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如梦中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夏蝉躁宫柳,朱漆新宫墙。
  我是沿着那高耸威严的红墙寻至天安门的。
  漆色的鲜艳显出它还未受风雨的洗礼。手触着墙壁一路滑过,夏日虽烈,指尖犹凉。感受着那微有凹凸的墙面,我多么想把它那所有华美的装饰一层层刮下,直露出里面那被岁月与泪水、战火与阴谋所浸黄了的、蒙灰了的、熏黑了的——砖坯。
  猝不及防,天安门,闯进了视线。
  多么雄伟的建筑。
  我仰头,日光流动在仿佛无尘的琉璃瓦上,如此晃眼。
  二
  好像没走几步,就看完了前三殿,到了乾清宫。
  我还算熟练地挤到人群前,从唯一敞开的一对雕花木门往里看。
  好昏暗。
  黄缎裹着的龙椅隐约在大殿深处,缠金龙的红木柱子接着殿顶的雕梁画栋,绘满祥瑞福光的油彩被年复一年的黑暗侵蚀得暗淡无光,殿顶中央的藻井嵌得很深——那里面必是雕了九龙的——向四周延伸出无限的晦暗。
  空空荡荡的。好冷冽的气息。
  当它还未被岁月之河淹没时,它又岂会是这个样子?
  当那几案上堆满奏折,群臣俯首于阶下之时;当层叠的烛灯光照大殿,檀香浮舞于檐角之时;当权力如洪流自藻井而出威慑四方,地上有“黑金”之称的地砖在无声的移挪下被磨得光滑可鉴之时……它,又岂会是,这个样子?
  前朝如梦,红尘行走,已成过客。
  轻笑一声,我逆流挤出人群。
  三
  本是满怀着好奇憧憬而至,抬步跨过两道门槛,入了坤宁宫时,环顾,还是忍不住深深地叹息了一声。
  踏上西边的抄手游廊,厢房的门都已封死,窗拆换成玻璃板,昔日的深闺成了万人窥探的橱窗。
  毕竟是女子憩息的地方,少了正殿的肃杀之气,多了一丝六宫特有的奢艳。绸幔丝帷半遮半掩,檀木桌椅、古玩珍奇不一而足。
  我在一株“金枝玉叶”前驻足。
  珐琅瓷盆托着珠玉之土,盘曲着金银之枝,枝尖玛瑙花开、翡翠叶衬。仿盆栽的雅致,显财力的威慑,灼灼其华,妖妖其姿。只可惜,落满了尘。
  奢靡如何,华贵又如何?纵使金步摇玉花钿,佩环叮当;纵使芙蓉面柳叶眉,倾国倾城,又如何?珠玉易老,红颜易逝,凌然于时光海之上的,唯有塞外的幽幽琵琶语与长生殿的窃窃私语声罢了。
  四
  自御花园而出时,忍不住回顾。双眼终又捕捉不到什么,只好踏出宫门。竟已把故宫游毕。
  又绕回长安街上,再看故宫,桂殿兰宫,层台耸翠,金碧辉煌,数百年来,不知承载了多少渴望的目光。
  啊,毕竟已是过去!我将视线移向街对面的现代建筑群——新的政治中心已确立六十余载,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展翅腾飞。
  那人心呢?新了吗?
  十里长安街川流不息恍若银河,繁华王府井名牌林立令人目不暇接,什刹海通宵的灯红酒绿惹得一池粉荷彻夜难眠,名利的暗涌受欲望的驱使绵延千年生生不息。
  可是,行走在红尘中的人们啊,又有多少人明白,有时自己所不择手段、梦寐以求的,不过是那金枝玉叶上的浮尘一粒!
  【点评】
  这是一篇典型的移步换景的游记,但作者并不把重心放在对故宫风物的描写上,而是把笔触深入到自己的心灵深处,着力写自己游故宫的感受和感悟。在这里,“游”只是一个引子,“感”才是重点,作者把“感”融汇于“景”的描写之中,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
  (指导教师 唐江云)
其他文献
榆关失陷的恶消息,随着二十二年(1933)的新年俱来。乐华在不到一星期的阳历年假中,仍日日到学校里。有时参与抗日会的工作,有时在阅报室里看报,有时找师友谈话。他于放年假前几日接到父亲从四川寄来的信,说“学校停闭,薪水无着,战事稍平静,就要回到家里来”。又说,“下学期的学费无法筹措,到不得已的时候,只好叫你辍学了。”此外还带说有许多关于自学的话。他早自知不能长在学校求学的,自接到父亲这信,知道离开学
期刊
一  我是1971年春节后上初中的,那正是“文革”中期。那时候,全国都是大军营,按“林副主席”的旨意,学校建制不再是“年级”和“班”,而是“连”和“排”。一个年级就是一个“连”,一个班就是一个“排”,班内的小组就是“班”。比如我所在的班就叫“二连五排”。  四十多年过去了,至今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二连五排当时是全校闻名的烂班。几乎所有老师都无法控制课堂,因为一上课整个教室就是一农贸市场。现在的学生
期刊
文化大革命初起时,我正读到小学五年级。家庭出身很好的老师们闻风而动,一夜之间就成立了红卫兵组织,第二天用红布缝了袖标,袖标上用硬纸板漏上了毛体的黄漆字,第三天制造了红布的大旗,旗上也用黄漆描上了毛体的大字。紧接着老师们让家庭出身不是地富反坏右的学生们每人回家要了八毛钱,收了钱就发给我们每人一个红袖标。几天工夫满学校都是大大小小的红卫兵了,当我们这些穷孩子把红袖标套到破衣袖上时,那种得意地将胳膊抬起
期刊
“熟语”是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它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成语是一种相沿习且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诗文;而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却具有浓烈的口语色彩,一般来源于民间。  一、常用易错的熟语分类  (一)成语:成语的音节以四字为主,大部分。有的来自古代口语,如退避三舍、同病相怜;有的来自古代寓言:如揠苗助长、望洋兴叹;有的来自历史故事: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有的来
期刊
1976年,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初中读两年,但学校生活比现在的初中生丰富些,单就语文来说也是如此。  记得那时每年都有集中的文艺汇演,很多学校参加。有一年的文艺汇演,老师让我表演山东快书《赔茶壶》,我很兴奋,全力准备。我很快就把《赔茶壶》背得滚瓜烂熟,但我不会使用铜板,须拜师学艺。学校老师告诉说,有一位小学的刘老师精通此艺,但他家较远,不便来咱们学校,我得登门拜访。我心里高兴,便不怕路远,步行
期刊
60岁的年龄,在经历了写小说、拍电影、做节目主持人、当演员、导话剧等纷杂的生活阅历之后,被称为“全能型”文化人的吴念真把一切都看淡了。有许多人都曾对吴念真说他的人生太过于驳杂,而没有专注于一件事,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说:“吴念真你贪得太多了,要是你专注于一件事会大有成就。”在吴念真看来,他更愿意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多一点生命体验。  台湾新电影,轰轰烈烈那十年  前不久,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来到北京,出
期刊
北京通州潞河中学建校145年,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学教育传统。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校园里就涌现出众多文学刊物一旬刊、半月刊、校刊,后来又有年刊。20世纪50年代,在浓郁的文学氛围中,走出了神童作家刘绍棠。1988年,绍棠学长为母校文学社题写了刊名“潞园”,新一代的文学社也因此得名。文学社社刊《潞园》,又以丰富的内涵,崭新的姿态,绽放在潞园永远苍翠的苗圃中。2003年10月,在由中国作家协会创
期刊
东北的事变愈弄愈大,民众在激昂的情绪中过了国历的新年,又到了废历的年边。第一中学虽已照章放寒假,但抗日会的工作并不中辍,并且愈做得起劲,师生都趁了闲暇,分头努力,把整个的时间心力集中在这上面。  乐华的父亲枚叔因行务须赴上海。从H市到上海,只须乘半日火车就到。乐华家有好几个亲戚都在上海工商界服务,他们已先后迁居上海,子弟们就在那里求学。其中有许多自幼与乐华很莫逆,小朋友间时有书简来往的。这次枚叔因
期刊
深居小城,方才觉出此地四季的分明。  这个被誉为“生态东蒙”的地方,最动人的时节不是百花盛开的春天,而是凉风习习的秋季。因为这个时候,南方夏日的炎热已然渐渐退去,所谓“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就连旷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天井里来鸣叫了。于是,季节催下一场场秋雨,飘飘洒洒地扣问着细纱幔笼的街窗,近在咫尺。潇潇秋雨,几番惹得人唤起童心,推窗观望。一枚枚雨珠,那么整齐划一地敲打在眼前的房顶上,小巷里
期刊
精神可“佳”?  ——谈“佳”与“嘉”  “为民办事 精神可佳”是《江南时报》上的误用例(见《江南时报》2006.06.20.第15版)。这里的“精神可佳”应写作“精神可嘉”。“佳”与“嘉”的误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下例:  ①她还将作为特邀佳宾,出现在旅游节开幕式上。(《江南时报》2006.4.18)  ②表达出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佳许和企盼。[《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3.1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