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含蓄凝练,音韵和谐,叙写内容离我们生活久远……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不但与一般的散文不同,而且与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也不完全相同。笔者尝试从这样四个方面来展开教学:理解诗句——体味诗境——吟诵诗歌——拓展迁移,以求高效。
一、 理解诗句
1. 读懂诗句。学生初读古诗,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读通诗句;再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熟读古诗,初晓其义。经过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对于部分词、句,学生已基本能明白其意思,同时也为理解诗意打下基础。
2. 理解诗意。对于古诗中学生不理解的、成为障碍的词、句,可采用“换”“调”“连”“补”的方法:“换”就是置换古今意义不同的字词。如:《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指引进动作的原因,相当于“因”,古今意思差异较大。又如《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指“跑”。“调”就是尝试调整诗句词语的先后顺序帮助理解。如《绝句》中“沾衣浴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主语是“杏花雨”和“杨柳风”,尝试调整为“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连”就是将诗句中已解释的词语按现代汉语语法译成通顺、连贯的语句。如《赠汪论》中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可连成“李白乘船将要出发”。又如《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可译成“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红。”“补”就是补充、增添在诗中留白或省略的成分。如《锄禾》中“锄禾日当午”省略了谁在锄禾,在理解时就应补上“农民伯伯”。
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去理解、感受和体会。不能一言堂,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声情并茂,而学生却似懂非懂、囫囵吞枣。
二、 体味诗境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味诗境。一首写景抒情诗,就是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景中有情,借景抒情,如《望庐山瀑布》《过故人庄》;一首即事感怀诗,就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倾诉,以“事”写“怀”,“事”“怀”结合,如《观书有感》《赠汪伦》;一首咏物言志诗,就是一段意味深长的表白,但“物”非“物”,“物”中有“我”,如《墨梅》《石灰吟》。每一类题材的诗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都力求表现一种意境。教学中应该着力引导学生体味诗的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对诗的理解更为深刻,进而学会鉴赏。
1. 知诗人。知人论世,就是指要了解诗歌的作者及写作背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诗常常是作者情感的外泄,同时也是时代特征的反映。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艺术风格以及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在意思及抒发的情感,体味诗的意境。
2. 抓意象。在古代诗歌,尤其是咏物言志诗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或感情。这些事物常常被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可以抓住古诗中的意象,探知诗人的感情。如李白的《静夜思》,作者通过对月色的描写,表达自己望月思乡之情。王冕的《墨梅》以冰清玉洁的梅花表达了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 析意境。“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从而塑造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托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教学时,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去体味诗的意境。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画一画,演一演,也可配乐、配图朗诵诗,让诗中的意象都活起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观其形、闻其声,使学生完全融入到诗歌之中,从而见诗人之所见,闻诗人之所闻,想诗人之所想,叹诗人之所叹。
除此之外,运用多媒体也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味意境的有效方法。如教学《鹅》时,适时地出现鹅在绿水中引吭高歌和游水嬉戏的录像,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生动、逼真的录像内容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诗意,感受白鹅美丽可爱的形象,与作者一样喜爱上它们。
三、 吟诵诗歌
古诗,声情并茂,感染人心。诗人在创作时,随着情感的萌发、神思的涌起,言泉流于唇齿,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所以古人作诗又称吟诗。吟咏随诗人的感情而出,同时又生发着诗人的感情,声情相随,声情相生,而最后的作品则是诗人声与情的文字记录。在学习古诗时,可以通过吟诵来揣摩诗人的声情口吻,通过声音达到与作者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境界。
吟诵诗歌,可以是自己吟诵,也可听别人吟诵;可以配图吟诵,也可以配乐吟诵,在对一首诗歌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通过吟诵以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出诗歌的意味,进一步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感人力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吟诵作为一种感性的阅读教学方式,正是培养学生对古诗直接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 拓展迁移
1. 同类链接。苏教版教材中的28首古诗,仅占课文总数的7%,数量较少。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在学一首古诗时,链接同类古诗,以“一”带“多”是很好的办法。(1) 题材相同。如在教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选择《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交流、讨论这三首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对送别诗有了整体的把握。另外布置学生在课外搜寻更多的送别诗,如《别董大》《泊船瓜洲》《赋得古原草送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进行拓展阅读、背诵,并比较它们的异同。(2) 作者相同。很多诗人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作品,这些诗虽出自一人之手,但却有很大差别。如大诗人陆游,现存诗歌九千三百多首,内容也很丰富,触及到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学一首古诗,带出一位诗人的各类作品,对诗人就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2. 迁移实践。当学生对古诗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1) 主题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班队活动相结合,定期开展诗歌朗诵会、赛诗会,制作“诗画”,创办“诗报”,写诗等主题活动,从背诗、赏诗到作诗,形成一个诗教的过程,在“诗”的作用下,学生经历着成功与喜悦,充满着童真与童趣,同时,语文素养也得到显著提高。
(2) 专题研究。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可适当布置专题研究类的作业。如比较《墨梅》和《石灰吟》两首咏物言志诗的异同,写一份研究报告,并举行专题研究汇报会,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全班甚至全校展示。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他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现有知识,而且也将所学知识向课外延伸。当学生们完成了这一项研究时,他们有着无比的成功感,这已是对诗歌教学的一种超越,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作者单位: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一、 理解诗句
1. 读懂诗句。学生初读古诗,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读通诗句;再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熟读古诗,初晓其义。经过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对于部分词、句,学生已基本能明白其意思,同时也为理解诗意打下基础。
2. 理解诗意。对于古诗中学生不理解的、成为障碍的词、句,可采用“换”“调”“连”“补”的方法:“换”就是置换古今意义不同的字词。如:《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指引进动作的原因,相当于“因”,古今意思差异较大。又如《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指“跑”。“调”就是尝试调整诗句词语的先后顺序帮助理解。如《绝句》中“沾衣浴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主语是“杏花雨”和“杨柳风”,尝试调整为“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连”就是将诗句中已解释的词语按现代汉语语法译成通顺、连贯的语句。如《赠汪论》中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可连成“李白乘船将要出发”。又如《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可译成“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红。”“补”就是补充、增添在诗中留白或省略的成分。如《锄禾》中“锄禾日当午”省略了谁在锄禾,在理解时就应补上“农民伯伯”。
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去理解、感受和体会。不能一言堂,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声情并茂,而学生却似懂非懂、囫囵吞枣。
二、 体味诗境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味诗境。一首写景抒情诗,就是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景中有情,借景抒情,如《望庐山瀑布》《过故人庄》;一首即事感怀诗,就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倾诉,以“事”写“怀”,“事”“怀”结合,如《观书有感》《赠汪伦》;一首咏物言志诗,就是一段意味深长的表白,但“物”非“物”,“物”中有“我”,如《墨梅》《石灰吟》。每一类题材的诗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都力求表现一种意境。教学中应该着力引导学生体味诗的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对诗的理解更为深刻,进而学会鉴赏。
1. 知诗人。知人论世,就是指要了解诗歌的作者及写作背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诗常常是作者情感的外泄,同时也是时代特征的反映。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艺术风格以及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在意思及抒发的情感,体味诗的意境。
2. 抓意象。在古代诗歌,尤其是咏物言志诗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或感情。这些事物常常被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可以抓住古诗中的意象,探知诗人的感情。如李白的《静夜思》,作者通过对月色的描写,表达自己望月思乡之情。王冕的《墨梅》以冰清玉洁的梅花表达了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 析意境。“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从而塑造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托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教学时,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去体味诗的意境。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画一画,演一演,也可配乐、配图朗诵诗,让诗中的意象都活起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观其形、闻其声,使学生完全融入到诗歌之中,从而见诗人之所见,闻诗人之所闻,想诗人之所想,叹诗人之所叹。
除此之外,运用多媒体也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味意境的有效方法。如教学《鹅》时,适时地出现鹅在绿水中引吭高歌和游水嬉戏的录像,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生动、逼真的录像内容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诗意,感受白鹅美丽可爱的形象,与作者一样喜爱上它们。
三、 吟诵诗歌
古诗,声情并茂,感染人心。诗人在创作时,随着情感的萌发、神思的涌起,言泉流于唇齿,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所以古人作诗又称吟诗。吟咏随诗人的感情而出,同时又生发着诗人的感情,声情相随,声情相生,而最后的作品则是诗人声与情的文字记录。在学习古诗时,可以通过吟诵来揣摩诗人的声情口吻,通过声音达到与作者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境界。
吟诵诗歌,可以是自己吟诵,也可听别人吟诵;可以配图吟诵,也可以配乐吟诵,在对一首诗歌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通过吟诵以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出诗歌的意味,进一步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感人力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吟诵作为一种感性的阅读教学方式,正是培养学生对古诗直接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 拓展迁移
1. 同类链接。苏教版教材中的28首古诗,仅占课文总数的7%,数量较少。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在学一首古诗时,链接同类古诗,以“一”带“多”是很好的办法。(1) 题材相同。如在教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选择《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交流、讨论这三首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对送别诗有了整体的把握。另外布置学生在课外搜寻更多的送别诗,如《别董大》《泊船瓜洲》《赋得古原草送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进行拓展阅读、背诵,并比较它们的异同。(2) 作者相同。很多诗人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作品,这些诗虽出自一人之手,但却有很大差别。如大诗人陆游,现存诗歌九千三百多首,内容也很丰富,触及到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学一首古诗,带出一位诗人的各类作品,对诗人就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2. 迁移实践。当学生对古诗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1) 主题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班队活动相结合,定期开展诗歌朗诵会、赛诗会,制作“诗画”,创办“诗报”,写诗等主题活动,从背诗、赏诗到作诗,形成一个诗教的过程,在“诗”的作用下,学生经历着成功与喜悦,充满着童真与童趣,同时,语文素养也得到显著提高。
(2) 专题研究。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可适当布置专题研究类的作业。如比较《墨梅》和《石灰吟》两首咏物言志诗的异同,写一份研究报告,并举行专题研究汇报会,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全班甚至全校展示。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他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现有知识,而且也将所学知识向课外延伸。当学生们完成了这一项研究时,他们有着无比的成功感,这已是对诗歌教学的一种超越,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作者单位:南京市百家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