多元化,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文化现象,这其中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对于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适时而有效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加强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思维品质深刻性、创造性、独立性的培养。所谓思维的“深刻性”,就是指在思维过程当中要善于抓住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必然性;所谓“创造性”,就是指通过对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分解与组合后产生某种新颖、独特且有社会价值的成果,从而避免写作中的公式化、一般化。在作文的构思、取材角度、记叙描写、思想见解、语言运用上得到有效提高;所谓“独立性”,是指思维过程中能独立地发现问题、独立地分析问题。对于写作来说,就是要能独立思考,对事物有个人感受、看法和思想见解。在创作的思维品质当中,独立性是创造性的前提。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注意从以下三方面做起:一是注意丰富学生的知识,这是培养写作思维能力的根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文章都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我们应牢记鲁迅先生的教诲:“要拿来”。要学会从名篇名句、中外名著以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拿来”,用创新的眼光“占有、挑选”,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内化为自己的个性素质,从而为写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写作思维水平。二是要注意学生的语言修养,多阅读多练笔,这是培养写作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三是要注意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信念、性格等等,这是培养写作思维能力的保证。调查表明:意志薄弱者的思维常有悲观沮丧、执拗任性和盲从被动等毛病,在作文教学和整个语文教学当中,可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使他们非智力因素的消极面得到克服,积极面得到培养和发展。这样,发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作文水平就有了很好的保证。
三、重视学生积极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语文教育也是一门塑造人的艺术,作文其实就是做人,在写作教学中渗透人生观、审美观教育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任何文字,要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字。”(小仲马语)最纯熟的技巧也不能掩盖一个创作者意识的错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渗透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人、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