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暖泉驿原本没有温泉,自从文成公主到来后,泡温泉、饮温泉水的习惯就一直传承了下来,“要身健,去温泉”的观念深入人心。
“黄河源第一桥”的名头,不仅属于眼前这座现代大桥,也属于1300多年前那座藏族同胞用身体搭建起来的“人桥”。
河源人的放牧生活十分艰苦,往往是周围十多平方公里就只有一个人、一群牛羊,放牧者还要面对风雪肆虐的恶劣天气,甚至要和狼群搏斗……
车马声响起,文成公主终究还是离开了暖泉驿,继续西行,经苦海、花石峡,而后抵达“黄河第一城”——玛多。
唐代的玛多,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驿站和渡口,文成公主也正是从这里过河,然后前往柏海(今扎陵湖与鄂陵湖之间)与松赞干布第一次相见。《新唐书·吐蕃传》中,对这个渡口有这样的描述:“河之上流,水益狭,春可涉,秋夏可乘舟”,由此可判断,这是一个水流缓慢,春季可以轻松趟水而过,而在夏秋季节河水上涨,可以乘小船过河的季节性渡口。
文成公主一行至此,恰逢不适合乘船渡河的季节。人们原本打算直接以渡船迎接公主,但由于水位枯竭,河床中泥沙淤积,船只无法行驶,就连沿岸居民常用的牛皮筏子,也没了用武之处;如果选择骑马过河,不仅会有陷入软泥潭的危险,还要承受河中浮冰的撞击,同样很不安全;藏族同胞把公主奉为天仙,也不愿她亲自冒险涉水过河……
焦急的人们彻夜未眠,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文成公主在宫女的陪同下来到渡口,抬眼一望,只见一座长长的彩桥横跨河道,笔直地架在泥潭上方,一直延伸到对岸。随着鼓乐齐鸣,文成公主被簇拥着走上桥面,发觉桥面铺着红毡,踩上去平稳中略带弹性。仔细一看,这哪是什么木桥啊,根本就是一座“人桥”!桥底下是众多藏族同胞,他们面带微笑,立身于河水之中,用肩膀支撑着一块块木板,搭建成平坦的桥面;桥面两侧的“栏杆”,则是许多小孩子手拉彩绸拼接而成的;被水中浮冰不断撞击的“桥桩”,就是藏民的腿脚,许多汉子臂膀相挽,共同组成坚定不移的“桥墩”……
文成公主热泪盈眶,不断地双手合十,向组成长桥的藏民们祝福、致意,她不愿踩着藏民过河,但藏民们却纷纷用微笑鼓励她继续前行。从长安出发,一路走来跨过许多河流,她从未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渡过古老的黄河渡口——哪怕是皇帝出行,也没有谁享受过如此隆重虔诚、至高无上的礼遇。
1300多年前,那一群肩臂相挽的伟岸身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千年之后,我来到这里寻觅,看到的是一群同样信仰虔诚、热情友善的同胞,他们总是自豪地自称“河源人”。
憨厚、好客、勤劳、勇敢,是河源人给我的印象。他们世代生活在华夏母亲河的源头地区,在羊皮襁褓里度过婴儿期之后,就在草地上爬行,在地上还没站稳,就已经开始在马背上成长。学会走路后,他们也同时开始学习骑射,到七八岁就可以独立放牧牛羊,还要学会照顾弟弟妹妹,帮助母亲挤奶、打酥油、烧奶茶、捻毛线……
长期以来,河源人以放牧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每到夏季,家庭里的中青年就只身赶着羊群,驮一顶小帐篷,到人迹罕至的巴颜喀拉山上放牧。几个月过去,深秋到来,牛羊已经长得膘肥体壮,他们才收起帐篷,回来与家人团聚。在山上离群索居的生活十分艰苦,往往是周围十多平方公里就只有一个人、一群牛羊,放牧者还要面对风雪肆虐的恶劣天气,甚至要和狼群搏斗……
“黄河源第一桥”的名头,不仅属于眼前这座现代大桥,也属于1300多年前那座藏族同胞用身体搭建起来的“人桥”。
河源人的放牧生活十分艰苦,往往是周围十多平方公里就只有一个人、一群牛羊,放牧者还要面对风雪肆虐的恶劣天气,甚至要和狼群搏斗……
车马声响起,文成公主终究还是离开了暖泉驿,继续西行,经苦海、花石峡,而后抵达“黄河第一城”——玛多。
唐代的玛多,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驿站和渡口,文成公主也正是从这里过河,然后前往柏海(今扎陵湖与鄂陵湖之间)与松赞干布第一次相见。《新唐书·吐蕃传》中,对这个渡口有这样的描述:“河之上流,水益狭,春可涉,秋夏可乘舟”,由此可判断,这是一个水流缓慢,春季可以轻松趟水而过,而在夏秋季节河水上涨,可以乘小船过河的季节性渡口。
文成公主一行至此,恰逢不适合乘船渡河的季节。人们原本打算直接以渡船迎接公主,但由于水位枯竭,河床中泥沙淤积,船只无法行驶,就连沿岸居民常用的牛皮筏子,也没了用武之处;如果选择骑马过河,不仅会有陷入软泥潭的危险,还要承受河中浮冰的撞击,同样很不安全;藏族同胞把公主奉为天仙,也不愿她亲自冒险涉水过河……
焦急的人们彻夜未眠,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文成公主在宫女的陪同下来到渡口,抬眼一望,只见一座长长的彩桥横跨河道,笔直地架在泥潭上方,一直延伸到对岸。随着鼓乐齐鸣,文成公主被簇拥着走上桥面,发觉桥面铺着红毡,踩上去平稳中略带弹性。仔细一看,这哪是什么木桥啊,根本就是一座“人桥”!桥底下是众多藏族同胞,他们面带微笑,立身于河水之中,用肩膀支撑着一块块木板,搭建成平坦的桥面;桥面两侧的“栏杆”,则是许多小孩子手拉彩绸拼接而成的;被水中浮冰不断撞击的“桥桩”,就是藏民的腿脚,许多汉子臂膀相挽,共同组成坚定不移的“桥墩”……
文成公主热泪盈眶,不断地双手合十,向组成长桥的藏民们祝福、致意,她不愿踩着藏民过河,但藏民们却纷纷用微笑鼓励她继续前行。从长安出发,一路走来跨过许多河流,她从未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渡过古老的黄河渡口——哪怕是皇帝出行,也没有谁享受过如此隆重虔诚、至高无上的礼遇。
1300多年前,那一群肩臂相挽的伟岸身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千年之后,我来到这里寻觅,看到的是一群同样信仰虔诚、热情友善的同胞,他们总是自豪地自称“河源人”。
憨厚、好客、勤劳、勇敢,是河源人给我的印象。他们世代生活在华夏母亲河的源头地区,在羊皮襁褓里度过婴儿期之后,就在草地上爬行,在地上还没站稳,就已经开始在马背上成长。学会走路后,他们也同时开始学习骑射,到七八岁就可以独立放牧牛羊,还要学会照顾弟弟妹妹,帮助母亲挤奶、打酥油、烧奶茶、捻毛线……
长期以来,河源人以放牧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每到夏季,家庭里的中青年就只身赶着羊群,驮一顶小帐篷,到人迹罕至的巴颜喀拉山上放牧。几个月过去,深秋到来,牛羊已经长得膘肥体壮,他们才收起帐篷,回来与家人团聚。在山上离群索居的生活十分艰苦,往往是周围十多平方公里就只有一个人、一群牛羊,放牧者还要面对风雪肆虐的恶劣天气,甚至要和狼群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