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un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将能源、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化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确立为我区的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达到80%以上,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内蒙古应以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为契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将六大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一、内蒙古近几年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和人均指标在全国的排位不断上升
   内蒙古自治区已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60年来,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经济增速连年位居各省区市前列。
  “十五”以来,内蒙古经济总量增长速度一直居全国前列,全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70.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000亿元(如图),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位上升到第17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由2000年的9.7%上升到2007年的19%。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1位。内蒙古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300美元,在全国各省市区排名第10位。
  


  (二)经济结构日趋优化
  三次产业构成由2000的25:40:35调整为13:51.2:35.8,经济结构日益优化,更加合理、科学。2007年,内蒙古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一产业增加值达784.08亿元,增长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达3079.81亿元,增长2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154.92亿元,增长1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三)财政收支较快增长,金融运行健康平稳
  随着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新增财源不断扩大,财政收入逐年增加,收支日益平衡。以2007年为例,全区财政总收入1018亿元, 比2006年增长42.8%。其中,仅地方财政总收入就完成835亿元,增幅达40.5%。
  2007年内蒙古财政总支出也突破了千亿元,达到1242亿元,增幅达35.8%。2007年,全区财政支出的重点主要是落实自治区政府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及时足额发放粮食直补、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良种补贴,成功实施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了对农村牧区道路、通电、饮水安全、扶贫以及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投入。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特点
  
  (一)资源依托型经济
  内蒙古自治区属于资源型经济省区,许多城镇都是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开发而形成的资源型城镇,矿业是这些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资源型城市人口近800万,直接从事采掘业的人口就有50余万。其中,电力工业已成为支撑和拉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拉动了全区煤炭、钢铁、化工、制造加工业和农牧业的协调发展。纵观全区,凡是有电力重点工程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电力工业的发展对内蒙古吸引建设资金,扩大就业、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业具有“六高”的经济运行特点,表现为高增长、高效益、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
  高增长与高效益。内蒙古工业增加值2668.58亿元,在全国排名由2000年第24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17位,比2006年增长27.6%,增幅居全国第1位,5年平均增长20.3%,高于全国平均增长10.87%的水平。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95.8点,比2006年提高63.5点;实现利润总额445.55亿元,增长63.8%,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高投资拉动。受全国对能源、重化工业等基础性工业产品需求增加的影响,“十五”时期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44.2%,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97%,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仅为21.83%和34.5%,说明内蒙古经济强劲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固定资产尤其是工业投资领域的投资。
  高资源消耗。2007年内蒙古的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4%,但是消耗的煤炭占全国的4.8%,消耗的电力占全国的2.3%,消耗的水占全国的3.4%。这表明内蒙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相对滞后,经济高速增长是由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的。
  
  三、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
  
  当前,国家已把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作为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来抓。内蒙古农牧业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牧业。依托资源优势,壮大工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依据变化了的市场形势及发展趋势,依托资源优势,优中选优,重中选重,构建以资源深度开发为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以增强和提高资源性产业经济规模、技术转换能力为着力点,壮大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以煤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工业和以盐碱化工业为主的化学工业。
   (一)突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工业
  内蒙古农畜产品资源丰实,劳动力费用低廉,不少畜产品及农畜产品加工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是加快农业发展和扩大农业出口的潜力之所在。因此,今后仍然要把农畜产品加工业摆在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继续作为我区参与国内外竞争的第一位支柱产业来对待。
  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要以创绿色品牌为重点,突出发展乳制品、牛羊肉加工等方面的绿色食品,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乳肉食品生产基地。同时,搞好粮油等农产品特别是莜麦、荞麦、土豆、杂豆的深度开发,突出营养保健功能。开发以野生植物为原料的保健饮料、保健酒和保健药品,加强绿色基地建设,在自治区逐步形成各具优势和特色的绿色产品生产带和产业群。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做优做强毛绒纺织业、皮革工业等优势产业。
  (二)以煤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能源工业在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据一些国际组织测算,中国加入WTO,每年GDP将提高近3个百分点,届时全国能源需要量将新增1. 68个百分点。而这些新增需求量除少数沿海地区可通过进口原煤满足一部分需求外,大部分仍需要通过中西部能源基地解决,这在客观上为自治区能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今后,要充分发挥自治区老能源基地的优势,特别要继续抓好煤电的转换,把发展的重点从电源建设为主转移到电源建设、电网建设和开拓电力市场并重的轨道上来。
  (三)以钢铁为主的冶金工业
  钢铁工业是内蒙古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钢铁生产量均达400万吨以上,钢铁产量居全国第10位,已经成为我国重型、超大型各类钢材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大力开发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要以包钢的技术创新为核心,重点发展轨梁、冷热轨板、低合金钢、多品种无缝管、石油裂化管、多规格锅炉管等高新技术产品;深化改革,降低成本,力争使包钢成为全国同行业中效益、竞争力名列前茅的企业。同时,对有色金属工业,要根据自治区资源条件和能源优势,优先发展铜铝金属,重点发展铅锌冶炼。开发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和市场前景较好的深加工产品,合理有效地配置现有资源,使有色金属的板、管、带、箔、棒、型材等产品,在品种、规模、质量等方面实现创新。
  (四)着重发展以稀土为核心的高科技工业
  内蒙古稀土工业具有资源密集、人工成本低和技术上的潜在优势。今后,要充分发挥稀土材料在各产业中广泛应用和渗透力强的功能,切实把稀土产业作为自治区的战略性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龙头来抓。
  首先,要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稀土上游产品,提高高纯稀土的比重,建设高纯单一稀土氧化物生产线;重点发展稀土中游产品,发展新型稀土功能材料,建设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镍氢电池正负极材料和稀土储氢合金粉生产线;有选择地开发稀土下游产品,建设镍氢动力电池生产线、永磁电机生产线和汽车尾气净化器生产线。其次,办好包头国家级稀土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实施包头国家稀土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建立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基金,提高自治区稀土技术创新生产能力。再次,以“稀土高科”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组建跨地区的北方稀土集团,垄断稀土资源,提高竞争力。
  
   四、小结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经济己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的矛盾依然是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保持内蒙古的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将环境保护紧密地与经济结构性调整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紧抓住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和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重点,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量力而行、重点突破”的基本思路,利用优势资源壮大工业支柱产业,努力构建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特色产业体系,推动自治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城市营销的角度出发,在对城市品牌及其重要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廊坊市城市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市民素质、CIS构建、品牌传播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廊坊市城市品牌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品牌 品牌形象 城市经营    随着现代城市之间竞争的加剧,城市竞争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的发展要基于其综合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而独特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则是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城乡居民医疗健康差距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本文中,我们利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等资料,用图表来对比分析城乡医疗健康不平等状况。结果表明,城乡间居民的健康差距较大,并且有扩大的趋势;同时城乡间医疗的经济可及性和资源可及性相当不平等。基于此,政府应改变医疗投入偏向城市的政策导向,加大农村医疗投入,改善农村居民的就医条件,缩小城
近些年来,贸易自由化使得传统壁垒作用大大削弱。世界经济的持续不景气,又加剧了行业间乃至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不平衡,加之关贸总协定以及世贸组织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按照WTO规则,允许以健康保护和动植物检疫的名义来设置一系列标准,各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能力和检验手段,来设置技术标准,而这些标准则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手段),渐使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
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问题,也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格外关注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随着住房市场化的推进,土地供应政策的调整,征地拆迁难度的加大,经济适用住房成本价格倒挂,供给比例逐年下降。而廉租住房作为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总体覆盖面还很窄,且覆盖人群比例较低。  目前廉租房发展存在两个具体问题,一是政策缺位(本文不做
风险投资家的战略支持对风险企业的业绩作出了主要贡献。然而,除了已经知道的风险投资公司(VC)提供的不同的支持活动外,有关VC的增值服务对新风险企业的战略和业绩的影响的研究甚
摘要:“入世”以来,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国传媒业积极拓展生存空间、谋求发展,其成就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我国传媒业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  关键系:传媒业 全球化 问题 发展    一、全球化给我国传媒业带来的影响    传媒业的“全球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目及音像制品的大量输入:二是先进技术输入带来的信息传输设施全球化:三是国外传媒企业直接进入我国传媒市场。
“2012年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在京举行‘重建生命华彩人生’新闻发布会。羊城晚报记者就淋巴瘤的
房地产税收制度是调节房地产各经济主体经济利益关系的主要手段,分析探讨房地产业的税收制度对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保障人民大众的生活福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税收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以房地产价值或房地产收益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总称。房地产税种设置主要有房地产流转税和保有税两大类。房地产流转税是指政府在房地产权利发生转移时,向各方当事人征收的税赋,主
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经济的支柱,牵系着国家经济命脉。然而,其不良资产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削弱了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指出不良
摘 要:在风险投资决策中,由于传统评价方法的缺陷,形成实物期权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基于实物期权定价的改进净现值模型为评价项目的投资可行性提供了新方法,并通过这一新的定价模型对投资案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实物期权风险投资    一、传统的DGF法的缺陷      DCF是折现现金流法的简称,是按设定的折现率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折现。根据公司财务理论,投资决策应以投资项目净现值(NPV)最大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