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婴幼儿腹泻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治疗腹泻一般以调整饮食、控制感染、消除病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原则。在治疗的同时针对小儿腹泻的临床症状,做好观察与护理,这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普及人们预防婴幼儿腹泻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临床观察;护理
婴幼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1],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至2岁发病率高,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秋季腹泻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治疗腹泻一般以调节饮食、控制感染、消除病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原则。我科于2012年5至2013年5月共收治10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8例婴幼儿腹泻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最小6月,最大3岁,母乳喂养者42例,人工或混合喂养者66例,经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5.8天。
2 护理体会
2.1合理喂养,调节饮食。
2.1.1 对人工或混合喂养的婴幼儿,饮食中应减少或避免脂肪入量,可给予米汤、脱脂奶或酸奶,也可喂稀释奶。
2.1.2 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根据腹泻的程度可减少喂奶次数,延长间隔时间,并缩短每次喂奶时间,暂停辅食,使胃肠得以休息,吐泻好转后,恢复饮食。
2.1.3 腹泻或呕吐较重时,禁食6-8小时或酌情延长,可采用静脉补液,无呕吐者,可在禁食期间给予多喂水或口服盐溶液,禁食停止后,逐渐恢复饮食,饮食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2.2 补充液体防止脱水及酸中毒。
2.2.1 轻度脱水无呕吐者,可采取口服补液法。补液量根据机体丢失量及脱水程度,按每公斤体重100-150ml/日补给,分次饮入。
2.2.2 呕吐不能口服者,应静脉补给,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补液计划,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保证输液按时、按量、准确输入,掌握“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原则。
2.2.3 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脱水纠正情况,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如心率过速,呼吸急促,双眼睑水肿等应考虑输液速度过快或量过多,及时通知医生,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
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做好相应检查和治疗。
2.3.1 大便次数突然增多,双眼不能闭合,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烦躁不安,尿少等为脱水表现,做好输液准备。
2.3.2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全身乏力,肌张力低,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应考虑低血钾表现,做好抽血化验和补钾准备。
2.3.3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口唇呈樱红色等为酸中毒表现,应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备好碱性液。
2.3.4患儿出现抽搐,特别是在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的抽搐应考虑低血钙症,若补钙后抽搐不见好转反而加重应考虑低镁血症,做好抽血化验和补钙补镁准备。
2.3.5患儿经静脉补液后,如仍有烦躁不安,但皮肤弹性不差,烦渴、惊厥发热等现象时,可抽血化验,若血钙大于150mmol/L,适量减少钠盐摄入。
2.3.6 详细记录出入量及大小便次数、量、性状,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补液计划。发现大便性质异常者,及时采便送检及培养,以明确诊断。
2.4 对症护理 腹痛给予热敷;腹胀给予肛管排气;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退热剂;烦躁时给予镇静剂;注意保暖和补充维生素。
2.5 加强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擦干后涂鱼肝油或凡士林,以防止臀红和尿布湿疹的发生,一旦出现臀红应及时处理,可给予鞣酸软膏,如皮肤出现渗液,可给予灯热烤臀治疗。
2.6 做好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及家属每次喂奶前、换尿布后、应洗净双手,护理人员于护理后再次洗手。
2.7 健康教育
2.7.1 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合理喂养,如乳品及乳制品的调剂方法,辅食的添加法,断奶时间选择方法。
2.7.2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食具奶具应按时煮沸消毒,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的良好卫生习惯。
2.7.3 增加体质,适当户外活动,防止受凉或过热,营养不良,佝偻病时应及早治疗,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
参考文献:
1.王卫平主编.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1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临床观察;护理
婴幼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1],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至2岁发病率高,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秋季腹泻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治疗腹泻一般以调节饮食、控制感染、消除病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原则。我科于2012年5至2013年5月共收治10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8例婴幼儿腹泻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最小6月,最大3岁,母乳喂养者42例,人工或混合喂养者66例,经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5.8天。
2 护理体会
2.1合理喂养,调节饮食。
2.1.1 对人工或混合喂养的婴幼儿,饮食中应减少或避免脂肪入量,可给予米汤、脱脂奶或酸奶,也可喂稀释奶。
2.1.2 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根据腹泻的程度可减少喂奶次数,延长间隔时间,并缩短每次喂奶时间,暂停辅食,使胃肠得以休息,吐泻好转后,恢复饮食。
2.1.3 腹泻或呕吐较重时,禁食6-8小时或酌情延长,可采用静脉补液,无呕吐者,可在禁食期间给予多喂水或口服盐溶液,禁食停止后,逐渐恢复饮食,饮食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2.2 补充液体防止脱水及酸中毒。
2.2.1 轻度脱水无呕吐者,可采取口服补液法。补液量根据机体丢失量及脱水程度,按每公斤体重100-150ml/日补给,分次饮入。
2.2.2 呕吐不能口服者,应静脉补给,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补液计划,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保证输液按时、按量、准确输入,掌握“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原则。
2.2.3 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脱水纠正情况,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如心率过速,呼吸急促,双眼睑水肿等应考虑输液速度过快或量过多,及时通知医生,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
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做好相应检查和治疗。
2.3.1 大便次数突然增多,双眼不能闭合,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烦躁不安,尿少等为脱水表现,做好输液准备。
2.3.2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全身乏力,肌张力低,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应考虑低血钾表现,做好抽血化验和补钾准备。
2.3.3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口唇呈樱红色等为酸中毒表现,应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备好碱性液。
2.3.4患儿出现抽搐,特别是在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的抽搐应考虑低血钙症,若补钙后抽搐不见好转反而加重应考虑低镁血症,做好抽血化验和补钙补镁准备。
2.3.5患儿经静脉补液后,如仍有烦躁不安,但皮肤弹性不差,烦渴、惊厥发热等现象时,可抽血化验,若血钙大于150mmol/L,适量减少钠盐摄入。
2.3.6 详细记录出入量及大小便次数、量、性状,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补液计划。发现大便性质异常者,及时采便送检及培养,以明确诊断。
2.4 对症护理 腹痛给予热敷;腹胀给予肛管排气;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退热剂;烦躁时给予镇静剂;注意保暖和补充维生素。
2.5 加强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擦干后涂鱼肝油或凡士林,以防止臀红和尿布湿疹的发生,一旦出现臀红应及时处理,可给予鞣酸软膏,如皮肤出现渗液,可给予灯热烤臀治疗。
2.6 做好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及家属每次喂奶前、换尿布后、应洗净双手,护理人员于护理后再次洗手。
2.7 健康教育
2.7.1 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合理喂养,如乳品及乳制品的调剂方法,辅食的添加法,断奶时间选择方法。
2.7.2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食具奶具应按时煮沸消毒,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的良好卫生习惯。
2.7.3 增加体质,适当户外活动,防止受凉或过热,营养不良,佝偻病时应及早治疗,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
参考文献:
1.王卫平主编.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