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娜老奶奶,或者叫刘墨兰,也许是在中国生活时间最长的俄罗斯(裔)人。新华社报道说,她本人也承认早已变成中国女人。尼娜在童年时离开俄罗斯故乡,如今把她和祖国联系起来的,只有零碎的记忆和喜爱的俄语歌曲,如《喀秋莎》。
尽管一生历尽磨难和生离死别,但俄罗斯老奶奶如今说,她很幸福。同时她用自己的一生证明,重要的是热爱劳动,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能大发脾气。
中国农历新年前夕,新华社记者拜访了令人惊叹的长寿老人——91岁的刘墨兰,或者叫尼娜。尽管尼娜有着斯拉夫人的外貌和蓝绿色眼睛,但新华社报道的女主角因为在中国生活了84年,已经变成一个“真正的中国大娘”。
在漫长的一生中,尼娜经历了许多动荡——从恐怖的战争到亲人的离世。她和丈夫曾经有儿女,但他们如今都不在世。目前尼娜与儿媳共同生活。
在位于山东省的一处不大的农家小院里,尼娜在门口亲自迎接记者。她高兴地用俄语欢迎客人:“您好!”。她身穿花棉袄,头戴毛线帽,围着黄丝巾,乍一看与中国农村老太太并无两样,但“高鼻深目、蓝色眼睛仍向我们讲述着她那不同寻常的过去”。
尼娜1926年生于沃洛格达。父亲是中国人,在苏联做小生意。在苏联時,尼娜父亲与俄罗斯姑娘丽达相恋并结婚,育有两个孩子:尼娜和哥哥。尼娜7岁时,全家从俄罗斯迁居中国。17岁那年,尼娜结识并嫁给国民党空军地勤秘书刘春书。此后数年,尼娜随丈夫辗转于被战火笼罩的中国各地。最终,尼娜失去父母和哥哥的音讯,甚至连他们的照片也没有留下。
1949年,当中国共产党人掌握中国政权,尼娜随丈夫回到其山东农村老家,一直生活至今。但对中国人来说,“尼娜”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像一个小名,因此丈夫为她取名墨兰,这是寓意高洁的兰花。
尼娜会说、会写简单的俄语,能用俄语准确地说出出生的苏联小村庄——瓦赫涅沃,但儿时记忆仅限于此。来中国后,她再也没回过俄罗斯。老奶奶说,她早已变成中国人了,这里才是她的家。
尼娜无比温馨地回忆起她的丈夫。刘春书比她年长20岁,他处处让着妻子。在共同生活的漫长岁月里,他们从来没吵过架。当刘春书瘫痪卧床,尼娜不离不弃地照顾了十五年。为了给生病的丈夫解闷,尼娜用干苦力攒下的330元钱给老伴买了一台黑白电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电视绝对是个稀罕物。
当时,年近六十的尼娜什么活儿都干过:缝衣服、砸石头,甚至推鸡粪。尼娜说:“我什么活都干过,也没觉得有多苦。只要干点活,就能弄出吃的来。”1989年,丈夫撒手人寰。后来,女儿、女婿和儿子也相继去世。尼娜过了很长时间才走出悲痛。
在村里人眼中,尼娜是善良又开朗的人。除了白内障和心脏上的一点小毛病,她身子骨还很硬朗。经常有人问尼娜长寿秘诀,她总是说:“我没啥秘诀,吃啥都行,就是爱干活,不好生气!有人劝我去敬老院,我不想去,去那儿没活干,自己活动活动多好。”新华社报道说,这位俄罗斯老奶一直“闲不住”,在采访中不停地给客人端茶倒水——或许这也正是她长寿的秘诀。
然而,除了干活,尼娜生活中还有另一项挚爱——唱歌。除了知名的中国民歌,她还喜欢唱苏联歌曲《喀秋莎》《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但老人同时承认“现在嗓子不好了,早些年比现在唱得强”。
如今,经常有客人包括俄罗斯人来看望老人,并送给她礼物。当地政府给她提供物质补助,新的一年,尼娜的补助金能达到12000元。“我的生活很好,你们太关心我了,我太有福了!”她说,自己也没什么大的心愿,哪儿也不想去,就想留在自己家里,干点喜欢干的事。
尽管一生历尽磨难和生离死别,但俄罗斯老奶奶如今说,她很幸福。同时她用自己的一生证明,重要的是热爱劳动,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能大发脾气。
中国农历新年前夕,新华社记者拜访了令人惊叹的长寿老人——91岁的刘墨兰,或者叫尼娜。尽管尼娜有着斯拉夫人的外貌和蓝绿色眼睛,但新华社报道的女主角因为在中国生活了84年,已经变成一个“真正的中国大娘”。
在漫长的一生中,尼娜经历了许多动荡——从恐怖的战争到亲人的离世。她和丈夫曾经有儿女,但他们如今都不在世。目前尼娜与儿媳共同生活。
在位于山东省的一处不大的农家小院里,尼娜在门口亲自迎接记者。她高兴地用俄语欢迎客人:“您好!”。她身穿花棉袄,头戴毛线帽,围着黄丝巾,乍一看与中国农村老太太并无两样,但“高鼻深目、蓝色眼睛仍向我们讲述着她那不同寻常的过去”。
尼娜1926年生于沃洛格达。父亲是中国人,在苏联做小生意。在苏联時,尼娜父亲与俄罗斯姑娘丽达相恋并结婚,育有两个孩子:尼娜和哥哥。尼娜7岁时,全家从俄罗斯迁居中国。17岁那年,尼娜结识并嫁给国民党空军地勤秘书刘春书。此后数年,尼娜随丈夫辗转于被战火笼罩的中国各地。最终,尼娜失去父母和哥哥的音讯,甚至连他们的照片也没有留下。
1949年,当中国共产党人掌握中国政权,尼娜随丈夫回到其山东农村老家,一直生活至今。但对中国人来说,“尼娜”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像一个小名,因此丈夫为她取名墨兰,这是寓意高洁的兰花。
尼娜会说、会写简单的俄语,能用俄语准确地说出出生的苏联小村庄——瓦赫涅沃,但儿时记忆仅限于此。来中国后,她再也没回过俄罗斯。老奶奶说,她早已变成中国人了,这里才是她的家。
尼娜无比温馨地回忆起她的丈夫。刘春书比她年长20岁,他处处让着妻子。在共同生活的漫长岁月里,他们从来没吵过架。当刘春书瘫痪卧床,尼娜不离不弃地照顾了十五年。为了给生病的丈夫解闷,尼娜用干苦力攒下的330元钱给老伴买了一台黑白电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电视绝对是个稀罕物。
当时,年近六十的尼娜什么活儿都干过:缝衣服、砸石头,甚至推鸡粪。尼娜说:“我什么活都干过,也没觉得有多苦。只要干点活,就能弄出吃的来。”1989年,丈夫撒手人寰。后来,女儿、女婿和儿子也相继去世。尼娜过了很长时间才走出悲痛。
在村里人眼中,尼娜是善良又开朗的人。除了白内障和心脏上的一点小毛病,她身子骨还很硬朗。经常有人问尼娜长寿秘诀,她总是说:“我没啥秘诀,吃啥都行,就是爱干活,不好生气!有人劝我去敬老院,我不想去,去那儿没活干,自己活动活动多好。”新华社报道说,这位俄罗斯老奶一直“闲不住”,在采访中不停地给客人端茶倒水——或许这也正是她长寿的秘诀。
然而,除了干活,尼娜生活中还有另一项挚爱——唱歌。除了知名的中国民歌,她还喜欢唱苏联歌曲《喀秋莎》《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但老人同时承认“现在嗓子不好了,早些年比现在唱得强”。
如今,经常有客人包括俄罗斯人来看望老人,并送给她礼物。当地政府给她提供物质补助,新的一年,尼娜的补助金能达到12000元。“我的生活很好,你们太关心我了,我太有福了!”她说,自己也没什么大的心愿,哪儿也不想去,就想留在自己家里,干点喜欢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