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大陆集团是全球知名的汽车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大型提供商之一,位列德国第一,欧洲第二、世界第五。近几年来,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与利润增长迅猛,中国进程飞快提速。
中国特色产品增多
大陆集团在汽车动力总成、底盘及安全、车身与内饰,以及车载电子电器等领域拥有最新的技术成果。而且其不少产品在中国制造、供应与研发。
在底盘及安全领域,有专为亚洲及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制动刹车系统、新卡式制动系统、气囊控制系统,以及全新的MK100制动系列和适用于轻卡、轿车的“马牌”轮胎。
在环保技术领域,有低二氧化碳排放概念的动力总成产品系列。如燃油喷射及压缩燃气系统、压电直喷及电磁直喷系统、双离合器传统系统,以及混合动力技术等。
此外,车载电子系统领域的车体控制单元、组合仪表、远程自动技术、导航装置及无线媒体门户产品等尤其具有中国特色。如基本功能控制单元(即低成本型组合仪表)、中国地区导航系统及汉语语音识别系统等智能产品充分体现了大陆集团为中国市场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能力。
中国进程飞快提速
大陆集团旗下产品几乎遍及汽车系统的各细分领域,产品市场在全球也不断得到拓展。近几年来,为布局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而采取的收购重组、合资设厂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2007年12月,大陆集团正式完成并购西门子威迪欧VDO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陆集团亚洲区总裁蒋·孔克(Jay Kunkel)表示,此举不仅使其全球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如在中国业务就增长了一倍),产品体系更加丰富,系统效能进一步增强,而且大幅提升了其产品、企业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与创新力,使大陆集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新兴的市场上,大陆集团倾心致力于成为中国汽车业领先的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随着大陆集团业务范围与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张,零部件生产日渐中国化。Jay Kunkel表示:“大陆尽可能地将更多产品的生产、研发和检测中国化。大陆集团正在投资兴建的技术中心,目的就是开发中国特定市场的解决方案。”
自1994年大陆集团与上汽集团组建了合资企业,开始在华生产制动器和测径器始,大陆在华已设有14个生产或办事机构,大型、固定客户60余家,如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
2008年1月,大陆集团新亚洲总部及研发中心在中国上海破土动工,工程总投资达6000万欧元(6.59亿元人民币)。其中坐落于上海杨浦区的大陆集团新亚洲总部共拥有14层办公楼,总建筑面积约合1.4万平方米。2009年5月,大陆集团亚洲总部将正式从日本迁到中国。届时来自大陆集团汽车分部、轮胎分部以及康迪泰克分部的近900名员工将在亚洲总部新址办公。
位于上海附近的常熟市一座新的液压制动系统生产厂将于08年7月初正式投产。在上海嘉定区正在兴建的一座配有台架测试设备的工程中心,将于08年8月开业。投资额为1.5亿欧元(16亿元人民币)的大陆马牌轮胎厂也将于08年下半年正式在安徽合肥动工兴建。
中国市场商机倍增
随着中国气体排放法规和汽车安全法规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电子元素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因中国汽车厂商在其出口汽车上配备了西方国家标准的技术和产品,这使得大陆集团的产品在中国汽车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价值,并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特点研制“低排量高复杂性”的汽车系统技术与产品。
Jay Kunkel表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已在世界汽车体系中扮演着日臻重要的角色。大陆在中国的OEM(定牌生产合作)将出现强势增长,在华业务和市场销售额的增长将受到环境问题,安全性、信息化和低价车四大全球发展趋势的推动。例如,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低滚动阻力的轮胎将受到中国市场的响应与欢迎:能够提高行驶效率,有效减少能耗、排放的导航产品也将有所发展。”他还预期,由于中国汽车厂商力争开发更清洁的发动机,传动系管理系统也将出现较大增长机遇。
Jay Kunkel还透露,2010年大陆集团在亚洲的销售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售后市场的产品战略目标是将定牌生产和非定牌生产的比例保持在60:40。因此,大陆集团仍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
中国特色产品增多
大陆集团在汽车动力总成、底盘及安全、车身与内饰,以及车载电子电器等领域拥有最新的技术成果。而且其不少产品在中国制造、供应与研发。
在底盘及安全领域,有专为亚洲及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制动刹车系统、新卡式制动系统、气囊控制系统,以及全新的MK100制动系列和适用于轻卡、轿车的“马牌”轮胎。
在环保技术领域,有低二氧化碳排放概念的动力总成产品系列。如燃油喷射及压缩燃气系统、压电直喷及电磁直喷系统、双离合器传统系统,以及混合动力技术等。
此外,车载电子系统领域的车体控制单元、组合仪表、远程自动技术、导航装置及无线媒体门户产品等尤其具有中国特色。如基本功能控制单元(即低成本型组合仪表)、中国地区导航系统及汉语语音识别系统等智能产品充分体现了大陆集团为中国市场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能力。
中国进程飞快提速
大陆集团旗下产品几乎遍及汽车系统的各细分领域,产品市场在全球也不断得到拓展。近几年来,为布局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而采取的收购重组、合资设厂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2007年12月,大陆集团正式完成并购西门子威迪欧VDO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陆集团亚洲区总裁蒋·孔克(Jay Kunkel)表示,此举不仅使其全球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如在中国业务就增长了一倍),产品体系更加丰富,系统效能进一步增强,而且大幅提升了其产品、企业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与创新力,使大陆集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新兴的市场上,大陆集团倾心致力于成为中国汽车业领先的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随着大陆集团业务范围与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张,零部件生产日渐中国化。Jay Kunkel表示:“大陆尽可能地将更多产品的生产、研发和检测中国化。大陆集团正在投资兴建的技术中心,目的就是开发中国特定市场的解决方案。”
自1994年大陆集团与上汽集团组建了合资企业,开始在华生产制动器和测径器始,大陆在华已设有14个生产或办事机构,大型、固定客户60余家,如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
2008年1月,大陆集团新亚洲总部及研发中心在中国上海破土动工,工程总投资达6000万欧元(6.59亿元人民币)。其中坐落于上海杨浦区的大陆集团新亚洲总部共拥有14层办公楼,总建筑面积约合1.4万平方米。2009年5月,大陆集团亚洲总部将正式从日本迁到中国。届时来自大陆集团汽车分部、轮胎分部以及康迪泰克分部的近900名员工将在亚洲总部新址办公。
位于上海附近的常熟市一座新的液压制动系统生产厂将于08年7月初正式投产。在上海嘉定区正在兴建的一座配有台架测试设备的工程中心,将于08年8月开业。投资额为1.5亿欧元(16亿元人民币)的大陆马牌轮胎厂也将于08年下半年正式在安徽合肥动工兴建。
中国市场商机倍增
随着中国气体排放法规和汽车安全法规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电子元素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因中国汽车厂商在其出口汽车上配备了西方国家标准的技术和产品,这使得大陆集团的产品在中国汽车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价值,并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特点研制“低排量高复杂性”的汽车系统技术与产品。
Jay Kunkel表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已在世界汽车体系中扮演着日臻重要的角色。大陆在中国的OEM(定牌生产合作)将出现强势增长,在华业务和市场销售额的增长将受到环境问题,安全性、信息化和低价车四大全球发展趋势的推动。例如,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低滚动阻力的轮胎将受到中国市场的响应与欢迎:能够提高行驶效率,有效减少能耗、排放的导航产品也将有所发展。”他还预期,由于中国汽车厂商力争开发更清洁的发动机,传动系管理系统也将出现较大增长机遇。
Jay Kunkel还透露,2010年大陆集团在亚洲的销售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售后市场的产品战略目标是将定牌生产和非定牌生产的比例保持在60:40。因此,大陆集团仍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