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无论是“中国威胁论”的外在舆论影响,还是“西藏问题”的国家内部问题,都阻碍了中国政治经济的良性发展,影响到我们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中国威胁论”和“西藏问题”的产生具有共通的深层次原因,这就是文化交流和沟通的问题。而公共外交理论作为一种以文化交流、信息传播为手段增进内外交流的外交方式,对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现实性意义。
关键词公共外交 中国威胁论 西藏问题 现实性意义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180-01
一、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是指认为中国的发展崛起,实力不断增强而对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的观点和理论。1990年8月,日本防卫大学副教授村井龙秀在《诸君》月刊上发表题为《论中国这个潜在的威胁》一文,他从国力角度认为中国是一个潜在的敌人。这被学界认为这是“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俑者。而“中国威胁论”真正扩大影响力并成为体系则是在美国进行大量不实报道的鼓噪下,英法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纷纷附和。
具体分析来说,“中国威胁论”主要受到霍布斯理论的影响。霍布斯将国际社会看作是无府状态,国际体系存在着一种安全困境。在安全困境下,只要有一个国家开始强大,就会被其他国家认为是一种威胁。其次,“文明冲突论”也是“中国威胁论”的理论支撑。著名国际关系学者萨缪尔·亨廷顿认为,世界各种文明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后冷战时代凸显了这种差异带来的冲突。并认为中国作为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实现合作的核心国家,中国的迅速发展必然对西方世界构成巨大的威胁。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世界上有人怕中国发达,主要怕两点。一是怕中国发展起来会称霸,另一点是怕中国发展后同他们竞争。实际上,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对世界人民是有利的事。中国越有力量,和平就更靠得住。中国发展起来,是存在竞争问题,都是发达国家的技术领先,能生产更多的高档的东西,发展中国家是竞争不过发达国家的。”胡锦涛主席说:“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这使我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和主张更加具有理论的穿透力和现实的说服度。
这种以良好的国际合作发展愿望为目的的理念,需要通过公共外交的方式,传播到国际社会,让受众国的政府和公众了解、明白中国渴求和平、并致力于创造和平的传统思想及现行政策,打消对中国实力增强的顾虑与恐惧,共同秉持和谐世界的理念合作创建一个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国际环境。
二、西藏问题
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无可置疑的既定事实,在国际上也根本不应该存在所谓的“西藏问题”。事实上,所谓“西藏问题”根本不是什么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更不是人权问题,而是西方反华势力企图遏制中国、分裂中国、妖魔化中国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民众对外部世界和其他国家的了解,基本是通过其所在国媒体的报道宣传。西方国家的民众关于西藏的信息几乎全部来自达赖集团的虚假宣传或者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的歪曲报道。达赖集团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和鼓动下,长期大肆地进行反华宣传,掩盖西藏当今的发展成果和民主程度,在西方世界捏造出一个虚拟的妖魔化了西藏形象。而中国政府有关西藏的信息在西方社会传播缺乏及时有效性,并且大多数正面报道遭到西方媒体排斥和扭曲。于是,妖魔化了的西藏形象就逐渐成为西方公众心中的既定事实,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活动,通过正确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使国外公众了解到事实真相,消除其信息闭塞而导致的盲目判断、错误认识和对中国“西藏问题”的误解,改善他们对中国政府和中国政策的态度。一旦民众对西藏的误解消失,无论是达赖集团还是西方反华政客,都无法再以编造的虚假信息进行炒作,西藏问题也会随之慢慢解决。
在针对西藏问题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中,我国通过白皮书等文件形式系统阐述了西藏自治制度和当前人权发展状况,用理论和事实有力地驳斥了达赖集团。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先后发表了《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西藏自治区人权事业的新进展》和《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等三个白皮书,向世界阐明了中国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民族政策、中国的宗教政策以及西藏的人权状况等三个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组织由学术交流、歌舞演出、影视展播、图书展销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中国西藏文化周”活动全方位向国际社会展示西藏,客观地展现了我们在西藏人权问题上所取得的进步,澄清了外界对中国的误解。这种“开门迎批评、送客得掌声”的公共外交方式是中国有力回击国际批评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政府有信心说服外国人认可西藏的形象。
中国在“中国威胁论”和涉藏问题逐渐开始占据优势,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联系,但同时也要归功于中国成功开展的一系列公共外交活动。公共外交就是要通过这种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等方式,作用国外民众的感性心理,从而改善他们对公共外交实施国的政治态度,赢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从这两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来看,公共外交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外交手段,对于具有相当有效的作用和影响力,对中国当前面临的交流和交往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性意义。
注释:
刘小彪.“唱衰”中国的背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瞭望.新华通讯社.1985(18).
http://www.chinaembassy.org.nz/chn/zt/zgxz/t39056.htm.
关键词公共外交 中国威胁论 西藏问题 现实性意义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180-01
一、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是指认为中国的发展崛起,实力不断增强而对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的观点和理论。1990年8月,日本防卫大学副教授村井龙秀在《诸君》月刊上发表题为《论中国这个潜在的威胁》一文,他从国力角度认为中国是一个潜在的敌人。这被学界认为这是“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俑者。而“中国威胁论”真正扩大影响力并成为体系则是在美国进行大量不实报道的鼓噪下,英法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纷纷附和。
具体分析来说,“中国威胁论”主要受到霍布斯理论的影响。霍布斯将国际社会看作是无府状态,国际体系存在着一种安全困境。在安全困境下,只要有一个国家开始强大,就会被其他国家认为是一种威胁。其次,“文明冲突论”也是“中国威胁论”的理论支撑。著名国际关系学者萨缪尔·亨廷顿认为,世界各种文明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后冷战时代凸显了这种差异带来的冲突。并认为中国作为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实现合作的核心国家,中国的迅速发展必然对西方世界构成巨大的威胁。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世界上有人怕中国发达,主要怕两点。一是怕中国发展起来会称霸,另一点是怕中国发展后同他们竞争。实际上,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对世界人民是有利的事。中国越有力量,和平就更靠得住。中国发展起来,是存在竞争问题,都是发达国家的技术领先,能生产更多的高档的东西,发展中国家是竞争不过发达国家的。”胡锦涛主席说:“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这使我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和主张更加具有理论的穿透力和现实的说服度。
这种以良好的国际合作发展愿望为目的的理念,需要通过公共外交的方式,传播到国际社会,让受众国的政府和公众了解、明白中国渴求和平、并致力于创造和平的传统思想及现行政策,打消对中国实力增强的顾虑与恐惧,共同秉持和谐世界的理念合作创建一个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国际环境。
二、西藏问题
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无可置疑的既定事实,在国际上也根本不应该存在所谓的“西藏问题”。事实上,所谓“西藏问题”根本不是什么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更不是人权问题,而是西方反华势力企图遏制中国、分裂中国、妖魔化中国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民众对外部世界和其他国家的了解,基本是通过其所在国媒体的报道宣传。西方国家的民众关于西藏的信息几乎全部来自达赖集团的虚假宣传或者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的歪曲报道。达赖集团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和鼓动下,长期大肆地进行反华宣传,掩盖西藏当今的发展成果和民主程度,在西方世界捏造出一个虚拟的妖魔化了西藏形象。而中国政府有关西藏的信息在西方社会传播缺乏及时有效性,并且大多数正面报道遭到西方媒体排斥和扭曲。于是,妖魔化了的西藏形象就逐渐成为西方公众心中的既定事实,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活动,通过正确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使国外公众了解到事实真相,消除其信息闭塞而导致的盲目判断、错误认识和对中国“西藏问题”的误解,改善他们对中国政府和中国政策的态度。一旦民众对西藏的误解消失,无论是达赖集团还是西方反华政客,都无法再以编造的虚假信息进行炒作,西藏问题也会随之慢慢解决。
在针对西藏问题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中,我国通过白皮书等文件形式系统阐述了西藏自治制度和当前人权发展状况,用理论和事实有力地驳斥了达赖集团。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先后发表了《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西藏自治区人权事业的新进展》和《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等三个白皮书,向世界阐明了中国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民族政策、中国的宗教政策以及西藏的人权状况等三个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组织由学术交流、歌舞演出、影视展播、图书展销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中国西藏文化周”活动全方位向国际社会展示西藏,客观地展现了我们在西藏人权问题上所取得的进步,澄清了外界对中国的误解。这种“开门迎批评、送客得掌声”的公共外交方式是中国有力回击国际批评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政府有信心说服外国人认可西藏的形象。
中国在“中国威胁论”和涉藏问题逐渐开始占据优势,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联系,但同时也要归功于中国成功开展的一系列公共外交活动。公共外交就是要通过这种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等方式,作用国外民众的感性心理,从而改善他们对公共外交实施国的政治态度,赢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从这两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来看,公共外交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外交手段,对于具有相当有效的作用和影响力,对中国当前面临的交流和交往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性意义。
注释:
刘小彪.“唱衰”中国的背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瞭望.新华通讯社.1985(18).
http://www.chinaembassy.org.nz/chn/zt/zgxz/t39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