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修炼内功与阅读积累
武林高手内功深厚,出手以“内劲”伤人。练气、练内功是他们的必修课。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往往会写到武林高手打通任督二脉,运气自如,为了提升功力,还要“闭关修炼”。我想,习作过程中的阅读积累就好比是修炼内功。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伴相生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与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认真阅读有助于练习写作。”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的内功深厚了,就会减少“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写作时才会左右逢源,笔走龙蛇。试想,一个阅读积累匮乏的人,形容事物时搜肠刮肚,言语苍白;进行描述时词不达意,言不尽意;论述时理屈词穷,毫无章法……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无异于一句空话。愿我们修好阅读“内功”,厚积薄发,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进发。
二、 花拳绣腿与写作入门
初学武功的人,在习内功心法的同时,总是会练一套武术动作,如“分筋错骨手”“兰花拂穴手”“降龙十八掌”“凌波微步”等,一招一式,严格按照师傅所教,反复操练乃至运用自如。资质愚钝的郭靖苦练“降龙十八掌”,加上“九阴真经”的内力相助,终至“出手亦刚亦柔,掌力或吞或吐”的至高境界。对于内力欠缺的人来说,招数的精妙有助于实战中的对抗。
习作中同样如此,把一些写作的方法教给学生,便于他们学法悟法,及早入门。初学写作时,学生的“内功修为”有限,进行描写时往往不够生动。这时,老师可提供一些优美的词句,让学生抓住色、形、味、态等方面加以描摹:写雪景,提供“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冰清玉洁、琼枝玉树、玉琢冰雕、披银戴玉、银装素裹、粉妆玉砌”等词语,引导学生描其色,摹其状,展开想象传达美;写笑容,把“唇角勾起十点十分的弧”“笑容沿着嘴角荡漾开去,于是眉眼弯了,笑肌颤了,整张脸都生动起来”这样别致细腻的描写作为范例,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写出慢镜头;还可以调动多种感官使描写不落俗套:“我发现妈妈的脸越来越模糊,舌尖上咸咸涩涩的味道蔓延开来——我无声地哭了。”“气喘中,她的背影放大再放大……眼前一花,终点线在向我召唤。我终于超越她了!”接着,一一传授相应的“武功套路”:开头八法、运用修辞、首尾呼应、营造悬念、侧面描写、点面结合、细节描写……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是否会有‘千篇一律’之嫌?”一开始的确会有雷同,就像武术套路一样,让人一眼就认出这是哪门哪派的,甚至是集体一块儿在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主体部分着重写哪几个方面?可以用上哪些优美词句或修辞手法……指导得细一点儿,落实得到位一点儿,更有利于扫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与自我成就感。但随着写作的延续,方法多了——成了杂家,没必要都选取某一种“套路”,从第一招按顺序演练到最后一招,同学们根据个人的喜好,就可以随意截取、嫁接、自由组合,灵活运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三、 独门秘诀与有所擅长
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独门武功,如东邪的弹指神通,西毒的蛤蟆功,南帝的一阳指,北丐的打狗棒法,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术……他们倚仗神功行走江湖,或独步天下,或战胜邪恶。独门武功在写作中,便是每个人的写作风格,如杨绛的恬淡从容,钱钟书的幽默犀利,宗璞的典雅端丽,沈从文的清新质朴,汪曾祺的古朴明净……
让小学生的习作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无疑在人为地盲目拔高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写作实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朝他们较为擅长的方面发展一下还是可行的。比如,我们班有个学生双休日经常会上网,发表“说说”,写出的文章比较幽默,有时还会合理运用网上流行的新名词,比如“真是机智如你哇!”“轰隆——头顶炸雷响,我晕了!”“兴奋得不要不要的!”……我引导她在文章中有意识地引入时尚元素,合理运用不堆砌,让她在这方面有所擅长,使文章幽默风趣又富有灵动之感。再如,教學生尝试着用“分列小标题”的方式来组合文章的内容。有位同学尝到了这种表达方式的甜头,写起文章来优先考虑这样的排列组合:写春游,按游程分“快乐篇”“刺激篇”“惊险篇”“陶醉篇”等板块组合,记录游玩过程中一个个美好的瞬间、难忘的场景;《一次全新的尝试》,从“主食担当——米饭锅巴”“营养担当——咸拌凉菜”“硬菜担当——烟呛牛肉”“味道担当——酸辣汤”几个方面幽默地叙写,并从中发现自己做黑暗料理的“潜质与天赋”,真是匠心独运。这种分列小标题的写法似乎成了他的拳头产品,运用起来也渐入佳境。
四、 无招胜有招与自由创作
真正的高手,不需要一招一式按图索骥,他们无招胜有招,飞花摘叶皆伤人。名家名篇亦如此,大师们信手拈来皆成文,吃道菜,穿个衣,看朵云,访次友……都能述之以笔,或充满情趣,或满含哲理,或发人深省……写作已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之中,妙语连珠也罢,平和从容也罢,嬉笑怒骂也罢,娓娓而谈也罢……都能传情达意,即使是再平实的话语,也能产生不一样的表达效果。所以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我们建议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聆听,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去创作,这样就会情动而辞发。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习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兴之所至,笔之所至,多种方法灵活运用,幻化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就如练武之人与敌人对阵,见招拆招,灵活应变,后续招数绵绵不绝。
学生自由创作后,离不开作后讲评,一来可以增强佳作创造者的自信心,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习作“好在哪儿”,更有利于以后的发挥;二来便于其他同学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来引导学生明白习作原来无定法,也并不是非得用华丽的辞藻,真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也。
让学生喜爱写作,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高手,必须内外兼修,增强阅读积累,多读多练,悟法得法,最终写无定法,挥洒自如——与一个武林高手的修炼何其相似!这是一个内与外相互激发、动态发展、滚动前进的过程,也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
武林高手内功深厚,出手以“内劲”伤人。练气、练内功是他们的必修课。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往往会写到武林高手打通任督二脉,运气自如,为了提升功力,还要“闭关修炼”。我想,习作过程中的阅读积累就好比是修炼内功。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伴相生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与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认真阅读有助于练习写作。”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的内功深厚了,就会减少“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写作时才会左右逢源,笔走龙蛇。试想,一个阅读积累匮乏的人,形容事物时搜肠刮肚,言语苍白;进行描述时词不达意,言不尽意;论述时理屈词穷,毫无章法……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无异于一句空话。愿我们修好阅读“内功”,厚积薄发,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进发。
二、 花拳绣腿与写作入门
初学武功的人,在习内功心法的同时,总是会练一套武术动作,如“分筋错骨手”“兰花拂穴手”“降龙十八掌”“凌波微步”等,一招一式,严格按照师傅所教,反复操练乃至运用自如。资质愚钝的郭靖苦练“降龙十八掌”,加上“九阴真经”的内力相助,终至“出手亦刚亦柔,掌力或吞或吐”的至高境界。对于内力欠缺的人来说,招数的精妙有助于实战中的对抗。
习作中同样如此,把一些写作的方法教给学生,便于他们学法悟法,及早入门。初学写作时,学生的“内功修为”有限,进行描写时往往不够生动。这时,老师可提供一些优美的词句,让学生抓住色、形、味、态等方面加以描摹:写雪景,提供“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冰清玉洁、琼枝玉树、玉琢冰雕、披银戴玉、银装素裹、粉妆玉砌”等词语,引导学生描其色,摹其状,展开想象传达美;写笑容,把“唇角勾起十点十分的弧”“笑容沿着嘴角荡漾开去,于是眉眼弯了,笑肌颤了,整张脸都生动起来”这样别致细腻的描写作为范例,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写出慢镜头;还可以调动多种感官使描写不落俗套:“我发现妈妈的脸越来越模糊,舌尖上咸咸涩涩的味道蔓延开来——我无声地哭了。”“气喘中,她的背影放大再放大……眼前一花,终点线在向我召唤。我终于超越她了!”接着,一一传授相应的“武功套路”:开头八法、运用修辞、首尾呼应、营造悬念、侧面描写、点面结合、细节描写……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是否会有‘千篇一律’之嫌?”一开始的确会有雷同,就像武术套路一样,让人一眼就认出这是哪门哪派的,甚至是集体一块儿在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主体部分着重写哪几个方面?可以用上哪些优美词句或修辞手法……指导得细一点儿,落实得到位一点儿,更有利于扫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与自我成就感。但随着写作的延续,方法多了——成了杂家,没必要都选取某一种“套路”,从第一招按顺序演练到最后一招,同学们根据个人的喜好,就可以随意截取、嫁接、自由组合,灵活运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三、 独门秘诀与有所擅长
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独门武功,如东邪的弹指神通,西毒的蛤蟆功,南帝的一阳指,北丐的打狗棒法,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术……他们倚仗神功行走江湖,或独步天下,或战胜邪恶。独门武功在写作中,便是每个人的写作风格,如杨绛的恬淡从容,钱钟书的幽默犀利,宗璞的典雅端丽,沈从文的清新质朴,汪曾祺的古朴明净……
让小学生的习作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无疑在人为地盲目拔高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写作实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朝他们较为擅长的方面发展一下还是可行的。比如,我们班有个学生双休日经常会上网,发表“说说”,写出的文章比较幽默,有时还会合理运用网上流行的新名词,比如“真是机智如你哇!”“轰隆——头顶炸雷响,我晕了!”“兴奋得不要不要的!”……我引导她在文章中有意识地引入时尚元素,合理运用不堆砌,让她在这方面有所擅长,使文章幽默风趣又富有灵动之感。再如,教學生尝试着用“分列小标题”的方式来组合文章的内容。有位同学尝到了这种表达方式的甜头,写起文章来优先考虑这样的排列组合:写春游,按游程分“快乐篇”“刺激篇”“惊险篇”“陶醉篇”等板块组合,记录游玩过程中一个个美好的瞬间、难忘的场景;《一次全新的尝试》,从“主食担当——米饭锅巴”“营养担当——咸拌凉菜”“硬菜担当——烟呛牛肉”“味道担当——酸辣汤”几个方面幽默地叙写,并从中发现自己做黑暗料理的“潜质与天赋”,真是匠心独运。这种分列小标题的写法似乎成了他的拳头产品,运用起来也渐入佳境。
四、 无招胜有招与自由创作
真正的高手,不需要一招一式按图索骥,他们无招胜有招,飞花摘叶皆伤人。名家名篇亦如此,大师们信手拈来皆成文,吃道菜,穿个衣,看朵云,访次友……都能述之以笔,或充满情趣,或满含哲理,或发人深省……写作已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之中,妙语连珠也罢,平和从容也罢,嬉笑怒骂也罢,娓娓而谈也罢……都能传情达意,即使是再平实的话语,也能产生不一样的表达效果。所以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我们建议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聆听,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去创作,这样就会情动而辞发。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习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兴之所至,笔之所至,多种方法灵活运用,幻化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就如练武之人与敌人对阵,见招拆招,灵活应变,后续招数绵绵不绝。
学生自由创作后,离不开作后讲评,一来可以增强佳作创造者的自信心,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习作“好在哪儿”,更有利于以后的发挥;二来便于其他同学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来引导学生明白习作原来无定法,也并不是非得用华丽的辞藻,真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也。
让学生喜爱写作,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高手,必须内外兼修,增强阅读积累,多读多练,悟法得法,最终写无定法,挥洒自如——与一个武林高手的修炼何其相似!这是一个内与外相互激发、动态发展、滚动前进的过程,也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