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专学生在校三、四年就要进入社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自学能力。所以,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传授研究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培养学生随老师讲课的思路去思索,去学习领悟物理的思维方法,物理教学的“思路教学”我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
一、让学生明确老师讲课的思路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揭示教材中各物理量的联系及新旧知识间的衔接关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每节重点,按教学思路主线展开使学生听课的思路清晰、明了。例如讲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时,按教材列出教学思路;以加速度为中心,阐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关系:;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这样,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目了然。
二、指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
教材对老师来说,重在教会学生看书的方法和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对学生来说,要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及各章节的内在联系,达到读懂书、读透书、读活书的目的。所以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很重要的。用如下方法:
1.程序教学法
先把所要讲的知识重点、难点一一指出,让学生进行自学及讨论,领悟教材的编写思路。如《力的合成与分解》一节中我列出知识点:合力、分力、共点力、力的合成、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重点有:力的等效替代、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难点是怎样分解一个已知力及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起到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发挥学生自学的能动性。
2.章节总结法
老师可通过知识点、知识线、知识面,归纳总结各章节内容,探索其编写思路。如
3.复习归纳法
教师通过作业和课堂笔记,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材的编写思路,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体系,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让学生学会考虑问题的思路
教师精心有计划选题,来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应从不同角度考虑解题思路。
1.一题多解,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不能单纯用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应灵活多变,充分发挥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拓宽他们的思路。例如如图1所示,在条形磁铁附近,有一水平放置的矩形线框自高处沿竖直方向落下,则在下落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A)沿abcd方向不变
(B)沿adcb方向不变
(C)由沿abcd方向变为沿adcb方向
(D)由沿adcb方向变为沿abcd方向
本题是学习楞次定律时必做的题目,一般解题方法是:画出线框所在位置处的磁场磁感应线的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确定线框从位置1到位置2的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感线是从下而上的,磁通量在逐渐减少;从位置2到位置3的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感线是从上而下的,磁通量在逐渐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判断出感应电流方向一直都是沿adcb方向,即选项(B)正确。现在再来复习此题,要寻求新的解法。解法至少还有如下两种:解法1:用右手定则判定。线框整体在磁场中运动,4条边都切割磁感线,其中bc边和ad边的作用互相抵消,可不考虑,ab边所在处磁场较强而cd边所在处磁场较弱,因此只要对ab边使用右手定则,就可判定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是沿adcb方向。解法2:用左手定则判定。磁场对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有力的作用,而这个磁场力一定是阻碍线框的运动,即磁场力是向上的(并不是竖直向上),同样对ab边使用左手定则也可得出正确结论。
2.一题多变,活跃学生的思路。一题多变给学生以新鲜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2 s内通过的位移是8 m,可问前10 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可问第10 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前6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第6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保持经常性的讨论交流,实验中发现学生在走弯路或遇到挫折时,不要立即加以纠正,而对所遇到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找到问题的结症所在,不勉强学生接受他人的观点,希望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实验,有时小小的失败可能带给他们的是更大的收获,更加开阔了他们的思维,提高了实践能力,让学生以研究的心态来做实验。在实验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学习氛围,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维,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在讲清问题时给学生留出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问题可思”、“有问题可研”,使之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寻找知识的创新点。变纯粹的知识传授为丰富的知识运用,让学生探索研究活动中充分了解自己并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让学生明确老师讲课的思路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揭示教材中各物理量的联系及新旧知识间的衔接关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每节重点,按教学思路主线展开使学生听课的思路清晰、明了。例如讲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时,按教材列出教学思路;以加速度为中心,阐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关系:;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这样,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目了然。
二、指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
教材对老师来说,重在教会学生看书的方法和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对学生来说,要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及各章节的内在联系,达到读懂书、读透书、读活书的目的。所以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很重要的。用如下方法:
1.程序教学法
先把所要讲的知识重点、难点一一指出,让学生进行自学及讨论,领悟教材的编写思路。如《力的合成与分解》一节中我列出知识点:合力、分力、共点力、力的合成、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重点有:力的等效替代、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难点是怎样分解一个已知力及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起到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发挥学生自学的能动性。
2.章节总结法
老师可通过知识点、知识线、知识面,归纳总结各章节内容,探索其编写思路。如
3.复习归纳法
教师通过作业和课堂笔记,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材的编写思路,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体系,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让学生学会考虑问题的思路
教师精心有计划选题,来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应从不同角度考虑解题思路。
1.一题多解,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不能单纯用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应灵活多变,充分发挥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拓宽他们的思路。例如如图1所示,在条形磁铁附近,有一水平放置的矩形线框自高处沿竖直方向落下,则在下落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A)沿abcd方向不变
(B)沿adcb方向不变
(C)由沿abcd方向变为沿adcb方向
(D)由沿adcb方向变为沿abcd方向
本题是学习楞次定律时必做的题目,一般解题方法是:画出线框所在位置处的磁场磁感应线的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确定线框从位置1到位置2的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感线是从下而上的,磁通量在逐渐减少;从位置2到位置3的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感线是从上而下的,磁通量在逐渐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判断出感应电流方向一直都是沿adcb方向,即选项(B)正确。现在再来复习此题,要寻求新的解法。解法至少还有如下两种:解法1:用右手定则判定。线框整体在磁场中运动,4条边都切割磁感线,其中bc边和ad边的作用互相抵消,可不考虑,ab边所在处磁场较强而cd边所在处磁场较弱,因此只要对ab边使用右手定则,就可判定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是沿adcb方向。解法2:用左手定则判定。磁场对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有力的作用,而这个磁场力一定是阻碍线框的运动,即磁场力是向上的(并不是竖直向上),同样对ab边使用左手定则也可得出正确结论。
2.一题多变,活跃学生的思路。一题多变给学生以新鲜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2 s内通过的位移是8 m,可问前10 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可问第10 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前6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第6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保持经常性的讨论交流,实验中发现学生在走弯路或遇到挫折时,不要立即加以纠正,而对所遇到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找到问题的结症所在,不勉强学生接受他人的观点,希望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实验,有时小小的失败可能带给他们的是更大的收获,更加开阔了他们的思维,提高了实践能力,让学生以研究的心态来做实验。在实验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学习氛围,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维,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在讲清问题时给学生留出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问题可思”、“有问题可研”,使之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寻找知识的创新点。变纯粹的知识传授为丰富的知识运用,让学生探索研究活动中充分了解自己并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