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新农村的建设中,要充分运用科学的生态规划原理作为未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做到对原有乡土景观形态的继承,体现出其文脉的延续性。现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乡村景观的城市化、乡土景观西洋化、独特景观同类化等一些列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景观规划问题,文章就以上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新农村;乡土景观;特色设计;文脉延续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080-01
1.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景观同质性
现在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出现了 “一条大路向前方,两边两排小楼房“的千村一景现象。”这就是目前中国一些地方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现状。
我们在山东半岛地区一些农村地区调查中发现,当前一些地方在制定乡村规划时,陷入了误区。房屋建造完全没有章法可寻,只要有钱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想建哪就建哪。农村的许多村庄布局之所以存在上述这些突出的问题,成因比较复杂,但症结还在于“规划滞后”。在走访中,许多村民告诉我,他们很少听说过在农村盖房子还要进行规划,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盖房子,只知道只要不侵占别人的土地,自己想怎么盖就怎么盖,想盖成什么样就盖成什么样。
还有很多地方把城乡一体化错误地理解成农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趋同。农村规划设计失去了原来的文化,田园风貌荡然无存。特别是一些地方随着撤乡并镇、移民并村,建成的新村被规划得整齐划一。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汲取城市发展已有的教训,忽略了生态的维护,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以致新农村成了新污染。因此如何用科学的景观规划理论来指导新农村的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2.新农村景观建设与农村文化景观的联系性
新农村景观建设。一定要做到规划先行的原则。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文化以及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
新农村建设中特别的要推动文化建设。要很好地整合“乡村文化”特别是“乡土文化”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作用。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要倡导多元性。坚守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精神,倡导个性。设计规划要充分的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也是对历史对子孙后代的负责的态度。
乡村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从构成要素看,乡村景观是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从特征看,乡村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乡村景观包括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
3.新农村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保护性
首先,乡村景观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平凡的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大地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其次,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农村文化保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少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
再次要加快农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景观保护。保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使历史街区和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有效遏制过度开发,加强保护工作名村能够保持其传统的文化氛围,不致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为新农村规划建设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基。
4.新农村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性
根据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及的发展现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新农村的规划设计划分几个方向来进行。每个方向均可根据农村具体特征进行分类,使其能够代表新农村的个性,使之具有不可重复、无可替代的景观形象与景观特色。
当然无论对哪一种的分类中的农村进行景观规划,都要面对现实,详细的调查得到本地的地质资料、气候资料、历史资料及风土人情等资料的情况下分析研究,从自然形态、人工形态、社会人文、中整理既有的景观,也要挖掘出农村中的潜在人文、历史景观资料。
5.新农村景观设计时效的可操性
5.1地理环境为主要规划设计的依据
地理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的条件。优越、突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影响农村用地规划的空间的重要因素。地理环境的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地形、地势、山石形态的肌理结构、山岭沟壑的平原草原的春华秋实等等。气候环境。空气阳光、气温、干湿等等。水环境。农村地区溪塘河湖的动静波浪、温泉飞瀑的纱雾珠帘、江海的浪花飞溅。
地形地势决定了农村房屋建筑景观的高低参差 重叠错落,造就了道路的蜿蜒起伏,交通的曲折变化,使绿色植物掩映衬托着建筑环境,能柔化建筑的几何形态过多的直线棱角;农村地区的水体环境,以其晶莹透明的色质、相对广阔的水面以及堤岸流畅动人的曲线,使视野明快,景色虚实相映,自然生动的景观环境。
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该“因势利导”抓住地形、地貌特征。去加大利用,而不是去削弱这种特征。更加不能遇山斩山、遇沟填沟、遇曲取直、遇水掩土..........。
对这一类型的建设规划要从乡村和景观艺术系统设计入手,:从建筑外观上改造农村空间中相对要的建筑物形象。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统一形象设计和视觉规划沿街路牙、道路铺装设计及材料的更新设计主要的街道的绿化帶的营造、草木花卉品种的设计。灯柱急门墙的地方、民俗造型,图腾传说设计制作。主要空间的环境山石、植物进行巧 用。保留和开发利用本地的古迹传说进行景观设计。 5.2以人文历史景观为规划设计依据
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上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其居民的生活模式,使当地环境有机融入到所在城镇的历史人文环境中,特别是古迹区要在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注意保护原有的风貌。在规划拆迁时既要注意保留原有的寺庙、街巷、树木及传统的建筑形式,切实依据历史原貌修建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古典建筑,延续所在地区的历史文脉,又要将新建农村景观环境充分溶入这种风格,使建成后新农村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又具备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满足农民对新农村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
(1)历史人文景观的修复。新农村建设中对旧的景观形象改造时,要做到再现历史景观。对于当地年代久远但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人文景观。进行修复的时候,应该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
(2)原有景观的改善。弥补传统景观环境的缺陷,根据历史资料再现原有的风貌。施以绿化配景和环境艺术品的安放,使其在形、色、质意境上与农村的原有的形象和环境保持一至。在整体环境中得到升华。
(3)景观的利用及引导旅游型新农村的设计规划。外出观光、休假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求。现代高节奏的生活环境,使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所人人们特别需要通过节假日回归自然。而拥有大自然这笔财富的广大农村地区。都是具有这样的基本条件和功能的。
5.3以农村产业构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依据
离开了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新农村的景观建设,就很难的。比如山东日照市有几个村庄就是搞的干干净净,每个农家的门口搞一个自制简易垃圾桶,每天有人收,这些村庄因为大多以养花草致富,所以产业景观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房顶上,都是花草茂盛的景象。道路也没有硬化,就铺了沙子,小巷胡同用的当地的青石铺路,要远比水泥硬化生态美观的多。
6.结语
新农村规划建设先要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區域的景观结构。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景观原理,依次确定需要保护的耕地的范围(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的范围及新农村建设用地的范围,由此来确定农村基础设施的走向。
参考文献
[1]叶堂林.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张晓燕.景观设计理念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关键词]新农村;乡土景观;特色设计;文脉延续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080-01
1.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景观同质性
现在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出现了 “一条大路向前方,两边两排小楼房“的千村一景现象。”这就是目前中国一些地方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现状。
我们在山东半岛地区一些农村地区调查中发现,当前一些地方在制定乡村规划时,陷入了误区。房屋建造完全没有章法可寻,只要有钱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想建哪就建哪。农村的许多村庄布局之所以存在上述这些突出的问题,成因比较复杂,但症结还在于“规划滞后”。在走访中,许多村民告诉我,他们很少听说过在农村盖房子还要进行规划,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盖房子,只知道只要不侵占别人的土地,自己想怎么盖就怎么盖,想盖成什么样就盖成什么样。
还有很多地方把城乡一体化错误地理解成农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趋同。农村规划设计失去了原来的文化,田园风貌荡然无存。特别是一些地方随着撤乡并镇、移民并村,建成的新村被规划得整齐划一。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汲取城市发展已有的教训,忽略了生态的维护,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以致新农村成了新污染。因此如何用科学的景观规划理论来指导新农村的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2.新农村景观建设与农村文化景观的联系性
新农村景观建设。一定要做到规划先行的原则。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文化以及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
新农村建设中特别的要推动文化建设。要很好地整合“乡村文化”特别是“乡土文化”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作用。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要倡导多元性。坚守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精神,倡导个性。设计规划要充分的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也是对历史对子孙后代的负责的态度。
乡村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从构成要素看,乡村景观是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从特征看,乡村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乡村景观包括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
3.新农村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保护性
首先,乡村景观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平凡的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大地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其次,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农村文化保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少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
再次要加快农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景观保护。保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使历史街区和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有效遏制过度开发,加强保护工作名村能够保持其传统的文化氛围,不致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为新农村规划建设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基。
4.新农村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性
根据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及的发展现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新农村的规划设计划分几个方向来进行。每个方向均可根据农村具体特征进行分类,使其能够代表新农村的个性,使之具有不可重复、无可替代的景观形象与景观特色。
当然无论对哪一种的分类中的农村进行景观规划,都要面对现实,详细的调查得到本地的地质资料、气候资料、历史资料及风土人情等资料的情况下分析研究,从自然形态、人工形态、社会人文、中整理既有的景观,也要挖掘出农村中的潜在人文、历史景观资料。
5.新农村景观设计时效的可操性
5.1地理环境为主要规划设计的依据
地理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的条件。优越、突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影响农村用地规划的空间的重要因素。地理环境的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地形、地势、山石形态的肌理结构、山岭沟壑的平原草原的春华秋实等等。气候环境。空气阳光、气温、干湿等等。水环境。农村地区溪塘河湖的动静波浪、温泉飞瀑的纱雾珠帘、江海的浪花飞溅。
地形地势决定了农村房屋建筑景观的高低参差 重叠错落,造就了道路的蜿蜒起伏,交通的曲折变化,使绿色植物掩映衬托着建筑环境,能柔化建筑的几何形态过多的直线棱角;农村地区的水体环境,以其晶莹透明的色质、相对广阔的水面以及堤岸流畅动人的曲线,使视野明快,景色虚实相映,自然生动的景观环境。
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该“因势利导”抓住地形、地貌特征。去加大利用,而不是去削弱这种特征。更加不能遇山斩山、遇沟填沟、遇曲取直、遇水掩土..........。
对这一类型的建设规划要从乡村和景观艺术系统设计入手,:从建筑外观上改造农村空间中相对要的建筑物形象。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统一形象设计和视觉规划沿街路牙、道路铺装设计及材料的更新设计主要的街道的绿化帶的营造、草木花卉品种的设计。灯柱急门墙的地方、民俗造型,图腾传说设计制作。主要空间的环境山石、植物进行巧 用。保留和开发利用本地的古迹传说进行景观设计。 5.2以人文历史景观为规划设计依据
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上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其居民的生活模式,使当地环境有机融入到所在城镇的历史人文环境中,特别是古迹区要在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注意保护原有的风貌。在规划拆迁时既要注意保留原有的寺庙、街巷、树木及传统的建筑形式,切实依据历史原貌修建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古典建筑,延续所在地区的历史文脉,又要将新建农村景观环境充分溶入这种风格,使建成后新农村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又具备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满足农民对新农村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
(1)历史人文景观的修复。新农村建设中对旧的景观形象改造时,要做到再现历史景观。对于当地年代久远但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人文景观。进行修复的时候,应该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
(2)原有景观的改善。弥补传统景观环境的缺陷,根据历史资料再现原有的风貌。施以绿化配景和环境艺术品的安放,使其在形、色、质意境上与农村的原有的形象和环境保持一至。在整体环境中得到升华。
(3)景观的利用及引导旅游型新农村的设计规划。外出观光、休假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求。现代高节奏的生活环境,使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所人人们特别需要通过节假日回归自然。而拥有大自然这笔财富的广大农村地区。都是具有这样的基本条件和功能的。
5.3以农村产业构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依据
离开了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新农村的景观建设,就很难的。比如山东日照市有几个村庄就是搞的干干净净,每个农家的门口搞一个自制简易垃圾桶,每天有人收,这些村庄因为大多以养花草致富,所以产业景观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房顶上,都是花草茂盛的景象。道路也没有硬化,就铺了沙子,小巷胡同用的当地的青石铺路,要远比水泥硬化生态美观的多。
6.结语
新农村规划建设先要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區域的景观结构。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景观原理,依次确定需要保护的耕地的范围(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的范围及新农村建设用地的范围,由此来确定农村基础设施的走向。
参考文献
[1]叶堂林.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张晓燕.景观设计理念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