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指十年回到原点,貌似无所成就,但是,彼时的2000点对应的是50倍的市盈率,而此时的2000点对应的是10倍的市盈率,我们的上市公司并没有那么差,是我们自己用原先的高股价透支了我们的未来。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股票市场在经历了全年的调整之后,则开始选择新的方向。经历过了2008年65%的暴跌,2010年14%的下跌以及2011年22%的下跌,2012年的投资者已经麻木得不知道什么是痛了,毕竟今年的市场算是基本持平(截止到12月18日),但投资者自己个人账户如何,那就只有冷暖自知了。
如果读过美国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西格尔的《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你一定会被作者的远见所折服:“中国毫无争议是世界上增长最迅速的国家,但是在中国投资的投资者却由于过高估计中国股票而得到最糟糕的收益。”
透支,是我们股市的魔障,透支,也是我们经济的顽症。很多媒体都会强调我国市场指数在十年时间内完成了从2000点到2000点的轮回,以此作为对资本市场的嘲笑和对投资者的怜悯。确实,股指十年回到原点,貌似无所成就,但是,彼时的2000点对应的是50倍的市盈率,而此时的2000点对应的是10倍的市盈率,乐观地看,我们的上市公司在这十年里,利润平均成长了将近五倍,换算成年复利增长率,就是17.46%,这是一个大约为GDP增速两倍的数字,也就是说,我们的上市公司并没有那么差,是我们自己用原先的高股价透支了我们的未来。
很多专家认为是融资扩容造成了A股市场的低迷。目前我国A股市场的总市值约为20万亿人民币,与2011年我国47万亿人民币的GDP相比,约为43%;如果从金融市场的角度看,人民银行统计的货币供应量M2为94.48万亿人民币,上市公司总市值与之比较,约为23%。而美国两大股票交易所2011年底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约为16万亿美元,与其同期15万亿美元的GDP总量基本相当;如果与同期美国的M2相比,大约为167%。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股票市场的总量并没有扩容到经济无法承受的地步。而这几年银行理财、信托乃至民间融资的火爆,却或多或少都因股市落魄而得福,居民和企业的投资理财从长远看,还真缺不得股票市场。
从新增融资量看,我国通过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按照最近10年的统计,历年募集资金量(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与市场总市值的比例从2002年的6.32%降到了2012年的1.93%,2007年以来,这一比例从未超过4%,且处于下降中,这对于一个发展中的股票市场来说,已经是相对保守的数据了。
也有很多人说中国的上市公司质量太差,黑幕太多。确实,很多上市公司都有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但是,6000点的时候,这些公司的问题可能比现在更多,当然这并不是说加强公司治理不重要。而从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来说,这些年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盈利增长幅度都比主要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要高。在内需等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的刺激下,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望回升并进一步提高。
未来股市发展会向何方?从宏观经济看,PMI,社会用电量都告诉我们经济回暖了,这些都是明确的信号。中国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未来的工作重点落在宏观调控、城镇化、农业、产业结构、民生、深化改革六大方面。当经济工作的重心由外向型的加工转为内需性的自强后,经济增长将循着“量变到质变”的道路在前行。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内需市场,一旦成功启动,中国经济发展将有着更为长远、更加健康的道路。
回望2012年,在250个交易日中涨幅前三位的行业(按照证监会划分的行业)是内需为主的房地产、金融和建筑,分别是14.31%、6.82%和6.47%,而行业指数落在最后的,是外向为主的纺织服装业和电子信息业,分别是-26.40%和-28.34%。股市的表现似乎提前说明了我们经济走向的内在选择。从2008年开始,弹簧被压了将近五年,终将爆发出它的弹力。
到底什么是经济的质变,如何引发深刻的质变?这些都是未来中国经济探索前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每个投资者在方向选择方面需要深思的问题。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股票市场在经历了全年的调整之后,则开始选择新的方向。经历过了2008年65%的暴跌,2010年14%的下跌以及2011年22%的下跌,2012年的投资者已经麻木得不知道什么是痛了,毕竟今年的市场算是基本持平(截止到12月18日),但投资者自己个人账户如何,那就只有冷暖自知了。
如果读过美国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西格尔的《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你一定会被作者的远见所折服:“中国毫无争议是世界上增长最迅速的国家,但是在中国投资的投资者却由于过高估计中国股票而得到最糟糕的收益。”
透支,是我们股市的魔障,透支,也是我们经济的顽症。很多媒体都会强调我国市场指数在十年时间内完成了从2000点到2000点的轮回,以此作为对资本市场的嘲笑和对投资者的怜悯。确实,股指十年回到原点,貌似无所成就,但是,彼时的2000点对应的是50倍的市盈率,而此时的2000点对应的是10倍的市盈率,乐观地看,我们的上市公司在这十年里,利润平均成长了将近五倍,换算成年复利增长率,就是17.46%,这是一个大约为GDP增速两倍的数字,也就是说,我们的上市公司并没有那么差,是我们自己用原先的高股价透支了我们的未来。
很多专家认为是融资扩容造成了A股市场的低迷。目前我国A股市场的总市值约为20万亿人民币,与2011年我国47万亿人民币的GDP相比,约为43%;如果从金融市场的角度看,人民银行统计的货币供应量M2为94.48万亿人民币,上市公司总市值与之比较,约为23%。而美国两大股票交易所2011年底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约为16万亿美元,与其同期15万亿美元的GDP总量基本相当;如果与同期美国的M2相比,大约为167%。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股票市场的总量并没有扩容到经济无法承受的地步。而这几年银行理财、信托乃至民间融资的火爆,却或多或少都因股市落魄而得福,居民和企业的投资理财从长远看,还真缺不得股票市场。
从新增融资量看,我国通过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按照最近10年的统计,历年募集资金量(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与市场总市值的比例从2002年的6.32%降到了2012年的1.93%,2007年以来,这一比例从未超过4%,且处于下降中,这对于一个发展中的股票市场来说,已经是相对保守的数据了。
也有很多人说中国的上市公司质量太差,黑幕太多。确实,很多上市公司都有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但是,6000点的时候,这些公司的问题可能比现在更多,当然这并不是说加强公司治理不重要。而从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来说,这些年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盈利增长幅度都比主要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要高。在内需等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的刺激下,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望回升并进一步提高。
未来股市发展会向何方?从宏观经济看,PMI,社会用电量都告诉我们经济回暖了,这些都是明确的信号。中国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未来的工作重点落在宏观调控、城镇化、农业、产业结构、民生、深化改革六大方面。当经济工作的重心由外向型的加工转为内需性的自强后,经济增长将循着“量变到质变”的道路在前行。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内需市场,一旦成功启动,中国经济发展将有着更为长远、更加健康的道路。
回望2012年,在250个交易日中涨幅前三位的行业(按照证监会划分的行业)是内需为主的房地产、金融和建筑,分别是14.31%、6.82%和6.47%,而行业指数落在最后的,是外向为主的纺织服装业和电子信息业,分别是-26.40%和-28.34%。股市的表现似乎提前说明了我们经济走向的内在选择。从2008年开始,弹簧被压了将近五年,终将爆发出它的弹力。
到底什么是经济的质变,如何引发深刻的质变?这些都是未来中国经济探索前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每个投资者在方向选择方面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