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相对于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它通常会围绕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许多考生面对这类考题,没有很好地把握各则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往往受到干扰信息的影响,不得要领。要么仅仅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筛选不出要点信息;要么理解偏颇,答不到点子上,因而失分较多。本文将结合2012年全国中考题,具体介绍一下该题型的解题方法。
【课标导航】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的“阅读”部分提出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考点透视】 非连续性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其考查的主要特点:
(1) 考查形式灵活多样。非连续性文本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等,皆可以点化入题。其话题鲜活,信息沟大,概括性强,言语理解与表达问法新颖,题目设置机动灵便。
(2) 具有较强的探究性。阅读材料有的内容相似但体裁不同,有的内容不同但体裁相同,有的题材、体裁都不相同,跨度较大。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快速梳理、汲取与阅读目的相关的有效信息。
(3) 注重个性阅读体验。考生阅读材料时,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注重提高个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并提出自己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与评价。
【解题指导】
一、 解读图表
图表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密集。能综合考查考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等诸多能力。考生首先要看清楚图表的标题、内容,了解清楚图表说明的内容和比较的角度,对图表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准确获取图表中的文字提示及细节等方面情况,汲取有价值的信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发表个人观点或看法。
中考真题1 下图是某大学生对不同学历段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人数比例统计,请认真读图,然后写出你的结论。(2012南充)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直接提取图表的显性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推断总结、概括的能力。提取图表的主要信息时,首先观察纵轴“人数比例”、横轴“不同学历段学生”情况,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得知本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柱状图标注的百分比的变化情况,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从而得出结论。
答案示例 学历(或文化程度)越高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关注度越高(意近即可)。
中考真题2 仔细观察漫画《啃老》,说说漫画的含义。(2012牡丹江)
思路点拨 漫画题以独特的线条语言形象地展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寓知识与能力于图画之中,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和生活,体现了语文实用性的特点。考生应该通过对漫画的标题、构图、画中的人物关系以及老人身下那个盆上“父母积蓄”的文字观察。将漫画中表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相关的部分,把握漫画的深层含义。这幅漫画的标题是《啃老》,画面上的子女将老人的积蓄挤了出来,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出漫画讽刺的就是社会上的啃老现象。
答案示例 讽刺了那些已经成年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儿女,为维持自身需要而压榨父母积蓄的社会现象。
二、 材料探究
解答时,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中考真题 根据下面三则材料,用一句话介绍苏州概况(不超过30字)。(2012苏州)
材料一 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25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
材料二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经过全境。
材料三 苏州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其经济总量江苏省内最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城市前列。下辖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和太仓五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五位。
思路点拨 以上三则材料的共性是都在介绍“苏州”这个城市情况。如果我们只注意到这一共性,而不能区别这三则材料在阐述同一主题时的差异,即找出它们的个性,仅仅得出“苏州是一个城市”这个结论,就有失全面,且不符合题目中的“用一句话介绍苏州概况”的要求。因此,找出三则材料的个性是关键。细读材料后,可归纳出“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这三个中心词。因此,我们就可以容易概括出问题的答案。
答案示例 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城市。
三、 点击网文
当今社会互联网络发展迅猛,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大量以碎片状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这便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重大价值所在。打通生活和教学的界限,让语文更多的融入到生活实践中来。更是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参与的精神,和手脑并用的语文实践。对于打通生活和教学的界限。
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则网上的“热帖”,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的跟帖。(2012台州)
【热帖】
楼主: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回回年级第一。这个孩子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跟帖】
1楼:每个妈妈心里都住了个“别人家的孩子”。
2楼:家长们总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但是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
3楼:有一次,我妈说楼上的人家在看书,我说楼上的说了她在看电视。我妈说,人家就是怕你超过她所以骗你。
你的跟帖: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网络跟帖题。它往往是要求我们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感想。解答时,首先要读懂帖子的意思,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与热帖有关的事例即可,同时还要注意语言得体。
答案示例 我的妈妈也一样,总说我不如同桌。为什么她就看不到我比以前进步了呢?
总之,新版课标已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为一项单独的能力要求,我们要切实贯彻“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等文件精神,认真演练,备战中考。
(责任编辑:殷大才)
【课标导航】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的“阅读”部分提出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考点透视】 非连续性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其考查的主要特点:
(1) 考查形式灵活多样。非连续性文本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等,皆可以点化入题。其话题鲜活,信息沟大,概括性强,言语理解与表达问法新颖,题目设置机动灵便。
(2) 具有较强的探究性。阅读材料有的内容相似但体裁不同,有的内容不同但体裁相同,有的题材、体裁都不相同,跨度较大。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快速梳理、汲取与阅读目的相关的有效信息。
(3) 注重个性阅读体验。考生阅读材料时,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注重提高个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并提出自己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与评价。
【解题指导】
一、 解读图表
图表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密集。能综合考查考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等诸多能力。考生首先要看清楚图表的标题、内容,了解清楚图表说明的内容和比较的角度,对图表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准确获取图表中的文字提示及细节等方面情况,汲取有价值的信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发表个人观点或看法。
中考真题1 下图是某大学生对不同学历段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人数比例统计,请认真读图,然后写出你的结论。(2012南充)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直接提取图表的显性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推断总结、概括的能力。提取图表的主要信息时,首先观察纵轴“人数比例”、横轴“不同学历段学生”情况,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得知本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柱状图标注的百分比的变化情况,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从而得出结论。
答案示例 学历(或文化程度)越高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关注度越高(意近即可)。
中考真题2 仔细观察漫画《啃老》,说说漫画的含义。(2012牡丹江)
思路点拨 漫画题以独特的线条语言形象地展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寓知识与能力于图画之中,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和生活,体现了语文实用性的特点。考生应该通过对漫画的标题、构图、画中的人物关系以及老人身下那个盆上“父母积蓄”的文字观察。将漫画中表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相关的部分,把握漫画的深层含义。这幅漫画的标题是《啃老》,画面上的子女将老人的积蓄挤了出来,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出漫画讽刺的就是社会上的啃老现象。
答案示例 讽刺了那些已经成年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儿女,为维持自身需要而压榨父母积蓄的社会现象。
二、 材料探究
解答时,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中考真题 根据下面三则材料,用一句话介绍苏州概况(不超过30字)。(2012苏州)
材料一 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25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
材料二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经过全境。
材料三 苏州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其经济总量江苏省内最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城市前列。下辖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和太仓五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五位。
思路点拨 以上三则材料的共性是都在介绍“苏州”这个城市情况。如果我们只注意到这一共性,而不能区别这三则材料在阐述同一主题时的差异,即找出它们的个性,仅仅得出“苏州是一个城市”这个结论,就有失全面,且不符合题目中的“用一句话介绍苏州概况”的要求。因此,找出三则材料的个性是关键。细读材料后,可归纳出“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这三个中心词。因此,我们就可以容易概括出问题的答案。
答案示例 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城市。
三、 点击网文
当今社会互联网络发展迅猛,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大量以碎片状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这便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重大价值所在。打通生活和教学的界限,让语文更多的融入到生活实践中来。更是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参与的精神,和手脑并用的语文实践。对于打通生活和教学的界限。
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则网上的“热帖”,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的跟帖。(2012台州)
【热帖】
楼主: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回回年级第一。这个孩子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跟帖】
1楼:每个妈妈心里都住了个“别人家的孩子”。
2楼:家长们总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但是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
3楼:有一次,我妈说楼上的人家在看书,我说楼上的说了她在看电视。我妈说,人家就是怕你超过她所以骗你。
你的跟帖: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网络跟帖题。它往往是要求我们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感想。解答时,首先要读懂帖子的意思,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与热帖有关的事例即可,同时还要注意语言得体。
答案示例 我的妈妈也一样,总说我不如同桌。为什么她就看不到我比以前进步了呢?
总之,新版课标已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为一项单独的能力要求,我们要切实贯彻“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等文件精神,认真演练,备战中考。
(责任编辑:殷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