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鉴赏,涉题主要在诗歌、文学类文本两方面。鉴赏的核心问题是读者要与作者产生共鸣。那么,如何提高语文阅读鉴赏“共鸣”的实践能力呢?作者认为,首先必须找准角度,巧妙进入,以更好地走入作者的心灵。否则浮于表面,乱转圈,深入感悟就无从谈起。
关键词: 语文阅读鉴赏 实践能力 巧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入”就是提高语文阅读鉴赏能力的“利器”。正如太极武学所云:四两拨千斤。何谓“巧入”?“巧入”就是找准突破口,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思想。整体巧入包括五角度:标题、作者、注释、题目和关系。
一、标题巧入法
标题通常是文本的灵魂,是对所写文章的一个概括,一看到标题就知道文章大概写的什么内容,通常能揭示内容、表露心情、展示思路。比如《观书有感》、《别舍弟宗一》、《寻隐者不遇》和《望月怀远》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观书有感(其一)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分析:先审视诗歌的标题:“观书有感”,就是观书得到的观书启示,那与“方塘”有什么关系呢?然后进一步分析,就可以明白,诗人是将方塘喻为明镜,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写了读书达到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而不会简单地认为是小湖水的风景描写。
答案:这首诗意在告诉人们,只有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总结:如果仅就诗句来看,要理解其思想内容,难得其要领,而题目告诉我们这诗是抒发观书后的感想。
二、作者巧入法
文本作者有独特的人生历程,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经历。因此,“知人论世”对于读懂文本就显得比较重要,这是古人读书的一条重要经验。也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例2:知人:
屈原——九死不悔 陶渊明——世外桃源
李白——笑傲公卿 王维——诗中有画
论世:
盛唐建功立业 北宋积弱多病
晚唐王朝衰败 南宋偏安一隅
总结:诗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作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因此,要深刻理解一首诗,必须了解作者的状况和时代背景,这对鉴赏诗歌十分重要。
三、注释巧入法
有时,拟题者为降低理解的难度,便于考生理解,会提供一些相关注释——或作者简介,或写作时代,或语句、词语的注释等。这些注释往往可以用快速进入文本,并且很好地把握文本的真正写作意图。
例3: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亲人们>》,第14题:请结合全文,探究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亲人们》是一本诗集,《为<亲人们>》是茅盾对这本诗集意义的评价。茅盾写得比较隐晦,学生能较多把握的信息是:这本诗集是在讴歌光明;茅盾肯定这本诗集。仅此而已。但是文本下面有写作年代——1944年2月14日,这不正是在抗战时期(1937——1945)吗?如果把这个重要的写作背景漏掉,这条题目就不能真正鉴赏到位。
答案:为诗集的诞生而惊喜,讴歌呼唤光明的诗人,激励抗战中的军民。(6分,一点2分)
总结: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文本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者情感倾向。
四、题目巧入法
此处“题目”不是标题,而是出的考题。有时拟题者会引用“名家”的评点,或者其他与之相近的诗句或者语句,让考生鉴赏“名家”的评点是否有理,或鉴赏其他作者的异曲同工。
例4:盐城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泊公安县 陆 游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
[注]①陆游经公安入蜀已辗转八年,今回京“廷对”停泊公安。
有人说,尾联与《诉衷情》中的词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明两者共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分析:尾联“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不太好驾驭,但是题目中给你的另外一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似乎直白得多。而且题目中说两者共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问题就迎刃而解。
答案:壮志未酬之憾;人生衰老之感;前程渺茫之意;对统治者的失望之情。
总结:题目中的限制、暗示等,相互比照,对比思考。只要能充分挖掘好,就能成功鉴赏。
五、关系巧入法
景,即意象。阅读诗歌时,挑出诗歌里的意象,大概归类是乐景还是哀景。常识性的判断,应该都是可以的,比如冷色调的景肯定是哀景,等等。诗歌的情感,也进行初判断,是乐情还是愁情。如果一致,则是以乐(哀)景写乐(哀)情;如果不一致,则是以乐(哀)景衬哀(乐)情。
例5:(淮安市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分析:“蝉噪”以有声衬无声,“满”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作者的情感应该是孤独寂寞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很明显写的是歌吹的欢乐场景,与本诗的感情基调一结合,立刻判断:以乐景衬哀情。
答案: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2分)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2分)
总结:诗歌里的两大主要要素(景情关系是否一致)的平衡判断,有利于快速地进行表现手法的鉴赏。
关键词: 语文阅读鉴赏 实践能力 巧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入”就是提高语文阅读鉴赏能力的“利器”。正如太极武学所云:四两拨千斤。何谓“巧入”?“巧入”就是找准突破口,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思想。整体巧入包括五角度:标题、作者、注释、题目和关系。
一、标题巧入法
标题通常是文本的灵魂,是对所写文章的一个概括,一看到标题就知道文章大概写的什么内容,通常能揭示内容、表露心情、展示思路。比如《观书有感》、《别舍弟宗一》、《寻隐者不遇》和《望月怀远》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观书有感(其一)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分析:先审视诗歌的标题:“观书有感”,就是观书得到的观书启示,那与“方塘”有什么关系呢?然后进一步分析,就可以明白,诗人是将方塘喻为明镜,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写了读书达到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而不会简单地认为是小湖水的风景描写。
答案:这首诗意在告诉人们,只有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总结:如果仅就诗句来看,要理解其思想内容,难得其要领,而题目告诉我们这诗是抒发观书后的感想。
二、作者巧入法
文本作者有独特的人生历程,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经历。因此,“知人论世”对于读懂文本就显得比较重要,这是古人读书的一条重要经验。也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例2:知人:
屈原——九死不悔 陶渊明——世外桃源
李白——笑傲公卿 王维——诗中有画
论世:
盛唐建功立业 北宋积弱多病
晚唐王朝衰败 南宋偏安一隅
总结:诗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作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因此,要深刻理解一首诗,必须了解作者的状况和时代背景,这对鉴赏诗歌十分重要。
三、注释巧入法
有时,拟题者为降低理解的难度,便于考生理解,会提供一些相关注释——或作者简介,或写作时代,或语句、词语的注释等。这些注释往往可以用快速进入文本,并且很好地把握文本的真正写作意图。
例3: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亲人们>》,第14题:请结合全文,探究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亲人们》是一本诗集,《为<亲人们>》是茅盾对这本诗集意义的评价。茅盾写得比较隐晦,学生能较多把握的信息是:这本诗集是在讴歌光明;茅盾肯定这本诗集。仅此而已。但是文本下面有写作年代——1944年2月14日,这不正是在抗战时期(1937——1945)吗?如果把这个重要的写作背景漏掉,这条题目就不能真正鉴赏到位。
答案:为诗集的诞生而惊喜,讴歌呼唤光明的诗人,激励抗战中的军民。(6分,一点2分)
总结: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文本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者情感倾向。
四、题目巧入法
此处“题目”不是标题,而是出的考题。有时拟题者会引用“名家”的评点,或者其他与之相近的诗句或者语句,让考生鉴赏“名家”的评点是否有理,或鉴赏其他作者的异曲同工。
例4:盐城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泊公安县 陆 游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
[注]①陆游经公安入蜀已辗转八年,今回京“廷对”停泊公安。
有人说,尾联与《诉衷情》中的词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明两者共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分析:尾联“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不太好驾驭,但是题目中给你的另外一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似乎直白得多。而且题目中说两者共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问题就迎刃而解。
答案:壮志未酬之憾;人生衰老之感;前程渺茫之意;对统治者的失望之情。
总结:题目中的限制、暗示等,相互比照,对比思考。只要能充分挖掘好,就能成功鉴赏。
五、关系巧入法
景,即意象。阅读诗歌时,挑出诗歌里的意象,大概归类是乐景还是哀景。常识性的判断,应该都是可以的,比如冷色调的景肯定是哀景,等等。诗歌的情感,也进行初判断,是乐情还是愁情。如果一致,则是以乐(哀)景写乐(哀)情;如果不一致,则是以乐(哀)景衬哀(乐)情。
例5:(淮安市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分析:“蝉噪”以有声衬无声,“满”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作者的情感应该是孤独寂寞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很明显写的是歌吹的欢乐场景,与本诗的感情基调一结合,立刻判断:以乐景衬哀情。
答案: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2分)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2分)
总结:诗歌里的两大主要要素(景情关系是否一致)的平衡判断,有利于快速地进行表现手法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