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本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杰出诗人。其诗恬淡自然,感情浓烈,又富于真实,语言质朴而精炼,时称田园诗。陶渊明乃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表现田园风情的诗人。正如丘琼荪在
《诗赋词曲概论》中指出“义熙文学,陶谢并称,渊明之诗,多歌咏田园,冲和恬澹,为千古一大诗人。”其散文和辞赋流畅自如,著名的《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就出自其笔。而《五柳先生传》是他的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
传记一般总要介绍传主的籍贯、姓名,如《史记·项羽本纪》开头为:“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而《五柳先生传》开篇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这一奇特的开头,虚实结合,不但上承“史家之绝唱”,而且蕴含着对当时门阀制度的蔑视和对东晋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还开启了东晋以降为无名氏立传的先河。“宅边五柳树”的实写,既交代了先生以“五柳”为号的由来,也借柳树的寻常之形衬托下文先生所具有的奇特之志。
在通常情况下,传记主体部分往往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而在这篇不到二百字的《五柳先生传》中,作者故意隐去了传主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而着重表现传主的性格志趣与精神气质。五柳先生的主要性格特征是“闲静少言行,不慕名利”。可见其读书、著文章的目的决非“读书优则仕”。他的三大爱好是“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与社会的名利之徒形成强烈对比。他的物质条件如此之差:住的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穿的是“短褐穿结”;吃的是“箪瓢屡空”。物质生活的贫乏反衬了先生精神境界的丰富和高雅。他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身处困境而“晏如也”(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这些神态描写,笔墨是何等精粹,而人物性格是何等突出。
史传文学的开山之作《史记》通常在结尾有史官评价传主的议论性文字,如《项羽本纪》最后写道:“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五柳先生传》继承这一传统用“赞曰”之语加以评价,再次点明先生“衔觞赋诗”的目的是“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一语道破了先生之“志”是向往上古时期朴实淳厚的社会风尚,这两句设问兼有反复,琅琅上口,令人遐想,具有余音绕梁之美感。
谁都知道陶渊明年少时有“大济苍生”的理想,而晚年所作的《桃花源记》为劳苦大众提出了没有剥削压迫的桃源式的社会理想;谁都知道陶渊明具有“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质,故死后友人私谥其为“靖节先生”;谁都知道陶渊明虽然出身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但是他后来亲自参加农耕,并且不愧为“田园诗”的奠基者。在《五柳先生传》中,作者特意刻画了一个贫寒高洁和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把自我情感假托在“五柳先生”身上。这为何呢?可以说,《五柳先生传》是形式上的他传,实质上的自传。在南朝萧统的《陶渊明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渊明少有奇趣”,“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时人谓之实录”。那么,为什么作者要如此变换角度来写呢?在一般情况下,真实的题材大多用第一人称,而虚构的题材多用第三人称,由此看来,作者变换角度的目的在于强调文章的虚构性,从而使这篇传记产生一种虚实相生、虚实相间的美感作用。
作者在写五柳先生“不俗”“潇洒”的风姿神韵的同时,还做到了语言风格的独特。全文语言洗练,整句与散句有机结合,自然和谐,错落有致,具有参差美。如结尾部分,开头为散句,紧接着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意为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属于对偶式整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思是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又为散句,最后两句属于反复式整句。这样整散交错,使文句既有气势,又有韵味。另外如“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明显协韵,具有诗赋的韵味;那“戚戚”、“汲汲”叠字词的使用,也使语言产生铿锵而和谐的音乐效果;那语气词“焉”、“也”、“乎”、“欤”的运用也起到了一唱三叹、抑扬顿挫的作用。本文表达上的奇趣种种当然需要读者深入去“会意”了。
记得陶渊明诗中有这样的绝妙好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大概诗句所指的“奇文”中也包括这篇《五柳先生传》吧!不知当初,陶令有否想到,那些当时只为“自娱”的诗文会被后人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浙江省慈溪耕民中学(315324)
《诗赋词曲概论》中指出“义熙文学,陶谢并称,渊明之诗,多歌咏田园,冲和恬澹,为千古一大诗人。”其散文和辞赋流畅自如,著名的《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就出自其笔。而《五柳先生传》是他的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
传记一般总要介绍传主的籍贯、姓名,如《史记·项羽本纪》开头为:“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而《五柳先生传》开篇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这一奇特的开头,虚实结合,不但上承“史家之绝唱”,而且蕴含着对当时门阀制度的蔑视和对东晋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还开启了东晋以降为无名氏立传的先河。“宅边五柳树”的实写,既交代了先生以“五柳”为号的由来,也借柳树的寻常之形衬托下文先生所具有的奇特之志。
在通常情况下,传记主体部分往往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而在这篇不到二百字的《五柳先生传》中,作者故意隐去了传主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而着重表现传主的性格志趣与精神气质。五柳先生的主要性格特征是“闲静少言行,不慕名利”。可见其读书、著文章的目的决非“读书优则仕”。他的三大爱好是“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与社会的名利之徒形成强烈对比。他的物质条件如此之差:住的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穿的是“短褐穿结”;吃的是“箪瓢屡空”。物质生活的贫乏反衬了先生精神境界的丰富和高雅。他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身处困境而“晏如也”(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这些神态描写,笔墨是何等精粹,而人物性格是何等突出。
史传文学的开山之作《史记》通常在结尾有史官评价传主的议论性文字,如《项羽本纪》最后写道:“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五柳先生传》继承这一传统用“赞曰”之语加以评价,再次点明先生“衔觞赋诗”的目的是“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一语道破了先生之“志”是向往上古时期朴实淳厚的社会风尚,这两句设问兼有反复,琅琅上口,令人遐想,具有余音绕梁之美感。
谁都知道陶渊明年少时有“大济苍生”的理想,而晚年所作的《桃花源记》为劳苦大众提出了没有剥削压迫的桃源式的社会理想;谁都知道陶渊明具有“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质,故死后友人私谥其为“靖节先生”;谁都知道陶渊明虽然出身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但是他后来亲自参加农耕,并且不愧为“田园诗”的奠基者。在《五柳先生传》中,作者特意刻画了一个贫寒高洁和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把自我情感假托在“五柳先生”身上。这为何呢?可以说,《五柳先生传》是形式上的他传,实质上的自传。在南朝萧统的《陶渊明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渊明少有奇趣”,“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时人谓之实录”。那么,为什么作者要如此变换角度来写呢?在一般情况下,真实的题材大多用第一人称,而虚构的题材多用第三人称,由此看来,作者变换角度的目的在于强调文章的虚构性,从而使这篇传记产生一种虚实相生、虚实相间的美感作用。
作者在写五柳先生“不俗”“潇洒”的风姿神韵的同时,还做到了语言风格的独特。全文语言洗练,整句与散句有机结合,自然和谐,错落有致,具有参差美。如结尾部分,开头为散句,紧接着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意为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属于对偶式整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思是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又为散句,最后两句属于反复式整句。这样整散交错,使文句既有气势,又有韵味。另外如“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明显协韵,具有诗赋的韵味;那“戚戚”、“汲汲”叠字词的使用,也使语言产生铿锵而和谐的音乐效果;那语气词“焉”、“也”、“乎”、“欤”的运用也起到了一唱三叹、抑扬顿挫的作用。本文表达上的奇趣种种当然需要读者深入去“会意”了。
记得陶渊明诗中有这样的绝妙好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大概诗句所指的“奇文”中也包括这篇《五柳先生传》吧!不知当初,陶令有否想到,那些当时只为“自娱”的诗文会被后人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浙江省慈溪耕民中学(31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