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因此,采用合作学习,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入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意识,既符合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又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本文结合生物教学,对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以达到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中学生物教学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多次应用到中学各学科教学中。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合作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学习本学科所必有的观察、想象、推理、体验和探索中发展交流。因此,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入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既符合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又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本文主要谈谈在中学生物课堂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的探索。
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要变过去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和学生个体的联系而无集体、学生之间的组织联系的情况,在分组时,学生多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兴趣、性格相投的伙伴自愿组合小组,教师一方面应给予充分支持,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由此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即:小群体现象和小组中角色固定以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等问题。针对此弊端,教师应根据有利于集体内部全员沟通、学生素质均等实行隐性分组,适当调整并定期重新组合小组及改选小组长,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和他人相处合作,同时展现自己的才能。综合考虑将班上的学生平均分配为4到6个小组,实行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2],使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而且是互补的,便于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二、改变课堂的座位结构
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直接影响学生合作参与的方式和程度,代之以“小组型”组合即可改变学生的个体空间为学习小组的合作空间。以四人为一组较好。调整座位时以小组为单位整体移动,同时小组内调整。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不唯一,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取适当方法。例如:群体调查法(“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课外小组(“土壤生物丰富度的调查”)等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可见,“小组合作学习”虽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任何一种所谓标准,如果一成不变、机械地执行,它将最终失去生命力,失去价值。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亦如此,如若不结合学生实际,不考虑教学内容,则可能一些评价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在实际应用时,灵活变通,注意发扬民主,引起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效能。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创造性教学方法,它的评价标准应与传统教学有所区别,从自我评价、组内他人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角度展开评价活动,这是我们今后在实践中应继续深入探究的评价机制。
五、小组合作学习引发的反思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有时甚至讨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以自我为中心,毫无合作可言;第三种情况是,分工合作处理不当,常常出现优秀学生独霸课堂的现象,成绩差的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种情况,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反而会造成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改进、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更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将要进一步探究和努力的方向。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不是形式。我们应该把小组合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在认真分析生物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着力于从学生实际出发,恰到好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继续探索,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相信只要勇于实践探究,在生物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定会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进利.构建灵动学习小组,打造高效生物课堂[J].中学生物教学,2011(8):4-5.
[2]王济山.关于高中生物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1(93):179.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中学生物教学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多次应用到中学各学科教学中。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合作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学习本学科所必有的观察、想象、推理、体验和探索中发展交流。因此,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入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既符合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又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本文主要谈谈在中学生物课堂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的探索。
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要变过去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和学生个体的联系而无集体、学生之间的组织联系的情况,在分组时,学生多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兴趣、性格相投的伙伴自愿组合小组,教师一方面应给予充分支持,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由此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即:小群体现象和小组中角色固定以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等问题。针对此弊端,教师应根据有利于集体内部全员沟通、学生素质均等实行隐性分组,适当调整并定期重新组合小组及改选小组长,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和他人相处合作,同时展现自己的才能。综合考虑将班上的学生平均分配为4到6个小组,实行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2],使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而且是互补的,便于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二、改变课堂的座位结构
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直接影响学生合作参与的方式和程度,代之以“小组型”组合即可改变学生的个体空间为学习小组的合作空间。以四人为一组较好。调整座位时以小组为单位整体移动,同时小组内调整。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不唯一,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取适当方法。例如:群体调查法(“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课外小组(“土壤生物丰富度的调查”)等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可见,“小组合作学习”虽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任何一种所谓标准,如果一成不变、机械地执行,它将最终失去生命力,失去价值。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亦如此,如若不结合学生实际,不考虑教学内容,则可能一些评价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在实际应用时,灵活变通,注意发扬民主,引起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效能。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创造性教学方法,它的评价标准应与传统教学有所区别,从自我评价、组内他人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角度展开评价活动,这是我们今后在实践中应继续深入探究的评价机制。
五、小组合作学习引发的反思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有时甚至讨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以自我为中心,毫无合作可言;第三种情况是,分工合作处理不当,常常出现优秀学生独霸课堂的现象,成绩差的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种情况,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反而会造成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改进、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更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将要进一步探究和努力的方向。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不是形式。我们应该把小组合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在认真分析生物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着力于从学生实际出发,恰到好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继续探索,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相信只要勇于实践探究,在生物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定会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进利.构建灵动学习小组,打造高效生物课堂[J].中学生物教学,2011(8):4-5.
[2]王济山.关于高中生物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1(9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