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一位华裔教授在开除一名中国留学生后,写下长长的一封信,这封信发表于某杂志,流传于网络,发人深思。这位教授在信中这样评价这个学生:“你是我见过的最自相矛盾的学生。你人格分裂,这是病态!”这位华裔教授所说的“人格病态”,是指一些学生一味追求外表的荣耀、浮夸的“成绩”、快捷的“成功”,却根本不在学业和事业本身下功夫,舍本逐末,自欺欺人。华裔教授的批评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关于“精致的利己主义”的一段评论。钱教授是这样说的:“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两位教授的批评都涉及当下儿童、学生人格的现状和教育问题。人格,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亦称为个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特性;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它指的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社会化规范与个性化品质的矛盾统一体,其中包含了价值观、学识、品行以及自我统一性等多种因素,具有相对稳定的認知结构和行为模式。
一个人的人格发展与其所受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而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教育又与这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密不可分。一个比较常见的良性循环的模式是: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良好的家庭教育,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又培养出孩子良好的人格面貌。反过来,一个不良的、恶性的循环模式就是:扭曲的亲子关系产生扭曲的家庭教育,而扭曲的家庭教育又制造出孩子扭曲的人格面貌。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大抵胚胎于家庭中”。因此,当我们面对少年儿童身上的诸种人格问题时,首先需要追本溯源,反思、检点和改进我们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道德教育。
扭曲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被称为人生的“第一关系”,是家庭中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生育制度的改变,我国现代家庭结构逐步向着简单化、小型化的趋势发展,亲子关系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夫妻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男性与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日趋平等化和民主化,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父母呈现出“一切为了孩子”,“以孩子为中心”的特点,从而容易忽略夫妻双方情感的维护;
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大部分以母亲为主导角色,父亲的参与相对较少,存在一定程度的“父亲教养缺失”;
亲子关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同,父母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的意识逐渐增强,但也存在父母对子女过度关注和溺爱的现象;
随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兄弟姐妹以及与旁系亲属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弱化,家庭关系呈现出以直系亲属为主的单一化的特点。
在此背景下,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的影响,我们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被异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现象,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6 1中心型”
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绝大多数的是“6 1”形式,即在一个家庭里,一根“独苗”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个大人争着爱。家中几乎所有的关注都集中在这个孩子身上,这种过度的关注带来的,不是过分的溺爱,就是过于严厉,后果就是导致了儿童在人格发展方面存在着缺失。有一位30多岁的旅美女博士后,并且是双料博士后(北京某高校、美国某高校),被遣送回国,回国时已精神失常,在美国流浪多时。她说自己“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从前都是爸妈打理。在国外不能适应独立生活和人际关系,而被工作辞退、流浪,最后遣返。
“暴君型”
家庭中的长辈对待孩子如同“皇帝”一般,过分溺爱放纵。孩子如同“暴君”一般霸道成性。北京某高校最年轻16岁的博士,与父亲意见不合时,命令父亲“你闭嘴”。在硕士答辩前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为其买房,否则不答辩也不考博。
“仆役型”
有一些父母,喜欢以“爱”的名义、“都是为你好”的名义、“从小培养好习惯”的名义,全面控制孩子的价值观、思想、言论甚至是行动的自由。孩子在学习、生活、交往的各个方面,都要严格按照他们的规定和意愿来行事,稍有“出轨”,轻则斥责,重则体罚。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下,孩子变成了“精神的仆役”,他们不会独立思考,也不敢独立思考。最后,孩子产生的扭曲人格将使家长和孩子双方都付出惨重代价。
“人造天才型”(或称“撵鸭子上架型”)
一些父母急功近利,“撵鸭子上架”,利用孩子的某些特长,把孩子塑造、包装成了“人造天才”,以便满足自己的某些心愿。这类孩子往往不懂做人做事儿基本的道理,不食人间烟火,狂傲自大,桀骜不驯。
在如此的亲子关系之下,儿童的家庭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必然出现严重扭曲。
扭曲的儿童家庭道德教育
在教育目标上,我们没有把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理解和设置为家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我们对真正美好的人格品质比如有爱心、有信仰、正直、诚实、踏实等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
在教育观念上,重智轻德、重分数轻品行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不用太“苛求”,对孩子学习以外的一切问题,包括人格品质问题,都可以“包容”一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家长甚至将其冠以“个性发展”之名;
在教育内容上,我们没有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没有教授他们人生的重要内容是学会承担责任,学会自知,学会谦卑和敬畏;没有教授孩子如何独立处理和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更没有教授他们对待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这样,当出现人生问题时,孩子们往往困苦彷徨却不知如何自处; 在教育方式上,我们只会进行片面的说教和灌输,不了解道德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生活性、渗透性的教育,不了解道德教育更多的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无形教育、不言之教。
由扭曲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导致的儿童扭曲人格
心中无大爱,缺乏社会公德
很多孩子只站在自身是否成功、未来能否有幸福生活的角度思考个人发展问题,很少考虑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社会福祉的连接,不懂得珍惜和保护和平环境,缺乏社会责任感,胸无大志,没有梦想。这样的孩子,等他們走向社会的时候,很容易变成如钱理群所说的“精致的利益主义者”。
缺乏生命动力,迷失自我,罹患“空心病”
一项心理学调查显示,北京大学一年级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他们认为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认为可以放弃自己。最核心的问题是“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病,叫作“空心病”。
心灵被腐蚀,功利心过重
《文汇报》登过一则“趣闻”:上海一个11岁男孩说,他的愿望是买彩票中奖500万,除周游全世界外,剩下的钱,买个官当当。由于受错误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占有主义导向影响,一些孩子物欲膨胀,功利心过重,失去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责任心差,缺乏担当
很多孩子缺乏责任感,一旦面对困难和问题,不是勇于承担责任,而是急于推脱责任,或者急于例证“清白”。
贡高我慢,缺少敬畏谦卑
一些孩子缺乏自知之明,过于自恋,自我感觉良好,大大咧咧,不知敬畏不懂礼仪。
好走捷径,不愿吃苦
现在的孩子们普遍缺乏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做事情首先想的是如何投机取巧,怎样才能少付出多收获,总希望能够快速成功。这也正是前文华裔教授除名自己研究生的主要原因。
培养儿童健康人格从下面做起
改善亲子关系:从培育真爱开始
我们要给孩子的爱是真爱,是大爱,而不是狭隘自私的小爱或是占有。首先要帮助孩子学会爱父母长辈、爱兄弟姐妹,逐步扩展为爱家乡、爱社区周围的人,然后爱集体、爱祖国、爱人类、爱大自然。如果一个人心中有真爱,人格发展不会偏差。
改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
教育的魅力和能量从来不是来自口头上的大声疾呼,而是来自家长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实施家庭道德教育、培养健康儿童人格,不在于我们对孩子说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被孩子看到、学到。
注重培养孩子自主的人格品质
自主性是重要的人格品质。我们生养了孩子,不能一切都替他们做主,不能代替他们思考,不能代替他们做选择;要让他们在生活中不断认识自己,自己做判断和选择;让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不断参与,不断选择,不断感悟、学习、总结和提高,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由“他律”而“自律”,逐渐臻于至善一个人良好人格品质的养成,是一个由内而外、内外交互、理行兼修、长期修炼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应当鼓励孩子的人格发展从“他律”走向“自律”,自主掌握和完成人格品质的健康发展,逐渐达到“至善”的境界。
(曾媛媛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务理事 )
两位教授的批评都涉及当下儿童、学生人格的现状和教育问题。人格,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亦称为个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特性;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它指的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社会化规范与个性化品质的矛盾统一体,其中包含了价值观、学识、品行以及自我统一性等多种因素,具有相对稳定的認知结构和行为模式。
一个人的人格发展与其所受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而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教育又与这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密不可分。一个比较常见的良性循环的模式是: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良好的家庭教育,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又培养出孩子良好的人格面貌。反过来,一个不良的、恶性的循环模式就是:扭曲的亲子关系产生扭曲的家庭教育,而扭曲的家庭教育又制造出孩子扭曲的人格面貌。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大抵胚胎于家庭中”。因此,当我们面对少年儿童身上的诸种人格问题时,首先需要追本溯源,反思、检点和改进我们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道德教育。
扭曲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被称为人生的“第一关系”,是家庭中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生育制度的改变,我国现代家庭结构逐步向着简单化、小型化的趋势发展,亲子关系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夫妻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男性与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日趋平等化和民主化,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父母呈现出“一切为了孩子”,“以孩子为中心”的特点,从而容易忽略夫妻双方情感的维护;
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大部分以母亲为主导角色,父亲的参与相对较少,存在一定程度的“父亲教养缺失”;
亲子关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同,父母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的意识逐渐增强,但也存在父母对子女过度关注和溺爱的现象;
随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兄弟姐妹以及与旁系亲属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弱化,家庭关系呈现出以直系亲属为主的单一化的特点。
在此背景下,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的影响,我们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被异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现象,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6 1中心型”
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绝大多数的是“6 1”形式,即在一个家庭里,一根“独苗”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个大人争着爱。家中几乎所有的关注都集中在这个孩子身上,这种过度的关注带来的,不是过分的溺爱,就是过于严厉,后果就是导致了儿童在人格发展方面存在着缺失。有一位30多岁的旅美女博士后,并且是双料博士后(北京某高校、美国某高校),被遣送回国,回国时已精神失常,在美国流浪多时。她说自己“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从前都是爸妈打理。在国外不能适应独立生活和人际关系,而被工作辞退、流浪,最后遣返。
“暴君型”
家庭中的长辈对待孩子如同“皇帝”一般,过分溺爱放纵。孩子如同“暴君”一般霸道成性。北京某高校最年轻16岁的博士,与父亲意见不合时,命令父亲“你闭嘴”。在硕士答辩前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为其买房,否则不答辩也不考博。
“仆役型”
有一些父母,喜欢以“爱”的名义、“都是为你好”的名义、“从小培养好习惯”的名义,全面控制孩子的价值观、思想、言论甚至是行动的自由。孩子在学习、生活、交往的各个方面,都要严格按照他们的规定和意愿来行事,稍有“出轨”,轻则斥责,重则体罚。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下,孩子变成了“精神的仆役”,他们不会独立思考,也不敢独立思考。最后,孩子产生的扭曲人格将使家长和孩子双方都付出惨重代价。
“人造天才型”(或称“撵鸭子上架型”)
一些父母急功近利,“撵鸭子上架”,利用孩子的某些特长,把孩子塑造、包装成了“人造天才”,以便满足自己的某些心愿。这类孩子往往不懂做人做事儿基本的道理,不食人间烟火,狂傲自大,桀骜不驯。
在如此的亲子关系之下,儿童的家庭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必然出现严重扭曲。
扭曲的儿童家庭道德教育
在教育目标上,我们没有把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理解和设置为家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我们对真正美好的人格品质比如有爱心、有信仰、正直、诚实、踏实等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
在教育观念上,重智轻德、重分数轻品行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不用太“苛求”,对孩子学习以外的一切问题,包括人格品质问题,都可以“包容”一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家长甚至将其冠以“个性发展”之名;
在教育内容上,我们没有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没有教授他们人生的重要内容是学会承担责任,学会自知,学会谦卑和敬畏;没有教授孩子如何独立处理和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更没有教授他们对待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这样,当出现人生问题时,孩子们往往困苦彷徨却不知如何自处; 在教育方式上,我们只会进行片面的说教和灌输,不了解道德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生活性、渗透性的教育,不了解道德教育更多的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无形教育、不言之教。
由扭曲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导致的儿童扭曲人格
心中无大爱,缺乏社会公德
很多孩子只站在自身是否成功、未来能否有幸福生活的角度思考个人发展问题,很少考虑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社会福祉的连接,不懂得珍惜和保护和平环境,缺乏社会责任感,胸无大志,没有梦想。这样的孩子,等他們走向社会的时候,很容易变成如钱理群所说的“精致的利益主义者”。
缺乏生命动力,迷失自我,罹患“空心病”
一项心理学调查显示,北京大学一年级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他们认为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认为可以放弃自己。最核心的问题是“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病,叫作“空心病”。
心灵被腐蚀,功利心过重
《文汇报》登过一则“趣闻”:上海一个11岁男孩说,他的愿望是买彩票中奖500万,除周游全世界外,剩下的钱,买个官当当。由于受错误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占有主义导向影响,一些孩子物欲膨胀,功利心过重,失去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责任心差,缺乏担当
很多孩子缺乏责任感,一旦面对困难和问题,不是勇于承担责任,而是急于推脱责任,或者急于例证“清白”。
贡高我慢,缺少敬畏谦卑
一些孩子缺乏自知之明,过于自恋,自我感觉良好,大大咧咧,不知敬畏不懂礼仪。
好走捷径,不愿吃苦
现在的孩子们普遍缺乏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做事情首先想的是如何投机取巧,怎样才能少付出多收获,总希望能够快速成功。这也正是前文华裔教授除名自己研究生的主要原因。
培养儿童健康人格从下面做起
改善亲子关系:从培育真爱开始
我们要给孩子的爱是真爱,是大爱,而不是狭隘自私的小爱或是占有。首先要帮助孩子学会爱父母长辈、爱兄弟姐妹,逐步扩展为爱家乡、爱社区周围的人,然后爱集体、爱祖国、爱人类、爱大自然。如果一个人心中有真爱,人格发展不会偏差。
改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
教育的魅力和能量从来不是来自口头上的大声疾呼,而是来自家长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实施家庭道德教育、培养健康儿童人格,不在于我们对孩子说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被孩子看到、学到。
注重培养孩子自主的人格品质
自主性是重要的人格品质。我们生养了孩子,不能一切都替他们做主,不能代替他们思考,不能代替他们做选择;要让他们在生活中不断认识自己,自己做判断和选择;让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不断参与,不断选择,不断感悟、学习、总结和提高,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由“他律”而“自律”,逐渐臻于至善一个人良好人格品质的养成,是一个由内而外、内外交互、理行兼修、长期修炼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应当鼓励孩子的人格发展从“他律”走向“自律”,自主掌握和完成人格品质的健康发展,逐渐达到“至善”的境界。
(曾媛媛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务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