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另类诗歌教学法

来源 :世纪之星·交流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ng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另类诗歌教学法,姑且叫雅诗俗讲法。“雅诗‘俗’讲”之“俗”,即通俗。所谓通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浅显易懂,适合一般人的水平和需要”。笔者所称“雅诗‘俗’讲”,就是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来学习古典诗词。具体地说, “雅诗‘俗’讲”不是为“俗”而俗,而是借助为学生乐于理解和接受的其它艺术形式(如故事、绘画、音乐、话剧等)来对古典诗词进行二度创作或演绎,做到雅诗“俗”讲,但“俗”中有韵。
  一、变诗为文
  故事是妇孺老少皆宜的通俗文学形式。所谓“变诗为文”,就是通过讲(编)故事的形式把典雅、含蓄的古典诗词进行二度创作或演绎,以期达到理解古典诗词大意的目的。如:
  《秋夕清泛》 宋·武衍
  弄月吹箫过石湖,冷香摇荡碧芙蕖。
  贪寻旧日鸥边宿,露湿船头数轴书。
  变古诗《秋夕清泛》为故事《秋夕清泛》:
  为寻访昔日的隐居之地,在一个有月亮的秋夜,我泛舟湖上,故地重游。冷月玲珑,湖光潋滟,小舟在碧荷丛中穿过石湖。我一会儿尽情地吹箫,一会儿静心地赏月。在微风送过来的阵阵荷花清香包围中,我盘坐在船头,手捧书卷,轻轻吟诵,任深夜的露水打湿我的衣襟和书卷。
  这一教法的好处就是能让学生理解诗词大意,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不至于有畏难情绪。但运用这一教学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变诗为文”不等于翻译。学生“变诗为文”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把“为文”当作翻譯。既然以故事的形式演绎古典诗词,就应符合故事的文体特征。故事是老百姓的口传文学,一般地说,故事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通俗易懂的语言,多用夸张、比喻、对比等手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因为故事属于记叙文范畴,所以讲(编)故事还得交待清楚“六要素”。
  二是想象要合理。学生“变诗为文”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想象不够合理,偏离了原诗的意境,随意性强。诗歌语言高度凝练。鉴赏诗歌,没有想象力不行,但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依据原诗的意境,进行合乎情理的想象。
  二、变诗为画
  诗是语言艺术,主要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传递情感。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等符号传递情感的,主要是诉之于人的视觉。虽然诗与画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两者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密切的关系。“诗中有画”不为唐代诗人王维所独享,“绘画美”也不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专利。每一首诗词佳作都是由一幅或若干幅图画构成。既然艺术是彼此相通的,如果把诗歌这一语言艺术形式变成直观可感的绘画岂不是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吗?答案是肯定的。这就生发出所谓“变诗为画”教学法。
  通过示范,学生大多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和那么一点绘画天赋,画出诗句所展现出来的画面。“变诗为画法”的好处就是变文字符号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让学生可视、可感继而可悟。我们不强求也不可能强求所有学生都能依据古典诗词作品画出高质量的画作来,但能通过“变诗为文”的途径,达到初步理解古典诗词的内容、体悟作者蕴藏在文字符号中的情感这一目的就足够了。
  三、变诗为歌
  诗与歌的关系比诗与画的关系更为密切。诗与歌都是伴随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时进步的。《毛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形象地说明了诗与歌之间的密切关系。诗与歌的这种密切的内在联系,是“变诗为歌”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音乐发展到今天,早已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之一。学生手中的MP3、手机等等都储藏都或多或少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歌曲)作品。这是“变诗为歌”教学法的现实基础。
  诉之于听觉的歌唱艺术远比借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诗词来得震撼人心。笔者在教学《虞美人》的时候就充分发挥了“变诗为歌”的教学法优势。《虞美人》被认为是五代时亡国之君李煜的绝命词。这首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这首词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用泪用血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故国愁思和亡国之痛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在教授这首经典作品时,笔者并不按一般程序展开教学活动,而是先让学生观看由邓丽君演唱的MTV《虞美人》。在邓丽君凄美的演唱声中,学生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这首词悲伤的情感基调。而这,只需要教师稍加引导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解说和分析。
  最近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就是通过音乐(歌曲演唱)来对古典诗词进行二度创作或演绎的最好实践范例。这为一线语文教师开展古典诗词教学提供了丰富且极具心灵震撼的视听资源,教师们可以好好地加以利用。
  四、变诗为剧
  “变诗为剧”,就是把诗歌改编成剧本(一般为话剧),通过二度创作达到深入理解诗歌的目的。“变诗为剧”其实早已有之。如有人把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作了如下改编:
  时间:清明时节
  地点:路上
  人物: 行人 牧童
  布景: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通过示例,笔者让学生试着把柳永的《雨霖铃》(上片)改编成话剧。
  《雨霖铃》(上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改编后——
  时间:寒秋黄昏
  地点:京城郊外渡口
  人物:诗人 恋人 船工
  布景:骤雨刚停,寒蝉凄鸣,长亭处设帐,备有酒食。
  幕起——
  恋人:(备好酒食,手挽诗人入座,伤心无言)
  诗人:(坐下,满脸惆怅,无言)
  恋人:(待诗人坐下,转至对面,相向而坐)
  (两人无心饮酒,时而相视,时而低头)
  船工:(着急地)先生,不早了,我们走吧——
  诗人、恋人稍挪动身子,却没起身)
  船工:(大声催促)先生小姐,天色太晚了,该赶路了——
  (诗人、恋人起身,相向而立,手拉着手,泪如雨下)
  诗人:(一步一回头地走向渡口)
  恋人:(伫立,目送船离开视线)
  改编之后,笔者让有表演天赋的学生进行示范表演。这一幕几分钟的短剧,除了船工有两句台词外,两个主人公一句台词都没有,即使是实力派专业演员来表演这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场景,我想也是有非常大的难度。让学生表演,目的不在于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而是通过表演来体会词中男女主人公的依依不舍之情。
  通过这样的改编和表演,学生大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古典诗词还可以这样来学习!这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原作品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而后者才是更重要的。
其他文献
梵高作为艺术界的一朵奇葩已经引领人类艺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无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还是他的艺术创新精神,或是他的艺术人生史,都在影响着世界的文化,渗透到了艺术的每一个角落。  当今天的我们读及梵高时给我们的只有一种震撼和敬畏,他是大师,他是精神源泉的始作俑者。  记得当我还小的时候他的名字已经世界闻名,但是真正了解他还是我来大学以后,那源于我从图书馆借的一本关于梵高的著作。记得那本书的封面是一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起步阶段,对今后的成长有着长远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开展教学,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以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教学效率  小学是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开端,也是思维习惯、学习方式养成的开始。小
期刊
[摘 要] 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天赋及身体条件的差别,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原有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区别、以及和同学、老师、班集体的关系等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产生影响,在学校工作中,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思想教育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长期生活在一起,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同舟共济的师生感情,是决定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
期刊
[摘 要]柯达伊奥尔夫教学体系在当今中国炙手可热,近几年从一线城市的柯达伊奥尔夫教学培训学校以及高校学府开设这门课程聘请国内外专家莅临指导给学生们上课可以看出,柯达伊奥尔夫教学体系将不断的扩大覆盖其他城市,也慢慢让老师家长们接受国外教育理论体系,也让学习这门专业和从事这份工作的专业学生老师们对教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本文笔者将从三个方面介绍这个新型教育体系,第一个方面简介柯达伊奥尔夫两位教育家,第
期刊
[摘 要]《關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时代、新形势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目前,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和人才竞争的空前加剧,师资队伍建设在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促使技工院校必须重新思考师资建设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技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经验  近年来,技工院校面对高等职业院校扩招、技工学校关停合并、招生市场竞争激烈、校区面积设施不足、教学设备供需矛
期刊
[摘 要]校长是一所学校文化行走的符号。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设计学校文化建设的框架体系,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在其过程中,校长们通过提升自主学习力,提升文化自觉力,提升文化领导力等策略来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学校文化;校长; 作用;策略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经过自主地、理性地对学校已有文化进行总结反思、分析
期刊
高质量微波信号的发生、传输和接收技术在军事、民用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传统的电子技术存在“电子瓶颈”,在能够发生和处理的微波信号频率以及带宽方面受到严重限制。微波光子技术将光电技术结合,可以实现高频宽带信号的发生、远距离传输和接收处理,具有频率高、带宽大、损耗低、结构灵活的特点。研究基于微波光子学的新型微波信号源、远距离光纤传输链路以及接收机结构对国防以及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微波信号的发生、传输和接收技术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在微波信号发生方面,研究了基于光电振荡器的微波信号发生技术,针对现有
[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穿戴为代表的智能科技已成为新的热门领域。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随颠覆性技术的涌现而不断改变。因此,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在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上,争夺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制高点。  [关键词]人工智能;军事;国家战略;国家安全  过去五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展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主要得益于计算
期刊
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对光电传感技术与原位发电技术提出了高灵敏度、高功率、轻质化等要求。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图像传感和能源供应需求,急需开展新型半导体二极管的光电与发电器件的研究。二维原子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等性质,结合半导体构建石墨烯/半导体静态二极管,可以应用于高性能光电器件领域。石墨烯与直接带隙半导体异质结具有吸光层、内建电场层和光场调控层三层合一的物理特性,本文利用量子点、金属纳米颗粒等光敏纳米粒子进行光场调控,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应用于更多高性能需求光电传感领
近些年来可重构天线已经成为天线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主要研究频率选择表面等人工媒质在可重构天线中的应用。通过将有源器件引入到频率选择表面等人工媒质单元中,实现对入射波幅度以及相位的调制,并将单元应用于Fresnel区板透镜天线,形成可重构透射式Fresnel区板透镜天线。同时本文探究了可调谐人工磁导体在天线领域的若干应用以及将介质板波导设计方法应用于牛眼天线设计的可行性。
  首先,本文研究了将有源人工媒质与Fresnel区板原理相结合,形成波束扫描角度、波束宽度以及工作频率三个自由度可重构的一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