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生态文明特区”,也就是我们期待看到的“汶川模式”
评述由头:汶川大地震过后,失去家园的人们除了需要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更为迫切的是灾区的恢复和重建工作。随着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的成立,灾后重建提上了重要工作日程。在川西大地上如何建设美丽的新城,怎么建、建什么,不但是灾区人民、全国人民关心的话题,更是世界瞩目的焦点。
灾后重建有很多种模式,其中,“生态文明特区”模式作为一种与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相契合的可供选择的模式,其可行性如何,应该怎么建,具有什么重大意义?还有哪些灾后重建模式值得思考和借鉴?对此本刊约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北岛《回答》
灾害过后,如果能在灾后重建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将这场罕见的灾难和危机转化为一次建立全球合作与示范的良机,则不仅能在灾区进行建设“生态文明特区”的伟大实践,更能创造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灾后重建模式,作为21世纪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随着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世界各国逐渐接受了环境、资源、经济、教育同属一个系统的观念。新思维孕育新模式,新模式孕育新体制,新体制孕育新文明,即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文明:生态文明。
西方发起工业革命主导了世界数百年,导致了全球环境的剧烈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跟着西方走了一段不短的路程,重复着他们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是现在我们要发展,这条路再也走不通了。我们需要一条别样的路,一条跨越式地带领整个世界走向可持续的路。西方发展过程中被证明是好的东西,我们要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吸收并加以运用;被证明是错误的,要果断地放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重新让其发扬光大,在新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得到完美的诠释和运用。建设“生态文明特区”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东西合一”的过程。
随着全球自然灾害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全球合作将是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必然选择。我们深深地感到,全世界人们在拯救灾难的过程中跨越了国界和民族,同心协力,合作无间。在此,中国可利用四川汶川大地震重建的机会,在后继的适应、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将这种全球合作进一步持续和深化,创造一个全球合作应对自然灾害的重建模式,让整个世界在灾害中走向合作和互助,创建一套跨越国家的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模式。同时,四川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创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生态文明特区”,这不仅是中国西部开发的样板工程,更是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促进世界生态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协同发展的样板,将是21世纪全球合作走向可持续道路上的里程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灾有大爱”……每当灾难降临时,这些话语就会回响在我们耳畔。这个“八方”应该是跨越国界的全球尺度的八方;这个“支援”,应该不仅仅是灾难发生时的救助,更应该是灾难之后的抚慰、适应、恢复与重建;这里的“大灾”应该包含了未来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所有的自然灾害和伤害;这种“大爱”应该包含我们所追求的跨越式的、国际密切合作的“拯救—适应—恢复—重建”的灾区“生态文明型”社会,也就是我们期待看到的“汶川模式”。为提高人类对正在变化的气候与环境的交互与适应,让我们重提“知行合一”。这不仅将是中国的模式,更是会延续和推广到全球任何其他灾区,成为全球合作应对自然灾害的世界品牌。
总的来说,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人们应借此努力促进发展观念与模式的转变,以一种更为主动的姿态、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多学科交叉的系统方法,发展低碳经济,探求新的城乡一体规划方案,并综合考虑生物多样性、文化多元性、工业、农业、生态系统与社区等要素与需求,最终实现生态和谐、经济繁荣、文化多样的新型“生态文明特区”建设。(作者为北京大学环境基金理事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