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就社会功能而言,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是价值引导的实践者;就在教育中的地位而言,是教育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用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用先进的观念引领学生,在促进整个社会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改革旧观念 树立新理念 转变
新课程改革把“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精神的教育观念”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不更新,课程实施也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1 改革旧的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学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当前中小学教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而在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学校所实施的教学改革,也因此变得缺乏成效,或事倍功半。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加强学习,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强化责任意识,进行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使教师的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教育观念的转变,会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从思想上,教师是先进的教育观念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在行动上积极体现新的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民族振兴的作用。新课程改革提出系列用以指导教学的新观念,在新课程教育中,我们应明确自己的教育观念。
2.1 课程观点转变。促进各类课程的整体发展——课程观的转变。接受新课程,我们一定要实现从整齐划一的课程观转到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上;转到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上;要从知识本位的灌输上转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上,要使主动学习成为核心;要让学生主动与课程一起成长,一起去探索、发现、发展,并在主动学习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要从单一的课堂转到联系实际生活中来,从强调分科教学转到重视综合教学上来,从狭隘封闭转到开放、走向国际理解上来。
2.2 教学观点转变。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学观点转变。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实行师生互动。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论是多么幼稚、多么离奇,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一定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要教“活书”,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来。
3 学生观的转变
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观的转变。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学生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使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
4 评价观的转变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观的转变。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5 教师观的转变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观点转变。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从传递、授业、解惑旧的传统的教师观到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根本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同志是强调合作。
总之,教师作为自觉的和谐学校文化的建构者、追求者,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旧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才能进行有效教学,最终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 胡明根.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3 杨九俊.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 王呈祥.奠基中国——教师的爱与责任.海南出版社,2006
【关键词】 改革旧观念 树立新理念 转变
新课程改革把“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精神的教育观念”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不更新,课程实施也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1 改革旧的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学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当前中小学教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而在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学校所实施的教学改革,也因此变得缺乏成效,或事倍功半。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加强学习,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强化责任意识,进行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使教师的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教育观念的转变,会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从思想上,教师是先进的教育观念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在行动上积极体现新的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民族振兴的作用。新课程改革提出系列用以指导教学的新观念,在新课程教育中,我们应明确自己的教育观念。
2.1 课程观点转变。促进各类课程的整体发展——课程观的转变。接受新课程,我们一定要实现从整齐划一的课程观转到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上;转到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上;要从知识本位的灌输上转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上,要使主动学习成为核心;要让学生主动与课程一起成长,一起去探索、发现、发展,并在主动学习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要从单一的课堂转到联系实际生活中来,从强调分科教学转到重视综合教学上来,从狭隘封闭转到开放、走向国际理解上来。
2.2 教学观点转变。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学观点转变。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实行师生互动。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论是多么幼稚、多么离奇,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一定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要教“活书”,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来。
3 学生观的转变
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观的转变。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学生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使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
4 评价观的转变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观的转变。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5 教师观的转变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观点转变。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从传递、授业、解惑旧的传统的教师观到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根本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同志是强调合作。
总之,教师作为自觉的和谐学校文化的建构者、追求者,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旧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才能进行有效教学,最终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 胡明根.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3 杨九俊.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 王呈祥.奠基中国——教师的爱与责任.海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