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课程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设置物理课程的初衷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验的创新性是必须的,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定律等有帮助作用,在形象描述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实验;创新意识;现代技术;完善评价
创新,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是成为高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因此创新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实验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广,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已经得到了广大物理教师的重视,并且其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真理的探索精神。新课标对高中物理实验的学习和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做好实验教学,是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
一、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创新实验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最简单的物品进行实验,在日常生活中体会物理实验过程。这种实验的特性是适应性和亲和感强,且突破了对实验材料要求的限制,如用左手在手指间轻轻夹住两块橡皮擦,利用右手将其中一块橡皮擦弹出做平抛运动,同时另一块做自由落体,依据实验现象来说明平抛运动的特征。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双手做很多实验模型,如把双手食指同时伸出,两食指的指肚去正对用力进行挤压,能够发现,两只指头的弯曲程度相同,而且食指的接触面是平面。因此可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亦或者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们相互配合,充分调动其动手动脑的能力,一同完成实验。这样不但会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实验中来。
二、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流水线式的实验教学不仅会让学生感到物理课程单调乏味,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应适当地增加实验的应用性、趣味性和探索性,让学生真正成为物理实验的主人,教师则成为物理实验的合作者与组织者。如在教学《物态变化》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依据实验现象来讲授晶体凝固、熔化的条件,以及其反应的过程与特点。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以其凝固与熔化的知识作为教学载体,科学地引导学生探究晶体凝固与熔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先从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如可从“水凝结成冰,冰融化成水”这些常见的日常事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出凝固与熔化这一现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凝固与熔化的条件,并鼓励学生猜想与探究凝固与熔化的条件,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个体之间都具有差异性,因此每位学生都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能够快速地理解,而部分学生的理解速度较慢,学习的效率也比较低,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记录相关的物理知识点,体现出物理学习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微课展示学生遇到的难点,在加深学生记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就可以通过询问调查的方法记录学生的学习难点,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来设计针对性的微课教学。学生通过微课展开学习,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反复观摩微课内容,不仅能够掌握物理实验的主要内容,还能够突破物理实验中的重难点。
四、利用微课拓展教学
在傳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直接放弃了物理实验环节,通过封闭式教学方式,只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物理课本中的知识内容。但是对于物理课外拓展知识而言,是无法利用封闭式教学实现有效学习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补充其中的不足,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通过微课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例如,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教师就可以在微课中添加轿车行车速度的视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到公交车、自行车、轿车等,通过视频可以将学生从课本引入生活之中,更加容易接受课本中的物理知识。
五、综合型教师是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保障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备多方面学科的综合能力。教师不但要加强学习本专业,还要了解其他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优秀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当今社会,课程内容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为学生制订具体的创新发展方向,并将自己的创新精神、创新方法、创新经验结合到课程开发上,整合运用资源,为学生呈现有远瞻性的课程设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新课程对学生创新精神有效培养的要求,才是一名合格的综合性教师。
六、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在实验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们平时在实验中的表现.可以依据在试验中提出问题的多少,问题的价值性,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的感悟的深浅来评判学生对物理这一领域的各种能力.一次磁感线的模拟实验,就能检测出学生的认识能力,通过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可以甄别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的能力,通过牛顿管实验可以看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评价要全面、量化和多元化.改革的过程也会带动老师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考虑不同状况,促使老师轉变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使其更好的育人。
总之,学习物理不仅只是为了考得多么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与生产中能够获得所必需的物理知识、能力与实验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翔.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6,(14).
[2]柯璋.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
[3]杨建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方法探究[J].新课程(上),2014(1).
关键词:创新实验;创新意识;现代技术;完善评价
创新,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是成为高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因此创新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实验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广,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已经得到了广大物理教师的重视,并且其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真理的探索精神。新课标对高中物理实验的学习和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做好实验教学,是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
一、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创新实验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最简单的物品进行实验,在日常生活中体会物理实验过程。这种实验的特性是适应性和亲和感强,且突破了对实验材料要求的限制,如用左手在手指间轻轻夹住两块橡皮擦,利用右手将其中一块橡皮擦弹出做平抛运动,同时另一块做自由落体,依据实验现象来说明平抛运动的特征。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双手做很多实验模型,如把双手食指同时伸出,两食指的指肚去正对用力进行挤压,能够发现,两只指头的弯曲程度相同,而且食指的接触面是平面。因此可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亦或者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们相互配合,充分调动其动手动脑的能力,一同完成实验。这样不但会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实验中来。
二、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流水线式的实验教学不仅会让学生感到物理课程单调乏味,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应适当地增加实验的应用性、趣味性和探索性,让学生真正成为物理实验的主人,教师则成为物理实验的合作者与组织者。如在教学《物态变化》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依据实验现象来讲授晶体凝固、熔化的条件,以及其反应的过程与特点。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以其凝固与熔化的知识作为教学载体,科学地引导学生探究晶体凝固与熔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先从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如可从“水凝结成冰,冰融化成水”这些常见的日常事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出凝固与熔化这一现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凝固与熔化的条件,并鼓励学生猜想与探究凝固与熔化的条件,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个体之间都具有差异性,因此每位学生都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能够快速地理解,而部分学生的理解速度较慢,学习的效率也比较低,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记录相关的物理知识点,体现出物理学习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微课展示学生遇到的难点,在加深学生记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就可以通过询问调查的方法记录学生的学习难点,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来设计针对性的微课教学。学生通过微课展开学习,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反复观摩微课内容,不仅能够掌握物理实验的主要内容,还能够突破物理实验中的重难点。
四、利用微课拓展教学
在傳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直接放弃了物理实验环节,通过封闭式教学方式,只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物理课本中的知识内容。但是对于物理课外拓展知识而言,是无法利用封闭式教学实现有效学习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补充其中的不足,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通过微课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例如,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教师就可以在微课中添加轿车行车速度的视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到公交车、自行车、轿车等,通过视频可以将学生从课本引入生活之中,更加容易接受课本中的物理知识。
五、综合型教师是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保障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备多方面学科的综合能力。教师不但要加强学习本专业,还要了解其他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优秀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当今社会,课程内容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为学生制订具体的创新发展方向,并将自己的创新精神、创新方法、创新经验结合到课程开发上,整合运用资源,为学生呈现有远瞻性的课程设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新课程对学生创新精神有效培养的要求,才是一名合格的综合性教师。
六、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在实验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们平时在实验中的表现.可以依据在试验中提出问题的多少,问题的价值性,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的感悟的深浅来评判学生对物理这一领域的各种能力.一次磁感线的模拟实验,就能检测出学生的认识能力,通过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可以甄别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的能力,通过牛顿管实验可以看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评价要全面、量化和多元化.改革的过程也会带动老师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考虑不同状况,促使老师轉变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使其更好的育人。
总之,学习物理不仅只是为了考得多么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与生产中能够获得所必需的物理知识、能力与实验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翔.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6,(14).
[2]柯璋.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
[3]杨建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方法探究[J].新课程(上),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