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有效方法,成功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教学效率得以提高,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的阅读氛围中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2095-3089(2017)06-0230-02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许多学校都逐渐开始重视阅读教学,并且确保小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和信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阅读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内容,其主要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传递信息,让书面的文字转化为读者的思想和情感,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出现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让阅读成为终生的习惯”这种观点已经得到诸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肯定。因此,如何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加强老师的审美素养
俗话说:“想给别人一碗水,前提是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隐喻了老师自己要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来讲解和传授知识,每位学生都是一碗水,老师只有在自己的桶里不断注入新水,才能保证源远流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如此,老师要在平时多积累阅读材料和阅读经验,要像严格要求学生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课文之前,老师自己要做到对课文的熟读和背诵。这不仅是老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获得审美素质和塑造完美自我的有效方法。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规范,以自己的行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获得学生的尊敬和认同。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老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景教学,将学生引入到课本所描述的情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然后,当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后,老师可以通过开放新的问题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兴趣。最后,老师要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引入课外阅读材料,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实现课外阅读材料同课文内容的相互补充,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好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很多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容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当遇到好的文章一定要精读,甚至是反复阅读,并且让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的背景和语境来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当遇到不重要的内容时,就可以教会学生略读,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掌握阅读材料的主线和大概意思。另外,老师还要教会学生摘录阅读材料和写读后感,必要时可以让学生熟读和背诵,特别是在学习课本中的文章时,要让学生找出文章的结构,并且教会学生根据结构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从中找出每部分的中心语句或中心思想。如果学生遇到不明白的词语或不理解语句时,可以让学生标注出来,当老师进行课文讲解时,学生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听课,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要让学生走进阅读,热爱阅读,就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的自主阅读,让学生读他们自己喜爱的书。书籍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和进步的阶梯,严格意义上讲,能够公开出版发行的书籍都具有阅读的意义,这样一看,学生可供选择的阅读书籍其实是非常广的。所以,老师在给学生推荐书籍时,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强加于学生身上,要给学生选择阅读的空间,让他们能够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这样才能让他们享受阅读的过程。另外,读书是一种个体行为,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这与读者自身的知识储备、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有关,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读后感,允许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不同的看法,只要学生的观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就应该得到老师的认同。
五、把握阅读目标
大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这些内容都是通过把握阅读定位来实现的。特别是制定阅读目标时,老师不要简单概括,而是要指向明确,精确到位,让学生能够明白哪些生字和词语是必须掌握的,如何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这样准确的定位,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又便于老师操作,阅读目标自然得以达成。另外,老师制定的阅读目标难度要适中,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比如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如果只要求学生掌握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则放低了教学难度,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
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所谓开卷有益,指的是阅读的本质在于读者内心对文本的审视,所以,老师应该针对素质教育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阅读策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首先,学校要通过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来改善学生的阅读条件,以校风、学风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保障学生能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然后,老师可以定期给学生推荐阅读材料,并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状态来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后,老师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融入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让学生能够学习课文中主人翁的优良品质,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阅读成效往往同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习方法相挂钩,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还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亚平.注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新课程:上,2015(12):19.
[2]蒋军.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7):2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2095-3089(2017)06-0230-02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许多学校都逐渐开始重视阅读教学,并且确保小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和信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阅读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内容,其主要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传递信息,让书面的文字转化为读者的思想和情感,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出现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让阅读成为终生的习惯”这种观点已经得到诸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肯定。因此,如何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加强老师的审美素养
俗话说:“想给别人一碗水,前提是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隐喻了老师自己要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来讲解和传授知识,每位学生都是一碗水,老师只有在自己的桶里不断注入新水,才能保证源远流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如此,老师要在平时多积累阅读材料和阅读经验,要像严格要求学生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课文之前,老师自己要做到对课文的熟读和背诵。这不仅是老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获得审美素质和塑造完美自我的有效方法。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规范,以自己的行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获得学生的尊敬和认同。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老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景教学,将学生引入到课本所描述的情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然后,当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后,老师可以通过开放新的问题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兴趣。最后,老师要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引入课外阅读材料,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实现课外阅读材料同课文内容的相互补充,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好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很多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容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当遇到好的文章一定要精读,甚至是反复阅读,并且让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的背景和语境来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当遇到不重要的内容时,就可以教会学生略读,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掌握阅读材料的主线和大概意思。另外,老师还要教会学生摘录阅读材料和写读后感,必要时可以让学生熟读和背诵,特别是在学习课本中的文章时,要让学生找出文章的结构,并且教会学生根据结构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从中找出每部分的中心语句或中心思想。如果学生遇到不明白的词语或不理解语句时,可以让学生标注出来,当老师进行课文讲解时,学生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听课,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要让学生走进阅读,热爱阅读,就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的自主阅读,让学生读他们自己喜爱的书。书籍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和进步的阶梯,严格意义上讲,能够公开出版发行的书籍都具有阅读的意义,这样一看,学生可供选择的阅读书籍其实是非常广的。所以,老师在给学生推荐书籍时,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强加于学生身上,要给学生选择阅读的空间,让他们能够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这样才能让他们享受阅读的过程。另外,读书是一种个体行为,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这与读者自身的知识储备、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有关,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读后感,允许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不同的看法,只要学生的观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就应该得到老师的认同。
五、把握阅读目标
大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这些内容都是通过把握阅读定位来实现的。特别是制定阅读目标时,老师不要简单概括,而是要指向明确,精确到位,让学生能够明白哪些生字和词语是必须掌握的,如何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这样准确的定位,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又便于老师操作,阅读目标自然得以达成。另外,老师制定的阅读目标难度要适中,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比如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如果只要求学生掌握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则放低了教学难度,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
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所谓开卷有益,指的是阅读的本质在于读者内心对文本的审视,所以,老师应该针对素质教育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阅读策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首先,学校要通过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来改善学生的阅读条件,以校风、学风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保障学生能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然后,老师可以定期给学生推荐阅读材料,并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状态来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后,老师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融入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让学生能够学习课文中主人翁的优良品质,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阅读成效往往同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习方法相挂钩,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还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亚平.注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新课程:上,2015(12):19.
[2]蒋军.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