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信息技术课终将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面对教材的年年更新、硬件设备的陈旧和不足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又不够等现状,要想上好这门新学科也很不简单,通过对一些优秀教师对教学理念的反复研究和自己的勤奋、探索,在教学方面我也有一些成功的体验和欢乐。下面就把这些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我认为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东西是比较多的,既有学校硬件条件的情况分析,如学校的机房中已有机器能不能满足学生?你所设计的学习任务是否适合学生?你的教学策略应用妥当与否?另外还要分析学生的情况,如班上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前期准备程度怎么样,有没有学生已经对这部分内容掌握了,如果有的话,这部分学生将如何安排等等。
其次,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力。
在课堂上,作为教师,必须具备能调整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流程、免于偏离主题的调控力。譬如一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往往偷偷地做些小动作,我觉得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教师的调控能力以及学习环境的感染力已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学生还会被重新吸引到学习中来,这是一种成功,也是激励教师继续进取的源动力。
第三,教师必须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导入法。小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都怀着一种既畏惧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用来干什么的,想切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我就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及时启发、引导他们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如教《认识小海龟》这课时,我在导入新课时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见过小海龟吗?它是什么样子?学生纷纷举手,兴奋地告诉我在电视、图片、宣传画上见过小海龟,并简单地说出了小海龟的样子。接着让学生观看《人与自然》录相片,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水中世界。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比喻法。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专业名词较难讲解,学生也难以接受,如何使这些看似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呢?我就采用了比喻教学法,适当用一些通俗简单地比喻和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讲解那些学生尚未接触过的知识。如讲授什么是计算机语言时,我这样进行比喻: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地球上优很多国家,每个国家呢都优不同的语言。比如,我们中国人说的是汉语,美国人说的是英语,德国人说的德语,法国人说的法语,俄罗斯人说的俄语等等。同样的,计算机里也有很多语言,有VB语言,C语言,logo语言等等。又如:讲授海龟的转动的方向时,有的学生转不过弯来,不知道向左转还是向右转,我就让学生自己充当“海龟”当在某个方向时,你应该向哪里转?再比如,教学《虚实得当》一课时,抬笔(PU)与落笔(PD)的讲解,就让学生同手中的笔联系起来,很容易理解PD、PU的用处。诸如此类比喻,如果用得好用得贴切,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实践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实践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对某一方法、步骤反复实践籍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既是学生的自我检测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也是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的主要途径。实践操控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教师演示。由于小学生的理解、应变能力还在培养之中,因此光凭教师干巴巴地讲授某类知识时,他们不一定全能领会。比如转动的方向、程序输入的错误与正确等。但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通过教师演示,他们就可以比较快地接受。如果利用网络教室的“转播示范、同步执行”,那么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②分类辅导。虽然上机课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也要勤于辅导。这是因为在实践中一些微小的错误,比如无空格、程序中的一个字符错误等,这些细小的问题学生自己在上机时是很难发现的;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人一组,组内互相帮助,互助互学。
③实际运用。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只局限于某一领域。信息技术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极好条件。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学科进行巩固性练习和整合创造。例如:用“画笔”进行美术创作,用Word设计贺卡、办报,用logo进行手工无法画出的图片等,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容易上手。
4.兴趣激励法。兴趣是成功的开始,成功能带来更浓的兴趣。当我带着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指法综合练习后,我提出了操作要求和技巧,许多同学自觉“挑战”,课堂学习氛围即活跃又充满竞争性。在logo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方向感很好,很快的掌握了海龟方向的转动,(左转是LT,右转是RT,和英语里的left、right同意,我认为英语学的好的学生这里掌握的更好),我就鼓励他,让他来教其他学生,把自己是如何记忆方向转动的经验告诉其他人,把快乐共同分享。又如在教学《重复命令的使用》时,有些学生能过举一反三,很快的画出图形,然后他们就兴奋的举手告诉我,我看到剩余时间尚多,就激励他们是不是能过画出其他的利用重复命令的图形,他们都很有信心的点点头,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
经过努力,所有这些换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们用“画笔”、“PowerPoint”和“Word”制作了许多幅优秀作品。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对电脑也有了新认识,知道了信息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投入地学,是每位老师渴望达到的最高境界。深信只要让自己全身心的角色投入,不会有做不好的事。
首先,我认为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东西是比较多的,既有学校硬件条件的情况分析,如学校的机房中已有机器能不能满足学生?你所设计的学习任务是否适合学生?你的教学策略应用妥当与否?另外还要分析学生的情况,如班上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前期准备程度怎么样,有没有学生已经对这部分内容掌握了,如果有的话,这部分学生将如何安排等等。
其次,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力。
在课堂上,作为教师,必须具备能调整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流程、免于偏离主题的调控力。譬如一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往往偷偷地做些小动作,我觉得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教师的调控能力以及学习环境的感染力已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学生还会被重新吸引到学习中来,这是一种成功,也是激励教师继续进取的源动力。
第三,教师必须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导入法。小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都怀着一种既畏惧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用来干什么的,想切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我就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及时启发、引导他们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如教《认识小海龟》这课时,我在导入新课时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见过小海龟吗?它是什么样子?学生纷纷举手,兴奋地告诉我在电视、图片、宣传画上见过小海龟,并简单地说出了小海龟的样子。接着让学生观看《人与自然》录相片,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水中世界。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比喻法。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专业名词较难讲解,学生也难以接受,如何使这些看似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呢?我就采用了比喻教学法,适当用一些通俗简单地比喻和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讲解那些学生尚未接触过的知识。如讲授什么是计算机语言时,我这样进行比喻: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地球上优很多国家,每个国家呢都优不同的语言。比如,我们中国人说的是汉语,美国人说的是英语,德国人说的德语,法国人说的法语,俄罗斯人说的俄语等等。同样的,计算机里也有很多语言,有VB语言,C语言,logo语言等等。又如:讲授海龟的转动的方向时,有的学生转不过弯来,不知道向左转还是向右转,我就让学生自己充当“海龟”当在某个方向时,你应该向哪里转?再比如,教学《虚实得当》一课时,抬笔(PU)与落笔(PD)的讲解,就让学生同手中的笔联系起来,很容易理解PD、PU的用处。诸如此类比喻,如果用得好用得贴切,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实践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实践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对某一方法、步骤反复实践籍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既是学生的自我检测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也是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的主要途径。实践操控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教师演示。由于小学生的理解、应变能力还在培养之中,因此光凭教师干巴巴地讲授某类知识时,他们不一定全能领会。比如转动的方向、程序输入的错误与正确等。但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通过教师演示,他们就可以比较快地接受。如果利用网络教室的“转播示范、同步执行”,那么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②分类辅导。虽然上机课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也要勤于辅导。这是因为在实践中一些微小的错误,比如无空格、程序中的一个字符错误等,这些细小的问题学生自己在上机时是很难发现的;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人一组,组内互相帮助,互助互学。
③实际运用。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只局限于某一领域。信息技术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极好条件。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学科进行巩固性练习和整合创造。例如:用“画笔”进行美术创作,用Word设计贺卡、办报,用logo进行手工无法画出的图片等,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容易上手。
4.兴趣激励法。兴趣是成功的开始,成功能带来更浓的兴趣。当我带着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指法综合练习后,我提出了操作要求和技巧,许多同学自觉“挑战”,课堂学习氛围即活跃又充满竞争性。在logo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方向感很好,很快的掌握了海龟方向的转动,(左转是LT,右转是RT,和英语里的left、right同意,我认为英语学的好的学生这里掌握的更好),我就鼓励他,让他来教其他学生,把自己是如何记忆方向转动的经验告诉其他人,把快乐共同分享。又如在教学《重复命令的使用》时,有些学生能过举一反三,很快的画出图形,然后他们就兴奋的举手告诉我,我看到剩余时间尚多,就激励他们是不是能过画出其他的利用重复命令的图形,他们都很有信心的点点头,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
经过努力,所有这些换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们用“画笔”、“PowerPoint”和“Word”制作了许多幅优秀作品。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对电脑也有了新认识,知道了信息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投入地学,是每位老师渴望达到的最高境界。深信只要让自己全身心的角色投入,不会有做不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