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新闻,是指没有鲜明行业特点而又为大众所广泛感兴趣的,以反映社会生活、道德伦理、趣闻逸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新闻。”而《阅微革堂笔记》除了狐鬼题材的作品外,书中收集了当时大量的趣闻逸事,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伦理道德,无情讽刺了当时的社会弊端,于今天对当日社情之研究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由于作者认为“《聊斋志异》盛极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应继承晋、宋简古淡远的风格,崇尚质朴,不务华丽。因此,《阅微草堂笔记》深受当日人民之喜爱,“从索是书者众。因重锓版”。
《阅微草堂笔记》是否具有社会新闻性质
士人笔记与社会新闻的关系。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的窗口,而历代史官的辛勤劳作使得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流传至今。由于正史是官方编撰的文献,因而其必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阶级性,往往无法全面真实地概括整个社会生活。而民问流传的野史亦称史补,则很好地起到了补充作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我们的过去。正如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要“阅遍旧史,旁采小说”,还言道:“实录、正史未必皆可据,杂史、小说未必皆无凭。”文人笔记是史补中的一种,它介乎于文学和历史之间,既有文学作品生动精彩的一面,又是当时历史的鲜活记载。周勋初先生认为:“说它是文吧,记的都是史实;说它是史吧,却又有文的特点,如夸张、渲染,甚至想象、虚构等。”
新闻和历史之间的关系,不必赘言。卉代文人之所以创作笔记,只是因有所见闻,有所感触,读书有点心得。才随笔记下,正如纪昀所言:“或时有异闻,偶题片纸:或忽忆旧事,拟补前编。”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新闻的萌芽状态,甚至类似于今口的公民新闻。而这些笔记流传至今日则成为当时的历史。我们可以推论,当时的文人与今日之记者多少有些类似,只不过“记者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而士人是一种社会化的身份;记者的报道着眼于当下的传播,而士人的著述着意于后世的流传”。至此,我们不妨认为,文人笔记在当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新闻的作用。
《阅微草堂笔记》的传播动机。《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始于乾隆五十四年,止于嘉庆三年,前后断断续续经营了十个年头。然而矛盾的是,纪昀早年并不看重小说,甚至持鄙视态度,“他在乾隆四十六年汇编成的《四库全书总目》中论及小说时,就承袭传统的腐败观念,斥之为‘诬蔓失真’、‘妖妄荧听’、‘猥鄙荒诞’并且统统‘黜而不载’”。此外,纪昀曾对其孙树馨日:“吾老矣,欲成三书,恐天不假年,今语汝大略……”那么为什么晚年的纪昀不是去完成其未了的著书心愿。而是花上十年的工夫写作《阅微草堂笔记》呢?其写作《阅微草堂笔记》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这其中是否有一些现代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动机呢?
“余性耽孤寂,而不能自閑。卷轴笔砚,自束发至今,无数十日相离也。三十以前,讲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三十以后,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五十以后,领修秘籍,复折而讲考证。今老矣,无复当年之意兴,惟时拈纸墨,追录旧闻,姑以消遣岁月而已。”⑦久居宦海,身心俱疲,加之年事已高,亲朋渐逝,孤寂难耐,也许是晚年纪昀无心著述而作《阅微草堂笔记》一书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我们不得不重视,即在乾隆后期,社会矛盾越发尖锐,官场腐败、互相倾轧,民风凋敝,社会问题激增。作为经历盛世、胸怀壮志、士必兼济天下的纪昀来说,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帝国走向衰落,因而“昼长无事,追录见闻,忆及即书,都无体例。小说稗官,知无关于著述;街谈巷议,或有益于劝惩”。这是纪昀写作《阅微草堂笔记》的重要动机,他是想写给广大的稍有阅读能力的老百姓阅读的,为的就是“有益于劝惩”,挽救流于凋敝的世风。因而他采取了笔记小说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来作为其思想的传播载体,正如其门人汪德钺在分析他晚年创作的动机时就认为,纪昀“牖民于善”、“坊民于淫”,具“拳拳救世之深心”,他之所以“偶为笔记”,乃是因为“以为中人以下,不尽可与庄语,于是以卮言出之,代木铎之声”。有此传播动机,纪昀断不会只将其留在房中,孤芳自赏,,门人盛时彦在《阅微草堂笔记》的跋中写道:“初作《滦阳消夏录》,又作《如是我闻》,又作《槐西杂志》,皆已为坊贾刊行。”
《阅微草堂笔记》社会新闻性质的再辨析。在推得《阅微草堂笔记》所记载的除狐鬼题材以外的文章具有社会新闻性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些问题的存在。
首先,《阅微草堂笔记》的时效性较弱。《阅微草堂笔记》是五本笔记小说的合订本。每一本笔记小说又包含数百则短文。由于每一本的写作周期较长,因而其时效性势必受到影响。卷二第十九则中写道:“盖前明崇祯末,河南、山东大早蝗,草根木皮皆尽,乃以人为粮,官吏弗能禁。妇女幼孩反接鬻于市,谓之菜人。”纪昀所记之事甚至远至一个多世纪以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传播手段的问题,并不是新闻本身的问题。当时的印刷术是远不能做到今天的批量复制、快速广泛地传播。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这种传播手段上的落后就否认它的新闻性质。同时,我们需要以一个宽容的心态来迎接这一社会新闻的萌芽形式。而不是苛刻地以今日之标准来否定它。因而对于这一类软新闻来讲,其时效性的重要程度相对于知识性和趣味性就大大下降了。
其次,《阅微草堂笔记》的真实性值得怀疑。《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社会新闻来源往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纪昀亲见亲闻,卷二十二第二十则言道:“里有丁一士者……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余幼时犹及见之,尝求睹其技。使余立一过厅中,余面向门前,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砖面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如是者七八度,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二是道听途说所得,正如纪昀所言:“缘是友朋聚集,多以异闻相告。”然而“至于笔记的真伪杂糅,可以说是笔记的先天性顽症。归纳起来,其病因有三:一是个人所见所闻毕竟有限,道听途说辗转流传的事情难免走样:二是即便亲见亲闻也不能确保真实无误;三是作者的主观好恶会自觉不自觉地导致信息传播的失真”@。我们无法确保《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社会新闻一定具备客观真实性,而这也受纪昀的角色定位所决定,他毕竟是一位文人而不是现代职业记者。可我们不得不对纪昀的求实态度表示敬佩:作者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第五则中写道:“张太守墨谷言:德、景间有富室,恒积谷而不积金,防劫盗也……此事李露园亦言之,当非虚谬。”尽管由于条件的种种限制,但作者仍严格把关文章。
《阅微草堂笔记》中社会新闻的特点
内容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社会新闻没有鲜明的行业特点,报道题材十分广泛。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作者广泛记述了社会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人物 事件:或讽刺官场黑暗,鄙视道学家的虚伪:或讴歌女性的果敢,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或抨击封建礼教的僵固,慨叹儒生的迂腐。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为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当时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卷十八第四十五则如是写道:奴子傅显,喜读书……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魏问相见何意?日:“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性命攸关之际,竞仍考虑男女有别,本是举手之劳,如今却连呼叫都觉不妥。且“雅步行市上”,可见受封建礼教毒害之深。作者通过这则事件尖锐地讽刺了迂腐的儒生,进而将矛头指向害人匪浅的封建礼教,表达了“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聩僻谬,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的感慨。
可读性强,满足受众的阅读兴趣。社会新闻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趣味性,其所述之事能够满足受众的阅读兴趣。而《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大量生动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既有描写一弱女子扮鬼吓退歹人,亦有县官智破假雷击人案:有女子委身下嫁伺机寻仇,亦有亡命鸳鸯终难成眷属;有河间游僧假药骗人遭揭,亦有山西吝啬富商遭惩等。这一幕幕精彩的故事深得受众喜爱。卷十六第十四言道: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这则经典名篇,语言质朴,情节曲折,故事性较强。文章通过精彩的语言描写,简洁明了地描述了三类人即僧人、道学家和老河兵在寻找石兽时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巧妙地嘲笑了僧人的荒谬,犀利地讽刺了道学家的无知,表达了对以老河兵为代笔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的钦佩。本文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其可读性也可见一斑。
知识性强,介绍社会生活常识。社会新闻强调能给人以教育,能够通过事件讲解一些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收获,“理所当然地承担着传播新闻信息,普及科学知識的社会责任”。《阅微草堂笔记》中登载了大量极富知识性的文章,上文的寻找石兽就向读者介绍了落水巨石与泥沙运动间关系的常识。再如卷十一第十九则言道:有郎官覆舟于卫河,一姬溺焉,求得其尸,两掌各握粟一掬。咸以为怪,河干一叟日:是不足怪也,凡沉于水者,上视暗而下视明,惊惶瞀乱,必反从明处求出……此先有运粟之舟沉于水底,粟尚未腐,故掊之盈手耳。
文章借河干一叟之口,巧妙地介绍了“沉于水者,上视暗而下视明”的道理,并向人们讲解了如何检验溺人究竟是真的溺水而亡还是他杀后抛至水中。文章的知识性较强,读者可从中受益匪浅。
人情味浓,表达社会的喜怒哀乐。社会新闻应当满足受众的感情欲求,满足人们的喜怒哀乐。“好的社会新闻,或者能令读者泪流满面,为主人翁的高尚情操所感动:或者能令观众拍案而起,为主人公的卑劣行径所激怒。”《阅微草堂笔记》对人情味的把握恰到火候,功力深厚。其中艾子诚寻父一则至为感人:艾子诚之父文仲在子诚出生前误以为杀人而畏罪潜逃。而“乌有其父流离,而其子安处室家者”,将子诚的寻父之心展现无遗。照顾母亲的义务使得子诚直到母亲去世才动身寻父,并豪言:“苟相遇,生则共返,殁则负骨归;苟不相遇,宁老死道路间,不生还矣。”接着则描写子诚寻父过程无比之艰辛:“凡深山穷谷,险阻幽隐之处,无不物色。久而资斧既竭,行乞以糊口。凡二十载,终无悔心。”然而,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子诚终与老父相见,“子诚具陈始末,乃嗷然相持哭”,场面甚是感人,悲喜交加,确是极具人情味的一篇佳作。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社会新闻给予我们的启示
寓教于乐,通俗而不低俗。虽然《阅微草堂笔记》成书于两个多世纪之前,但面对着今天社会新闻低俗化成风的新闻界,怎能不认为这一社会新闻的萌芽状态却又应当是社会新闻的理想状态呢?纪昀为广见闻、利劝惩、拯世风而需要以通俗易懂且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加以传播,因而《阅微草堂笔记》必然是通俗的,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倩屈聱牙的词句,亦不是枯燥乏味的内容。在通俗易懂、为百姓所感兴趣的同时,《阅微草堂笔记》中大量的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毕竟这是纪昀创作《阅微草堂笔记》的初衷。随着历史的车轮走过二百多个年头,当我们的传播技术得到空前发展,我们的新闻环境基本成形,我们的新闻意识亦已完善,为什么反而社会新闻的低俗化倾向越发严重呢?一味地追逐利益,迎合受众低级趣味,造成今天的社会新闻空洞无力,仪供消遣。这是《阅微草堂笔记》之精妙所在,在这里,社会效益和迎合受众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社会新闻如何得以流传千古?《阅微草堂笔记》中所记载的社会新闻大多具有极高的文学、史学价值,是值得珍藏和传承的中华文明之火。反之再看今天的社会新闻,隔日即为废品,毫无价值可言,更别提传承千古。个中原因,不一而足。我认为,除了纪昀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之外,《阅微草堂笔记》中所述社会新闻有实在的意义,充实而饱满;而今天的社会新闻往往只顾一味迎合,而犹如快餐般空洞乏味,试问,快餐又何以使人回味无穷?《阅微草堂笔记》确有值得我们今天研究学习之处。
编校:董方晓
《阅微草堂笔记》是否具有社会新闻性质
士人笔记与社会新闻的关系。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的窗口,而历代史官的辛勤劳作使得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流传至今。由于正史是官方编撰的文献,因而其必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阶级性,往往无法全面真实地概括整个社会生活。而民问流传的野史亦称史补,则很好地起到了补充作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我们的过去。正如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要“阅遍旧史,旁采小说”,还言道:“实录、正史未必皆可据,杂史、小说未必皆无凭。”文人笔记是史补中的一种,它介乎于文学和历史之间,既有文学作品生动精彩的一面,又是当时历史的鲜活记载。周勋初先生认为:“说它是文吧,记的都是史实;说它是史吧,却又有文的特点,如夸张、渲染,甚至想象、虚构等。”
新闻和历史之间的关系,不必赘言。卉代文人之所以创作笔记,只是因有所见闻,有所感触,读书有点心得。才随笔记下,正如纪昀所言:“或时有异闻,偶题片纸:或忽忆旧事,拟补前编。”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新闻的萌芽状态,甚至类似于今口的公民新闻。而这些笔记流传至今日则成为当时的历史。我们可以推论,当时的文人与今日之记者多少有些类似,只不过“记者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而士人是一种社会化的身份;记者的报道着眼于当下的传播,而士人的著述着意于后世的流传”。至此,我们不妨认为,文人笔记在当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新闻的作用。
《阅微草堂笔记》的传播动机。《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始于乾隆五十四年,止于嘉庆三年,前后断断续续经营了十个年头。然而矛盾的是,纪昀早年并不看重小说,甚至持鄙视态度,“他在乾隆四十六年汇编成的《四库全书总目》中论及小说时,就承袭传统的腐败观念,斥之为‘诬蔓失真’、‘妖妄荧听’、‘猥鄙荒诞’并且统统‘黜而不载’”。此外,纪昀曾对其孙树馨日:“吾老矣,欲成三书,恐天不假年,今语汝大略……”那么为什么晚年的纪昀不是去完成其未了的著书心愿。而是花上十年的工夫写作《阅微草堂笔记》呢?其写作《阅微草堂笔记》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这其中是否有一些现代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动机呢?
“余性耽孤寂,而不能自閑。卷轴笔砚,自束发至今,无数十日相离也。三十以前,讲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三十以后,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五十以后,领修秘籍,复折而讲考证。今老矣,无复当年之意兴,惟时拈纸墨,追录旧闻,姑以消遣岁月而已。”⑦久居宦海,身心俱疲,加之年事已高,亲朋渐逝,孤寂难耐,也许是晚年纪昀无心著述而作《阅微草堂笔记》一书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我们不得不重视,即在乾隆后期,社会矛盾越发尖锐,官场腐败、互相倾轧,民风凋敝,社会问题激增。作为经历盛世、胸怀壮志、士必兼济天下的纪昀来说,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帝国走向衰落,因而“昼长无事,追录见闻,忆及即书,都无体例。小说稗官,知无关于著述;街谈巷议,或有益于劝惩”。这是纪昀写作《阅微草堂笔记》的重要动机,他是想写给广大的稍有阅读能力的老百姓阅读的,为的就是“有益于劝惩”,挽救流于凋敝的世风。因而他采取了笔记小说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来作为其思想的传播载体,正如其门人汪德钺在分析他晚年创作的动机时就认为,纪昀“牖民于善”、“坊民于淫”,具“拳拳救世之深心”,他之所以“偶为笔记”,乃是因为“以为中人以下,不尽可与庄语,于是以卮言出之,代木铎之声”。有此传播动机,纪昀断不会只将其留在房中,孤芳自赏,,门人盛时彦在《阅微草堂笔记》的跋中写道:“初作《滦阳消夏录》,又作《如是我闻》,又作《槐西杂志》,皆已为坊贾刊行。”
《阅微草堂笔记》社会新闻性质的再辨析。在推得《阅微草堂笔记》所记载的除狐鬼题材以外的文章具有社会新闻性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些问题的存在。
首先,《阅微草堂笔记》的时效性较弱。《阅微草堂笔记》是五本笔记小说的合订本。每一本笔记小说又包含数百则短文。由于每一本的写作周期较长,因而其时效性势必受到影响。卷二第十九则中写道:“盖前明崇祯末,河南、山东大早蝗,草根木皮皆尽,乃以人为粮,官吏弗能禁。妇女幼孩反接鬻于市,谓之菜人。”纪昀所记之事甚至远至一个多世纪以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传播手段的问题,并不是新闻本身的问题。当时的印刷术是远不能做到今天的批量复制、快速广泛地传播。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这种传播手段上的落后就否认它的新闻性质。同时,我们需要以一个宽容的心态来迎接这一社会新闻的萌芽形式。而不是苛刻地以今日之标准来否定它。因而对于这一类软新闻来讲,其时效性的重要程度相对于知识性和趣味性就大大下降了。
其次,《阅微草堂笔记》的真实性值得怀疑。《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社会新闻来源往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纪昀亲见亲闻,卷二十二第二十则言道:“里有丁一士者……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余幼时犹及见之,尝求睹其技。使余立一过厅中,余面向门前,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砖面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如是者七八度,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二是道听途说所得,正如纪昀所言:“缘是友朋聚集,多以异闻相告。”然而“至于笔记的真伪杂糅,可以说是笔记的先天性顽症。归纳起来,其病因有三:一是个人所见所闻毕竟有限,道听途说辗转流传的事情难免走样:二是即便亲见亲闻也不能确保真实无误;三是作者的主观好恶会自觉不自觉地导致信息传播的失真”@。我们无法确保《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社会新闻一定具备客观真实性,而这也受纪昀的角色定位所决定,他毕竟是一位文人而不是现代职业记者。可我们不得不对纪昀的求实态度表示敬佩:作者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第五则中写道:“张太守墨谷言:德、景间有富室,恒积谷而不积金,防劫盗也……此事李露园亦言之,当非虚谬。”尽管由于条件的种种限制,但作者仍严格把关文章。
《阅微草堂笔记》中社会新闻的特点
内容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社会新闻没有鲜明的行业特点,报道题材十分广泛。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作者广泛记述了社会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人物 事件:或讽刺官场黑暗,鄙视道学家的虚伪:或讴歌女性的果敢,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或抨击封建礼教的僵固,慨叹儒生的迂腐。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为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当时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卷十八第四十五则如是写道:奴子傅显,喜读书……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魏问相见何意?日:“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性命攸关之际,竞仍考虑男女有别,本是举手之劳,如今却连呼叫都觉不妥。且“雅步行市上”,可见受封建礼教毒害之深。作者通过这则事件尖锐地讽刺了迂腐的儒生,进而将矛头指向害人匪浅的封建礼教,表达了“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聩僻谬,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的感慨。
可读性强,满足受众的阅读兴趣。社会新闻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趣味性,其所述之事能够满足受众的阅读兴趣。而《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大量生动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既有描写一弱女子扮鬼吓退歹人,亦有县官智破假雷击人案:有女子委身下嫁伺机寻仇,亦有亡命鸳鸯终难成眷属;有河间游僧假药骗人遭揭,亦有山西吝啬富商遭惩等。这一幕幕精彩的故事深得受众喜爱。卷十六第十四言道: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这则经典名篇,语言质朴,情节曲折,故事性较强。文章通过精彩的语言描写,简洁明了地描述了三类人即僧人、道学家和老河兵在寻找石兽时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巧妙地嘲笑了僧人的荒谬,犀利地讽刺了道学家的无知,表达了对以老河兵为代笔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的钦佩。本文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其可读性也可见一斑。
知识性强,介绍社会生活常识。社会新闻强调能给人以教育,能够通过事件讲解一些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收获,“理所当然地承担着传播新闻信息,普及科学知識的社会责任”。《阅微草堂笔记》中登载了大量极富知识性的文章,上文的寻找石兽就向读者介绍了落水巨石与泥沙运动间关系的常识。再如卷十一第十九则言道:有郎官覆舟于卫河,一姬溺焉,求得其尸,两掌各握粟一掬。咸以为怪,河干一叟日:是不足怪也,凡沉于水者,上视暗而下视明,惊惶瞀乱,必反从明处求出……此先有运粟之舟沉于水底,粟尚未腐,故掊之盈手耳。
文章借河干一叟之口,巧妙地介绍了“沉于水者,上视暗而下视明”的道理,并向人们讲解了如何检验溺人究竟是真的溺水而亡还是他杀后抛至水中。文章的知识性较强,读者可从中受益匪浅。
人情味浓,表达社会的喜怒哀乐。社会新闻应当满足受众的感情欲求,满足人们的喜怒哀乐。“好的社会新闻,或者能令读者泪流满面,为主人翁的高尚情操所感动:或者能令观众拍案而起,为主人公的卑劣行径所激怒。”《阅微草堂笔记》对人情味的把握恰到火候,功力深厚。其中艾子诚寻父一则至为感人:艾子诚之父文仲在子诚出生前误以为杀人而畏罪潜逃。而“乌有其父流离,而其子安处室家者”,将子诚的寻父之心展现无遗。照顾母亲的义务使得子诚直到母亲去世才动身寻父,并豪言:“苟相遇,生则共返,殁则负骨归;苟不相遇,宁老死道路间,不生还矣。”接着则描写子诚寻父过程无比之艰辛:“凡深山穷谷,险阻幽隐之处,无不物色。久而资斧既竭,行乞以糊口。凡二十载,终无悔心。”然而,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子诚终与老父相见,“子诚具陈始末,乃嗷然相持哭”,场面甚是感人,悲喜交加,确是极具人情味的一篇佳作。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社会新闻给予我们的启示
寓教于乐,通俗而不低俗。虽然《阅微草堂笔记》成书于两个多世纪之前,但面对着今天社会新闻低俗化成风的新闻界,怎能不认为这一社会新闻的萌芽状态却又应当是社会新闻的理想状态呢?纪昀为广见闻、利劝惩、拯世风而需要以通俗易懂且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加以传播,因而《阅微草堂笔记》必然是通俗的,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倩屈聱牙的词句,亦不是枯燥乏味的内容。在通俗易懂、为百姓所感兴趣的同时,《阅微草堂笔记》中大量的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毕竟这是纪昀创作《阅微草堂笔记》的初衷。随着历史的车轮走过二百多个年头,当我们的传播技术得到空前发展,我们的新闻环境基本成形,我们的新闻意识亦已完善,为什么反而社会新闻的低俗化倾向越发严重呢?一味地追逐利益,迎合受众低级趣味,造成今天的社会新闻空洞无力,仪供消遣。这是《阅微草堂笔记》之精妙所在,在这里,社会效益和迎合受众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社会新闻如何得以流传千古?《阅微草堂笔记》中所记载的社会新闻大多具有极高的文学、史学价值,是值得珍藏和传承的中华文明之火。反之再看今天的社会新闻,隔日即为废品,毫无价值可言,更别提传承千古。个中原因,不一而足。我认为,除了纪昀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之外,《阅微草堂笔记》中所述社会新闻有实在的意义,充实而饱满;而今天的社会新闻往往只顾一味迎合,而犹如快餐般空洞乏味,试问,快餐又何以使人回味无穷?《阅微草堂笔记》确有值得我们今天研究学习之处。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