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不断地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1. 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参与的兴趣
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例如:教学中,在讲集合间的交、并、补的运算时,利用投影片显示了这样一道题:
全班共30人,会做第1题的有18人,会做第2题的有21人,会做第3题的有15人,问三道题都会做的最多有多少人?于是学生们积极思考:有的说还有三道题都不会做的呢,有的说还有只会做其中1题的,还有会做两题的……这可怎么解呢?于是我就趁机讲解了这道题;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在建筑中,让学生留心面面垂直的例子:工人师傅往往用一小细绳下面系一个小砖头,目的是想让线保持与地面垂直,这就用到面面垂直的判定方法:
若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这样就保证工人师傅垒的墙与地面垂直。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这样即使学生从中获得了知识,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倡导探索精神,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教师应不断扶植和加深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的愿望,并创造条件使其愿望得以实现。在教学中,要尽量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耳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留足时间,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等去发现规律,学习知识。
如,在进行三角函数这一章教学时,涉及三角公式应用之一是证明三角恒等式,在一例题中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要求用多种方法证明,结果发现有不少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动脑,全班共想出了7种不同的解法;我就找了7个同学分别到黑板上去板演,然后,适时地做一归纳、总结,并指出在证题时常用的证明方法。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三角函数式的证明方法,而且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对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必将产生有益的影响。
3. 营造民主氛围,发挥学生参与的创造性
21世纪教育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和造就大批创造才能的人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营造民主和谐的环境,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使学生创造性地参与与教学。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对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例如:在学习排列与组合问题时,先让学习讨论如何分类或分步,再讨论如何去解答有关问题,把学生列出的式子,出现的结果都一一列出,找代表发言,共同讨论列式的依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能情绪高涨地交流多种解题思路,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
4. 归纳提高,使学生获得参与指导
良好的参与兴趣固然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而,兴趣只是学习的动力,要使这种动力持久,关键还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参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解决“手头”问题,还必须让他们在这种过程中,领会教材所蕴含着的数学思想、观念、方法等。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条件的同时,加强参与方法的指导。
这样,学生带着老师给他们制造的一个个认知冲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技能,而且扩展了认知结构,发展了思维。
5. 巧设练习,让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努力优化练习设计,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本身的无穷魅力,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特别是对于平淡、枯燥无味的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趣味性。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学”,要善于创设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收稿日期:2012-04-21
1. 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参与的兴趣
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例如:教学中,在讲集合间的交、并、补的运算时,利用投影片显示了这样一道题:
全班共30人,会做第1题的有18人,会做第2题的有21人,会做第3题的有15人,问三道题都会做的最多有多少人?于是学生们积极思考:有的说还有三道题都不会做的呢,有的说还有只会做其中1题的,还有会做两题的……这可怎么解呢?于是我就趁机讲解了这道题;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在建筑中,让学生留心面面垂直的例子:工人师傅往往用一小细绳下面系一个小砖头,目的是想让线保持与地面垂直,这就用到面面垂直的判定方法:
若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这样就保证工人师傅垒的墙与地面垂直。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这样即使学生从中获得了知识,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倡导探索精神,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教师应不断扶植和加深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的愿望,并创造条件使其愿望得以实现。在教学中,要尽量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耳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留足时间,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等去发现规律,学习知识。
如,在进行三角函数这一章教学时,涉及三角公式应用之一是证明三角恒等式,在一例题中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要求用多种方法证明,结果发现有不少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动脑,全班共想出了7种不同的解法;我就找了7个同学分别到黑板上去板演,然后,适时地做一归纳、总结,并指出在证题时常用的证明方法。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三角函数式的证明方法,而且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对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必将产生有益的影响。
3. 营造民主氛围,发挥学生参与的创造性
21世纪教育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和造就大批创造才能的人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营造民主和谐的环境,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使学生创造性地参与与教学。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对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例如:在学习排列与组合问题时,先让学习讨论如何分类或分步,再讨论如何去解答有关问题,把学生列出的式子,出现的结果都一一列出,找代表发言,共同讨论列式的依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能情绪高涨地交流多种解题思路,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
4. 归纳提高,使学生获得参与指导
良好的参与兴趣固然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而,兴趣只是学习的动力,要使这种动力持久,关键还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参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解决“手头”问题,还必须让他们在这种过程中,领会教材所蕴含着的数学思想、观念、方法等。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条件的同时,加强参与方法的指导。
这样,学生带着老师给他们制造的一个个认知冲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技能,而且扩展了认知结构,发展了思维。
5. 巧设练习,让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努力优化练习设计,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本身的无穷魅力,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特别是对于平淡、枯燥无味的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趣味性。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学”,要善于创设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收稿日期:201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