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老龄社会及老年人特点,开展老年运动应明确目的意义,遵循运动原则,正确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时间、地点、方式、周期进行科学锻炼,只要坚持长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有序的锻炼,就能起到强身健体,健身健脑,改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功能,改善生理和心理健康,延缓衰老,实现健康长寿的效用。
关健词:老年体育;老人健康;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81-02
一、社会老龄化及老年人的特点
(一)老龄化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文明进步,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7月统计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进入老龄社会,现已突破2亿人口占总人口15.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讯速增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超过4亿,是世界主要老龄化国家。
(二)老年人特点:人老体衰,人的体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产生表现出细胞组织的改变,器官老化,其功能、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具体变化是:形态老化,皮肤松驰发皱,骨质疏松,关节变硬,行动迟缓,听、视力下降,身高下降,牙齿脱落,体力锐减,手脚不灵。生理失去平衡,常表现出脑动脉硬化,呼吸系统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减弱,免疫力和抵抗力差。心理随着年龄增长而能力下降,判断力、记忆力、学习能力减退。随着工作、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改变,心理的不适应性而产生失落感、孤独感、苦脑、空虚和烦燥不安情绪。同时老年人体弱多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居多。
二、开展老年体育 运动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式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會,老年人讯猛增加,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还有的患有多种疾病。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对老体工作非常重视,提出“健康老龄化”的要求。各地迅速响应中央的号召,积极蓬勃开展老体工作。开展老体活动应明确的目的意义和掌握运动原则,正确的选择把握运动项目、方式、运动时间、运动量和运动周期,进行科学的锻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水准。
(一)老年人运动目的。以放松心态,愉快的心情参加体育锻炼首要目的是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其次是防病治病、休闲娱乐和参加社交活动,丰富精神及文体生活。
(二)运动原则
1、多样化原则:锻炼项目要多样性,利于选择进行全面锻炼,以保证身体平衡性和协调性,若受兴趣和条件限制,不可能选择多样项目时,应选择能使较多器官或多部位得到锻炼项目进行锻炼,利于对机体产生全面有效影响。
2、安全性原则:老年人运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穿好适宜衣服和鞋子,遵守运动规则,太饿或太饱不宜运动,炎热天气要注意补充水份,不宜做复杂的高难动作、疲倦时注意休息,游泳时要带救生圈、雾霾天气不宜户外运动,忌长跑和激烈的竞技运动,要有安全第一的意识。
3、自愿原则:参加者应自觉自愿、心情愉快、放松舒畅的进行锻炼,只有情绪好,心情好,才能收到锻炼的目的效果。
4、因人而异的原则:运动要依据不同年龄、性别、生理情况、身体状况、健康水平、原有锻炼基础不同而不同的锻炼,要求做到因人而宜。
5、持之以恒原则:人体各器官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只有坚持经常性有规律的科学性锻炼才能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和抵抗疾病能力,收到锻炼良好效果。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经常运动或停止运动,就会前功尽弃。
6、循序渐进原则:老年体育锻炼要依据各自情况,运动项目由单一到多样,运动量要由小到大,运动时间由短到长,运动频率逐渐加大。
7、自我评估原则:通过体育锻炼,每次都自已记录运动项目、运动量、心率、时间、频率,自我感觉等内容,及时进行分析改进,以便科学安排今后的锻炼内容,完成预定锻炼目标。
(三)运动项目:
依据自已的年龄、体质、爱好和兴趣,自由选择适合老年运动项目,主要有太极拳、太极剑、拉轻型弹簧、散步、步行、慢跑、健身操、跳舞、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多项较适合老年运动。
(四)运动时间、频率和地点
1、运动的最佳时间:据美国一所大学的医保专家研究指出:人体最佳活动时间是下午6-8点。下午和傍晚人体血小板、血液黏滞度分别比早晨降低20%和6%,利于活动。但因人们工作时间,生理、心理、习惯不同,不可能都同在最佳活动时间进行锻炼,也可人性化进行选择自已时间,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都能收到有益的锻炼效果。
2、运动时间的长短和周期:一般运动量大,时间短些,老年人在适度运动量时间一般为20-30min,身体好,锻炼年限长可酌情延长到60min。运动周期每周3-5次,有条件天天运动并长期坚持可收到更好效果。
3、锻炼地点:体育场点和设施是开展体育锻炼的重要物质保证。
(五)运动强度
运动量适度,可改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组织和功能,增进健康。而运动强度不够,则达不到健身效果,运动量过大还会造成对身体一系列的损害,造成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在实际判断运动量的大小是否合适,通常把生理指标同自我感觉结合起来判断更加准确可靠。
三、科学锻炼的作用
(一)强身健体
经过持久性的科学锻炼,老人吃得下,睡得香,精神饱满,肌肉结实,骨骼健壮,肺活量增大,心律正常,器官功能改善,免疫力提高,抗性增强,体力充沛,身体素质提高,实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改善器官功能
1、改善心肺功能:心脏通过对不断运动剌激的适应,高负荷的不断“麿炼”,增加了自身功能,使心肌纤维增多增厚,心脏收缩能力增强,每次输出的血量大,肺活量扩大,摄氧能力增强,提高内脏器官新陈代谢水平。
2、降脂减肥:进行有氧运动,增强消耗脂肪的代谢,减少脂肪的沉积,从而实现瘦身美丽的体形。
3、改善血液循环:锻炼能增强人体血管壁弹性,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血管循环系统器官的机能,血管伸缩功能的增强,脂肪沉积物減少,管壁细胞氧的供量增加,减缓动脉硬化,血管机能增强,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延缓心血管系统老化,减少心血管疾病。
4、健脑益智
现代的医学研究表明:运动是在大脑指挥下进行的肌体活动,可以提高人的听、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增强神经系统功能。
5、强身壮骨:每项运动都会剌激肌肉和骨骼,并产生适应性,这是增强了肌肉和骨骼的强度、密度、硬度、弹性和韧性,减少骨钙质的流失,延缓骨骼的衰老过程,减少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
6、减少器官伤痛,保持体形:肌肉力量的不足或退化,会造成人体器官疼痛和体表外形的改变。运动肌肉力量的增加,可使背部肌肉力量加强,保持平衡。当站立时会伸展胸部和肩部,紧缩腹部,保持良好体态,避免驼背,更显健康和自信。
(三)延缓衰老
科学锻炼,可多吸收氧气,减少脂肪在血管中沉积,使心脏、肌肉、骨骼功能增强,心脏体积、心窒容积、心搏每次血液输出量等指标和功能比正常人大得多。
(四)促进心理健康
1、调节情绪:体育运动可转移不愉快意识、情绪和行为,从烦恼、苦闷、抑郁中解脱出来。
2、改善人际关系:参加体育活动,使人们经常在一起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锻炼,使他们团结互助,互相沟通信息、交流心声、畅谈运动的体会、议国家大事、广交朋友,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活力依就。
3、消除心理障碍:长期参加体育活动由于运动的专注、趣味和快乐及运动能分泌内啡肽,使精神愉快,利于转移精神压力。
主要参考资料:
1、2006年8月《生命在于运动和营养》杨则宣著,北体大出版社出版
2、2000年7月《体坛科苑》主编傅秋根等,江西高校出版社p123-126,p258-267,p280-285
3、2006年《体育锻炼与欣赏——运动、休闲、养生》主编林克明,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关健词:老年体育;老人健康;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81-02
一、社会老龄化及老年人的特点
(一)老龄化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文明进步,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7月统计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进入老龄社会,现已突破2亿人口占总人口15.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讯速增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超过4亿,是世界主要老龄化国家。
(二)老年人特点:人老体衰,人的体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产生表现出细胞组织的改变,器官老化,其功能、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具体变化是:形态老化,皮肤松驰发皱,骨质疏松,关节变硬,行动迟缓,听、视力下降,身高下降,牙齿脱落,体力锐减,手脚不灵。生理失去平衡,常表现出脑动脉硬化,呼吸系统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减弱,免疫力和抵抗力差。心理随着年龄增长而能力下降,判断力、记忆力、学习能力减退。随着工作、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改变,心理的不适应性而产生失落感、孤独感、苦脑、空虚和烦燥不安情绪。同时老年人体弱多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居多。
二、开展老年体育 运动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式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會,老年人讯猛增加,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还有的患有多种疾病。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对老体工作非常重视,提出“健康老龄化”的要求。各地迅速响应中央的号召,积极蓬勃开展老体工作。开展老体活动应明确的目的意义和掌握运动原则,正确的选择把握运动项目、方式、运动时间、运动量和运动周期,进行科学的锻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水准。
(一)老年人运动目的。以放松心态,愉快的心情参加体育锻炼首要目的是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其次是防病治病、休闲娱乐和参加社交活动,丰富精神及文体生活。
(二)运动原则
1、多样化原则:锻炼项目要多样性,利于选择进行全面锻炼,以保证身体平衡性和协调性,若受兴趣和条件限制,不可能选择多样项目时,应选择能使较多器官或多部位得到锻炼项目进行锻炼,利于对机体产生全面有效影响。
2、安全性原则:老年人运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穿好适宜衣服和鞋子,遵守运动规则,太饿或太饱不宜运动,炎热天气要注意补充水份,不宜做复杂的高难动作、疲倦时注意休息,游泳时要带救生圈、雾霾天气不宜户外运动,忌长跑和激烈的竞技运动,要有安全第一的意识。
3、自愿原则:参加者应自觉自愿、心情愉快、放松舒畅的进行锻炼,只有情绪好,心情好,才能收到锻炼的目的效果。
4、因人而异的原则:运动要依据不同年龄、性别、生理情况、身体状况、健康水平、原有锻炼基础不同而不同的锻炼,要求做到因人而宜。
5、持之以恒原则:人体各器官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只有坚持经常性有规律的科学性锻炼才能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和抵抗疾病能力,收到锻炼良好效果。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经常运动或停止运动,就会前功尽弃。
6、循序渐进原则:老年体育锻炼要依据各自情况,运动项目由单一到多样,运动量要由小到大,运动时间由短到长,运动频率逐渐加大。
7、自我评估原则:通过体育锻炼,每次都自已记录运动项目、运动量、心率、时间、频率,自我感觉等内容,及时进行分析改进,以便科学安排今后的锻炼内容,完成预定锻炼目标。
(三)运动项目:
依据自已的年龄、体质、爱好和兴趣,自由选择适合老年运动项目,主要有太极拳、太极剑、拉轻型弹簧、散步、步行、慢跑、健身操、跳舞、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多项较适合老年运动。
(四)运动时间、频率和地点
1、运动的最佳时间:据美国一所大学的医保专家研究指出:人体最佳活动时间是下午6-8点。下午和傍晚人体血小板、血液黏滞度分别比早晨降低20%和6%,利于活动。但因人们工作时间,生理、心理、习惯不同,不可能都同在最佳活动时间进行锻炼,也可人性化进行选择自已时间,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都能收到有益的锻炼效果。
2、运动时间的长短和周期:一般运动量大,时间短些,老年人在适度运动量时间一般为20-30min,身体好,锻炼年限长可酌情延长到60min。运动周期每周3-5次,有条件天天运动并长期坚持可收到更好效果。
3、锻炼地点:体育场点和设施是开展体育锻炼的重要物质保证。
(五)运动强度
运动量适度,可改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组织和功能,增进健康。而运动强度不够,则达不到健身效果,运动量过大还会造成对身体一系列的损害,造成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在实际判断运动量的大小是否合适,通常把生理指标同自我感觉结合起来判断更加准确可靠。
三、科学锻炼的作用
(一)强身健体
经过持久性的科学锻炼,老人吃得下,睡得香,精神饱满,肌肉结实,骨骼健壮,肺活量增大,心律正常,器官功能改善,免疫力提高,抗性增强,体力充沛,身体素质提高,实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改善器官功能
1、改善心肺功能:心脏通过对不断运动剌激的适应,高负荷的不断“麿炼”,增加了自身功能,使心肌纤维增多增厚,心脏收缩能力增强,每次输出的血量大,肺活量扩大,摄氧能力增强,提高内脏器官新陈代谢水平。
2、降脂减肥:进行有氧运动,增强消耗脂肪的代谢,减少脂肪的沉积,从而实现瘦身美丽的体形。
3、改善血液循环:锻炼能增强人体血管壁弹性,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血管循环系统器官的机能,血管伸缩功能的增强,脂肪沉积物減少,管壁细胞氧的供量增加,减缓动脉硬化,血管机能增强,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延缓心血管系统老化,减少心血管疾病。
4、健脑益智
现代的医学研究表明:运动是在大脑指挥下进行的肌体活动,可以提高人的听、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增强神经系统功能。
5、强身壮骨:每项运动都会剌激肌肉和骨骼,并产生适应性,这是增强了肌肉和骨骼的强度、密度、硬度、弹性和韧性,减少骨钙质的流失,延缓骨骼的衰老过程,减少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
6、减少器官伤痛,保持体形:肌肉力量的不足或退化,会造成人体器官疼痛和体表外形的改变。运动肌肉力量的增加,可使背部肌肉力量加强,保持平衡。当站立时会伸展胸部和肩部,紧缩腹部,保持良好体态,避免驼背,更显健康和自信。
(三)延缓衰老
科学锻炼,可多吸收氧气,减少脂肪在血管中沉积,使心脏、肌肉、骨骼功能增强,心脏体积、心窒容积、心搏每次血液输出量等指标和功能比正常人大得多。
(四)促进心理健康
1、调节情绪:体育运动可转移不愉快意识、情绪和行为,从烦恼、苦闷、抑郁中解脱出来。
2、改善人际关系:参加体育活动,使人们经常在一起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锻炼,使他们团结互助,互相沟通信息、交流心声、畅谈运动的体会、议国家大事、广交朋友,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活力依就。
3、消除心理障碍:长期参加体育活动由于运动的专注、趣味和快乐及运动能分泌内啡肽,使精神愉快,利于转移精神压力。
主要参考资料:
1、2006年8月《生命在于运动和营养》杨则宣著,北体大出版社出版
2、2000年7月《体坛科苑》主编傅秋根等,江西高校出版社p123-126,p258-267,p280-285
3、2006年《体育锻炼与欣赏——运动、休闲、养生》主编林克明,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