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下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NHUA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消费我的产品,我就要把他研究透。”食品下乡,把握“三大纪律”与“八项注意”两大基本法则,才能快速切入农村市场,从中成功分得—块大蛋糕。
  30年前,毛主席说:“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你们会大有作为!”30年后,农村市场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对这一战略市场的巨大商机,各行各业的生产厂家纷纷摩拳擦掌,或行动,或准备。于是,我们看到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太阳能下乡、建材下乡……下乡运动已经演绎为一种企业不得不追逐的时髦行动。食品企业准备好了吗?是主动下乡还是被动下乡?下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笔者认为,只要把握住“三大纪律”与“八项注意”这两大基本法则,食品企业就能快速切人农村市场,从中成功分得一块大蛋糕。
  
  “三大纪律”
  
  纪律一:洞悉农村消费者
  史玉柱曾说:“谁消费我的产品,我就要把他研究透。一天不研究透,我就痛苦一天。”
  食品下乡,你的产品卖给谁?答案是农民。所以,你必须先研究现阶段农民喜欢哪几类食品?在消费中,他们最关注的因素有哪些?毕竟,农村市场不同于城市,对于同一种产品,农民群众与城市居民有着不同的消费喜好和性能需求。现阶段,农村市场食品消费特征如下:
  1 流行度。认品类而不认品牌,只要是城里人正在热销的品类就是流行的。一般是大众产品比较有市场,比如休闲类食品中的饼干、糕点,炒货食品与方便食品,冲调类的麦片、芝麻糊、银耳红枣羹等食品就比较受欢迎(像巧克力等高档食品就难卖)。
  2 价格承受力。农村消费者信息相对闭塞,他首先考虑的第一因素是价格,即他能否买得起。判断产品价格高低的标准有两点:一是以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水平来作为某个企业产品价格的高低判断依据,而不管你是不是品牌产品。乡镇居民对产品价格高低的比较是以“袋”为单位的,而非性价比。二是按自己的支付能力(即经济收入状况)加以判断:价格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即使店员和导购推荐,他也可能认为贵而拒绝购买。
  3 销售人员的影响。农村消费者对产品知识知之甚少,因而对产品的初次选择很容易受零售店员或广告影响,以后购物则多以自己对产品的感觉与认知,直接向店员指名购买,品牌忠诚度较高。
  4 比较关注婴幼儿食品质量。由于受“大头娃娃”事件的影响,农村消费者对婴幼儿食品(奶粉、牛奶等)的质量比较关注。在选购时会反复比较,谨慎选购。
  5 新一代农民工成为消费主力军,品牌消费意识觉醒。新一代农民工经过多年的打工生涯与城市文化的熏陶,他们开始关注产品质量,追求产品品位,品牌产品的消费意识十分强烈。尤其是春节期间,品牌产品消费成为农村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纪律二:兼顾地区消费差异
  中国地大物博,经济发展不均衡,各个省份的农村市场消费形态各有差异。所以,企业在产品设计、上市推广、产品价格、分销运作上要有所区别,实施“一区一策”,即“上什么山唱什么歌”。
  同一种产品,在沿海、沿江等经济发达市场,产品包装与价格体系可以和城市市场一样对待。而对于经济落后的内陆省份农村市场,可以适当降低产品的零售价格。但是,降低售价不能以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最好的办法是适当降低产品的重量来降低售价,比如500克的改为480克。企业改变包装的目的,就是要增加农民随机购买试用的机会,同时让他们感觉到这个产品不是太贵。
  
  纪律三:掌控终端才是上策
  如今,企业渠道基本扁平化,都下沉到县级市场。如果企业直接掌控农村市场终端,势必增加管理难度及管理费用。但是如果不掌控终端,市场就会被仿冒的杂牌货蚕食,或因销量下滑而被县级经销商放弃。在农村市场,品牌食品企业必须掌控终端才能扎根。
  笔者建议,可采用酒水企业常用的直分销模式来解决此问题。食品下乡企业之所以适合以直分销模式掌控终端,是因为农村市场特殊的终端模式。
  1 县城商超。基本上为当地零售强势企业的旗舰店或连锁分店。客流量大,销量大。
  2 县城士多店。基本在车站、码头、居民社区内,为路人提供方便。
  3 乡镇超市。基本为县城商超加盟店或乡镇夫妻自营店,为赶集的农民提供便利。
  4 村头零售小店。在十字路口和村头开店,为行人和附近村民提供消费便利。
  在上述终端中,县城商超是主渠道,也是企业重点控制的渠道。而县城士多店、乡镇超市、村头零售小店都是非重点终端。在直分销模式中,食品企业选择一家县级经销商,厂家业务人员主要抓县城商超的销售与管理,而将县城士多店,乡镇超市、村头零售小店交给经销商去分销,同是又安排经销商的业务人员对乡镇超市进行重点管理。
  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与经销商共同承担市场建设职责,工作重心有所区别。企业可以设立市场产品直销主管,协助经销商对KA商超和大型连锁超市进行直销,以便能够控制重点终端和市场推广节奏。经销商则可以设立专业的分销代表队伍,由厂家业务人员直接协助管理,进行县城士多店、乡镇超市、村头零售小店的开发、销售与维护工作。
  这样一来,企业与经销商“术业有专攻”,多个终端同时运作,保证产品在每个终端都能顺利铺货,实现单个终端销售成果最大化,以降低开发市场的综合费用,提高产品整体利润率,并实现企业与经销商全控终端,也加强了与各类型终端的客情关系。只有保证核心重点终端的销量,经销商才不会反水倒戈而改做其他品牌。
  
  “八项注意”
  
  1 注意不同地域的风俗与文化差异
  中国不同地域和不同的风俗、文化存在差异,带来了饮食习惯的地域性,大致表现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产品消费结构也因此而存在差异。食品企业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2 注意产品线组合
  在农村市场,建议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高端产品”为辅的市场策略。产品线组合有走量产品、利润产品和形象产品。
  走量产品:适合乡镇、农村市场,销量特别大,利润低,以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特点是低价位、礼品装。在村头小店主销。
  利润产品:适合大众消费,销量大,有合理的利润空间,有利于扩大经销商知名度和市场地位。特点是大包装,促销装。适合在县城商超和乡镇超市主销。
  形象产品:适合中高端人群消费,销量相对较小,但是利润空间特别大,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市场形象。在县城重点商超销售。
  
  3 注意市场开发模式
  首先,开发农村市场,最好新成立一个机构来运作。新机构、新人员、新客户,单独分开办公,独立核算。初期销量为零,那么必须奋力拼销量才能生存。如果是老机构,老业务员,他会采用最简单也看似最有效的方法——找老客户,在原有的终端,用 老办法开展促销活动,肯定无法达到开发农村市场的预期目的。即使销量上升,也不是厂家期望得到的增量。
  其次,一定要建设样板市场。只有成功建设一个样板市场,才能找到一种成功模式,之后将这个模式做乘法,复制到各个区域市场,速度才是最快的。
  
  4 注意广告投放的传播成本
  在农村投放广告一定要注意传播成本。一般包括三方面:
  被看到的成本——这是媒体成本。在农村第一媒体是电视,第二媒体是销售员的口头宣传,第三媒体是墙体广告。电视是影响农村消费者最重要的媒体。高密度的电视广告,不仅能激励消费者购买,而且使城镇经销商树立起信心。
  农村消费者看电视的黄金时段为:
  夏天:12:00—15:00
  19:00—21:00
  冬天:11:30—14:30
  17:00—20:00
  相对来说,这些时间段的广告价位比较低。
  被理解的成本——这是广告内容。也就是说,你的广告是给农民看的,要用他们的语言来写文案。否则阳春白雪式的内容只能增加被理解的成本。
  被传播的成本——这是口碑或记忆点。广告要有利益点或记忆点,能让农民自动传播。
  5 注意经销商的培训与沟通
  要教会经销商做市场。开发市场时,一定要“1+1”或“1+2”。就是企业派一个人,让经销商必须也跟一个人或两个人,给他们做示范,让他们学习。另外,企业多组织一些经销商总结表彰会,由其他区域优秀的经销商介绍经验,给经销商们提供一个互相学习沟通的平台。
  6 注意铺货与物流铺货时一定要注意,大小终端通吃。在农村市场,真正决定成败的往往是小终端。所以,要做好农村市场,抓好分销是重中之重。你的产品能让消费者都看得见,农村消费者就会认为产品流行与热销。
  当然,由于农村市场比较分散,铺货要做好,必须有强大的物流支持。抓农村市场的物流工作,靠的是“直分销体系”。在乡镇的物流工作全部由县级代理商来做。直分销体系分工明确:营销推广是厂家业务员的重点,物流是县级经销商来做。
  对县级经销商来说,乡镇批发商是它的分销商。今后发展的趋势是乡村小店,物流工作将由乡镇批发商来做。不过目前还是县级经销商开车配送。当乡镇网络健全后,县级经销商给乡镇批发商配置车辆(主要为电动三轮和小货车),物流工作将慢慢转交给他们。
  现在整个快消品都在取消中间环节,地级市代理商已经成为物流商,下一步,县级代理商也将会成为物流商。
  7 注意业务人员安排
  目前,许多企业在开发农村市场时,往往一个业务员管好几个县,就是平常说的跑单帮。跑单帮的业务员如同散兵游勇一般,处于无组织游离状态,要么在偷懒,要么劳而无功,你的营销费用全部为中国交通事业做贡献了。
  若要真正把农村市场做好,必须给每个区域市场一个业务员。虽然人员增加了,但是他可以在这个县城进行渠道深耕,自由把控终端。同时,能时刻把握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最新动态,就像雷达一样,及时收集市场信息,为产品旺销做好导航。在样板市场里,前期甚至可以多派几个业务人员保证市场开发的胜利。
  8 注意产品动销与回款
  销售人员的最大价值就是取得回款,完成销售任务。如果仅仅铺货到位,拿不到回款,销售工作就不能算圆满成功。企业一定要等到产品动销,形成回款后,才能适当“撤兵”。
其他文献
啤酒业的黄金十年(1998--2008年)    1997年底,华润雪花迈出了辽宁大本营之外的第一步,开始逐步建立以四川绵阳工厂为中心的外地市场。  这是华润雪花最早也是最成功的一次跨省布局。经过四年“浴血奋战”,华润雪花终于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上演“蛇吞象”,与蓝剑啤酒合资,将丰腴的四川市场收入囊中。时至今日,四川雪花已成为华润雪花最大的一头销量和利润奶牛。以2008年为例,四川雪花就以107万
期刊
方便面的产业危机并不是今天才产生,事实上,自2006年方便面广告首次下滑,危机就已经显现。  从2005年以来,方便面产能几乎没怎么增加,到2008年更是产量下跌、增长放缓,方便面行业已疲态尽显,方便面的下一个周期性变革已迫在眉睫。  周期性变革的阵痛是巨大的:市场容量停滞不前,存量市场刀刀见红血流成河,大面积甚至全行业性亏损,大批品牌倒下……这些场景在乳品、家电等行业已经不断上演。  事实上,自
期刊
不管是国外的Lady GaGa,还是国内的凤姐,都走的是雷人路线。没有最雷人,只有更雷人。只要够雷人,就能吸引人的眼球。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一名营销人,除了看热闹外,还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一下雷人营销是如何创造消费市场的。  中国指甲钳大王梁伯强先生说过,把营销拆开来理解,“营”就是想尽—切办法营造气氛,“销”就是借用前面营造气氛之“势”去实现销售。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也。  在生活
期刊
[案例背景]    金月啤酒,中国啤酒五强企业,品牌影响力大,实力强,已不言而喻。攻打豫州市场3年,效果不甚理想,不过在个别渠道已抢占先机。  边疆啤酒,豫州市当地企业,建厂时间较早,在当地拥有绝对的市场优势,但由于企业转型晚,企业观念更新慢,再加上竞争对手强劲进攻,市场让金月啤酒不断蚕食。从最初的市场占有率90%下降到70%,下滑趋势依然不止。  摆在边疆啤酒企业面前的就是如何抢占战略要地,如何
期刊
中小保健酒企业需要脚踏实地地走路,而不是“末路狂奔”。做好一两款产品,做好三五个市场对目前的中小保健酒企业来说是关键,因为目前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润来支撑企业未来的发展。  中国保健酒企业超过了3000家,而在行业里真正有所作为的不过三五家。大多数中小保健酒企业销售额在几十万至几百万元之间徘徊,只有劲酒突破了30亿元。可见,行业统计的保健酒年销售复合增长率超过30%的数据与这些中小保健酒企业很难扯
期刊
中国方便面行业,用20余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地培育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大军,跨越式地走过了世界方便面52年的发展历程。    一、产量增长趋势放缓,产品价值不断提升    1 从数量来看 特点:  (1)方便面的产量,从1997年的134.6亿包,增长到2009年的405.6亿包;  (2)方便面的销额,从1997年的114.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408.3亿元;  (3)近两三年内(自2008年
期刊
1969年,特劳特开创了定位概念——如何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实现差异化,从而建立认知优势。40年后的今天,特劳特又给我们带来了“重新定位”——如何调整潜在顾客心智中的认知。  其实,重新定位概念最早出现在特劳特《定位》一书中,是关于如何为竞争对手贴上负面标签,进而为自己建立起正面的定位。当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已经找不到空白市场,要想让自己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必须动摇已有的观念和认知,将竞争对手从原来的位置
期刊
注重消费体验,注重情感沟通,永远都是营销的利器。恰恰在这一点上,国产红酒长期忽视消费者的情感和体验需求。将更多的注意力和营销费用投入到渠道买店、终端促销的死缠烂打中。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产红酒在井喷的市场中找到了商机,开创了与传统白酒分庭抗礼的健康酒水新时代。八大葡萄酒原产地域孕育出了驰骋东西南北的长城、张裕第一集团军。  九十年代末,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买店,包场,在第
期刊
方便面产业升级的动力来自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伴随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者更关注健康,对方便面的品质、口味和多样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需求的迁延对方便面企业而言,既是迫在眉睫的挑战,更是重新抢位的良机。    是升级,而非困局    方便面行业到底还有没有机会?方便面如何再开创新的局面?在笔者看来,答案很简单也很明确:行业不断发展,品类无限分化,方便面行业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近两年国内方便
期刊
这年头,什么上涨最快?  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地回答:物价。近几年,大部分产品的价格一直都在上涨,尤其是涉及到百姓安居乐业的食品价格。    艰难抉择:涨或不涨?    从各大食品企业的价格控制体系来看,大部分企业的涨价,都是迫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行为。  因为,在中国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价格是影响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价格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程度,可将消费者分为三类: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