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SAH患者中预防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积极的治疗及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 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后病人对SAH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有了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有了大的改善,降低了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干预;再出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78-0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关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可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自发性)两大类[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为脑动脉瘤所致,占脑卒中的10%~15%,而再出血是影响SAH预后的重要因素,病死率高达60%~100%。为预防和减少再出血的发生,对我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6例SAH患者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66例患者均为入院当天经头部CT检查证实为SAH,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最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神志清楚,按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其中男10例,女23例,年龄在26~78岁,平均年龄53.8岁;对照组33例,男12例,女21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6.2岁。2组性别、年龄和病情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
2.2观察组 护理小组予早期护理干预法,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负责管床病人的所有治疗护理工作,责任组长负责根据每个患者不同时期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督促组员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根据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优先解决影响患者病情的护理问题。
3 护理干预措施
3.1病房环境 病房是住院患者医治疾病、恢复健康的主要场所,其环境舒适与否关系到患者疾病转归和痊愈的速度[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往往急诊入院,病情危重,家属心情焦急、躁动,探视人员较多。我科病房采用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SAH患者集中管理,可留陪属1人,其他探视人员可于每日15:00~18:00进行探视,每次探视限1人,探视时间为30min。病房内保持绝对安静,光线柔和,通风良好,卫生整洁,室内温度为20~22℃,湿度50%~60%,尽可能地避免噪音,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3.2健康宣教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重视。因为只有患者自觉的遵医行为才能降低再出血的复发率,加快患者的康复。因此,患者入院后我们应进行充分的评估,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予相应的健康宣教内容,告知患者及家属SAH患者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头部抬高15°~30°,一切活动均在床上进行,包括进食、排尿排便,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饮食方面告知患者多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切勿过于饱餐。
3.3角色护理 该病发病突然,起病初期除了头痛症状不是很明显,再加上患者活动受限、工作的突然中断,这就容易造成患者不易接受病人这个角色,从思想上得不到重视。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做好详细的宣教,取得病人的信任,告知病人的病情、症状、并发症、治疗及预后,从医学角度讲明该病的注意事项、康复训练等,帮助病人适应角色的转变;同时不能造成病人的恐慌,让其坦然面对生病的事实。告知病人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按照医务人员的指导去做,病情将有很大的改善。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头痛加剧,患者会出现躁动,加强病人情绪安抚,必要时予冬眠合剂应用。
3.4症状护理
3.4.1 头痛 SAH头痛患者大多起病急、头痛剧烈难忍,患者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甚至有患者拒绝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恶化。针对以上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向患者解释,头痛是因为出血、脑水肿所致颅内压增高,血液刺激脑膜所致[4] ,通过各种治疗、护理后,出血停止,出血灶吸收,头痛就会缓解。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加强环境管理和生活护理,增加患者舒适度。对于剧烈头痛,不能耐受导致的躁动着,遵医嘱予脱水、降颅内压和脑血管痉挛药物应用,从而达到减轻和缓解头痛的目的。
3.4.2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的患者予积极清楚呕吐物,加强口腔护理,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刺激。呕吐时予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止吐药物应用。
3.5生活护理 因为SAH患者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4~6周,卧床期间要按时翻身,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翻动身体时要轻轻转动头部,呕吐患者要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渣屑,污染时及时护理。做到病人在院三短六洁。
3.6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 SAH是多种病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血管病,为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其常见病因:先天性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脑底异常血管网,其中动脉瘤最多见。因此,SAH的患者应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早行DSA或CT检查,以明确病因,动脉瘤一经确诊,立即行手术治疗,以减少SAH的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
5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比对照组好,见表1;观察组再出血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死亡率降低,见表2.
6 总结
SAH为神经外科较常见的危重疾病,其致命的并发症是再出血。因此,我们要系统的健康教育,增加病人的角色认同感,细心的生活护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减少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吴江.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
[2] 贾爱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8,5(8):172-173.
[3] 汪沁芳,熊小凡,曾莹等.蛛网膜下腔出血专科病房的建立与护理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85-86.
[4]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26.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干预;再出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78-0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关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可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自发性)两大类[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为脑动脉瘤所致,占脑卒中的10%~15%,而再出血是影响SAH预后的重要因素,病死率高达60%~100%。为预防和减少再出血的发生,对我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6例SAH患者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66例患者均为入院当天经头部CT检查证实为SAH,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最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神志清楚,按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其中男10例,女23例,年龄在26~78岁,平均年龄53.8岁;对照组33例,男12例,女21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6.2岁。2组性别、年龄和病情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
2.2观察组 护理小组予早期护理干预法,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负责管床病人的所有治疗护理工作,责任组长负责根据每个患者不同时期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督促组员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根据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优先解决影响患者病情的护理问题。
3 护理干预措施
3.1病房环境 病房是住院患者医治疾病、恢复健康的主要场所,其环境舒适与否关系到患者疾病转归和痊愈的速度[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往往急诊入院,病情危重,家属心情焦急、躁动,探视人员较多。我科病房采用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SAH患者集中管理,可留陪属1人,其他探视人员可于每日15:00~18:00进行探视,每次探视限1人,探视时间为30min。病房内保持绝对安静,光线柔和,通风良好,卫生整洁,室内温度为20~22℃,湿度50%~60%,尽可能地避免噪音,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3.2健康宣教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重视。因为只有患者自觉的遵医行为才能降低再出血的复发率,加快患者的康复。因此,患者入院后我们应进行充分的评估,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予相应的健康宣教内容,告知患者及家属SAH患者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头部抬高15°~30°,一切活动均在床上进行,包括进食、排尿排便,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饮食方面告知患者多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切勿过于饱餐。
3.3角色护理 该病发病突然,起病初期除了头痛症状不是很明显,再加上患者活动受限、工作的突然中断,这就容易造成患者不易接受病人这个角色,从思想上得不到重视。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做好详细的宣教,取得病人的信任,告知病人的病情、症状、并发症、治疗及预后,从医学角度讲明该病的注意事项、康复训练等,帮助病人适应角色的转变;同时不能造成病人的恐慌,让其坦然面对生病的事实。告知病人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按照医务人员的指导去做,病情将有很大的改善。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头痛加剧,患者会出现躁动,加强病人情绪安抚,必要时予冬眠合剂应用。
3.4症状护理
3.4.1 头痛 SAH头痛患者大多起病急、头痛剧烈难忍,患者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甚至有患者拒绝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恶化。针对以上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向患者解释,头痛是因为出血、脑水肿所致颅内压增高,血液刺激脑膜所致[4] ,通过各种治疗、护理后,出血停止,出血灶吸收,头痛就会缓解。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加强环境管理和生活护理,增加患者舒适度。对于剧烈头痛,不能耐受导致的躁动着,遵医嘱予脱水、降颅内压和脑血管痉挛药物应用,从而达到减轻和缓解头痛的目的。
3.4.2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的患者予积极清楚呕吐物,加强口腔护理,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刺激。呕吐时予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止吐药物应用。
3.5生活护理 因为SAH患者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4~6周,卧床期间要按时翻身,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翻动身体时要轻轻转动头部,呕吐患者要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渣屑,污染时及时护理。做到病人在院三短六洁。
3.6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 SAH是多种病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血管病,为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其常见病因:先天性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脑底异常血管网,其中动脉瘤最多见。因此,SAH的患者应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早行DSA或CT检查,以明确病因,动脉瘤一经确诊,立即行手术治疗,以减少SAH的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
5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比对照组好,见表1;观察组再出血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死亡率降低,见表2.
6 总结
SAH为神经外科较常见的危重疾病,其致命的并发症是再出血。因此,我们要系统的健康教育,增加病人的角色认同感,细心的生活护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减少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吴江.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
[2] 贾爱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8,5(8):172-173.
[3] 汪沁芳,熊小凡,曾莹等.蛛网膜下腔出血专科病房的建立与护理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85-86.
[4]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