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成瘾可预测青少年的物质主义倾向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a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等拜金主义现象常常成为引爆朋友圈和微博的热点话题。有研究指出,当代青少年的物质主义水平正在逐年上升。同时,以往研究发现,高物质主义往往伴随着更低的幸福感,以及更差的环保意识、金钱管理能力和消费习惯等。由此,全面地发掘青少年物质主义倾向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以王鹏程为第一作者的中国人民大学雷雳教授的研究团队,首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智能手机这一新媒体与青少年物质主义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该研究得到了以下发现。
  1.智能手机成瘾水平与青少年物质主义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智能手机成瘾水平越高,则物质主义水平也可能越高。以往有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对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的使用,能够显著预测个体物质主义水平的上升。背后的原因在于这些传统媒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广告,这些广告所包含的信息导致了青少年物质主义水平的上升。考虑到在当今社会中,智能手机像传统媒体一样已经成为了广告投放的重要平台,研究者有理由认为,智能手机成瘾的青少年,因其更多暴露于广告中,而有可能变得更加物质主义。
  2.自尊在智能手机成瘾与青少年物质主义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自尊的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智能手机成瘾水平越高的青少年,自尊水平也可能越低,较低的自尊水平进而导致了物质主义水平的上升。
  3.同学关系在自尊与青少年物质主义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同学关系的調节作用表现为:同学关系较差的青少年,自尊和物质主义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同学关系较好的青少年,自尊水平越高,物质主义水平越低。
  该研究启示,在当今手机越发普及的这一时代,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会导致自身物质主义水平的上升,进而对自身的发展产生一系列潜在的负面影响。家长、教师等“重要他人”应该引导青少年健康地使用智能手机。
  资料来源
  Wang, P., Nie, J., Wang, X., Wang, Y., Zhao, F., Xie, X., ...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阅读成为趋势,制作漂亮的电子报刊成为许多学生的愿望。笔者辅导学生制作电子报刊多年,所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连续8年获全省一等奖,获奖电子报刊300多个。其中《“布”平凡的艺术》获全国一等奖;《千禧幻想曲》《大眼睛》和《红领巾》获全国二等奖。  所谓有创意的电子报刊作品,是指其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在作品的选题、内容、应用
校园暴力是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之前由丹麦、芬兰、德国、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参与下的“VISIONARY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通过调查发现,在以上国家的校园中存在一个普遍趋势:暴力在校园生活中司空见惯,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或90年代初有所上升[1]。就目前来看,我国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也层出不穷,而且事件的严重程度也不断升级,这给学校安全和师生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势必影响学校教育的正常开展
为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43号),建立并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从教,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教育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就做好2016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下发通知。通知对政策要点和报送材料进行了说明,并对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  (教育部网站,2016-03-22)
[摘 要]《指南》艺术领域指出: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一面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每个幼儿都希望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心。《指南》背景下的幼儿
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人本兴县、生态立县、工业富县、旅游旺县、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使全县经济实力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在经济全面提速的同时,该县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龙门县继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县、实现“镇镇皆强镇”之后,全县上下以实现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为目标,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大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推动本县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新时代赋予了教育新的使命。随着江苏省扬州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全市基础教育已从教育基本均衡向教育优质均衡迈进。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扬州市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引擎,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契机,坚持办高品质教育、建高品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改变应试教育模式,重建“以学生为本”的育人体系,尊重生命价值,促进多元发展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顺势而为,提出“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让每位学生都成就最优秀的自己”的教育理念,成功探索了“普通高中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以校为本,关注公平  2008年,牟平撤销了4所乡镇高中,全部合并到牟平一中集中办学,一个年级的学生从几百名猛增到210
一、资源教室建立背景  1.学校概况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以下简称花园村二小)创建于1967年,1997年与海淀区潘庄小学合并,形成一校两址办学格局,是一所典型的社区学校。作为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近年来学生数量在稳步上升。目前,全校共有40个教学班,1570名学生,生源结构多样且较均衡,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也随之有小幅变化,至2016年度2名随班就读学生顺利毕业后,目前学校还有4名随班就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部对2014年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就这印发这个文件下发通知。通知包括《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的具体内容。  (教育部网站,2018-11-
上海市莘庄中学在特色高中创建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办学的有效路径: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价值追求,构建DIY学园体验平台,围绕DIY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全面提升高中生综合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善德博学、健体尚美、灵动创意”的育人目标。“EF”财经社(“EF”为Economy与Finance的首字母组合),一个经济金融类学生社团,是莘庄中学DIY学园下的众多学生社团之一,在近年开展的一系列社团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