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对低段学生来说,其重要性更加明显。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发现“识字写字”的第一条目标就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识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1 创设教学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1时,笔者让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读(组词越多越好),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在此游戏中为了取胜,学生会积极认字,有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种游戏识字方法既可应用在复习一课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对一单元的生字复习。
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2时,学生按教师要求学习完生字后,每组抽一名认字最好的学生到其他小组“抓特务”,即逐个检查字音、组词情况,如果有不会的即是“特务”,要求小组长立即帮助学习生字。这样一来人人都不想当特务,识字效率明显提高,即使有困难的学生在小组长的帮助下也会很快认识。检查一课、一单元甚至一册书的生字都可以用此法。
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识字3时,采用开火车识字的方法,即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形、说一句或几句话,其他学生轻声发出火车开动时的“呜—咔嚓、咔嚓”声。如果有人说错了或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或其他),“修理”好后继续开火车。
2 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2.1 以游戏的方法激发兴趣学生喜欢游戏,教师在教学时应经常采用这些方式,创设一个欢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又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笔者常把学生分成几组,采用联词的方法,进行接龙游戏比赛,既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效果较好。
2.2 以物激发兴趣学生对具体事物特别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应运用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语言。例如对“闹钟”的记忆和理解,笔者就展示一台闹钟,利用实物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理解和记忆。又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明亮”一词的理解记忆,笔者叫学生把窗帘拉上,把灯关掉,然后再打开电灯,拉开窗帘,让学生感受前后光线的对比,帮助加深理解“明亮”的含义和记忆。
2.3 以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表现自己。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表演、讲故事、课本剧表演、朗诵表演等,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比如在教“木马、荡船、转椅、火车、滑梯”这些词时,笔者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里尽情表演怎样玩这些游园项目,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人人参与,个个开心。
2.4 以讨论、交流的形式激发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于环境、知识、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理解记忆字的方法也不同,让他们多进行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和记忆生字的,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也有助于学生感情交流。
3 课外识字
3.1 阅读课外书识字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以后,便可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学到的汉语拼音。
3.2 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引导他们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也不失为一个课外延伸的好办法。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少;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如“红蜻蜓”皮鞋、“达能”饼干……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肯定非常兴奋。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二小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发现“识字写字”的第一条目标就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识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1 创设教学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1时,笔者让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读(组词越多越好),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在此游戏中为了取胜,学生会积极认字,有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种游戏识字方法既可应用在复习一课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对一单元的生字复习。
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2时,学生按教师要求学习完生字后,每组抽一名认字最好的学生到其他小组“抓特务”,即逐个检查字音、组词情况,如果有不会的即是“特务”,要求小组长立即帮助学习生字。这样一来人人都不想当特务,识字效率明显提高,即使有困难的学生在小组长的帮助下也会很快认识。检查一课、一单元甚至一册书的生字都可以用此法。
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识字3时,采用开火车识字的方法,即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形、说一句或几句话,其他学生轻声发出火车开动时的“呜—咔嚓、咔嚓”声。如果有人说错了或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或其他),“修理”好后继续开火车。
2 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2.1 以游戏的方法激发兴趣学生喜欢游戏,教师在教学时应经常采用这些方式,创设一个欢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又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笔者常把学生分成几组,采用联词的方法,进行接龙游戏比赛,既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效果较好。
2.2 以物激发兴趣学生对具体事物特别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应运用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语言。例如对“闹钟”的记忆和理解,笔者就展示一台闹钟,利用实物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理解和记忆。又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明亮”一词的理解记忆,笔者叫学生把窗帘拉上,把灯关掉,然后再打开电灯,拉开窗帘,让学生感受前后光线的对比,帮助加深理解“明亮”的含义和记忆。
2.3 以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表现自己。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表演、讲故事、课本剧表演、朗诵表演等,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比如在教“木马、荡船、转椅、火车、滑梯”这些词时,笔者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里尽情表演怎样玩这些游园项目,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人人参与,个个开心。
2.4 以讨论、交流的形式激发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于环境、知识、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理解记忆字的方法也不同,让他们多进行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和记忆生字的,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也有助于学生感情交流。
3 课外识字
3.1 阅读课外书识字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以后,便可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学到的汉语拼音。
3.2 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引导他们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也不失为一个课外延伸的好办法。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少;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如“红蜻蜓”皮鞋、“达能”饼干……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肯定非常兴奋。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