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的一代人有一个梦幻和诗意的成长过程,飞速过去的时光,万花筒般的缭乱。这二十多年的社会变化,正好是一个财富和文化巨变的过程。但无论如何巨变,变的都是走向幸福,走向开放,和告别贫困与压抑。曾经的事变和悲伤是他们幼稚的时期发生的往事,现在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老人们讲述的童话故事。
现在远在澳洲求学的亦可,正是一个80后出生的女孩子。她和她那一代人一样,正常的国内学生时代,然后远走海外。海外孤独的求学生活和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恰好成了她以影视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巨大资源。曾经的国内生活记忆和突变的西方社会生活环境,都在她的影视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亦可在澳洲的创作数量不少,却一直保持了鲜活生动的感觉,无论是实验性的微型电影还是以现实主义情感叙事为方法的纪录片,都显得完整大气,不同一般。让人比较意外的是,她毫无目前80后一代的矫揉造作与无病呻吟的毛病,从始至终保持了一种探索的从容和由内心出发的真诚。最近她拿出近几年创作的几部作品,都可以让人强烈地感觉到这种成熟。
亦可的“悉尼”
对于亦可来说,她所经常过往的悉尼,并不是人们所不假思索地认定的,一个热闹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悉尼所有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景观,比如悉尼歌剧院、港桥和中心塔,都并没有成为亦可作为影像反映悉尼的材料。她根本就不去考虑它们,而是直接地将她对悉尼细微的感受和记录,以一种完全抽象的方式进行了表现。我们所看到的,是真实物象色调分离后产生的线条和斑驳的色块在随着视频过程运动,于是那个实在的,混凝土和玻璃与钢铁的悉尼幻化成了一个由色彩和线相互跳跃的朦胧视像,客观的悉尼变成了主观的感觉的悉尼、诗意的悉尼,其作者想象力的效果跃然陈上。有趣的是,这些极端艺术化的效果,并非用什么高深的技术设备完成,亦可只是用了一部普通的家用三星小摄像机和自带的延迟、色相分离功能完成的。亦可自己说,正是这些随机而带的功能给予了她诠释自己印象中的悉尼的灵感。她说,只要“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再过稀松平常的事物都可以成为难得的素材。”亦可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先进的技术没有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不过是一种僵死的技术,只有人的努力才会使技术获得生命力。
寻找历史颜色
正在读大学一年级的亦可为学校艺术社团创作的音乐剧拍摄宣传片。这本来是一件非常机械的工作,按常规将一些排练镜头在后期进行编辑组接,串成一部排练过程的缩编版即可。但亦可在这项非常平常的工作中,非常主动地加进了自己对澳大利亚以及其历史的认识,将这些素材演绎成一部饶有兴味的“历史”追忆。亦可利用非线编软件中一些非常普通的功能,对素材进行调色,让现实的素材呈现“复古”的感觉,于是一个上个世纪30年代的澳洲生活“景象”居然亦真亦幻地出现了。其实所有的片中人物都是亦可现在的同学,场景也是现实的校舍,情节则是音乐剧排练的过程。这有些“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味。整个影片笼罩在浓浓的黄褐色调子中,这是亦可重新调整了影片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以及色相所致,影片中人物动作的慢速度和镜头的摇晃感觉,都让影像获得了一种在记忆中才有的梦幻感觉;爵士音乐如泣如诉的背景烘托,就真让观众进入了历史的情景。电影的本质之一就是回忆,将过去的时间“回放”,所以说时间就是电影的魔力。亦可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将一段宣传片做得有声有色,展开了自己的历史想象。
以影像倾诉自己情感
在亦可的这组作品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一部以纪录片形式倾诉自己对一位师长情感的《一封寄望天国的信》了。这是一部没有任何技术噱头的现实主义作品。亦可在澳洲留学的生涯中,积极参与华人社团的戏剧活动,这部作品就是从对一个老师的追忆来反映海外华人的情感世界。身在海外的华人,远离自己的文化,但中国深厚的文化血脉,在海外华人中却得到坚强的坚守。悉尼的华人一直坚持各种中华文化活动,华轩剧社的话剧在华人圈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华轩剧社活动由大家在业余时间维持,但长期缺少真正专业的话剧人士指导。一对从上海来的老人是资深的话剧艺术家,几年前开始指导华轩剧社的话剧实践,从而让华轩剧社的水平真正获得提高。这对老人就是大家崇敬的胡老师和王老师。不幸的是,胡老师罹患癌症,在华轩剧社刚刚上路的时候离开了大家。胡老师的离去,让华轩剧社的朋友们悲痛不已,对胡老师的遗孀王老师进行了尽可能的安慰。亦可正是在这段生死离别的前后开始接触华轩剧社,目睹并记录了这段海外华人之间的情感历程。
影片的开始,亦可以对胡老师的学生梁琰采访开始。悲痛欲绝的梁琰声泪俱下,她说胡老师的灵柩在被送去火化之时,两边幕台的帘子缓缓闭起,她看到胡老师在谢幕,“可是这次只有他一个人了——只有他一个人了……”这一突兀的开场,一下子将观众的心提起,也定下了整个影片的悲情主调。随后,亦可以倒叙的方式回溯了胡老师的弥留时刻以及胡、王两位老师与大家共同的戏剧生活。存胡老师辞世之后来家中造访的猫一节,亦可依据埃及关于猫的古老传说,充分给予了这只猫造访所带来的象征性隐喻,将一对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老人的一世爱情作了完美的提升,也将他们这些学生对两位老师的一生情感,致以了奇特的礼赞。
影片也并没有简单地沉溺在悲情的宣泄中,而是一转进入失去胡老师之后的王老师继续共同事业的描述。此刻整个影片如阳光升起,生命的不朽和力量成为前面悲痛的理由和目的。
贯穿在整个影片中的音乐,缥缈、高远,给予了现实影像一种虚幻的间离效果。它好像是一条一直回转穿梭在生死之间的丝线,给悲伤串接起圣洁的光芒,让这些孤悬在海外的华人沉浸在彼此认同和相互支持的情感海洋中。
现在远在澳洲求学的亦可,正是一个80后出生的女孩子。她和她那一代人一样,正常的国内学生时代,然后远走海外。海外孤独的求学生活和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恰好成了她以影视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巨大资源。曾经的国内生活记忆和突变的西方社会生活环境,都在她的影视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亦可在澳洲的创作数量不少,却一直保持了鲜活生动的感觉,无论是实验性的微型电影还是以现实主义情感叙事为方法的纪录片,都显得完整大气,不同一般。让人比较意外的是,她毫无目前80后一代的矫揉造作与无病呻吟的毛病,从始至终保持了一种探索的从容和由内心出发的真诚。最近她拿出近几年创作的几部作品,都可以让人强烈地感觉到这种成熟。
亦可的“悉尼”
对于亦可来说,她所经常过往的悉尼,并不是人们所不假思索地认定的,一个热闹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悉尼所有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景观,比如悉尼歌剧院、港桥和中心塔,都并没有成为亦可作为影像反映悉尼的材料。她根本就不去考虑它们,而是直接地将她对悉尼细微的感受和记录,以一种完全抽象的方式进行了表现。我们所看到的,是真实物象色调分离后产生的线条和斑驳的色块在随着视频过程运动,于是那个实在的,混凝土和玻璃与钢铁的悉尼幻化成了一个由色彩和线相互跳跃的朦胧视像,客观的悉尼变成了主观的感觉的悉尼、诗意的悉尼,其作者想象力的效果跃然陈上。有趣的是,这些极端艺术化的效果,并非用什么高深的技术设备完成,亦可只是用了一部普通的家用三星小摄像机和自带的延迟、色相分离功能完成的。亦可自己说,正是这些随机而带的功能给予了她诠释自己印象中的悉尼的灵感。她说,只要“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再过稀松平常的事物都可以成为难得的素材。”亦可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先进的技术没有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不过是一种僵死的技术,只有人的努力才会使技术获得生命力。
寻找历史颜色
正在读大学一年级的亦可为学校艺术社团创作的音乐剧拍摄宣传片。这本来是一件非常机械的工作,按常规将一些排练镜头在后期进行编辑组接,串成一部排练过程的缩编版即可。但亦可在这项非常平常的工作中,非常主动地加进了自己对澳大利亚以及其历史的认识,将这些素材演绎成一部饶有兴味的“历史”追忆。亦可利用非线编软件中一些非常普通的功能,对素材进行调色,让现实的素材呈现“复古”的感觉,于是一个上个世纪30年代的澳洲生活“景象”居然亦真亦幻地出现了。其实所有的片中人物都是亦可现在的同学,场景也是现实的校舍,情节则是音乐剧排练的过程。这有些“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味。整个影片笼罩在浓浓的黄褐色调子中,这是亦可重新调整了影片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以及色相所致,影片中人物动作的慢速度和镜头的摇晃感觉,都让影像获得了一种在记忆中才有的梦幻感觉;爵士音乐如泣如诉的背景烘托,就真让观众进入了历史的情景。电影的本质之一就是回忆,将过去的时间“回放”,所以说时间就是电影的魔力。亦可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将一段宣传片做得有声有色,展开了自己的历史想象。
以影像倾诉自己情感
在亦可的这组作品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一部以纪录片形式倾诉自己对一位师长情感的《一封寄望天国的信》了。这是一部没有任何技术噱头的现实主义作品。亦可在澳洲留学的生涯中,积极参与华人社团的戏剧活动,这部作品就是从对一个老师的追忆来反映海外华人的情感世界。身在海外的华人,远离自己的文化,但中国深厚的文化血脉,在海外华人中却得到坚强的坚守。悉尼的华人一直坚持各种中华文化活动,华轩剧社的话剧在华人圈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华轩剧社活动由大家在业余时间维持,但长期缺少真正专业的话剧人士指导。一对从上海来的老人是资深的话剧艺术家,几年前开始指导华轩剧社的话剧实践,从而让华轩剧社的水平真正获得提高。这对老人就是大家崇敬的胡老师和王老师。不幸的是,胡老师罹患癌症,在华轩剧社刚刚上路的时候离开了大家。胡老师的离去,让华轩剧社的朋友们悲痛不已,对胡老师的遗孀王老师进行了尽可能的安慰。亦可正是在这段生死离别的前后开始接触华轩剧社,目睹并记录了这段海外华人之间的情感历程。
影片的开始,亦可以对胡老师的学生梁琰采访开始。悲痛欲绝的梁琰声泪俱下,她说胡老师的灵柩在被送去火化之时,两边幕台的帘子缓缓闭起,她看到胡老师在谢幕,“可是这次只有他一个人了——只有他一个人了……”这一突兀的开场,一下子将观众的心提起,也定下了整个影片的悲情主调。随后,亦可以倒叙的方式回溯了胡老师的弥留时刻以及胡、王两位老师与大家共同的戏剧生活。存胡老师辞世之后来家中造访的猫一节,亦可依据埃及关于猫的古老传说,充分给予了这只猫造访所带来的象征性隐喻,将一对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老人的一世爱情作了完美的提升,也将他们这些学生对两位老师的一生情感,致以了奇特的礼赞。
影片也并没有简单地沉溺在悲情的宣泄中,而是一转进入失去胡老师之后的王老师继续共同事业的描述。此刻整个影片如阳光升起,生命的不朽和力量成为前面悲痛的理由和目的。
贯穿在整个影片中的音乐,缥缈、高远,给予了现实影像一种虚幻的间离效果。它好像是一条一直回转穿梭在生死之间的丝线,给悲伤串接起圣洁的光芒,让这些孤悬在海外的华人沉浸在彼此认同和相互支持的情感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